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天是我在当代生活里,最接近印象派的时刻
☔️
下雨天,也是我最接近野生艺术家的时刻
从10月3日到明年2月20日,以印象派为主的“法国现代艺术大展”即将在上海东一美术馆开展。除了我们印象中的明媚的阳光,连绵的雨同样是印象派画家作品中的又一重要主题,比如古斯塔夫·卡里伯特的《巴黎,一个雨天》,莫奈的《雨中普维尔悬崖》以及梵高曾多次描绘的下雨的田野。
秋分快到了,不期而至的秋雨也在丰富着我们对于雨的感受。而当艺术家将雨凝结在TA们的作品里时,这大概就是我们看雨的最好不过的时候。
01 雨中城市
Christophe Jacrot
2006年,自由摄影师的Christophe Jacrot受到委托,要制作一本在晴朗天气下的巴黎旅行手册。然而一直糟糕的天气情况却让他想起了摄影大师布列松和Elliott Erwitt在雨中拍摄的精彩照片,于是他决定反过来,拍摄几张“非传统”的雨中巴黎的样子。次年,他的第一场展览在巴黎举行,摄影书《Paris in the rain》也由此得名。
© Christophe Jacrot
Christophe于1960年出生于法国,15岁便开始尝试摄影创作的他,对拍照这件事的看法与众不同,“摄影师捕捉世界的方式大概有两种,一种是抓住它的糟糕,另一种则是升华这种糟糕”,而他毫无疑问选择的是第二种。
© Christophe Jacrot
巴黎之后,雨雪雾这样特殊的天气条件,几乎成了Christophe创作时需要的必然因素。他先后去往世界各地旅行,用镜头写下了一首首“天气诗”。他说,自己的作品除了可以让我们反思人与人,人与自然、气候等等之外,它们本身其实就是一个还没有被充分开发的视觉宇宙,“因为大多数人都忙着躲开它们了。”正是出于这种想法,他又在2014年出版了摄影书《Météores》,书名的意思则是“大气中发生的所有现象”。
© Christophe Jacrot
在此之后,香港,伦敦,印度等等多雨的城市,就成了Christophe拍摄雨水的绝佳场地。而他作品中色彩鲜艳的城市建筑与自然景观,以及那些来往的普通人,则体现了摄影师“用绘画的方式拍摄”的理念,也正因为如此,他本人也非常喜欢在动画作品中描摹自然的宫崎骏,“我真的很欣赏宫崎把天气描绘得栩栩如生。”
© Christophe Jacrot
02 “复刻”雨天
Gregory Thielker
多年来,瑞士画家Gregory Thielker总是将他在车窗里看到的雨天,一丝不苟地“转移”到自己的画板上。通过把握光影、纵深的错觉和对比,同时利用对于颜料的流动性与透明度的高超控制,艺术家让那些原本朦胧的雨中景致,直接再现在了我们的眼前,说是照片也毫无违和感。
© "Confluence", Gregory Thielker, 2016
© "Transference", Gregory Thielker, 2010
2005年,从华盛顿大学绘画艺术学院硕士毕业的艺术家,曾先后前往了印度,保加利亚,萨尔瓦多,纽约等不同的地方生活。这些窗外的图像,似乎也可以被看成他对路上的各色风土人情的记录。虽然这些作品看起来十分简单,但Gregory说,他还是会花费好几个小时,在路上寻找和拍摄下感觉最对的那个瞬间,而不是直接在谷歌上找一张好看的图片,然后再试着把它画出来。
© "McGrath Highway", Gregory Thielker, 2006
在Gregory画笔下,这些隔着窗子的雨,时而像一块融化了的透明丝绸,时而像一块被吹皱了的玻璃,圈圈点点地为平凡的世界蒙上了一层雨的滤镜。尽管都是描绘同一主题,可由于窗外景色的不同,它们总是能给人各不相同的微妙感觉,有时候是欣悦,有时候则是忧郁,就像艺术家为作品集的命名“UNDER THE UNMINDING SKY”一样。
©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 Gregory Thielker, 2008
