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朝“误入农门”,一生钟情于农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 Author 农学院




2021年7月采访时拍摄的照片


何钟佩(1935-),女,汉族,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大田作物化学控制研究与应用创始人之一。1957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农学系,随后留校任教。她一生致力于大田作物化学控制的研究,在作物生长发育调控机理、化控栽培理论和技术体系创建、以及棉花等作物栽培应用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推动了我国作物化控技术的普及应用和棉花栽培技术革新。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所提出的“定向诱导和双重调控”理论以及由此创建的“作物化控栽培工程”技术模式,现已成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技术途径之一。曾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农业部农牧业技术改进一等奖、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荣誉。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为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从“学渣”变“学霸”

1935年何钟佩出生于天津,祖籍安徽定远。早年间,祖父因生活所迫,仅8岁就冒险偷爬火车去往天津投奔亲戚,自此留津,其后因机遇幼年送英国学习,回津后在“大陆银行”工作。何钟佩出生时家境殷实,书香浓厚。中学就读于英国人主办的天津名校耀华中学。当时那里的学生大多是家庭背景显赫的富家子弟,他们常说“上学没有什么用”,“毕业即失业”。长久受此影响,她的成绩很不理想,最差的时候数学仅得8分。
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1957年毕业留影(二排右四为何钟佩教授)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祖国大地呈现一派蓬勃发展的新气象。她意识到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时代先进性,并积极向党组织靠拢。1950年,美帝国主义悍然发动朝鲜战争,将战火烧至鸭绿江边,满腔热血的她毅然决然报名参军,保家卫国,却因年龄太小而未被应征。后来,她积极成为学校第一个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人,却遭到学校一些人的冷嘲热讽,“共产党喜欢的都是学习不好的”。为了维护党的良好形象,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她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奋发向上,努力学习。最后高考数学取得99的高分。时至今日,何老想起这1分的缺憾,依旧耿耿于怀,说道:“当时那1分不该丢!我太得意了,有点翘尾巴,错把根号二当成根号三,所以直到现在我都忘不了1.414和1.732。也是从那之后,我深知得意时不能自满,必须夹着尾巴谦虚做人。”


一朝“误入农门”,一生钟情于农
何老和农业结下不解之缘,既来源于对国家的责任感,也来源于家庭的影响。“什么最重要?解决四亿人的吃饭问题最重要”。高考报考前,报纸上农学专家奚惠达先生的这句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她献身农业的大门,让自小养尊处优的她决心“担饱暖之重任,解民生之多艰”。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她毫不犹豫地将北京农业大学填写为第一志愿,周围人都觉得不可思议,甚至书记、校长专门找她谈话,极力推荐她免试保送航空学院,但她矢志不移,立志这辈子“只下地不上天”。
从小家里人就教育她无论做什么,都要有一颗爱国赤诚之心,报国赤子之心,即便是后来选择不被看好的农学时,父母也未曾反对,只是说“只要好好学,将来能报效国家,学什么都行”,话语虽简单朴素,但“好好学,学以报国,精益求精”却成为了她往后几十年的追求。
大学期间,她勤奋好学,经常跟随老师深入农村实地调查。这一方面为她日后科研积累了大量的田间实践基础,另一方面使她深刻认识到我国农业在耕作方面的落后和科技对于“三农”事业发展的重要性。正因如此,在大学毕业后,她果断放弃了生物统计专业继续深造的机会,义无反顾地选择又苦又累、较为冷门的作物栽培方向。科技强国,开拓创新,让科学高效的新农业逐步推广,一改“向农民学习耕种耙播”的现状,成为了她终身奋斗的目标。恩师奚惠达先生曾开玩笑说,当初她是“误入农门”,但她从未后悔。



