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一种职业情愫——傅一鸣

2017-08-02 衢江公安 浙江衢州公安


傅一鸣,中共党员,

1976年入伍,1983年参加公安工作,

现任衢江公安分局政治处民警,

将于2017年10月退休。



职业情愫 

写在退休前:光辉岁月

转变:

军装到警服

       1983年结束部队生活,竟然鬼使神差般地进了公安系统,战友、同学得知后不解地说“当兵穿军服受约束还不够,回家还要穿警服”其实自己心里明白,那就是一种6年军旅生涯的情结在作怪。


第一站:

廿里派出所

      所里只有4位民警,管辖5个乡镇、近5万人口。条件十分艰苦,吃方面: 当年廿里集镇上只有一片饮食店,晚上不营业,民警搭伙供销社食堂,办起案来作息时间没规律,错过时间就吃不上饭;住方面:办公、住宿挤在一座破旧带“天井”的老宅内,没卫生间,下大雨屋内也会下起小雨,“天井”不能排水整座房子就水满金山,到了夏天,热气逼的人喘不过气来,苍蝇、蚊子满天飞,冬天刺骨的寒风窜进屋内吹的人阵阵发凉;行方面:交通极为不便,到城里一天只有3趟班车,加上廿里是新建派出所,刚建所连一辆自行车也没有,下村只能坐公交车或步行,加上通讯落后,所里只有一部电话,对外联系工作费时费劲。


工作现状:

连轴转

       当年,赶上全国范围内的“严打”斗争,原先在部队做医疗卫生工作,体力上比较轻松,加班加点也少,一下转行做警察,没日没夜地审讯、做笔录、抓捕犯罪嫌疑人、外出办案,基本上没有休息天,一个月一个月的连轴转,根本没有节假日的概念,碰上家里有急事请下假就当是休息了。没想到这份工作会这么苦、这么累,别说还真的有些不适应,面对繁忙艰苦的工作、微薄的经济收入,当时也没想太多,全当把警察工作当作一种职业,就觉得生活需要一份工作、一份收入,就这么简单。


—萌发创作念头

用笔记录身边警事


       每当看到同事为了侦查破案半个月、一个月地连续工作,根本顾不上休息;有的为了抓捕逃犯身负重伤,不惜付出生命;有的乡村干部和治安积极分子热心治安工作,协助公安机关抓逃犯、破案件,事迹十分感人,这些好人好事深深感动了我。为了能让大家了解这些、争取广大群众支持社会治安工作,本人萌发了写新闻稿件的想法,开始模仿别人的稿子写,挑选自己破获的一个案子写,花了二天时间写好,然后把稿子寄出去,一个星期后,稿子居然被衢州广播电台和衢州报录用了,第一篇稿子被录用极大鼓励了自己的写稿热情,接着又开始写本所民警破获的案件,再接着又写本所民警为群众服务的好人好事,二个月下来竟然写了10多篇,大部分都被新闻单位录用了。

       接下来的问题是稿源不足,本所该写的东西都写了,于是就到辖区的5个乡镇去收集稿件素材,宣传报道乡村在治保战线上涌现出的好人好事。白天收集信息,晚上写稿成了习惯,为了完成给自己定下的任务,炎热天扇着扇子,停电就买蜡烛照着写,蚊子多就点上蚊香,别人乘凉的时候,自己只能伏案爬格子;寒冬腊月天,人们进入梦乡,自己却冻的发抖在熬灯,幸运的是汗水没有白流,辛苦没有白费,1986年底,当时的衢县宣传部通报本人录用稿件全县排名第二,这不尽是我个人的成绩,同时也是衢县公安局的成绩,这一成绩得到了局领导的高度肯定。


 找到了那个她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上班为群众办理户口、走访农户、调解纠纷、调查取证、办案、报结案件就成了生活的全部。平时很少有时间回家好好休息、很少与家人团聚、很少与朋友交往、甚至没时间谈恋爱,亲朋好友帮忙介绍对象,匆匆忙忙去看一眼就要抓紧返回所里,到城里相一次亲成了奢望,当年城乡差别大,农村派出所民警没机会分配城里的公房,因为城里没房子,前面几个都没相中,幸运的是还有一位城里的傻姑娘不嫌我没房同意嫁给自己,这个人就是与我同甘共苦至今的老婆。1985年,儿子出生,只能把带孩子的事全全委托给老婆,在岳父母家的全力帮助下把孩子带大,而自己几乎没有为小孩洗过尿布、没有好好陪儿子到儿童公园玩过一天、更没有带儿子外出旅游过,回顾往事真觉得太亏欠老婆孩子了。

       在廿里派出所的整整4年时间里,有一件事让我深感遗憾: 90多岁的外婆是唯一在世的、最喜欢、最疼我的老前辈,没想到部队服役回到家乡反而抽不出时间看望孝敬她,所里平时人手少、工作忙一直脱不开身看她老人家,在她病危的日子里也没能去成,直到她老人家离开人世都没好好看上一眼,没为外婆送上终着实让我难过了一阵子……

       1987年底调到局机关,从事公安信息和外宣工作,本人编写的信息和新闻稿件被政府和上级公安录用的篇数均名列全市公安机关之首,被荣立三等功一次,成为全市公安机关信息与外宣战线上立功的第一人,县委县政府领导在庆功宴会上专门为我们立功受奖者颁奖,庆功会上电视新闻,下年在领导的信任、关怀下,职位得到了提升、又分到了公房,家庭住宿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组织上没亏待自己,与此同时,肩上的责任也重了许多


       1993年根据工作需要,本人又从机关先后下到杜泽、樟潭派出所工作,那些年农村执法环境差,治安形势十分复杂,打群架、群体性事件、妨碍公安执法事件经常发生,一旦有警情全所就集中警力赶赴案发现场开展前期处置工作,防止事态扩大;加上民警缺少、管辖乡镇多、发案多,接处警多,派出所成了救火队,作为所领导要夜间带头值班,通宵达旦处警,遇到休息天值班,二个星期回家一趟是常事,为了能与儿子见上一面,有的星期天老婆就带着孩子到所里住上一夜。

        公安工资与其他国家行政干部一样,付出却要比一般的多得多,从事警察职业得到与付出极不相称,经济条件差自己克服;小孩读小学、初中,本人根本没有时间去关心教育他,全部推给老婆负责,即便是这样也没有多大怨言。


       生活的沉积使自己把人民警察这个职业当成公安事业来做了,觉得既然进了公安的门,选择了警察这个职业就应该吃苦受累、就应该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自己所追求的是:案件被一个一个查破,纠纷被一一调解成功,群体性事件被平息,辖区治安平稳,群众认可、满意我们所做的工作,此时此刻使我明白公安情结已经渗透到自己的心灵深处。

推荐阅读 

1.全市第十次公安基层基础暨治安防控工作会议在衢召开

2.嘿!别以为换了“头像”,我们就不是原来的“蜀黍”了!

3.市公安、检察“两长对话”,他们都说了些啥?

4.终于等到你,还好没放弃!《衢州警视》又回来了!

5.八一特刊 | 前半生军营,后半生警营,当橄榄绿遇上警察蓝……

6.今天起,没有它,要被扣车!罚款!一个上午扣留145辆

7.双基先进 | 东迹大道旁有这么一群人——沈家中队

8.双基先进 |平凡的“不平凡”之路

9.双击先进 | 扎根马路一线,勤恳无怨无悔——郑志华、翁百军

10.双基先进 |二十寒暑心如初——洪根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