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体系/虚拟现实/网络赋权...《黑镜3》颠覆传媒业的几点启示 | 全媒观
人类很擅长为自己的命运预言。有时,这种预言是以胜利者姿态做出的,20世纪初那些对太空、智能以及生命本身做出的发展判断,很多都建立在乐观、自信的人类自我认知基础上。
但随着预言不断实现,我们发现,预言实现的主要手段——技术,正朝着危险而不可控的方向走去。
于是,焦虑蔓延。
《黑镜》剧集就是这种焦虑情绪的想象及呈现。今天,全媒派(qq_qmp)想以《黑镜》第三季作为另一种预言的观察样本,以传媒视角窥探这面无法触碰又深不见底的“镜子”,究竟为我们带来何种启示?
#视频:《黑镜》预告(时长:02:08)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z0336i35kcp
------我是《黑镜》简介分割线------
今年10月,科幻剧作《黑镜》第三季回归。《黑镜》前两季以及圣诞特辑由英国电视4台(Channel 4)出品,在各大评分平台上均有“神作”之称,豆瓣评分在9分之上,烂番茄指数也直逼100%。第三季则改由美国Netflix公司出品,内容同样是讲述科技带给人们的影响,不过一改之前一季只有3集的体量,这一季共有12集,并且一次性放出了前6集,后6集将于明年播出。
观众对《黑镜》一直有着极高赞誉,改由Netflix操刀的《黑镜》第三季却引起不同评价。有人认为《黑镜》一如既往直指社会痛处,也有观众认为剧情比前两季弱化。全媒派(qq_qmp)观察认为,可以暂且不对剧情过多评判,这6个故事主题已为传媒业奉上一份启示录。
启示一
“社交评分体系”是否荒谬?
在本季第1集《急转直下》中,我们在淘宝等平台常见的“好评”“差评”被扩大到了整个社会。人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在与他人的互动中被评价打分,通过安装在瞳孔上的特制镜片可以看到他人的分数,而这个分数与人们在生活中的权利息息相关,就业、买房、看病,均是分数越高越有优势。剧中的女主便是在想从4.2分跻身于4.5+高分人群的过程中“一失足成千古恨”,最后进了监狱。
人类行为被量化打分,征信数据体系是否合理?
有观点认为“剧集中的情况在现实中不可能存在,因为现实社会的评分体系都建立在一个特定领域,例如购买行为、学习情况、外卖配送等,脱离该领域评分便不得成立,例如不能因为一个人学习成绩差便认定其信用消费时不会按时还款。”但是若细致想来,我们生活中当真不存在“社交评分体系”吗?
剧中的情节虽有些许夸大,但影射到现实中其实就是对“征信数据合理使用范围”的不断讨论。前段时间陷入风波的“芝麻信用积分”便被称为该集《黑镜》的现实版,支付宝的“白领日记”“校园日记”等圈子除了女大学生可以使用,其他用户必须高于750分才能评论或打赏,否则只能阅读和点赞。再如神州专车对一定积分以上的用户免收取押金,高积分人群可以享受首都机场快速安检通道等,诸多将征信数据应用到无关场景的“数据滥用”事件。若是不加以合理监管,《黑镜》的故事情节或许真将由科幻转为纪实了。
启示二
虚拟现实的伦理界限何在?
第2集《游戏测试》将热门的VR话题搬上了荧屏。男主本是一名环游世界的背包客,却因盘缠问题参加了一个有偿的游戏测试,游戏公司将一种深入读取神经的芯片植入了男主大脑,循序渐进模拟出2D场景、3D场景,最后形成了在古堡探险的虚拟现实,或者说是更深层次的混合现实(Mix Reality)。男主在古堡以及之后的经历中由于受到了过度真实的惊吓,最后死在了游戏公司的测试椅上。
当现实与虚拟界限模糊,如何界定应用伦理?
观众对于这一集的剧情同样有着众多解读,包括将其与《盗梦空间》的多重空间进行对比,以及男主从测试开始到死亡只经历了0.04秒,极短的时间引发人们对“媒介时间”的思考等。但是虚拟现实甫一问世,围绕其最多的讨论除了技术的更迭,更多的便是绕不开的伦理问题。
VR游戏中的杀戮是否应被允许?VR恐怖电影或恐怖游戏的恐怖度应如何把控?在《The Blu: Ecnounter》上线HTC Valve后,研发者就遇到了对该游戏出现高度不适的玩家。设计恐怖VR游戏《无处可逃(Edge of Nowhere)》的Insomniac Games创意总监Brian Allegier也公开担心玩家可能因为过度惊吓而犯心脏病。在国外,甚至已经有游戏开发者呼吁应当直接将VR恐怖游戏逐出市场。
虚拟“沉浸感”过度,是否会引起情绪崩溃?
