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传媒人世界】Day 5:你的follow更高级吗?媒体人资讯消费习惯洞察

2017-10-05 腾讯传媒 全媒派

昨日,我们从Diss文化中管窥了95后的社交逻辑。回溯到内容产业链的上游,那些每天为我们提供资讯的媒体人,他们有怎样的内容消费习惯?身处信息漩涡、面对算法大势,他们又如何自处?全媒派十一专辑第5篇,为你揭秘内容生产者的资讯偏好。


关键词:习惯


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采访了包括资深媒体人、数据新闻工作者、视觉编辑、高校教师等在内的5位媒体人,看他们如何从万变的信息洪流里大浪淘沙、消费内容。 



少而精,媒体人的内容消费追求


要保持高质量的内容产出,持续的输入自然必不可少。但事实是,市面可见的阅读产品,多以碎片化的泛资讯内容为主,深度、系统的内容仍然较为少见。究其原因,一是深度阅读的需求人群终究是少数,二是深度报道较难适应越来越普及的移动化阅读场景。



置顶:少而精


对受访的媒体人而言,他们选择的内容产品少而精:置顶4-8个公众号,甚至其中一半与工作领域关系不大,更多是以兴趣为主。在他们看来,公众号不该是内容的主要信息来源,有一到两个精品足矣。


新闻直播媒体人王宇(化名)置顶了刺猬公社、全球深度报道和冬天毛的一己之见(精品外刊翻译),以及V辣、企鹅号视频等直播技术型公号,还有春暖花开(北大教授的管理学课程)等团队管理类公号,他的精选内容与传媒有关,有深度解读,有境外报道,希望做好内容的同时带动团队成长。



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宋晓阳老师只置顶了自己的账号和全媒派,她希望一个公众号可以提供尽可能前沿和全面的信息。全媒派的最新行业解读和外媒编译,为她提供了获取信息最为快速和便捷的渠道。值得一提的是,宋晓阳老师也将朋友圈看作一个重要的内容产品,无论是工作还是私人,她认为朋友圈言论也可以为彼此提供有价值的资讯和见解。


内容付费:为专业买单


对于付费产品,尤其是近几年兴起的互联网知识付费内容产品,媒体人则是保持相对保守的态度,较少进行付费,且偏向为传统媒体买单。比如,数据新闻从业者李佳(化名)会订阅《彭博商业周刊》和《经济学人》,视觉编辑慕漪会订阅《财新周刊》和《纽约时报》,其共同特点是其高度专业化的内容,和与工作领域的密切联系。



对于内容付费,财经编辑10(化名)则认为:“相比碎片化学习,我更习惯获取系统化知识,而且进入一个新领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请教这个领域的专家,让他们推荐经典教材;其次,互联网有很多免费但又有趣有用的内容,有时候付费内容产品并没有那么有用。”


王宇也有类似的看法,他更愿意为内容辅助产品如百度网盘和腾讯视频,以及纸媒如《中国国家地理》、《财新周刊》付费。他认为,媒体人有较强的内容挖掘能力,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渠道,获取想要的资源。



真正需要获取系统知识的时候,媒体人还是会选择直接购买书籍,而非碎片化阅读。在他看来,为工具付费可以提高内容生产和传播的效率,而为纸媒付费,是因为相信优质内容值得有人付费买单,付费行为能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内容生产,扩大其传播效果。


优质内容:独家、快速、专业性、前瞻性


如何定位优质内容,李佳给出了她的三个标准:一是独家、快速;二是对社会议题的深刻讨论;三是对关乎公众利益的事件起底。


出于同样的目的,王宇会选择为财新一次性付费5年,“在很多社会事件上,财新有能力挖掘到更深层的内容,这种高度稀缺又专业的内容值得付费。”



在宋晓阳老师心中,内容的前瞻性也非常重要。传媒类的公号最好能够及时提供外媒,尤其是英美媒体的最新动向,并给出趋势分析和解读。比如 “VR新闻后出镜记者将扮演怎样的角色”,全媒派编译的BBC的VR新闻万字报告解读给出了答案:出镜记者不会是新闻中重要环节,先进的技术甚至可以替代出镜记者存在。前沿资讯对于传媒新人尤其具备参考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帮助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对行业趋势的判断能力。


