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培养小小科学家?从一点一滴做起!

2016-06-01 Boyarshinov 把科学带回家
本文由公众号 “把科学带回家”提供
给孩子最好的科学教育


作者:Amanda Boyarshinov

翻译:胡贝妮


很多时候,我们一家人在吃晚饭的时候会讨论有关科学的话题。我认为,科学教育应当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我们要提供给他们提供体验科学和做实验的机会。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学习不是特殊的活动,而是每天都有的契机。


这个星期,我的女儿从学校回来,她兴奋地说:“我想要完成一件壮举,一件别人会为我写一本传记的事情!”她郑重其事地说:“我想搞发明或是发现新的事物,所以我最好开始做更多科学方面的东西!”


她在科学中看到了机遇,对此我感到十分欣慰。我想要培养学术能力超强的孩子,尤其是在科学、科技、工程和数学这些领域。那么我们家长该怎样鼓励和支持孩子,让他们对这个世界的充满好奇呢?

 阅读


我们涉猎各种各样的书籍,包括非小说类作品、实验书和历史传记。我尝试着每天和孩子阅读一点点更难的文章。由于我7岁的女儿已经是一个资深读者,她也喜欢每天给弟弟读一些书。这个星期,我们一起阅读了居里夫人的故事并且讨论了她发现镭的过程、诺贝尔奖是什么,以及物理和化学的区别。

 观察


我们尝试着花一些时间来观察周围的世界。我们通常在户外探险、园艺体验和实地考察的过程中来进行观察。有时候,我们用日记本来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博物馆和动物园也是观察自然的好去处,孩子们在这里可以大饱眼福,讲解员也会慷慨地向孩子讲解有趣的科学。

 实验


实验一定要在实验室进行吗?当然不是!使用厨房、车库中的小工具和材料,就能给孩子做出有趣的实验。实验既可以很短也可以花费很长时间,比如说测试土壤中的营养成分,以及在2个月的时间里观察在不同阳光照射下植物的生长差异。

 全民科学项目

很多科学机构有时会对公众开放,这是参观科学机构的绝佳时机。而且我的孩子们之所以对科学如此狂热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参加了全民科学的项目。我们感兴趣的一个项目是关于黑脉金斑蝶的健康,下面是我们参与这个项目的经历和体会:



黑脉金斑蝶健康的项目


我们家过去每年都养毛毛虫。我们从网上购买幼虫,将它们养大然后放生。直到有一天,当我们把幼虫拿到室外,才意识到之前的做法是多么愚蠢。黑脉金斑蝶以乳草属植物为食,我们有很多这种植物,因此我们开始养我们的首批四只蝴蝶。


然而这却是不幸的开端。第一批的蝴蝶中一些似乎被困在了蛹当中,从来没有成形。另一些,无法用畸形的翅膀和身体飞翔,摔在地上。我毫无防备地捧着这些畸形的小生物,看着它们尝试飞翔。这时,我们的眼泪情不自禁地落了下来。为什么它们变得如此病弱?我们那里做错了?



我和5岁的女儿一起在图书馆查阅了书籍,又在网上阅读资料,随后我们得出结论——我们什么都没做错。我们的黑脉金斑蝶染了一种叫做 Ophryocystis elektroscirrha 的寄生虫。这种寄生虫会在不同程度上感染所有的黑脉金斑蝶。


当我们碰到了一个有关黑脉金斑蝶健康的小组,我们才知道这是项目的一部分。这是一个研究动物迁徙对传染病的影响以及传播黑脉金斑蝶知识的小组。



在过去两年中的夏季,我们收集、养育、取样、记录数据。在这几个月里,我的孩子们担当了实验和记录数据的主力军。在夏季结束的时候,我们和其余几百个市民科学家递交了我们收集的数据。科学家团队们分析了我们的数据,在网上为我们提供了具体的反馈以及从整个小组中提取到的共同的数据。


参与到全民科学项目中,给我的孩子们带来了真正的科学。在那的研究是有目的的,并且他们也对寄生虫形成了自己的假设。不仅如此,我更希望他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问题。


  • 我们作为一个小小个体也可以有所作为;

  • 小事情在世界上可以有很大的影响;

  • 科学家们在这个世界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并且孩子们也可以像科学家们一样有所作为!


让我们继续为孩子们提供接触科学、科技、工程和数学的机会!




我们建群啦!

获取一手科学活动信息,与家长沟通科学教育方法,更有不定期的福利!

关注公众号“把科学带回家”(ID:bringsciencehome),回复“家长群”,编辑会第一时间拉您入群。



不过瘾?请戳

博物馆的“密室”有什么? 

故事对孩子的影响可能比你认为的更重要

让你大开眼界的十个科学实验

夏令营招募 | 2016年台湾大学“聆听自然”之旅


把科学带回家ID:bringsciencehome


“把科学带回家”由世界科普圣经《科学美国人》中文版《环球科学》主办,致力于为孩子带来最好的科学教育。


转载请联系 kids@huanqiukexue.com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