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塞罕坝:47位东林人的青春之约

2017-09-05 郭楠枫 中国林业网

塞罕坝的绿色蜕变,始于一批人、一批种子。

因过度开垦和连年战争,新中国成立之初,蒙冀之交的塞罕坝,变成了人迹罕至的茫茫荒原。1962年,为改变“风沙紧逼北京城”的严峻形势,林业部建立了塞罕坝机械林场,希望构建一道护卫京津的绿色长城。127名大中专毕业生与林场原有242名干部职工一起组成了创业队伍。在大中专毕业生中,东北林业大学输送的47名林学系毕业生,包揽了几乎所有本科学历名额,他们用专业知识保障了塞罕坝高海拔地区育种育苗的顺利施行,并见证了塞罕坝的昨天和今天。今年83岁的李桂生,是这47位东林人之一。


骑马也是工作的一部分

1962年,李桂生从东北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被分配至林业部下属的科研单位。他准备好好侍奉年逾七十的父母,让他们度过物质比较优渥的晚年生活。


但当嘹亮的号角吹响,党员李桂生放下个人得失,与其他46名同学一起,踏上了与计划截然相反的人生路,赴一段挥洒热血的青春之约。

同学们搭乘哈尔滨至承德的火车,再坐上“大解放”走土路经过围场县到坝上。仅这段土路,就需要8个小时车程。

47个同学被分成多个小组,分散到各个分场,加入不同的工作岗位。但他们还没开始干活,就已经被难倒了:首先要学会骑马。

人工造林跟骑马有什么关系?这关系还真不是一般的大。

李桂生分担的是总体设计工作,一块空地要种树,种什么树,怎样种,采用人工种植还是机械化种植,都是设计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个合格的设计者必须进行实地勘测,掌握空地的土壤、气候、降水等信息,并考察周边地形环境,以进一步确定栽种方式。从驻地到勘测地,动辄单程几十里地,土路难行,也没有小汽车,最常用的交通工具就是马。若不会骑马,连最基本的工作要求都无法达到。

“塞罕坝的马,性子特别烈。你这边刚一只脚踩上蹬,马一尥蹶子就跑了,人就被摔下来了。我小时候放过马也骑过马,比别人还稍好些,其他人在这上面可没少摔跟头。”李桂生说,除了马,人们还依赖牛,有时候到比较远的地方勘测,无法在一天内往返,就要架上牛车,拉上锅灶和被褥,做好就地露营的准备。但是黑夜的塞罕坝,是狼群的天下,太阳下山后,狼嚎声此起彼伏,为安全考虑,野外露营次数并不多。

煮鸡蛋是珍馐美味

塞罕坝的冰封期长达7个月,8月份开始下雪。一入冬,本来就难行的土路根本无法通行,过冬的粮食必须在冰封来临前储备好。


当时,塞罕坝人的主食是被当地人叫做“大(音‘代’)王”的发面糕饼,用土法磨出莜麦制成,纯莜麦的叫“大大(音‘代’)王”,二合面的叫“二大(音‘代’)王”。还有一种莜麦面条,制作方法和食用方法类似于东北人熟悉的“酸汤子”,靠工具将面团直接挤进沸水锅里煮成面条。

“现在的莜麦是保健品,身价高着呢。那时候的莜麦吃两口吐一口沙子,杂质多,硌牙。”李桂生说,主食尚且如此,副食更谈不上品种丰富,主要是冻白菜、冻大头菜、冻野菜。有几次馋得狠了,他和同事偷偷到老乡家里买了点鸡蛋煮着吃,竟然觉得是平生第一的美味珍馐。

饮用水问题也是因陋就简,自己动手用锤子砸钻头,什么时候出水就什么时候烧水,有些浅水井可能还不足3米深,新打上来的井水都与茶水一样的颜色,李桂生觉得很知足,有些分场没打出井水,只能喝雪水或是在河沟里取水做饭。

烧炉子睡火炕,这在土生土长的当地人看来没什么,有些南方同学适应起来要困难一些。最让人难受的,是塞罕坝的冬天不但漫长而且特别寒冷。在“白毛风”里外出作业,即使穿上“毡疙瘩”,厚厚的羊皮袄,戴上毛皮帽子,人还是被冻得直打哆嗦。

然而李桂生感叹,吃穿住行的困难都能克服,最怕的是生病,因为能称为医院的地方都远在承德,距离林场有100多公里,遇到发烧急痛的病症,主要靠土方法,根本来不及送医院,能过去就挺过去了。

