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00个研究生又来“爆改”?网友:“他们竟然还做这个……”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2024-03-23

100多名研究生齐聚在一个村,会产生怎样奇妙的“化学反应”?

云南大理有一个千年村落古生村,100多名研究生齐聚在此,把村子进行“爆改”。

有的每天翻垃圾桶、测水质,将垃圾变为有机肥,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有的鼓励村民用闲置房屋开民宿,吸引众多游客……

为了“爆改”村子,研究生们付出了很多努力。

“剃了很时髦的发型,却每天都在翻垃圾桶,会有一些小孩或者游客不理解,就会问‘研究生还做这个?’”中国农大资环学院副教授、古生村科技小院导师金可默笑着说。

近日,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2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明确提出要推广科技小院模式,鼓励科研院所、高校专家服务农业农村。
这个临近洱海、背靠苍山的古生村科技小院里,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老师和学生们风风火火干了起来,在他们的“爆改”下,村民的粮食增收了、生活富裕了、幸福感提升了!


洱海保护探新路 小院扎根古生村


古生村位于云南大理市弯桥镇洱海边上,常驻人口1000人左右,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千年村落。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视察洱海时提出的“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洱海水要更干净、更清澈”等重要指示精神,2021年11月,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民盟中央农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大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福锁教授牵头,组织全国50多名专家学者到大理开展了为期15天的洱海流域农业绿色发展调研与研讨;张福锁院士在田间调研2021年12月,张福锁和团队师生进驻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转年2月,中国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大理州人民政府牵头成立洱海流域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在古生村建立科技小院,旨在阐明面源污染贡献,创建作物增值、污染防控和农民增收的“大理模式”,实现“洱海保护+农民增收”协同发展。

在张福锁院士的带领下,在云南大学、云南农大等十多个涉农高校、科研机构的共同努力下,这个有2000年历史的白族古村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仅2023年村子就全面增收600万元,绿色高值农业方向更是带来一千多万的经济收益。

将学问做到农民心坎里


目前,当地有研究生入驻的科技小院共7个,整个洱海流域则有15个,而长期驻扎古生村的研究生数量在95到120之间,研究生一年待330天以上,老师一年待200天以上是基础要求。这群研究生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将垃圾收集起来,我们把它做成有机肥,就地回用,把垃圾变废为宝”,一位研究生说。

环境好了之后还要让村里富起来。

这些研究生们调研发现,村民有很多闲置的房屋,于是开始鼓励村民开民宿。古生村民宿增多,价格实惠,很多游客会把这个千年古村当做大理旅行中的一站。如今,当地部分民宿订单,已排到几个月后。

虽然科技小院是带着“把科学技术应用在农村”的目的来到古生村,但起初,年轻学生们经常遇到的问题是农民并不信任他们。

中国农大教师金可默

金可默也提到,她来到古生村后,给学生们首先提的要求就是,要和当地人打成一片。学生们在农闲时间和当地阿姨一起跳广场舞,农忙时间去挨家挨户帮忙,村里谁家有点儿事他们都积极援助,一步步赢得了当地人的认可。

在古生村科技小院的学生日志中有一个重要日期,就是2023年的一天,他们收到村长的邀请,去村长家吃了一顿饭,他们都非常开心,因为这说明村长认可了他们,也愿意向村民介绍他们了。

据介绍,古生村科技小院工作主要围绕着三个方面:一是面源污染的精准防控、二是高质农业体系的构建,三是如何实现环境保护和农民增收的协同。

金可默表示,希望把古生村科技小院做成一个典型案例,走出可复制、可推广模式,不仅能应用在大理,还能应用于其他高原湖泊流域,“我们希望告诉大家,保护和发展这个矛盾的问题是能有解决方案的”。

康锁倩是中国农大资环学院的博士生,常驻大理做有机水稻种植研究。康锁倩表示,将通过优化种植模式、减少氮磷的排放从而减少面源污染,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能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洱海保护和治理做些贡献,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依托“校-政-企”合作模式、依托科技小院,研究生被赋予多重使命,通过多角色转换,他们正锻炼成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其实,像这样的助农小院全国有一千多个,这些学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将学问做到了农民心坎里。2023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同学们的回信中提到,“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

金可默与同学们在收到回信后表示,“我们备受鼓舞!”

古生村科技小院一批批老师和学生在此扎根,深入田间地头,牢记总书记的嘱托,“自找苦吃”,利用自己的知识解民生、办实事。他们把青春献给广袤的乡村,既被青山绿水所治愈,也在乡土中国深处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在网络上不少网友为这些老师和学生点赞网友们纷纷表示“这是真正的学而用之回报社会”“学以致用,好样的”“这就是读书的意义吧”!

文字 | 学校共青团公众号 霍思亦 董梦瑶

图片 | 学校共青团公众号 校园网

编辑 | 余婧桐

责编 | 范晨辉 姜萍萍 姜承希 吴笑含 杨婧瑶


设为星标不错过中国农大的每一条动态!

往期回顾

R E C E N T L Y R E L E A S E D 


水平参差不齐,态度值得表扬!

爆改的风吹到了中国农大!

我在中国农大很想你,喵~

”今年是第五年!“



中国农业大学(ID:iCAU1905)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微信公众号】

点赞点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