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的“上海神话”
🛌
一个普通人的居家隔离记录
进入第二轮48小时封闭式管控后,上海的春天就结束了。
这并非是一种修辞手法——北方的冷空气大幅南下,气温在一夜之间降了十多度,接下来又是连绵的阴雨,我只得翻出早已收起的电热毯、绒睡衣和毛线袜,把自己裹成一头过早从冬眠中苏醒的棕熊,只留着几根指爪用于扒拉手机。
图片来自小红书 @ffan
“阶梯式小区闭环”
3月16日,我所在的街道正式进入了48小时封闭式管控。上海没有封城,但实行了“阶梯式小区闭环”,各个街道轮流进行48小时封闭和两次核酸检测。虽说是轮流,但我住在不同区的朋友们基本也都在这一天开始了居家办公生活。
应该说,一开始大家的兴奋都大于恐慌,因为这天是周三,在家上班无论如何也好过坐班。而且几乎每个人都已经有同事或朋友被隔离,这班再上下去,迟早要落个在公司隔离的下场。居家办公就不一样了,中午吃完自己做的饭,还能躺在床上睡一会儿,最大的困扰无非也就是盒马买不到菜,得设一大早的闹钟起来抢。
图片来自小红书 @希呱麻麻
下午,物业来敲门通知大家去做核酸检测。其实我一直保守着一个秘密:从新冠爆发到现在,我还没有做过核酸。大概是因为我深居简出,又没有单位,于是就成了一条漏网之鱼,一位都市中仅存的核酸处子。这份无用的贞洁终究还是在这次全员核酸中失去了。
做核酸的流程很快,因为工作人员与志愿者的数量不少,一路都有人引导和答疑,从排队到做完不超过半小时。但整件事还是给人一种强烈的形式主义感——我以为街道进行封闭式管控,那么街上的店应该也关关停停,已经预备好迎接一派萧条景象,结果……一切如常。
图片来自小红书 @小劳
街这边排着核酸的长队,街那边时髦的咖啡馆里满坐着时髦的年轻人。所有店都正常开着,使得我做完核酸也为气氛所迫(是真的),去附近的刨冰店打包了一份刨冰吃。
偶遇社区老人杜可风
我想很快大家就意识到了这个漏洞:附近的小区多是独栋公寓或窄小的里弄,没有大片的空地可以做核酸检测,因此地点选在了一所小学的操场,人人都得离开封闭式管理的小区去外面进行检测。所以事实上,你完全能够以“出门去做核酸”为理由离开小区,然后在外面待多久、做任何事都行。
图片来自小红书 @ffan
第二天,我也开始有意识地延长我的“核酸放风”时间。见核酸队伍长到拐了弯,我便掉头去了附近的面馆吃面。
结束后我拎着买来的菜回家,在电梯里遇到了住楼上的东欧青年。此君中文流利,兴奋地跟我说刚做核酸的时候碰到了王家卫的摄影师。我立刻反应过来,原来核酸队伍里那个穿得像伍迪·艾伦和坂本龙一结合体、满头银发的时髦老头就是杜可风,而我为了吃上一碗大排面,一边说着“Excuse me”一边就从他身边挤过去了。
今年2月,@freyaaf 偶遇杜可风和妻子黑文在楼下的超市买水
我也为此颇感兴奋,心想这住的果然是市中心的市中心,西瓜最甜的一口,做个核酸还能遇到杜可风。后面才发现原来杜可风差不多是“最容易偶遇的名人No.1”,就像《老爸老妈浪漫史》里说的:“如果你还没见过伍迪·艾伦,就算不上是真正的纽约客。”(You're not a real New Yorker until you've seen Woody Allen)杜可风就是永康路一带类似地标式的存在。
梧桐区的微妙特权
48小时之后,毫不意外地,小区仍然没有解封的迹象,而是开始了第二轮为期两天的封闭式管控。住在别的区的朋友也是一样。当晚十分应景地刮了一夜的大风,街上的花想必都吹落了——但我也看不到。我还没有见过上海的春天,看来就要这样错过了。
图片来自小红书 @希呱麻麻