植一弯翠绿阻挡风沙

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塞罕坝人仍然完成了两大创举。


“一是在高海拔的坝上成功用种子育苗,二是用机械种植苗木。”李桂生说,用种子育种育苗,是在树苗移栽屡遭失败后的选择,失败再尝试,尝试再遭遇失败,整个科研和实践过程无不浸染了东林人的智慧和汗水。

经过分析比对气候和土壤环境,再经过数次筛选,第一批运抵塞罕坝的树木种子,是来自山西静乐县的2000斤华北落叶松种子。也正是这第一批种子,孕育出塞罕坝的第一片新绿。

“树跟人一样,从暖和的地方到寒冷的地方,它要适应下来才能生存,我们就努力帮助它适应环境。刚开始种下去的树苗成片死亡,活下来的没多少,后来一点点查找原因,一茬茬补种上去,反复这样,后来就是活的多,死的少了。”李桂生轻描淡写的一段话,却让人不由捏着一把汗,看着拼命守护的树苗成片枯萎死去,是多么绝望的心情?

官方数据显示,1964年后,林场种植的516亩落叶松的成活率达到90%以上,李桂生等人终于将提着的心放回肚子里。

让李桂生没想到的是,因为工作需要,他被调到伊春带岭林业局,多年后辗转回到母校东北林业大学直到退休。他与塞罕坝的缘分,竟然只有那最为艰辛困苦的三年。他离开的时候,特意去看了看最早下种的那一批落叶松,最高的已经将近一米,新萌的枝丫在风中轻轻摇摆。

岁月消磨,同学们逐渐被调往各地林业部门,然而有几位同学,就像落叶松一样在塞罕坝落地生根,把青春和生命奉献给中国版图上那一弯阻挡风沙的翠绿。

从一棵树到一片海

李桂生再次踏上那片让他魂牵梦绕的土地是在2002年,参加塞罕坝机械林场建场40年的庆祝活动。此时,他已是古稀之年的老人,而塞罕坝却是愈发青春翘楚,当年种下的那批落叶松已经长成参天大树。


2016年,耄耋之年的他再次来到塞罕坝,过去要坐着“大解放”颠簸8个小时的蜿蜒土路,已经变成平坦开阔的柏油路,仅需一小时车程就能到目的地。当年牛马嘶鸣满地粪便的总场驻地,现在的规模已经如同一座城市,人们住进了楼房,用上了集中供热,餐饮、文娱设施齐全,在夏季,随处可见惬意享受“洗肺之旅”的游客。

塞罕坝每年为京津地区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5万吨,是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它的林木总蓄积量已经达到1012万立方米,所释放的氧气可供199.2万人呼吸一年。同时,它所创造的森林资源总价值约202亿元,成为京津地区重要的防沙屏障和生态旅游之地。

16位曾经共同战斗在塞罕坝的东林人踏上亮兵台,将百万亩松涛尽收眼底。当年那片莽莽荒原风沙草场,已然恣意成112万亩的绿海汪洋。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更多关于塞罕坝……

【探寻塞罕坝精神之一】忠于使命 从一项任务到55年的坚守  

【探寻塞罕坝精神之二】艰苦创业 从一棵树到百万亩林海  

【探寻塞罕坝精神之三】科学求实  从一项选苗标准到60项科研课题  

【探寻塞罕坝精神之四】绿色发展  从风沙源到每年120亿元生态服务  

塞罕坝咏叹(上)55年,塞罕坝蓄木成海  

塞罕坝咏叹(下)望火楼夫妻:只为那片“海”  

塞罕坝:构筑京津生态屏障 

塞罕坝上的年轻人

【新闻联播】 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启示录 

【新闻联播】 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启示录第三集 

“绿色功勋”塞罕坝 

【焦点访谈】塞罕坝系列报道一:三代人 一片“海”  

【焦点访谈】塞罕坝系列报道二:咬定青山不放松 

塞罕坝:美丽高岭重现生机 

中宣部举行“记者心中的塞罕坝”分享交流会 

一代接着一代干 终把荒山变青山——塞罕坝林场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 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长篇通讯】塞罕坝,京城绿色屏障的前世今生 

大美塞罕坝 

各地干部群众热议塞罕坝精神

张建龙看望慰问塞罕坝林场第一代职工代表

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 持续深入推进林业改革发展 

塞罕坝系列报道引发强烈反响(上)

塞罕坝系列报道引发强烈反响(下)

【权威发布】国家林业局关于开展向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学习活动的决定 

习近平对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 

刘云山会见塞罕坝林场先进事迹报告团 

塞罕坝林场先进事迹报告会发言摘登

河北塞罕坝林场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举行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以塞罕坝林场为榜样加快推进林业改革发展



了解更多林业资讯请登录

中国林业网微门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