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世上只有一个斯皮尔伯格

林松 NOWNESS现在 2022-04-12



斯皮尔伯格的著名电影《第三类接触》4K修复版即将于明日开幕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中上映。四十年前,当他以反叛之姿颠覆70年代好莱坞影坛之时,他不会想到,今天的他反而是最具经典好莱坞气质的导演。与多数人的印象相反,作为史上唯一一位票房超过100亿美元的导演,斯皮尔伯格的作者风格其实相当明显。





由 Fandor Keyframe 剪辑



如果只选择一种震撼人心的视觉形式定义斯皮尔伯格,那一定是所谓“斯皮尔伯格式表情”(The Spielberg face)。


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人工智能 (2001)


如果你仔细看过斯皮尔伯格的电影,你会发现这样一副面孔:它眼睛大睁,紧紧盯着前方的目标,流露出希望、震惊、迷惑、发现或者自我发现的表情,仿佛时间凝固。这张脸的表情紧紧抓住观众的注意力,也让观众从心底产生好奇:他们到底看到了什么?



“斯氏表情”在好莱坞电影中屡见不鲜,甚至成为标配。斯皮尔伯格也不是这种技法的发明者,早在1919年大卫·格里菲斯的《残花泪》、1939年约翰·福特的《关山飞渡》中就使用过,乃是经典好莱坞电影语法之一。


 Stagecoach 关山飞渡 

 (1939)


Broken Blossoms 残花泪  

(1919) 


斯皮尔伯格格外钟情该技法,在几乎每一种情境下都纯熟地使用它,令它成为他风格的签名。他使用广角镜头,对着眼睛缓慢地推进,逼近人的脸部并聚焦,来捕捉更为精确的表情。这种推进造成的情绪波动,恰好符合希区柯克所说的“屏幕上物体的大小应当与此物体当时的重要性成正比。”


  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 第三类接触(1977)


这个小技巧极其简单,用办公椅改装成移动摄影机就可制作,几乎每一位电影初学者都可以轻易上手。但所谓大巧若拙,真正的考验在于如何构思表情面对的画面、情节或悬念。




希区柯克可谓是最擅长视点镜头(point-of-view shot)的大师。《西北偏北》飞机追逐那场经典戏,剪辑紧凑,共有133个镜头之多,其中46个是视点镜头。


North by Northwest 西北偏北 (1959)


希区柯克的视点镜头一般采取所谓“视点三明治”方式。先展现角色,再展现角色的视角(譬如飞来的飞机、卡车等),然后展现角色的反应。类似的镜头在希区柯克的电影里无处不在,帮助观众用角色的眼睛看待情节,沉浸在剧情中。


斯皮尔伯格不羞于使用希区柯克的技巧。譬如《大白鲨》里大白鲨出现时著名的“视点三明治”:首先,他先展示警长透过前方人物的背部偷窥海面,然后展示警长看到的视角,紧接着展示他的反应。短短几秒钟,斯皮尔伯格就吊起了观众的胃口,营造了全片紧张的悬念氛围。假如仅仅跟随希区柯克的技巧,斯皮尔伯格不过是下一个希区模仿者。他不只是照搬希区柯克,而是在此层面发明了自己的视点技法。


Jaws 大白鲨(1975)


以《夺宝奇兵》印第安纳·琼斯追赶篮子的镜头为例。琼斯追逐到小巷中,寻找被劫持的玛丽恩,他看到阿拉伯人扛着篮子掠过巷子,听到玛丽恩求救的声音。


此时我们看到琼斯的眼睛并没有看到篮子,而是看向声音的方向(打破常规视点镜头)。紧接着,他跑向集市,跑到镜头前,迷惑的双眼充满整个银幕。按理此时应该展示琼斯的视角,但斯皮尔伯格没有,他把镜头后拉,看到琼斯扑向一群扛着篮子的阿拉伯人。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夺宝奇兵 (1981)


所谓“斯氏视点”,不只展示角色看到的东西,还展示了角色的所思所想,让观众和角色的情绪产生最大的共鸣。




调度是考验导演功力最重要的一个技法。如果说把一个演员调教到最佳状态,需要耗费导演许多心血,那么面对5个、10个甚至100个演员时,导演所耗费的心力就会指数增加。在这方面,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堪称群体调度的翘楚。