一早被小孩子的喧闹声吵醒,停了课但又出不了小区的孩子们正在楼下的院子里玩捉迷藏。一瞬间会希望有人能拿小石子丢向我的窗户:“王大根,下来玩!”我就在这里,你们快来找我呀。
这是3月18日,星期五,居家办公的朋友们也不再兴奋。我用非常幸灾乐祸的语气指出:明天你们待在家里就没有钱拿了哦。工作日待在家里是放假,休息日被关在家里就是坐牢了。其实平时的周末我也未必愿意出门,但不出门自由和出门自由是一体两面,“可以出门但选择不出门”与“不能出门”当然是不一样的。
图片来自小红书 @Freyaaf
所谓的封闭式管控其实靠的是住户们的自发自觉,并没有人在楼下守着。大概还是有人照常出去(我为了捍卫“湿垃圾不过夜”原则也出去丢过垃圾),物业再次发来通知,强调小区还没有解封,再有人外出就要贴封条。
相比于朋友的经历,我们这一片的管控显然要宽松得多,此前我从来没有思考过背后的原因,现在终于福至心灵:大抵是因为这一片住了许多外籍人士吧,过去的租界如今还是享有着一些微妙的特权。
“还没解封,再等消息”
周六,附近的街道开始显现出了一些萧条的迹象。许多咖啡店都关闭了,不知是因为疫情管控,还是因为开了也没什么客人。附近有家咖啡店从名字到装修都备受我冷眼,每次路过都会想:“我永远不会信任一家叫这种名字的店。”“我这辈子都不可能走进这家店。”然后做完核酸从该店门前经过,发现社区老人杜可风正坐在那儿喝咖啡……也实在是不剩多少选择了。
图片来自小红书 @Freyaaf
下雨的周日,湿冷彻骨。前几天街上一直有流动喇叭喊大家去做核酸,这天却是一片寂静,物业也无消息。我还是照常出了门,发现小学校门紧闭,贴着通知说本轮核酸筛查暂缓。决定既然出来了还是要放放风,于是去买了些吃的。穿过永康路时,虽有准备,但还是有些讶异:我从没见过永康路如此冷清的模样。
上次穿过永康路还是在3月8号,那天的天气极好,许多女孩都因为妇女节得到了半天假期,在永康路上悠闲地消磨着时光。我从她们旁边经过,险些撞翻了别人的咖啡,因为就连人行道上都坐满了人。而现在,店面关了大半,开着的店也只有一两位客人。
图片来自小红书 @KOMOREBI-Su
回到家后,物业通知这天不用做核酸。住在同一片的朋友却收到短信,说下午两点开始核酸检测。我严阵以待,果然在下午三点收到物业通知:还是要做核酸……就在这样的混乱中,第二轮48小时封闭和核酸检测也结束了。
然后,我们就进入了薛定谔的封锁状态——似乎并没有查出什么病例,但也没有要解封,最好不要出门,出门又似乎没有人会拦你。推开窗户看看街上一片正常,打开微信又收到通知:还没解封,再等消息。
疫情之下的“上海神话”
最近我时常会想起张爱玲的一篇散文《道路以目》,里面有一段恰合如今的时局:
“上街买菜,恰巧遇着封锁,被羁在离家几丈远的地方,咫尺天涯,可望而不可即。太阳地里,一个女佣企图冲过防线,一面挣扎着,一面叫道:‘不早了呀!放我回去烧饭罢!’众人全都哈哈笑了。坐在街沿上贩米的广东妇人向她的儿子说道:‘看医生是可以的;烧饭是不可以的。’她的声音平板而郑重,似乎对于一切都甚满意,是初级外国语教科书的口吻。然而不知道为什么,听在耳朵里使人不安,仿佛话中有话。其实并没有。”
图片来自小红书 @hey.juice
里面还写了许多琐碎的小事:小饭铺门口的煮南瓜,橱窗里的木制模特,西饼店蛋糕的香气。都是很生活、很日常、很有滋味的。唯一的问题是这篇文章写于一九四四年,虽然我的历史很差,但还是可以确信:当时的中国应该是没有那么多人的生活中还留有“蛋糕的香气”的。
上海疫情爆发后,“我要买咖啡”的微博迅速冲上了热搜,笑点是“封控中的上海人还是离不开咖啡”,再引申一下,即是“封控中的上海依然在过一种精致的生活”。
图片来自小红书 @是斑长呀
