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镜头记录70年代的流行音乐
如果你热爱 Bob Marley、Sex Pistols 或 Oasis、 The Prodigy, 那么你一定对他们那几张著名的肖像照不陌生——它们皆出自英国摄影师 Dennis Morris 之手。因此,Dennis 称得上是见证70年代流行音乐发展脉络的眼睛。
📷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y0678d3i1zn&width=500&height=375&auto=0
舞台
Dennis Morris 热衷于拍人。他喜欢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群体和个体,也喜欢记录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不同脸孔。每一次按动的快门,呈现的实则是各自背景下的人物切片。
从 Morris 早年起,音乐和摄影就一直与他密切相关。在流行音乐史中,音乐人通过外在人格和穿着、专辑封面等视觉元素辅助自己的音乐创作。
而 Morris 总是善于捕捉音乐人们情绪上“off-stage”的瞬间,让明星在自然状态下展露出亲密一面。
这种瞬间,
能够唤起乐迷或者观者的内在共鸣,
更能摆脱音乐和时尚带有的时代性“桎梏”,
使其变为永恒。
我们可以看到 Sex Pistols 主唱 Sid Vicious 在宾馆嗨过之后躺在房间地面的照片。
Sex Pistols
Penzance
1977
也可以看到 Bob Marley 在开车之余回头对 Morris 说话时被捕捉到的亲昵。
Bob Marley
Leeds
1974
也能窥见 Oasis 主唱 Noel Gallagher 在舞台表演间歇显露出的疲态。
Oasis 主唱 Noel Gallagher
战场
这种精妙的观察力并不是所有摄影师都具有的特性。Morris 从9岁第一次认识摄影之后就爱上了它,并因为自己极其敏感的观察力而迅速地形成自己的个人风格。
11岁就在《每日镜报》刊登了自己的第一张照片。16岁拍摄了 Bob Marley,这张照片成为 Bob Marley 最广为人知的一张肖像。
Spliff, 1974
其独特的敏锐观察力来自两个方面的影响:对战地摄影师 Tim Page 的崇拜;在当时几乎以白人为主的摄影界,自己的黑人身份带来的压力以及危机感。
在六十年代,Tim Page 因深入战地,拍摄越南战争而成名。正因为 Page 镜头下的真实,全世界得以看到这场战争的残酷与邪恶。
深入越南战地的摄影记者 Tim Page(最右)
摄于1966年
美国深陷泥潭,全国的反战声音越来越高涨。伴随着嬉皮士运动轰轰烈烈的进行,人们从未如此狂热地呼吁爱与和平。
一次伏击后的惨状
Tim Page
摄于1965年
前来疏散伤亡人员的直升机
Tim Page
摄于1965年
然而在越战结束后,Tim Page 因拍摄 Doors 乐队以及主唱 Jim Morrison 而逐渐走上了人物摄影之路。此后,他以拍摄音乐人为主,且长期为《滚石》等杂志供片。
在美国康州举办演唱会时,
即将被警方带离舞台的 Jim Morrison
Tim Page
摄于1968年
彼时已进入七十年代,Morris 刚刚十几岁。他从 Tim Page 那儿获得灵感和动力,也曾立志成为战地摄影师。而身处和平年代的他开辟了自己的另一战场——流行音乐界。
我存在
在起初决定要做摄影师、并把它当做一生的事业时,Morris 收到了来自好友的劝阻:“没有黑人做摄影师”。长久以来积累的歧视让黑人得不到更好的教育,也就无法提升自己的财富。而摄影这种耗钱的“消遣”不是谁都能负担得起的。
Young Gun, Hackney, 1969
但 Morris 少年时期一鸣惊人,趁着黑人平权运动的扩散,以及 Bob Marley 在音乐以及为黑人和女性做出的平权导向下,事业变得空前顺利。
随后因为与 Sex Pistols 乐队私交甚好,他几乎成为了乐队中的“非音乐人成员”。除了舞台照和公开照以外,Morris 也拍摄了大量的幕后以及更加私人化的作品。
Sex Pistols, 1977
John Lydon 在 Marquee Club 后台,
1977
Sid Vicious, 1977
Dennis Morris 的成功“秘诀”看来很简单,正如他在影片中说的那样,找到自己喜欢的事物,不管别人怎么说,就一直去做就好了。
“我存在”这样的座右铭不但是对摇滚明星而言,更是对摄影师以及所有行业的人而言的。
撰文 / 卜生
编辑 / Wanyee、JohnG
NOWNESS
继续观影
NOWNESS
捕捉日常生活中的新奇与不凡
CONTACT US
合作/投稿请联系
wuyin@modernmedia.com.cn
本文由 NOWNESS 独家发布,未经许可请勿复制转载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更多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