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虾米最后一天,我们离认真听歌的时代越来越远了吗?

四粮液 NOWNESS现在 2022-05-10


🎶

音乐,还能给我们带来仪式感吗?



今年1月5日,2006年成立的老牌音乐平台虾米音乐发布公告:因业务发展上的调整,将于2021年2月5日0点停止服务。

平淡的一句话,却引起了千万音乐爱好者的讨论。对热爱虾米的他们来说,它的谢幕,代表的是一个小众社区的消失、某种习惯的被动懈怠。这种感情与其说是悲伤,更多的是对下一个“家”在哪的迷茫。

©️ theleoisallinthemind


断章取歌

“嘿,副歌在这儿!”


今年的上海地铁,颁布了一项新的法规:禁止在车厢内外放音乐。但是每次走进热闹的地铁站,淡淡的女声提醒只是增加了一句话,不仔细听没人注意到。在公共交通上播放音乐的人已经成了各大社交平台网民的吐槽对象,当然,也包括短视频软件们。

©️《婚姻故事》

一首三四分钟的歌,被“取其精华”压缩成短短的十几二十秒,配上一段短视频,就可以迅速在社交平台上走红。而这段所谓的“精华”,一般只会作为视频的配角出现。

©️ 《再次出发之纽约遇见你》

不知不觉,我们早就没有耐心听完一整首歌了,断章取义成为了另一种潮流。 方便的“日推”和“猜你喜欢”功能,提供了一个猜猜你能切多少歌的快进游戏,只要手速够快,你可以40分钟内达到切换200多首歌的惊人成绩——但是在以往,40分钟仅仅是认真听完一整张普通专辑的时间。

©️《初吻》

即便是你做好准备打开一首歌想要听完,各大音乐app的播放进度条上,也会赫然出现一个小圆点,有意无意地提醒你:嘿,副歌在这儿。快来吧,让我们放弃累赘的主歌,直奔高潮。

©️《醉乡民谣》

当然,断章取歌,不止体现在单一的歌曲载体中。专辑和歌手不再拥有姓名。现在在听歌app里搜索一首歌,你要右滑好久才能看到专辑和歌手的选项,它背后承载的故事是什么,已经不再重要。我们听一首歌,从以前欢欢喜喜撕开专辑包装纸阅读里面的创作故事,变成了英雄不问出处。

这是一种遗憾吗?或许是,毕竟曾经的专辑是一本书,从开头的铺垫到章节的排序与调度,到最后耐人寻味的结尾都需要精心调度。

©️《银河护卫队》

以美国歌手SZA 在2017年发布的专辑“Ctrl”为例,第一首歌 Supermodel舒缓放松,带你进入一个缓慢优美的情感世界;第二首 Love Galore则是专辑热单;第三首 Droves in the Wind,用鼓点带领听众继续前行;第四首 Drew Barrymore,歌手的声音明亮而充满空气感;第五首 Prom,鼓点加快,渐入佳境;第六首 The Weekend,音乐更加chill,也是专辑第二首热单——由此整个专辑的步调和调性,才算完整地建立起来。

©️ 《蓝白红三部曲之红》

事实证明,我们不需要一张二三十首歌那么长的专辑,网络时代,一首单曲就可以打天下。为了后续专辑的销量,提前释出的单曲占据各大榜单,商店循环播放洗脑听众。如果把一张专辑比喻成一部电影,开头、中间和结尾三首歌都是热单,刚把耳机塞进耳朵,你就已经全部被剧透完了。在这样的高浓度刺激之下,我们从抖音、综艺的bgm、猜你喜欢里就能抓到一首歌,但也逐渐失去了探索新歌的兴趣

©️ 《弗兰克》


音乐社交

“说出你没人在意的故事”


从前听音乐只需要耳朵,现在听歌还得用眼睛。早年间,某家音乐app首次推出歌曲的评论功能,当时还是创新之举,最终演变成了另一场风潮。现在你再次点进评论区,到处都是充斥着哥哥宇宙第一的饭圈刷屏、考研加油的鸡汤、村里姑娘最后没爱上我的矫揉造作、你好陌生人世界快毁灭的无病呻吟。这是一场复制粘贴的盛筵,也是虚无文字堆叠的鬼市。至于这首歌到底好不好听,把评论翻到底朝天可能都看不到。

©️《渺渺》

在APP创造的弹丸世界里,音乐和社交成为了一堆很难说分手的情侣。现在的音乐社交除了评论,还增加了弹幕的功能,听歌这件事当然显得更热闹了,但也更虚无了。

©️《从不 很少 有时 总是》

2005年的电影《伊丽莎白镇》中,女主角克莱尔送给了男主角德鲁一张自己灌制的专辑,她精选了很多歌、配上了自己的心情故事,伴随着德鲁为期几天的公路旅行。2013年电影《歌曲改变人生》中,一座纽约城、一支耳机分流器、一对耳机,制造了男女主角浪漫的音乐社交空间。

