这么多年,你见过一篇完全没有错误的专业领域新闻报道么?我的回答是:没有!
今天下午,飞行安全再一次成为人们在网络上关注的焦点,内容是一位汽车界大V发微博表示自己乘坐国航航班从北京飞往杭州,飞行过程中飞机遭遇“切变风”、“100秒从8500米直接坠到7500米”,甚至还出现自由落体这样的形容词,有乘务员受伤。
或许是大V的影响力太大,也或许是博文中数字太扎眼显得证据凿凿,这条微博的内容迅速成为一条新闻素材在网上传播,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国航一北京飞杭州航班突降千米”,然后又因为事关飞行安全,这条新闻迅速冲上热搜高位。
看完这个事件脉络,又想起不到两周前深航航班返航备降中媒体报道中大量出现的“骤降”一词,小语不禁想问,现在是只要是个飞机下降了高度就能用“突降”、“骤降”这样听起来就很吓人的词么?
回到今天国航这个航班,按大V博文里描述的120秒1000米真的是正常到不能再正常以及平稳的一个下降率。在日常飞行过程中,管制员要求飞行员下降高度时都经常出现比这个更大的下降率。通过翻看Flightradar24上这个航班的下降剖面,也能看出是和正常航班无异。
所以,造成乘务员受伤的不是这个正常的下高,而是突如其来的颠簸,但除了非常剧烈能大量改变飞行高度的的晴空颠簸,很少有颠簸能够在飞行高度剖面图上有清晰的展示。
执飞今天涉事航班的国航A321(B-1638)
不可否认,随着现在Flightradar24等飞行监控APP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可以接触到飞行背后的专业数据,但普通乘客见得少,在描述时大惊小怪甚至添油加醋地描述严重性可以理解也可以原谅。
但作为“报道已经出现过偏差”的主要媒体,在这种事件发生时不顾社会影响,只为短时流量就不求证不核实,将这种不客观的描述作为新闻来发就很有问题了,毫无社会责任感。
我们就不点名批评是哪家媒体了,咳咳
据小语了解,这几家“翻过车”的媒体内部都有固定负责航空口新闻报道的的记者,他们自身通过多年积累都有相对丰富的航空知识积累,也有航空业内人脉资源可供采访,这种时候让他们出面核实一下完全是不难的?说到底,还是有些媒体人只想搞大新闻,流(量)欲熏心蒙蔽了双眼只顾着抢头条,抢新闻而忘了一名新闻人该遵守的基本底线:真实性!
短时间内在同一个坑里二次翻车这种事只有一个词能形容:丢脸!
而且,不光是航空类,这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其他很多需要专业知识的领域,比如:铁路、医疗、科技等等,报道的不专业,都在时时刻刻影响着普通人对这一领域的认识,那这样一来我们需要这些媒体的意义在哪呢?
小语认为要改变这一点,记者就必须要变得专而精,不要依靠专家,而是要自己成为专家,不要再当传统记者那类什么都懂又什么都只懂一点点的“百科”。
所谓专家型记者,就是对某一领域有专门研究有自己独到见解,对某一专业领域内的知识有一定的深度积累,并在不断的积累中持续提高姿势水平、增加思想深度。这样的记者在报道时才会有宏观视野,才能横向、纵向地联系新闻背景,剖析新闻原因,判断未来趋势,也只有这样的记者才能写出比较权威、有深度、有影响力经得起挑战和质疑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