胸怀三农,硕果累累
唐山大地震那年,她带着学生到河北省晋县实习,夏天温度很高,棉花结了不少棉桃。但地震之后,温度骤降,棉桃迟迟不成熟吐絮。为解决农民的燃眉之急,她特意返回北京,运来乙烯利并指导农民使用,促使棉桃吐絮。这次经历给她指明了作物化控技术研究的新方向,也启发了她关于缩节安在棉花上应用的研究。但在那个科研条件落后的年代,创新之路布满曲折,而且她做的工作曾一度不被看好。即便如此,她依旧锲而不舍与恩师奚惠达、化学系胡秉方在艰苦的条件下潜心钻研。经过多年研究,她首次提出植物生长调节剂“基本效应”与“复合效应”的概念,带领团队研究形成以应用缩节安和乙烯利为关键的棉花化控栽培技术体系,成功解决了长期困扰棉花生产的徒长、脱落、晚熟等难题,稳定增产10-15%,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至今,这套技术应用面积仍占全国总植棉面积的90%以上。
何钟佩教授(左一)在河北河间的棉花地考察
她支持河北省河间县棉农卢国欣等建立农民研究会,开展植棉新技术示范推广。她带领团队在河间县建立了试验基地,进行化控技术研究和示范,现在仍然是中国农业大学作物化控研究中心的试验、示范、推广和应用基地。同时,她还指导带领团队老师和研究生积极开展多种作物化控技术研究。评价了调节剂在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甘薯等粮食作物,花生、油菜等经济作物,苜蓿等饲料作物,甘草、板蓝根等中草药植物,马铃薯、甜豌豆等蔬菜作物上的应用,形成了经济高效的化控产品和技术。经过多年的作物生长发育化学调控研究实践,她在传统“对症应用”技术模式基础上,创新提出了“系统化控技术”以及“作物化控栽培工程”模式,既发挥传统栽培措施的潜力,又提高了作物栽培的可设计和可控制性。
何钟佩教授在黑龙江850农场的大豆地考察
1999年12月何钟佩教授出席全国作物化控技术第九次研讨会


永葆谦逊的“何同学”,因材施教的“何老师”
她认为从事农业的人,知识面要广,要博采众长。当遇到知识盲区时,始终将自己作为“何同学”。除了施平校长、蔡旭教授、娄成后教授和奚惠达先生等人,她还提到,要向全国劳模学习。为向劳模学习,她每到一个地方讲课,都会去拜访当地劳模。曾经她为一睹全国劳模张秉贵的风采,特地跑到百货大楼,体验“一把准”、“一团火”的精神;为体会全国劳模石传祥的生活,她亲眼去看他每天背粪的真实状态。她说,“这些人,才是她真正要学习的榜样。”她还虚心向学生们学习。虽然她荣誉加身,但她始终不计个人得失,大力支持和培养青年教师和学生,认为取得的成果都离不开学生们的贡献,是团队的功劳。有的学生能顶住家人离世的悲痛继续科研工作,有的和她一起在河间吃苦睡大炕,有的则在大豆、甘草研究等方面有所特长她说,“现在我的学生比我厉害,徒弟都必须要超过师傅,徒弟不超过师傅,国家怎么发展?”


何钟佩教授(左一)在农研会考察送学生李召虎(右三)等来实习


何钟佩教授虽主要从事棉花研究,但她并没有让学生都选择棉花。而是会根据学生自身情况,因材施教。花生是山东的主要栽培作物,她就让来自莱阳农学院(现青岛农业大学)的研究生王铭伦研究花生。吉林是粮食大省,种植玉米多,还有很多特产中药材,她就带来自吉林的博士生李刚研究中草药,毕业回吉林后研究玉米等。黑龙江作物面积广,除草剂施用多,她就让来自黑龙江的博士生陶波研究除草剂。关注交叉学科进展,她还鼓励支持团队开展了免疫技术在植物激素、转基因作物、中草药成分等免疫检测中的应用研究。从教几十载,桃李早已满天下,她的学生们也怀揣着理想与抱负,积极投身于祖国大地的三农事业之中。


为庆祝何钟佩教授八十华诞合影留念(一排右九为何钟佩教授)



无私奉献,舍己为人
“文化大革命”时期,何钟佩和她的同事被下放到陕北甘泉县一个小山村。她们不仅每天早起往山上挑水,还要放羊。她为减轻同事的负担,主动揽过全部挑水的活,最多的一天往山上挑了30担水,没有一丝怨言。最终她的腿支撑不住每天繁重的体力活,从此落下病根。1988年,学校教育改革期间,科研经费严重不足。当时何钟佩带领学生在河北省河间县搞棉花种植,为解决费用不足的问题,她把当地政府给她的生活补助全都存了起来,用于保障学生实习。1992年,何钟佩赴朝鲜参加学术会议,将会议补助全部捐赠给了为人正派的翻译。她前前后后去过300个县给农民讲课,拿到的讲课费,她大多用以补助家境贫苦的学生,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何钟佩用无私奉献的精神诠释了农学院老一辈学者在教书育人、学术研究、为人处世等方面的纯粹朴素,为后辈们树立起德艺双馨的模范。


文字|农学院 权梦萍 李惠静 肖辰宇 齐海坤

图片|农学院

视频|曲越 邬月新 感谢离退休党委的鼎力支持

编辑|李若水

责编|于哲 姜萍萍 张黛眉 高云霄

支持|“双一流”文化建设项目









往期回顾

RECENTLY RELEASED

“薇”风拂面赏“荷”颜

为了ta的20年,中国农大学报出专刊纪念!

5项,签约!

70年前,这个专业全国首次建立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