©️《Begin again》

不论是电影还是现实,我们对音乐社交的渴望,其实更多的是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寻找团体的归属感——只不过在这个所有人都表达欲爆棚的时代,这样的希望大部分都会落空。比如年终音乐报告,年年都会占据每个人的朋友圈,但事实上,你的音乐故事没人在意,“我这一年听了这些,有人和我一样吗?”——3个赞,0评论。


流行停滞

“长大后我再也没听过新歌”


2016年后,独立音乐人开始逐渐崭露头角。但与此同时,互联网又让小众音乐变大众,大众音乐变趋同。就像网友说的,“从前是什么流行听什么,现在是什么不流行听什么。”

©️《女性日常》

确实,现在这批音乐网民非常注重个人的音乐体验和品味的塑造。时常会有人感叹,“以前我还蛮喜欢这个歌手/乐队的,现在他们火了之后,我就不爱了。”曾经热衷他们那个不红不炸的状态,却抵不过自己想要四处安利的心,最终,挚爱登上了某热门综艺的舞台,引来了一大波粉丝的追捧,却发现再也回不到从前。这似乎是每一个老粉丝的心路历程。

©️《无处的男孩》

而在更多的“小众”变成“大众”之后,我们的听歌习惯也会变了,对着榜单上用钱买来数据的歌曲挑三拣四,这样的趋势会会形成两种人,一种是寻觅更多小众音乐人,然后再次来一次喜新厌旧的循环。另一种人则没有这个耐心和时间,他们选择回到自己的歌单,重温最爱的老歌。

©️ Jalan and Jibril

就像欧洲的音乐网站 Deezer的调查里显示的,6成的英国人会反复听自己喜欢的几首歌,也有25%的人表示不会去听自己不喜欢的风格的音乐。24 岁是寻觅新歌的高峰年龄,但是在此之后,大家听新歌的劲头逐渐降低。长大之后再也没听过新歌其实是一种常态,成为这届年轻人反复感叹自己老了的一大证明。

©️ 《好奇心》


氪金听歌

“叮,您的音乐账单已生成”


为听歌氪金其实并不是一件令人惊讶的事情:实体音乐时代,我们经过学校旁边的音像店总要瞄几眼门口的明星海报。上学的时候把磁带和CD盒子里的歌词本抠出来,拿在手里对着跟唱。现在在app买一首歌就更顺手了,顺手到感觉不到。如果说有什么附赠的周边的话,可能只有评论里附赠的,来自爱豆粉丝的几百条彩虹屁。

©️ open.spotify.com

实体专辑的设计一直是一门艺术。就像Kanye West 的专辑 Yeezus的全透明包装、王菲专辑《王菲1997》的3D设计、Coldplay 的专辑 A Head Full of Stars 的手写歌词。但互联网的便利、购买音乐的习惯,使我们忽略了传统音乐专辑创意十足、丰富的内页与封面封底甚至唱片的设计,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价值组成。一个歌手或者说乐队的个性、诚意也体现在这。

©️《Baby driver》

几年之前,不少音像店还提供线下试听的服务。音像店扮演着陈列、让你肆意探索的音乐场所形象,也许你会在店里遇见同样爱好的人也不一定。文艺青年必看的《爱在黎明破晓前》中,男女主角第一次眼神交流的地方就是维也纳黑胶店;2004年电影《他们结婚了还有很多孩子》里,女主角也是在车站的音像店试听CD时,偶然遇到了听同一首歌的心动男孩。

©️《爱在黎明破晓前》

不过如今,一键下单的瞬间已经很难提供当年望穿秋水等待的满足感,有的只是打榜数字的加一和扩充列表的虚荣;收藏成山的成就感也淡薄了不少,有的只有app歌单里的一串可能被遗忘的代码。

©️《一个明星的诞生

除此之外,为了听同一个歌手的歌曲、一个完整的歌单,我们往往还得同时拥有三四个音乐app来回切换、同时氪金。虾米的消失固然引起许多人“十年歌单没了”的哀叹,但是对大多数听歌的普通人来说,只是少了一个需要切换的app而已。

©️《他们结婚了还有很多孩子》

音乐同时兼具艺术探索的不吸金属性和创造商业价值后的功利性,它的存在本身就是矛盾的,于听众和音乐人来说,选择月亮还是六便士都是艰难的。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习惯也在随着这些选择的变化而潜移默化。

©️ townandcountrymag.com

音乐给我们带来的仪式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也许是胶片时代唱针放下的那一刻,也许是录音机时代磁带从A面翻到B面,也许是MP3时代盗版歌曲传输成功的提醒音。但无论如何,它们如今都很少出现在我们身边了,毕竟整个音乐行业都在做出无法倒退的改变。

虾米没了,还有别的app,但是那些听歌的习惯、以及跟它们一起逝去的乐坛时代呢?它们还值得留恋吗?这好像又是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



🕙✉️🕙

来聊 

 现如今你都是怎么听歌/找新歌的?


撰文/四粮液

编辑/Svet

排版 /mingming


NOWNESS



更多「听歌」相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