算法当道,如何避免被困信息茧房


易观今年2月发布的《中国移动综合资讯应用市场年度综合分析2017》表明,从2012年今日头条上线,到2015年腾讯推出天天快报、2016年阿里发布UC头条、百度发布百度好看,巨头们已经全面入局算法分发资讯市场,十余家媒体或投资或开发综合资讯应用,海外优质资讯应用Flipboard也改名“红板报”加入了资讯市场角逐,“算法+人工”的模式似有逐渐取代传统人工推荐之势。



这些综合资讯应用,通过识别用户的阅读习惯、主动行为和用户画像,为用户提供个性化资讯服务。但随之而来的,是算法造成的“信息茧房”——算法帮助我们过滤了自己不熟悉、不认同的信息,以至于我们不断强化固有偏见和喜好,认知范围变得越来越窄。


对于机器算法的大趋势,王宇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人性的弱点,即惰性。便捷高效的机器筛选,帮助人类节省了主动获取信息所需的时间和精力,“尽管内容越来越丰富,但方向却越来越单一,用户对跨领域的内容变得越来越没有耐心。”



10则认为,“截至目前,算法并没有成熟到可以有效地筛选出优质内容,也没有先进到可以准确判断用户喜欢什么内容。因此,我们还是需要人类主编,人类的智慧在筛选信息时依然重要。”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媒体靠人选新闻的逻辑依然成立。特别是在关系到公共重大利益的新闻事件面前,不能以用户想不想看为依据,而是要看该与不该。”


Flipboard红板报的编辑理念也是如此。尽管他们把自己定位为一家靠算法的技术公司,仅有2个全职编辑,但编辑仍然承担了内容定调的重要职责。据Flipboard中国副总裁高雅洁介绍:“残奥会闭幕那天,娱乐圈恰好有某个事件迅速发酵,然而编辑还是选择致敬残奥会运动员做封面。这个就是定调。”


算法大势的确很难避免,为了不陷入回音室效应,媒体人通常会避免从单一渠道获取信息,主动从多渠道进行信息检索,从不同角度看待事件。



在王宇看来,媒体人需要提高个人的媒介素养,如提高对信息的判断能力、形成独立的思维方式,更需要改变自己的阅读习惯,通过对资料的自主寻找形成独立判断,不被兴趣推荐所左右。


“商业在前时,我们无法阻止相关平台的出现,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干预我们的生活”,宋晓阳说,“我们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发现自己的认知偏差,把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只有大量进行主动检索和思考,才有可能对某件事情形成相关客观、公正和独立的见解。”

 


慕漪的做法是鼓励自己不要只看算法推荐的内容。“比如Facebook,默认的Feed是算法推荐的用户post。但我一般会把设置改成按时间显示用户post,这样才能关注到惯性以外的内容。个性化定制当然对内容生产商有好处,但长期下来用户自己如果不谨慎思考的话,可能想法会越来越局限。毕竟你看到的东西都是在强化既有的想法。”


技术入侵,唯有适应


技术的进步在不断重塑新闻编辑室的工作形态。对于人工智能、VR新闻、语音识别等技术的大举入侵,媒体人也有自己的看法。


以Quartz为例,慕漪说:“我很欣赏Quartz自己开发的程序来做信息追踪,结合分析,让报道的速度、准确度、深度上了一个层次。”



对于全媒派曾经研究过的外媒“读新闻”产品实验,宋晓阳认为,类似的语音产品本身的便利性会帮助其在移动端的推广,传统媒体如《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用百年老店般的金字招牌帮助优质内容打开了新的分发渠道,也为大众提供了移动场景下更值得信赖的信息来源。


此外,VR新闻作为一种理想的多角度沉浸式叙事方式,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但突发新闻要求的快速反应能力,是当前的技术条件所不具备的。在王宇看来,VR新闻的探索进度相当快,但目前还有大量技术问题亟待解决,比如带宽、播放器和用户的鉴赏能力。



关于科技+新闻的猜想,王宇认为:“技术虽然在不断迭代更新,但取代传统渠道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或许它将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成为资讯产品标配。但是,这样的融合型标配并非简单的技术拼接,在技术成为主流之前,需要实现内容和技术从内到外的深度融合,所幸国内外已有媒体开始了探索,比如《纽约时报》和谷雨实验室。”


或许未来的内容产品玩法还将不断翻新,但如慕漪所说:“我只是很衷心地希望,不管什么样的玩法,新的技术能够用来支持新闻的专业主义,而不是动摇它。无论形式上怎么玩,报道是第一位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