这集《黑镜》中的虚拟现实技术还涉及到读取人脑神经,从而使体验者无意识地强化某一种情绪,例如男主的父亲是阿兹海默症患者,在游戏测试中他便想象出母亲也不认识他,情绪进一步崩溃最后走向死亡。这样的技术虽尚未发展完全并应用到游戏中,但“沉浸感”的问题以及个人隐私等诸多方面都让我们需对虚拟现实需慎之又慎。
介质进化,“神经云端存储”如何连接现实?
无独有偶,在第4集《永生》中其实也同样涉及了虚拟现实的伦理问题。这集打造了一个未来世界的“云端”,人们可以将自己的神经元上传,在年老之后通过“精神”进入这个极乐世界,享受年轻的躯体和自由的生活,可以说是VR的进阶版本。
除了探讨哲学上的永生、安乐死等问题,剧中的多个细节都展示了对于此类高科技的伦理担忧,例如剧中的女主每次进入这个云端都要受到专业人员的许可,并且有时长上的限制,一方面可能有技术处于初期的谨慎,另一方面自然是出于对沉迷问题的担忧。在云端里,人们纷纷抛却“前台行为”的束缚,尽情纵欲,而回到现实中后又出现或多或少的消极状态,虚拟现实可能带来的潜在副作用可见一斑。
启示三
网络民主赋权,“多数暴虐”成现实噩梦
第6集《全网公敌》显得有些特别,在前5集都是1小时左右时长的情况下,这一集增加了半小时的篇幅,可以称得上是一部电影电视剧。两位女主分别出演过《权力的游戏》、《大西洋帝国》等热门美剧,足以见得《黑镜》对这一集倾注的心血。
虚拟的“网络民主”,演变为暴力游戏?
讨论的话题是“网络暴力赋权”,在故事设定的年代里,人们用人工蜜蜂代替自然蜜蜂进行授粉等工作,而一位“蜜蜂男”黑进了人工蜜蜂的系统,将蜜蜂作为杀人工具。他在网上发起了一个“#去死”(#DeathTo)的标签,人们在社交网络上可以使用这个标签加上一个人名,表达对某个人的厌恶,而在一段时间之后,得票最高者便会被这些蜜蜂杀害。
在两三轮之后,剧情出现了反转,所有使用过这个“#去死”标签的网民其实都被收集到了一个系统中,最后“蜜蜂男”控制了所有的蜜蜂将这些参与了的网民设为了杀害目标。
毫无疑问,剧中“蜜蜂男”杀害被唾骂的人只是个幌子,他真正痛恨的是网络上的“喷子”,因为他们即使出言不逊也不会受到法律的约束,因此“蜜蜂男”用自己的道德标准审判了这些网民,设计了这套杀人游戏。
而编剧对待“网络暴力”的态度是较为模棱两可的,网民在社交网络上表达意见的权利和这些评论对当事人带来的危害,两者权衡起来尚显艰难。马蓉事件一时在微博上掀起庞大的骂战,网民的态度一方面会对马蓉个人造成“暴力”伤害,另一方面也可以视作社会规训下的道德绑架,其中究竟孰对孰非?
隐私、道德、操控,一场没有正义的罪恶游戏
如果说《全网公敌》重在体现网络本身的特质,那么第3集《黑函之舞》强调的则是网络侵入后的道德问题。
《黑函之舞》被称作是本季《黑镜》前6集中“最没有科技感”的一集,的确,操控电脑摄像头、隐藏短信发送位置、无人航拍等技术均已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但也正是因为这种“真实感”让这集的内容更加影射现实。故事讲述了一个有恋童癖的男生和一个婚内嫖娼的大叔,都因电脑或手机被侵入而被抓住了把柄,被一个不知名的幕后人操控着,指挥他们进行了抢银行、杀人等一系列事情,在完成之后该操控者仍然曝光了二人的“事迹”。
互联网时代的隐私保护,或者说人肉搜索等问题都是老生常谈了,引发人们热烈讨论的倒是剧中这个“幕后者”的角色。这位“义警”在获取到大量隐私资料后,根据自己的道德标准选择了目标对象,并且认为正义地做出了审判。“道德审判”的问题并不少见,例如“狗仔第一人”卓伟就因这一点饱受诟病,通过一系列手段拿到明星的私生活信息,在曝光的同时还要“输出价值观”。
在社会学家库利看来,人类生命进程犹如同一走向的河流与公路。“河流传递的是生物种质,是遗传或动物传递;公路传递的是语言、交流和教育,是信息传播或社会传递。”技术列车已驶进高速公路,并毫无疑问将影响河流走向。而《黑镜》中的每个故事都在“冷眼看世界”,不断探讨人与科技的边界伦理,这也是“智媒”时代我们终须面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