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可以把我家窗台的风景送给你吗?
🎁
共享这个概念是如何成为一种艺术的?
每年七月在英国举办的国际性森林聚会“Timber Festival(森林节)”,正在官网征集 2021 年的“森林之声”。
©️ Timber Festival
Timber Festival每年都在位于英国国家森林公园中举行,持续三天。活动期间,主办方会邀请世界各地的艺术家,音乐家,科学家,哲学家共同来到现场,和人们一起进行有关艺术,音乐,市集等各种形式的创意活动。
©️ Timber Festival
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今年的森林节不得不停办。但从那时候开始,主办方便与英国的艺术组织WildRumpus一起,在网上组织了一个叫做“森林之声(Sound of the Forest)”的活动,试图让电脑屏幕前的每个人足不出户,便可以共享到森林的声音。
01 共享森林声音
每一位可以录下当地森林声音的网友,都被森林之声鼓励录下一分钟的音频,拍下一张所在森林图片后上传到森林之声的网站上。直到现在,网站上已经有了来自50多个国家,550多人提供的音频。
©️ Timber Festival
其中挪威索雷萨小瀑布中水流中夹杂着融化冰块的清脆声,加纳安加萨森林降雨时的沙沙声,金丝猴在四川森林中的窸窸窣窣声等十种声音被被评选为十种最受欢迎的声音,这些声音也共同组成了一段时六分多钟的音频。
除了成功构建了一幅世界森林的声音地图外,主办方也宣布在明年的活动中,会请艺术家们展示他们对这些声音重新创造的各种成果。那些网页上原本森林之声的音频也都被宣布开源,任何人都可以聆听和使用。
©️ Timber Festival
地图的意义并不仅限于为人们提供短暂的听觉愉悦,它同时也是一个关于森林生态系统发展变化的档案库。比如上面记录着的一条来自加州某个红木林的声音,由于今年夏天一场毁灭性的野火,这个森林已经被严重烧毁了,而这样的消息也不由得引发我们关于保护森林的一些反思。
02 共享窗口
在这个人与人的距离被空前拉大的年份,我们能接触到的“共享”其实不止是声音。
如果说眼前的风景是一幅没有边际的画的话,把风景装进窗户里之后,让看画的人更加“有限”地欣赏眼前的美景,却往往能让人产生另一些特别的感觉。
©️ windowswap
同样在疫情的影响下,为了让更多身处家中的人能够分享到窗前的风景,来自新加坡的夫妻Sonali Ranjit和Vaishnav Balasubramaniam创造了一个可供全世界分享窗口的网站“WindowSwap”。
©️windowswap
不需要下载或者订阅任何应用,想要浏览网站的人只需要输入网址就可以迅速来一场“窗口之旅”,如果想要换个风景,只需要点一下屏幕下方打开新窗口的选项就好。
©️ windowswap
如果切换到的地方是城市的街道的话,静止不动的高楼大厦下会不时地走过几个小点状的行人,耳边则响起了车辆往来的白噪音。如果切换到的地方是乡间的话,长满了植物的农场里的几只鸭子则会一起在窗前探头探脑。
©️ windowswap
山间,海边,花园都有机会被切换到,夫妻两人还开通了相关的Instagram账号,上传其中令人惊艳的窗口。
©️ windowswap
浏览的人也都可以在网站即时上传自己窗前的风景,上传者需要拍摄时长为10分钟的高清视频,并注意保持视频水平状态的稳定。
03 共享心跳
世界上有着不同的人,也就有了不同样貌,指纹,甚至心跳。为了让这些不同的心跳可以聚集起来,法国艺术家Christian Boltanski从2005年便开始了他的《心之档案》项目。
©️ 心之档案, 2008, 图片来源:ARTFORUM
如今,Christian已经收集了全球超过12万人的心跳声,这些声音也都被安全地保存在日本丰岛海边的一个小屋里,小屋也被人们称为“心跳博物馆”。
©️ 心之档案, 2008
馆内共心脏装置室,录音室,视听室三个房间。装置室中漆黑一片,一个与Christian心跳频率相同的大型灯泡在其中闪着光,房间内还播放着此起彼伏的心跳声;录音室用来录下访客的心跳声;视听室则供访客查找数据库中已经录下的心跳声。
©️ 心之档案的收听室
Christian是生于二战时期的法国重要艺术家,战时,他的犹太人父亲为了避免被驱逐,也曾在家中地下室躲藏生活一年半。战争的阴影一直伴随着Christian的一生,他的作品也大多关于死亡,屠杀,失落和命运。
©️ 心之档案, 2008, 图片来源:todoroky
Christian设立心跳博物馆的初衷,源自于他对生命存在性的感悟,他并不认为死亡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而那些证明人们活着的心跳声,也应该被纪录、储存、放大,再被心爱的人聆听。
这些被记录下的心跳,也被Christian形容为是一张由我们所爱之人创造的CD,是他们的声音自画像。这些声音本可以被放置在互联网上迅速聆听,但因为Christian相信旅行朝圣的重要性,他并没有这样做。