我并不觉得“封控中也要喝咖啡”是一种矫情,因为对很多人来说,咖啡确实已经接近于生活必需品,不喝咖啡根本无法集中精力工作。就像我也并不觉得张爱玲的散文是一种矫情,因为她只是在如实地记述自己的所见所闻,行文中也有一种明显的苦中作乐在,是在绝大的苦闷中寻找一点点生活的盼头。
但你绝对不会认为张爱玲的散文能够代表1944年的上海,而2022年的上海,却正在被“我要喝咖啡”的声音代表着。当然,我也只不过是一名“我要喝咖啡”人,我们的苦闷无非就是“看不成《新蝙蝠侠》”,“错过了上海的春天”,“好想出门呜呜呜”。
不能说这种苦闷是假的,但是疫情对上海的影响,绝不止是一杯咖啡而已。被“无害化处理”的宠物,在一夜之间被清退的租户,在封锁的小区里苦熬的病人,在雨中痛哭着下跪的人……这些不够“上海”、不够“精致”的故事,也正在上海发生着。
图片来自小红书 @Bobby Bao
在新冠时代,上海一直像是一个独立于全国其他城市的存在。上海的“精准防控”逐渐成了一个神话,尤其是在两天检完迪士尼数万游客之后。在搬来上海生活的这一年里,我也一直享受着一种近乎正常的生活。
但也许,上海和其他城市也没有那么大的不同,“防控”未见得有多“精准”,生活也并未如期恢复正常。但一种“精致化”的叙事依旧存在(也许只有这种叙事是被允许存在的,这篇文章也难逃“精致”的嫌疑),似乎在别的地方蔓延的是新冠,而在上海蔓延的则是“精致新冠”。
图片来自小红书 @ffan
住在泡泡中是一种运气,人人都想一头扎进泡泡里。但是泡泡中的人至少该记得,这只是一片很小很小的世界,可别连自己也变成泡泡了。
一街之隔的两种生活
3月23日,我居住的公寓正式解封。恢复自由之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超市囤了一堆罐头,以防再次被封。不少人都是解封一两天后又被关了回去,再次进入了48小时无限循环,我对眼下的自由也实在是缺乏信心。
于是我几乎把接下来的每一天都当成了能自由行走的最后一天来过。街道看似已恢复正常,但几乎有一多半的建筑都被“禁止通行”的警戒线围了起来,令人联想起城市建设游戏里那些尚未解锁的街区。时常还能看到绵延的队伍,但已不是在排网红店的队,而是在等核酸检测。
图片来自小红书 @Joe桑
3月26日,徐汇区给居民们发放了核酸抗原自测盒,人人都守着一只检测棒,祈祷着结果千万别是两道杠。我一直以为这样的场景只有在没有做好安全措施的情况下才会出现,没想到……新冠毕竟猛于男。
这几天又有些关于咖啡的笑话,上海也被人奚落为“沪国”和“咖啡市”。一则是下雨天有年轻人坐在公交站台,一面听着黑胶音乐,一面喝着特调咖啡;一则是云南昭通市驰援上海,送来几十吨爱心蔬菜,评论说“可能换成咖啡豆好点”。It's funny, until it's not.
图片来自小红书 @小劳
上海的“网格化管控”带来的最直接影响就是,城市被切割成了一个个不同的世界,有的街道已然热闹如往昔,有的小区依然被木板和铁板钉着。住在浦东的朋友抢不到菜,外卖时效也难以保证,我这边买了些食物(是的,还有咖啡),用同城快递寄了过去。即便行走在几近正常的街道上,看着每天上千的新增人数,你也很难相信这是一种真正的正常生活。
即使自己已经解封了,朋友和亲属都还是被封着;即使所在的小区解封了,想去的地方还是被封着;即使现在已经解封,之后还是可能被封回去。一小片的自由并非真正的自由,佯装的正常也并非真正的正常,离整个上海恢复常态……那还远着呢。
🕙✉️🕙
来聊
你所在区域的情况是怎样的?
撰文/WowDaikon
编辑/华夫
排版/左
封面来自小红书 @德尔雷
NOWNESS
更多「当代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