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根结底,你只是另一块墙砖
1979 年 11 月 30 日,Pink Floyd 的第 11 张录音室专辑《The Wall》以双 LP 形式发行。摇滚歌剧的新奇气质和唯我主义的灵魂呻吟使其在发售初期遭受到不少质疑。但同乐队的音乐生涯一样,非议嘲讽并不会消解《The Wall》在商业艺术上实现的双赢,而自身如谜的 Pink Floyd 也在无数与音乐有关的实验里用晦涩的疯狂成就了无与伦比的伟大。
01
无形的墙
乐队伙伴 Roy Harper(英国民谣歌手) 在《Have A Cigar》一曲中领唱,并贡献了回味无穷的一句:“你们棒极了,我真是这么想的。对了,你们谁是平克?”
四年后,Roger Waters 给出个似是而非的答案。
平克,摇滚明星,《The Wall》男主人公,童年时父亲在战争中离世,母亲、学校带来的不悦使压抑的他开始在内心构筑高墙,继而度过混沌迷蒙、颓丧戏剧化的一生。
电影《迷墙》,1982
作为 Pink Floyd 的概念先驱和主要作词人,Roger Waters 常把个体知觉经验投射到创作中。
1977 年《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北美巡演的终场是蒙特利尔可容纳 78,000 人的奥林匹克体育场。讨厌大型演出场馆、不喜欢观众合唱的 Waters 失控朝舞台边一位大声的乐迷吐了口水。
事后他道歉并公然表态理想的演出方式,“在 Pink Floyd 和观众之间建一座墙”,这也为《The Wall》砌上第一块砖。
Pink Floyd: PULSE -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Live
在迷墙项目早期,Waters 构思了40 多页脚本,为可能成型的专辑、电影抑或舞台剧做准备。
做一张“概念专辑” 对 Pink Floyd 而言已经驾轻就熟。受时长超 23 分钟的《Echoes》启发,他们开始思考乐曲的完整性。
于是《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里每首歌衔接紧密,旋律鱼贯而出构成一个宏大的关于狂热、死亡、人类同理心的场域。《Wish You Were Here》和《Animals》里段落开始分明,Pink Floyd 吟唱的音乐是优美却犀利的哲学散文。
图左:David Gilmour (right) with Pink Floyd's Roger Waters, Nick Mason and Richard Wright
图右: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专辑封面
到了《The Wall》,他们试图将孤独、黑暗和人性的探索刻画得更细致入微。
音乐还在创作时,插画师 Gerald Scarfe 就受邀将主题里的角色尽可能的视觉化。Scarfe 下笔线条俐落,色彩对比强烈但不明艳,像浮世绘略带灰度的低饱和。
专横的母亲、残酷的妻子、虐待狂校长怪诞狰狞的形象让乐曲中平克的反抗有了清晰的充满政治讽刺意味的对象。
插画师Gerald Scarfe为The Wall创作的角色
作为第四张概念专辑,《The Wall》保留了曲目的连贯流畅,以描述一个完整的平克的同时也是 Waters 自己焦灼和崩溃的故事。没有了 6 分钟以上长歌,多了简短的旋律小调划分章节,承接情绪氛围的转折。
专辑引发了无数人的共鸣,被生活中各种无形的 “墙” 压得喘不过气来的青年们,在《The Wall》里寻找出口。
其在英国排行榜上盘踞了一年,并稳坐美国排行榜首长达 15 周,至今还在贡献着可观的销量。
电影《迷墙》,1982
02
有形的边界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奠定了 Pink Floyd 的神性(它最终在美国 Billboard 榜单上停留了 741 周,即 14 年),《The Wall》巩固了他们的神坛以及音乐艺术上的地位。
但身为凡人,Floyd 的出色也是有边界困扰的,比如 Waters 在高音区很难常准旋律;Gilmour 的词作能力一般,早年还因演出时头发凌乱遭到乐评人恶意抨击。好在他们团结的时候,构成一种绝佳平衡,疯癫而深刻。
*1967年刚签约第一张专辑后没多久的Pink Floyd。同年,他们录制了第一张专辑并且见到了正在忙录制 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的披头士乐队。
Pink Floyd 的疯癫大概缘起 Syd Barrett。
尚未被药物毁掉的 Barrett 才华横溢,以主唱、吉他身份组建乐队,贡献队名,写了首发单曲《Arnold Layne》。