© "Prelude", Gregory Thielker, 2015
疫情发生之后,在瑞士与家人共度家庭时光的艺术家,将目光转向周围的自然环境中,一个有趣的系列“TRIBUTE”由此诞生。这一系列作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艺术家在自然环境中现场作画,再让作品以淹没,焚毁等方式回归自然,另一种则是他以正负片的形式,将眼前的景象制成两张色相相反的黑白画——不论是哪一种,都跟他过往的那些作品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从自然中寻得灵感,用作品重现之后,再把它们“放回”自然。
© "TRIBUTE", Gregory Thielker
03 雨天印象
Mike Barr
对于来自澳大利亚的画家Mike Barr来说,他作品的主题几乎只有两个:墨尔本的雨夜,和同属南部城市的阿德莱德的海滩。
© Mike Barr
从创作伊始,这位喜欢画雨天的印象派画家,边一直秉持着“重要的不是你所看到的,是你所感受到的”的想法,他的笔触,也似乎总是在飞快地捕捉着某些细节之外的东西。而与观者共享这种感觉也是Mike Barr创作的一个重要意图,“我们可以在不被雨淋的情況下,进入这部日常戏剧。”
© Mike Barr
如今的Mike已经是一位66岁的老人,数十年前,他以陶艺家的身份开始艺术生涯,之后又转向了油画创作。一次偶然的灵感,让他对城市的雨天有了兴趣:墨尔本街道上撑伞的行人、马路上匆忙的交通、还有雾气蒙蒙的天空,从此成为了他画中的常客。
© Mike Barr
Mike Barr的作品虽然看起来大多是灰蒙蒙的色调,但丰富的画面却很容易让人感觉到生机和温暖,而不是凄清与寂静,望之仿佛置身人来人往的大雨街头。艺术家本人也因为这些印象派创作而成名,在过去的十几年里获得了数十个艺术类奖项。
© Mike Barr
04 雨中人像
Nazar Bilyk
2010年,乌克兰艺术家Nazar Bilyk用青铜和玻璃为主要材料,创造了一座高1.9米的雕塑“雨(Rain)”。
© "Rain", Nazar Bilyk
尽管以雨为名,但雕塑的形态却并不是雨水本身,而是一个仰面朝天、被巨大的泪珠覆盖住面容的人类。通过这样苦闷求解的姿势,Nazar试图展现的,是一个“与自己内心对话”的个体。“这是一种质疑和一种对意义的探索,我想揭示的是那些存在在我们每个人一生中的、尚未解决的问题。”
© "Rain", Nazar Bilyk
这座面向天空的雕塑,同时还寓意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像脸上的水滴,象征着广义上的自然界,雕塑本身则代表着人类和自然之间的互动。而人像身上干涸皲裂的皮肤,就像一块缺水的土地,似乎也在暗示着我们有多么迫切需要再次审视自然。
© "Rain", Nazar Bilyk
至于人像脸上那枚巨大的透明雨滴,则是艺术家的刻意为之,似乎同样是在暗示和提醒人们,雨既是自然,同时也是我们自己,“我们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其实并不比其它物体更伟大和重要”,如果你感到困惑和痛苦,或许这如泪滴般的雨,能够给你一些安慰和启示。
© "Rain", Nazar Bilyk
🕙✉️🕙
来聊
你最喜欢在哪种天气里做什么?
撰文/小刘
编辑/Svet
排版/禾牙 Svet
NOWNESS
第三届 #NOWNESS天才计划# 已正式开启征片!
我们期待与新锐创作者们相遇,用作品和NOWNESS一起,重新定义这个时代的观看。作品征集现已开启,具体奖项设置、报名信息请点击图片跳转阅读:
更多「生活中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