电影里,群体可视为一个对象。就像《大白鲨》里海滩上奔跑的人群,《拯救大兵瑞恩》诺曼底登陆的海战,斯皮尔伯格借助摄影机,让观众从更高的视角俯视人群,以上帝的姿态审视人类,这是群体调度最大的魅力。唯有好的群体调度,能让观众拥有悲天悯人的感受。



斯皮尔伯格的电影里,人群不只是一个模糊的象征。他会通过摄影机的运动,围绕主体人物,与人群产生互动,以强化内在反应的外在映射。例如《林肯》里,林肯在士兵的环绕下走上马车;《慕尼黑》里,以色列女总理在内阁会议上宣布成立暗杀小组,并承担全部责任;《华盛顿邮报》中,梅里尔·斯特里普在一群男人的环绕下,作出最大胆的决定。



斯皮尔伯格不是让人群简单地聚集起来,而是让他们聚焦于同一事物。譬如发布会的记者、共同等待新闻的听众或是见证令人屏息的外星生物,比如《第三类接触》等待飞碟降落。斯皮尔伯格利用人群从更加宏大的层面反映人的情感,例如社会的焦虑症、强烈的归属感或是公共事业的隐喻。



他总有办法让人群聚焦在某个点。《辛德勒名单》里,最令人心碎的一幕,是在一群黑白影像的集中营囚犯中,有一位身穿红色衣服的女孩。


Schindler's List 辛德勒名单 (1993)


《辛德勒名单》结尾的高潮戏,辛德勒在黎明前与全体犹太工人话别,斯皮尔伯格使用了大量象征手法。摄影机环绕辛德勒运动,犹太长老、辛德勒、普通工人层次分明,整场戏分量沉重,精彩绝伦。




以长镜头闻名的,通常是以节奏缓慢著称的艺术片导演,例如塔可夫斯基、侯孝贤、贝拉·塔尔、蔡明亮等人。当然,某些好莱坞导演也非常钟爱长镜头,马丁·斯科塞斯在《好家伙》里的长镜头就为许多影迷称道。

The Turin Horse 图灵之马 (2011)中的长镜头


很少人把斯皮尔伯格放在长镜头大师之列,甚至不会注意到他也会使用长镜头。因为他的目标不是炫技,而是让你注意不到它是一个长镜头。



大多数导演的长镜头都会有明显的技巧,譬如韦斯·安德森钟爱横移镜头,但斯皮尔伯格的特点是让你感受不到长镜头的存在。首先,他会控制长镜头的时常,不超过3分钟,通常在1到2分钟之间,刚好足够覆盖整个场景,又不会拖延剧情发展。节奏明快,信息量充足,让你感觉不到长镜头的延滞感。



Fantastic Mr. Fox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2009)中的横移镜头


譬如《夺宝奇兵》开头玛丽恩和大妈拼酒那场戏,斯皮尔伯格利用酒杯为视觉核心,串联起一个推镜、两个单镜头和一个长镜头,干练、优雅,令人感觉不到这是一个长达90秒的长镜头。



斯皮尔伯格极少使用固定长镜头,而是跟随故事情节的变化,让镜头随之运动。有时是镜头从一个角色运动到另一个角色,有时是镜头的背景在自然变化,有时是利用镜头的特效造成持续不断的冲击。这也是你为什么很难发现他的长镜头的原因。



自《历劫佳人》里奥逊·威尔斯用一个长镜头调动一座城市以来,长镜头成了许多导演的风格签名,无论是塔可夫斯基和侯孝贤,还是马丁·斯科塞斯和杜琪峰。但滥用长镜头也浪费了许多不必要的胶片,令人昏昏欲睡。竭尽全力隐匿长镜头存在的大牌导演,唯有斯皮尔伯格一人而已。


 谁叫他是世上仅有一位的斯皮尔伯格 



撰文 / 林松

编辑 / Timothy


NOWNESS


继续观影



 NOWNESS  

捕捉日常生活中的新奇与不凡 



 CONTACT US 

合作/投稿请联系

wangsili@modernmedia.com.cn

本文由 NOWNESS 独家发布,未经许可请勿复制转载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更多影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