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静默风景中的游园惊梦

虚空pie NOWNESS现在 2020-01-01
 

多次荣膺国际大奖的青年摄影师张克纯不停游荡于山河故园的风景中,只为寻找一种精神性的言说。他从当代视角凝视时代的巨变,用大画幅相机拍下蕴含静默之力的风景和建筑景观。从《北流活活》到《中国》,他的作品有着传统宋元绘画的精神气宇,沿袭的却是超越个人视角的当代摄影美学理念。






“ 我们是旁观者,也是参与者,   

  我们置身事外,又身处其中。”

—— 在拍摄《山水之间》时,

张克纯将自己置于风景之中,与被摄者进行了身份的互换 

张克纯肖像©米拍

荒原之上,沉默之相如白炽焰火般灼烧并蔓延;不断变幻的恬淡风景构成了当代生活的域外之地,它们逐渐淡出直至消失,那是我们曾经期颐的远方;历史与空间沿着人为的痕迹裂解成片段,山水在变迁中褪去颜色,留下一丝超然的意味。

《山水之间》系列 

在成名作《北流活活》中,他记录的不单是黄河流域的变迁,而包括那里的人和他们的传统生活方式。到了最新作品《中国》,张克纯进入与当下社会联系更为紧密的空间和场景中,将“无表情”(Deadpan)摄影美学发挥到了一种极致。

《山水之间》系列 



空山、静流、石滩、荒原、野火、佛头、桥梁、广告牌、巨型结构……这些巨大、空灵的意象与置身其中但极为渺小的人物一同构成了张克纯的影像世界,这是摄影师在深入黄河腹地数十次后,对现实世界的一种真实写照。在这样的尺度下,生活的复杂性被提炼、简化为一个个纯粹的场景。

《北流活活》系列  左右滑动查看

张克纯极少拍摄自己的故乡四川,相反从《北流活活》开始,他便北上开始了自己为时三年多的游荡旅程。张克纯坦言自己对生活和熟悉的地方没有太多感觉,因为熟悉而无法引发拍摄的兴趣,只有陌异的风景能带来心理的慰藉,“你每天生活在这里,已经熟视无睹了,(景色)看上去都差不多……,我喜欢寻找在变化中的一些景观”。

十几年来,张克纯在拍摄中恪守着孤独的原则,他逃离城市的喧嚣,每次一上路就是20多天,“我通常是一个人,开车差不多出去20多天,不到一个月,因为再久的话人就会烦躁了……”。

拍摄中的张克纯

他经常反复到同一个地方去拍摄,但每次去都会见到完全不同的风貌,哪怕仅仅相隔两周,同一座水泥墩也会有着惊人的变化。而他就这样见证着这些景观不断陌异化的过程。

《山水之间》系列作品  左右滑动查看 

《中国》系列作品 左右滑动查看 

张克纯曾在《北流活活》中的采访中说道:“中国处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矛盾冲突的地方,这些现实的东西不可回避的出现,我们都没有办法成为局外人,毕竟这条河(黄河)承载了太多。其实在黄河边也就是所有中国人的状态,也就是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小人物的状态,这个是我最想表达的。我能做的就是尽量平静地去诉说。”

《北流活活》系列作品  左右滑动看 

近乎“散点透视”的效果造就了张克纯作品的悠远、肃穆的气质,大画幅慢拍的方式让他对自己取景的内容极端挑剔,有时候半个月都不会按下一次快门。在纷繁复杂的人文和自然景观中,他所需要的仅仅是内心的沉淀。同时,他还会花费大量时间查阅资料,认真选取自己要拍摄的地点,甚至提前在Google地图中观察效果。

《北流活活》系列 

从始至终,张克纯指向的都并非一个空无、凋敝的世界。他突出的是有着人工改造痕迹、不断变化的景观——自上古时期就存在的山河现已不复空灵,但张克纯用自己标志性的灰色影调延续了古人对于山水绘画的理念,将超然的氛围凝结于聚散之间。他继而用这种“作者灰”点出了人们延续至今的生活方式,喝茶、戏水、打渔、烧荒、开垦……他镜头中表现的是一种精神性的“自然”状态。

《北流活活》系列 

这种气质也体现在张克纯本人身上,他坦言如果不是因为摄影师的身份,自己就会像作品中呈现的人物那样去生活,他更关注的是这些景观下普通人的生活状态。“所以基本上,我拍摄的这些场景里都会有人的存在,我会关注他们在干嘛,他们是怎样生活的,他们处在什么样的状态之下”。

《北流活活》系列 


如今的张克纯已经从西北大地的苍茫风景转向了更核心的叙事场域。在最新作品《中国》中,张克纯更多介入到具有时代意义的场景里,经贸大厦、水族馆、体育场路……,他开始尝试更为复杂和高密度的构图,每一幅作品都是他精心策划、制作的,有时甚至不惜动用一个小型的剧组来进行场面调度。

《水族馆》

在这其中,他用一张作品致敬了自己的前辈安德烈亚斯·古尔斯基(Andreas Gursky)。

《Shanghai》

Andreas Gursky

《金茂君悦大酒店》

张克纯

德国摄影师安德烈亚斯·古尔斯基是“无表情”美学理念的代表性摄影师之一,他师承对当代艺术景观有着极大影响的贝歇夫妇。

安德烈亚斯·古尔斯基《莱茵河二号》

除了古尔斯基,张克纯也受到了著名玛格南摄影师埃里克·索斯(Alec Soth)的影响,索斯拍摄故乡的《眠于密西西比河畔》(Sleeping by the Mississippi)被誉为当代用影像书写乡愁的艺术摄影里程碑。

《Sleeping by the Mississippi》 Alec Soth

关于这点,张克纯在拍摄之初就对作品的属性有了一种较为精准的判断,“你可以发现我这几年的风格是一模一样的,照片的背景,色调以及场景的感觉都差不多。所以我会在拍摄之初开始就定调,然后延续做下去……。这么多年,这些作品都是以这么一个调子出现的,我所有的照片都是这样”。

正如“无表情”理念所具有的摄影传统,张克纯一般会耐心等待阴天再进行拍摄,这也是他基本选择秋冬出行的原因。为了降低背景的影调的对比和艳丽程度,使画的纵深感更偏向平面化,这也让画面有了一种枯山水的意境。虽然他也曾像埃里克·索斯一样,拍摄过当地居民的大幅肖像作品和放大的静物照,但最后张克纯仍然选择了现在这种更为客观冷静的拍摄和呈现方式。

这样的影像创作共同构成了时代下的平行叙事,正如讲述长江沿岸生活的《山河故人》将电影英文名叫作Still Life一样,也恰如其分地符合变迁之中的静默主题。正是这样的刻画和描摹,让张克纯的作品具有了一种现代性的荒原之美。

《中国》系列 


制片人 / Shaway Yeh

导演、后期 / Jim Demuth

制片 / Tingting Shi

摄影指导 / Ben Mullinkosson  摄影助理 / Heng Xu

翻译 / Coco Ho 后期助理 / Li Xin

音乐 / Rob Martland、Monty Wang

撰文 / 虚空pie   编辑 / Chichi


NOWNESS


继续观影


 NOWNESS  

捕捉日常生活中的新奇与不凡 


 CONTACT US 

合作/投稿请联系

wangsili@modernmedia.com.cn

本文由 NOWNESS 独家发布,未经许可请勿复制转载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更多影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