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成立新读者中心,“吃瓜群众”能帮媒体重回高地吗
近日,历经编辑“失守”、公信力“失落”等连番质疑之后,《纽约时报》宣布推出读者中心,想让读者们发挥更大的作用。除了仅仅让读者出现在文章底下的评论区这种“常规模式”,《纽约时报》欲借此发展一个全新的途径,以增强和读者之间的联系,来重塑公信力。本期全媒派(qq_qmp)授权编译哈佛尼曼新闻实验室(Nieman Lab)探讨《纽约时报》设立的读者中心所带来的价值。
《纽约时报》大楼
据《纽约时报》的发言人称,读者中心的“具体规模仍然在探索中”,负责人将会是来自内部各大部门的记者,包括互动新闻、社交媒体甚至是市场和品牌部门的人员,以负责读者中心的各个项目。
评论综述、读者体验
《纽约时报》要深挖读者价值
“我们想要做的,是让《纽约时报》和读者有更强的联系,”读者中心的编辑部主任Hanna Ingber解释道,“为了读者中心能够顺利运转,我们需要发挥协作的力量。因此,我们会调动每一个人的力量,以达成目标。”
读者中心的编辑部主任Hanna Ingber
目前,读者中心已经推出了一些试水项目。上个月,在美国总统特朗普首次出访时,《纽约时报》就已经邀请了一小批订阅者参与了一项活动:接收白宫通讯记者Michael Shear发送的最新出访资讯。
Micheal Shear从前方发来的快讯内容
此外,记者Claire Cain Miller发起了一个关于如何抚养男孩、给男孩更多选择空间的话题,也让读者中心的读者们分享自身的经历和评价。
而此前,《纽约时报》就运作过一项名为“女士优先(Ladies First)”的项目,这个项目聚焦沙特阿拉伯女性,将她们第一次获得选举权并参与竞选的过程拍摄成纪录片。在那期间,Ingber就联系过沙特女性,让她们讲述自己的故事。最终,《纽约时报》收到了超过6000个回复,并将一部分的回应放到了后续报道中。“我觉得这才是好的新闻”,Ingber认为,“通过展现她们的故事,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沙特女性的生活和追求。”
拥有了读者中心,《纽约时报》无疑奠定了它在维护读者关系方面的先锋地位。此外,《纽约时报》还在近期宣布开放80%的文章评论权限,相比于之前的10%有了巨大的提升,并将使用算法工具来批量评估这些评论。《纽约时报》同时也希望通过定期推出评论综述的方式,来强化读者的声音能量。
“我们希望尽自己的一切努力,来倾听读者的声音,并且让这些声音产生更大的价值。”Ingber如是说。
公信力是媒体无价资产
读者中心会是进化版的公共编辑吗?
在宣布成立读者中心消息前,《纽约时报》一则“自愿离职计划通告”引发了强烈关注。通告宣称,这次计划主要针对编辑部门,将精简编辑团队构架、减少编辑数量;与此同时,报社还撤销了自2003年起设立的“公共编辑(public editor)”一职。
“公共编辑”这一职位创立于2003年,起因于该报前记者Jayson Blair的系列编造抄袭案东窗事发,成为《纽约时报》创刊一个半世纪以来的最大丑闻。自此,《纽约时报》设立了“公共编辑”以求挽回公信力。这一职位主要负责对本媒体的监督,当发现重大事实错误时,通过本报社评版的专栏向读者作出说明。
对此,《纽约时报》执行总编辑Joseph Kahn强调,准确和品质是最基本的新闻价值,不会因为人员变动而牺牲。“日后我们出品的每个新闻作品,仍然是要经过几双眼睛的,特别重要的报道仍然会像以前那样得到严格编审。”
Poynter研究院Indira A.R. Lakshmanan撰文分析了此次《纽约时报》精简编辑团队背后的摇摆与阵痛。文章强调,公信力是新闻机构最具价值的资产,是守护媒体的坚韧力量。而媒体圈对此次编辑裁撤的反应,也集中于撤销“公共编辑”这一举措上。
《纽约时报》办公室
然而,读者中心的职权范围会和此前的“公共编辑”有多大的重合,目前尚不明确。
Ingber称,读者中心并不是为了取代公共编辑而设立的,设立的初衷是为了更透明地监督新闻的生产、更好地倾听读者的意见,以改善新闻生产的流程。
“我们的目标是让我们的新闻更加透明,并且通过给记者赋权、让他们增强和读者互动的方式,来提升读者和记者之间的关系,”Ingber说道,“希望读者中心不仅仅是给新闻业带来更好的转变,还可以真正提升读者的地位。”
全媒派/Nieman Lab
Nieman Lab原文链接:
http://www.niemanlab.org/2017/06/with-its-new-reader-center-the-new-york-times-wants-to-forge-deeper-connections-with-its-rea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