©️ 心之档案, 2008, 图片来源:ARTFORUM
小屋的存在就像Christian创造的一个十分特别的小说开头:在一个偏远的日本岛屿上,存在着一个存有自己所爱之人心跳声的小屋,等待着人们去远赴并聆听。
©️心跳博物馆,武隆, 2019
特别的是,多年之后,Christian又接受了位于重庆武隆懒坝美术馆的邀请,在当地开设了中国第一个心跳博物馆,该博物馆于2019年落成并开幕,接收那些来自中国的、普通人的心跳声。
©️心跳博物馆,武隆, 2019,图片来源:余俊峰
04 共享未来
“随着纸质媒体的衰落,百年之后是否还会有人继续阅读?”对这个问题的思考,让苏格兰艺术家Katie Paterson开始了一个叫做“未来图书馆”的项目。
©️ Future Library
项目从2014年开始,Katie每年会邀请一位作家撰写一份文体,语言不限的作品,到2114年项目结束时,被邀请的作家共计为一百人。
每位作家的国籍和年龄并没有严格的限制,但被邀请的条件为作者曾对文学或诗歌作出杰出贡献,以及他们的作品应当具备激发今世后代想象力的能力。
©️ Future Library
作品撰写后也并不会被发表,而是被放置于挪威奥斯陆市图书馆顶层的一个小房间内,并被封存在一个小盒子里,只有作者和作品名称会被显示出来。
这百部作品将会在2114年被集结成册发行,如今这些作品的预售也早已开始,全球限量1000套,每套价格约为800英镑。
©️ Future Library
出于对百年之后会没有足够的纸张来印刷文本的担忧,项目开始时,Katie还在当地森林种下了一千颗云杉,用于未来的印刷。而这些在百年中不断生长的树,和百年中不断孕育的作家思想共同结合后的作品,也被Katie认为拥有了某种特殊的、会呼吸的力量。
05 共享愿望
站在一个巨大而破旧的工业建筑前,穿过锈迹斑斑的楼梯进入室内后,映入访客眼前的是一片被嫩绿的草盖满了的房间,草间还长着白绒绒的蒲公英。
©️ upcomingla
穿过房间,楼梯拐角处的办公桌旁,一个正在用老式电话通话的女人对访客进行初步询问后,访客会被要求在电脑前回答更详细的问题。此后,身着白大褂的工作人员为其在培养了满室的蒲公英中选取一颗后,访客会将蒲公英拿到机器前,把它吹散并许愿。
©️ upcomingla
这个于去年发生,供人们用蒲公英许愿的临时项目,来源于洛杉矶的一个匿名艺术组织The Art Department艺术部。艺术部常常在让人意想不到的城市地点创作免费的参与性装置,并致力于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诗意颠覆,让作品与洛杉矶的人们发生互动。
©️ upcomingla
奇妙的并列和认知的冲击是艺术部渴望参与者能够感受到的创作初衷,就像人们经过繁杂的审核程序,只为来此吹散一个蒲公英许愿,或是在这所废弃了的核电站,新鲜长满了的蒲公英。
©️ upcomingla
此外,人们路过的地方也被放置了贴着纸条的一块黑板,纸条上写着的是人们未实现的愿望,和蒲公英相同的是,这些纸条在风的吹拂下也落了满地。
06 共享云朵
每天抬头就能看到的云朵看起来似乎再普通不过,但世界上却存在着这样一群人,深深地沉迷于观察各种各样的云朵。他们共同加入了一个叫做“云彩鉴赏协会”的组织,直到如今,云彩鉴赏协会在全球已经有了来自120个不同国家,超过五万名的成员。
©️ cloudappsoc
云彩鉴赏协会的创办者是来自英国的记者Gavin Pretor-Pinney,Gavin从小就喜欢看云,在一次跟朋友的玩笑之后,Gavin于2005年创建了协会网站。
网站创立后,反响出奇的好,越来越多的人要求加入Gavin的协会,雅虎当年也将该网站评价为“2005年互联网上最奇妙的发现。”
©️ cloudappsoc
任何人注册为云彩鉴赏协会的会员,就会收到Gavin发出的,一份标有会员编号的认证证书,一个蓝色的云朵形状徽章和一个便携式的圆形云朵识别器。此外,Gavin还创办了“每日一云”的子项目,在每天早晨七点半为会员们准时发送一条关于云朵的简短信息,例如图片,艺术品,科普知识,这个项目去年也被Gavin集结成了一本同名的彩色手册。
©️ cloudappsoc
Gavin创办网站后,还出版了《The Cloudspotter's Guide(观云指南)》和《The Wavewatcher's Companion(波行天下)》两本关于气象的文字书,之后又出版了整本彩印的《云彩收集手册》。
《云彩收集手册》中特别设计了可以让读者发挥主动性的积分制度,由于收集难度不同,不同的云彩也对应着不同的积分。
©️ cloudappsoc
世界上并不是不存在一成不变的事情,就像天上永远都有云一样,但往往也有人能通过不断地发掘和观察,来获得新的认知和快乐,或许这也就是云彩鉴赏协会能够一直保持魅力,不断吸引新成员的原因吧。
🕙✉️🕙
来聊
你最想和全世界分享的生活细节是什么?
撰文 /小刘
编辑/Svet
排版 /Naomi
NOWNESS
更多「艺术与日常」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