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才是历史剧该有的模样?我们和英剧一起做个对比
这个初春,历史正剧正重回主流视野。
2月9日,接近零宣发、“历经坎坷”的《大秦帝国之崛起》在央视一套黄金档首播。
《大秦帝国之崛起》作为《大秦帝国》系列的第三部,被誉为电视剧行业里的史诗级巨作。且三部剧口碑俱佳,在豆瓣上均获得了8.6以上的高分。
#视频:大秦帝国之崛起5分钟超燃片花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g0334w73gqv&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与之一同收获“荣光”的,还有2007年曾在湖南卫视首播收视惨淡的《大明王朝1566》。近期,这部剧在网络端上线,24小时之内获得了400多万次的播放量,更在豆瓣上获得了9.5的罕见高分。
历史剧也热血
实际上,历史剧在国内荧屏上曾经是非常重要的分支。1997年的《雍正王朝》、2001年的《康熙王朝》、2003年的《走向共和》,2004年的《汉武大帝》等都引发强烈反响。不过,2007年前后,国产历史剧开始让位于改编自大IP的“古偶”、玄幻剧,在收视热度和社交传播度上不及后者。而这轮的回归,既体现受众对于IP剧的审美疲劳,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国产历史剧在迭代回归后的全新实力。
反观国外历史剧目,也不乏长青爆款。例如,日本“大河剧”从1963年延续至今,就是日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类型。美英方面,BBC、HBO、Netflix、ITV等内容平台都推出了各式各样的历史剧。BBC甚至在早年还额外获得文化部的年度历史剧拨款,拍摄每部成本至少在30万英镑的历史剧。
而这些历史剧内容取向和风格不一:有戏说历史一类有趣活泼的,也有偏史实一类较为严肃的;有不少以历史特定某个时间段的为背景的,也有和《大秦3》一样蓝图宏伟的超长系列的。
其中,2016年11月Netflix推出当今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故事《The Crown(王冠)》。这部剧以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为背景,由曾打造《唐顿庄园》的ITV打造,2016年首播平均观看人数达到了570万,最高观看人数一度冲到了610万。与此同时,这些剧在海外也获得了不俗的口碑。
那么,中外那些被冠以“良心”称号的历史剧有哪些共同的特征?为何能够凭借高冷画风赢得观众?或许从中英两国的代表性剧目中,可以发现更多有趣的切面。
好作品的前提:尊重历史
纵观中英口碑不俗的历史剧,会发现有一个共同的前提是尊重历史。历史正剧自不用说,包括参考时代背景的架空历史剧,也倾向于尽可能符合历史背景,比如ITV出品的《唐顿庄园》。某种程度上看,尊重历史、用细节基本还原时代特征,更像是历史剧的“门槛”。
服化道精准还原
首先,良心历史剧都极其注重服装、化妆、道具对历史年代的塑造。《王冠》的编剧皮特·摩根,是一位“女王学”学者,多年来的潜心研究让他对英国皇家的礼仪、服饰等等了如指掌。有了他的“专业”保证,在这部耗资超8亿人民币的美剧中,演员们奢华考究的服饰成了一大看点,根据统计,《王冠》第一季就用了7000套戏服,其中手工定制超300套。
为了追求高还原度,这部剧对于伊丽莎白女王头上的王冠进行了高度还原。女主角克莱尔·芙伊头上的王冠,都根据真品一比一复制。剧集海报上,侧颜出镜的克莱尔·芙伊佩戴的就是著名的“乔治四世国王王冠”。该王冠又被称作钻石王冠,于1820年制作,只出现在女王参加国家议会和官方肖像中。
在服化道方面,《大秦3》特请来专业的研究团队把关,尽量做到让发型妆容符合时代背景。例如,古人妆容讲究“粉白黛黑”,最后还要施朱,这些在《大秦3》主要角色的妆发中都得到了体现。值得一提的是,他们也没有忽略“配角”——诸如侍女们的发型。从战国至元明,一般民间未婚女子或侍女、婢伎、童仆都梳“双垂髻”,剧中也进行了较高程度的还原。
台词符合时代特征
为了营造时代感和历史厚重感,台词的韵味必不可少。以英剧为例,演员们经常特地去模仿扮演人物曾经的口音和腔调。《大秦3》的台词半文半白,很多用词甚至在现代汉语中成了生僻词,光是读就需要演员下不少功夫。
而且,历史剧常用现场同期声,而非后期配音。这点对于演员的台词功力更是考验颇多。《大秦3》中有一场戏是嬴稷游说六国,足足25分钟的一场大戏,演员张博一个人慷慨激昂地独白,从语气平和说到声泪俱下。
据张博回忆,他在五个月的时间里,每天就睡一个小时,背台词背得掉头发,甚至还有老演员在试过台词之后想弃演,难度可见一斑。
场景追求原景
在场景方面,良心历史剧也试图尽可能地还原历史原貌。2016年日本大河剧《真田丸》的剧作组在场景制作上,特意参考了日本著名城郭专家千田嘉博2015年的最新研究成果,对新真田丸的规模、造型都有了足够的了解后,才最终造出了剧中的模样。
