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学校里的60后!
编者按
巍峨屹立的建筑、神韵悠远的雕塑、生机勃勃的草木,它们不只是无声的景观,更是凝固的史诗。自1905年办学以来,中国农业大学已历经近120次四季更迭,这光辉岁月铭记于每一个中国农大人的心中,也凝结于这校园中的一砖一瓦、一花一叶。它们见证了一代又一代青年才俊的成长,见证了一批又一批科研成果的产出,更见证了中国农大人为“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所做出的不懈奋斗。喜迎“双甲子”,不忘来时路,官微陆续推出校园景观背后的故事,让一代代师生共同创造的美好记忆与温暖故事,再一次被触碰,被唤醒,被感知。
从东区南门口进来
第一眼看到建筑便是主楼
关于“主楼”称谓的起源
已无从考证
之所以称作主楼
有人认为其来源于苏联
在上世纪50年代
各个行业竞相效仿苏联模式
高校也不例外
莫斯科大学就是各高校效仿的偶像
它的主要教学区就称为中央主楼群
于是,在这一时期内
北京的很多大学都出现了这种风格的建筑
并且无一例外地成为各个学校的主楼
主楼的前面是一片宽阔的广场,广场中心伫立着开国领袖毛泽东的雕像,两侧是两个小树林。每天上午的课间,在主楼上班的老师们都会在这里做广播体操,时常也有学生加入。主楼的后面也是一个广场,广场的中心用大理石铺成,平整而光滑,时常有孩童在上面玩轮滑或滑板。每逢夏日炎炎,都会在这个后广场上用荷花立起一个硕大的花坛。广场两侧各有一个异形小花园,花园里种满了鸢尾花、紫藤、蔷薇等,花儿从春天一直开到秋天。主楼的东侧是一个草坪,西侧也是一个草坪,有意思的是,这一左一右的两个草坪,其前身都曾是运动场。
从规模上讲,主楼在校园中算不上大,然其前后左右均开阔的绿地,就愈发显得巍峨挺拔。主楼建成的时间是1960年底,其后右侧和后左侧为东楼和西楼。这三栋大楼皆为前苏联建筑风格,造型及规模基本一致。主楼左挽东楼,右携西楼,三者浑然一体。有了主楼,东楼和西楼仿佛有了高度与主题,而主楼依托东楼和西楼,才不显孤独与突兀。
1960年前后,正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遭遇三年困难时期。在这一时期大兴土木,难度可想而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当时最响亮的口号。学校便发动师生,参与主楼的建设。无论是原料采购,还是工程施工,到处都能看到师生忙碌的身影。师生们的激情都很高,越是困难,越是迎难而上,积极响应毛主席“华夏儿女多奇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号召。就这样,师生们节衣缩食,终于把主楼建起来了。老校长翁之馨说,望着新落成的主楼,一股自豪感从心底油然而生。
主楼为框架结构,切面呈横“工”字形。占地约3000平方米,长约百米,高30米,地下一层,地上六层。在当时学院路八大院校中是最小的一个主楼,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我校节俭办校的基本方针。最高处为六层,房间数由下而上逐层递减。它就像一只舒展着双翅的雄鹰,自由翱翔在中国人的集体农庄的梦里。从建筑风格上讲,亦随莫斯科大学的中央主楼。这是前苏联典型的折中主义建筑风格,它有两大特点:首先是左右呈中轴对称,平面规矩,中间高两边低,主楼高耸,回廊宽缓伸展。其次是有“三段式”结构,“三段”指的是檐部、墙身、勒脚三个部分。这种风格偏于古典,吸收并折衷了欧洲多种建筑风格,以高大、庄严、神秘的气势取胜。及至进入中国,进一步简约化、世俗化,神秘感及装饰性降低,但宽大、厚重、均衡、庄严的气势犹在。
走进主楼大厅,高高的屋顶,宽大的楼梯,总是能让人心旷神怡、轻松愉悦,不会有压抑感。沿楼梯拾级而上,各层又不尽相同,如223房间的楼上决不是323房间。不雷同是根据教学的需要,每层都安排了大小不同的教室,本科生是上大班课,研究生则是小班上课。最大的阶梯教室能坐下200人,而最小的教室则只能容纳20人。站在六层楼顶,可以俯瞰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学习之余,同学们常常爬到楼顶,畅谈生活、勾画未来,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
1976年唐山大地震,主楼因地震出现了轻微的裂缝,但并不影响使用。现在看到的主楼是在1999年重新装修加固过的,显得更加大气、庄重、厚实。1999年,香港大生银行董事局主席、慈善家马锦明先生捐资对主楼进行了加固修葺,使得主楼面貌焕然一新。为彰显马锦明热心捐助之盛德,学校将主楼命名为“马锦明大楼”,立其半身铜像于楼内,并立石匾以记之。
2000年以前,主楼主要还是用于教学,也兼做办公楼。一、二层为学校职能部门的办公室,三至六层为教室。三层的东半部分还一度是经管学院的院部所在。2002年后,随着第三教学楼的落成,主楼的教学功能减少了,逐渐成为学校的办公楼。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校友网 新闻网 《校园记忆》编辑|李懿展责编|范晨辉 姜萍萍 宋梦洁 吴笑含 姜承希
设为星标不错过中国农大的每一条动态!
往期回顾
R E C E N T L Y R E L E A S E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