在粗糙的 MV 中,他扮演 Arnold Layne,一个秘密的异装癖和偷别人晾着的衣服的贼。虽然取材自女学生晾晒衣服莫名丢失的真实事迹,黑白片中消瘦的英国嬉皮士和他们滑稽的行为荒诞得让人忍俊不禁。歌曲用了某种介于伦敦腔和艺术院校时髦语调之间的独特口音,意想不到地影响到 David Bowie(Bowie 原话:改变了我的人生)。
英国怪人们总能惺惺相惜。
Pink Floyd 单曲 Arnold Layne
后来 Barrett 退团,Gilmour 加入,乐队转型探索的旅途就像当时的专辑封面,模糊朦胧。正当大众观望 Pink Floyd 何去何从,他们开始在不同寻常里描绘更深的理念。
1971 年,乐队同导演 Maben 一起到意大利庞贝古城的露天圆形剧场拍摄。这场名为《庞贝现场》的表演,动用乐队定期的巡演设备,耗时三天才运送到庞贝城,因为供电功率不足,最后只能从市政厅拉了一条超长电缆才解决问题。
Pink Floyd: Live at Pompeii,1972
更有意思的是,演出现场除了摄制组并没有其他观众。Pink Floyd 在剧场中央投入地演出,镜头在即兴的乐器间来回,简单粗暴原始直接。
表演《A Saucerful of Secrets》时,Waters 发疯似地敲起一面锣,他的剪影与太阳交织,炙热至极。实验之音在空荡的庞贝城回响,不知那岩浆里逝去的生命作何感想。
Pink Floyd: Live at Pompeii,1972
三十年后,关于月之暗面的采访中有一段回答同样适用于此次表演。
“如果说 Dark Side 有什么意义的话,
它像是一条训诫,
告诉我们
要以积极的态度踏入自然史的河流,
拥抱积极,反抗消极,
让人对那些看起来
令多数人费解的东西产生共鸣。”
Pink Floyd 没有神通,他们只是试图在现实与幻想的缝隙间纯粹地寻找推动边界的可能。
03
延续即永生
把概念由旋律、歌词向演出、电影甚至更远的领域蔓延,是《The Wall》为 Pink Floyd 带来的挑战亦是收获。
专辑发行次年,他们开启了为期一年多的巡演。Floyd 演出素来考究,灯光、道具、舞台装置,任何细节绝不马虎。
他们在舞台上搭建了一堵 35 英尺白色纸板砖砌成的墙,还和建筑师 Mark Fisher、机械工程师 Jonathan Park 合作,将 Scarfe 的人物插图变成逼真骇人的超大型充气木偶。
Waters’s ‘the Wall’ live cements theme with vivid production
华丽精致的舞台戏剧效果吸引了导演 Alan Parker 的注意,他去 EMI 唱片表明拍片意图,Waters 正好作编剧参与。
1982 年,一部邪典真人/动画音乐剧电影应运而生。暴力、血腥、战争、性,平克在自筑的或虚化或真实的墙里竭力逃避外界的情绪影响。自体逆反机制下的最终审判使他终于拆掉迷墙释放了自己。
电影《迷墙》
《Pink Floyd – The Wall》中的平克只是一个缩影,在隐喻丛生、虚实交替的时空里自我救赎。墙外的平克虽心有伤痕,却仍旧执拗的践行着简单甚至笨拙的极致。
《Animals》的专辑封面,Pink Floyd 真实地在 Battersea 发电厂的烟囱间放飞了一只猪气球。
就在一切准备就绪时,气球脱离绳索,飞到了 Heathrow 机场航空管制的区域,机场航班因此被迫全部取消,连英国空军都惊动了。成员被警察逮捕,还在广播中请大家帮忙寻找 12 米长的粉色猪气球。生活常比小说更迷幻。
Pink Floyd《Animals》专辑封面
拍摄《A Momentary Lapse of Reason》封面时,Floyd 又做了件疯狂的事,将 700 张铁制维多利亚式病床有序排布在沙滩上。
同样戏剧的是,刚布置完成,天空便下起了雨。志愿者们只能将它们全部打包放回卡车中。虽然这次执行的是乐队封面的长期合作伙伴 Storm Thorgerson,但现实中的平克似乎也有着神秘的墙要突破。
Pink Floyd《A Momentary Lapse of ReasonA》封面
摇滚乐队的结局大多在团员争执解散和集体江郎才尽沦落之间徘徊。Waters 和 Gilmour 之间的矛盾就像年轻气盛的骄傲一样,会随着时间流逝逐渐柔和。
2011 年,Waters 《The Wall》巡演,疏远已久的 Gilmour 出现在墙顶,他的声线温柔沉稳地唱着《Comfortably Numb》,电吉他依旧锐利。舞台投影的墙砖碎掉,露出灿烂艳阳。没有了心墙, Pink Floyd 的伟大永恒而不寻常。
撰文 / Die Rabe
编辑 / Thea
NOWNESS
继续观影
NOWNESS
捕捉日常生活中的新奇与不凡
CONTACT US
合作/投稿请联系
wangsili@modernmedia.com.cn
本文由 NOWNESS 独家发布,未经许可请勿复制转载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更多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