英国历史剧在拍摄时,偏向尽力回到几百年前的原始场景进行拍摄。英国电视四台早前拍摄历史连续剧《魔鬼的荡妇》时,摄制组不惜远赴南非,为的就是找到一片地貌风景更像17世纪英格兰的北安普敦。
曾经创造过BBC2套最高收视率的《狼厅》,在场景的还原上更是力求做到极致。为了让拍摄出来的画面感符合时代特征,剧组用蜡烛替代了灯光,最终整个拍摄花费在蜡烛上的花费高达2万英镑。而如此大胆的光线设置,也造就了后来随便截一帧就似伦勃朗油画的精致剧作。
在这点上《大秦3》也不输。据悉,一场“长平大战”重头戏的制作就耗费了不少心血。“长平大战”作为中国冷兵器时代最大的一场战争,参战人数有数万之多,刀枪剑光影闪烁,金戈铁马征战沙场。调度难度极大,在后期制作时也涉及大量特效。为了尽可能保证效果,200多分钟的特效,做了整整14个月,“把4个特技公司累得人仰马翻”。
让史实活起来:合理编排+老戏骨
历史剧的另一个关键是如何把偏枯燥的史料变成打动人心的故事。这离不开原著的创作和剧组编剧的再创作。尤其是对于节奏相对缓慢的历史正剧,偏史实的特点可能会让观众觉得不够有趣,这就需要对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合理编排。
合理编排故事
合理编排故事是再创作的重要方面,编剧根据原著或史实适当做出调整,能够让剧集变得更加好看,其中也包括修改原著的错乱。比如《大秦3》的剧组在发现原著小说人物苏秦和张仪出现错乱时,就依据史记的记载,在剧本上做了大改,改成秦国视角,把苏秦的故事挪到第三部,保证了历史正剧不在关键剧情和人物上偏离历史太多。
除了剧本上的修改,专注“戏剧性场景”的叙述,也是《大秦3》的策略之一。根据《大秦3》制片人焦阳所言,剧中义渠王是怎么被赐死、义渠国怎么被灭亡这些戏剧性桥段都会在剧中得到相对戏剧化的展现,让故事变得更加有趣。
人物塑造公正客观
历史气息的还原不止体现在服化道景上,更多严谨优秀的历史剧还会沿袭史学的研学态度——评价人物要公正客观。历史剧的制作团队在塑造人物时,可以展现历史伟人的丰功伟绩,但不代表这个人物就只有这一面。
对于这点,《大秦3》的制片人焦阳就曾经强调,之前《大秦1》把商鞅塑造成了一个完人,但实际上这样是不对的。所以他决定在下一部大秦系列中,要秉着“可以写成一个伟人,但不能写成一个完人”的原则,更加立体、多面地呈现秦始皇。秦始皇有史无前例的贡献,但他这个人物本身也有暴虐的一面。
毕竟,“一味地赞扬,会塑造出一个空洞单一的脸谱化人物形象,人无完人,即使是伟人、英雄,也会有真实的情感。”而正是这些丰满的人物形象,撑起了历史剧的灵魂。
老戏骨的强势加盟
出演这些历史正剧的演员基本都是实力派,甚至不少是老戏骨。这与历史剧所要求的呈现方式密切挂钩,他们通过生动的表演激活人物,让历史人物仿佛出现在观众眼前,不仅是模仿、更带有自己的解读。
在《维多利亚》中,卢夫斯·塞维尔扮演Lord Melbourne(Lord M),在剧中贡献了教科书般的演技,以致于很多入戏太深的剧迷们纷纷表示想让Lord M和维多利亚女王在剧中违背历史事实在一起。
正如该剧编剧黛西·古德温女士撰写文章所言,“Every woman needs a Lord M in her life(每个女人的生命中都需要一个Lord M)”。
因此,还有一点需要强调,演员与历史人物并不一定要在相貌、身材相似,只要能演活这个人物,便会成为流传荧屏的经典形象。
以史为镜:历史剧的传承功能
历史剧有其独特的文化传播与社会功能。既回溯历史,又借古讽今、不失现实意义。
实际上,在观看很多英国历史剧时,可以找到不少当下热点事件的历史起源。“如果你经常看讲述英国历史的剧作,可能不会对英国突然脱欧感到惊讶。”以《都铎王朝》为例,在剧中,英国与欧洲多年纠葛不胜枚举,亨利八世为了能娶到美艳的安博林,不惜背弃自己的第一个妻子——来自西班牙王室的阿拉贡的凯瑟琳,也因此惹恼了罗马教皇。一不做二不休,他顺便脱离了天主教,创立了英国国教....
最近梅姨第一次首相辩论的视频在网上大火,首相“舌战群雄”的画面被中国网友戏称为“英国德云社”。每周三下议院开会,首相都会用半小时回答议员提问。这样开放的辩论形式,源自英国的议会制度,这在多部历史剧中也有所展现。
透过历史,回望现实,可以说也是不少历史剧制作人的心愿。《大明王朝1566》的编剧刘和平就曾说过,“当代中国无法脱离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活在与过去相关历史的脉络之中,经过时间的沉淀,大家更能理解剧中人物的命运”。
也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历史剧,可以让观众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同时观照现实。这也是历史剧能够常青和传承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