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非虚构写作案例研究:他们是如何供养专业主义,并且让自己活得还不错的?
距离上一次特稿教父李海鹏出走,牵手韩寒的亭东影视的大讨论还是一年多前,当时他说“我们要去打一场美好的仗了”。而这次特稿梦之队的解散风波,又将非虚构写作推上了风口浪尖。
围绕这个话题的讨论,多少都有些挽歌的色彩。有人说非虚构写作是奢侈品,它嵌在专业主义的皇冠上,但也仅此而已;另一些人说,在宣布落幕前,值得我们讨论的不是生存,而是生存方式。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带来几个国外案例,一窥非虚构写作的墙外生存业态。
平台支持、公益合作、高校培养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普遍存在着背靠大平台形成的非虚构写作模式,如国内的谷雨、正午和人间。在国外,则有依托于哈佛尼曼新闻实验室形成的Storyboard非虚构平台,资金来源完全依赖于哈佛尼曼基金会,有稳定的作者团队和收入,弊端则是平台依赖较为严重,难以实现商业化。
除此之外,走“平台支持”模式的还有传统媒体的特稿部,但随着新媒体的冲击,传统媒体赖以生存的广告收入逐渐下滑,传统媒体也开始走向了对外合作的道路。
全媒派此前详细梳理过《纽约时报》/《卫报》如何找钱。其中,《纽约时报》的杂志单本《断裂的土地:阿拉伯世界是如何分裂的》完全由普利策危机报道中心赞助。普利策中心的成立宗旨就是鼓励不同背景的人去报道美国之外的事情,其中包括为新闻学生提供的报道奖学金,以及与媒体和自由职业者提供的多媒体报道基金,每年资助项目超过150个,出资高达200万美元,也与《纽约时报》《PBS新闻时间》《纽约客》《时代》和《国家地理》等媒体有稳定合作。
《卫报》与斯科尔基金会、人类联合组织以及康拉德・希尔顿基金会分别完成了关于气候变化、现代奴隶制和童年早期教育发展的项目或报道,由于合作组织属性差异,《卫报》的报道方向也不尽相同,但一致的价值观成为了支持《卫报》选题的核心要素,因此也达到支持新闻业和完成基金会组织目的的双赢结果。
卫报新网站theguardian.org的合作伙伴
高校对非虚构写作的支持力度也不容小觑,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开设了专门的非虚构写作项目,不限身份和年龄均能申请,旨在帮助学生提高非虚构作品鉴赏能力,增加非虚构写作人才储备。学校通过开设研讨会或校友赞助获取资金,为学生提供贷款资助,邀请《纽约客》、AARP等媒体撰稿人授课,学习期间,学生可以参与核心课程和工作室、研讨会等,提高写作素养,完成非虚构写作课题。
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新闻传播学院成立非/虚构写作实验室,不止设立非虚构写作项目,同时鼓励学生在重要领域进行创意写作、交互纪录片制作,关注社会、政治、文化和环境议题。同时也同国内外学者、艺术家和行业协会合作,为在校学生提供更多实战机会。
RMIT自2012年开始举办非/虚构大会,全球500多个媒体人汇聚一堂,共同对话,探讨非虚构的内涵与外延。
2016年非虚构大会在冰岛雷克雅未克举办
作为新闻产品的非虚构写作
非虚构写作的悲观论调,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媒体人对资本逐利性的失望,但在一些国外的媒体人看来,非虚构作品或许不该看做是一件奢侈品,而是应该看做一种新闻产品,市场经济环境下,自有其生存空间。
基金会与读者捐赠:小心维持的微妙平衡
著名的独立调查新闻报道机构The Frontier,试过了付费订阅和会员管理的繁琐后,总算在2016年大选之后迎来了转型机会。正如《纽约时报》12月7日发表的评论:“所有聚焦个别事件的盈利或非盈利组织都迎来了春天,从本地公共电台到监察组织,再到创业公司,无一例外。”The Frontier获得了某地方基金会连续3年,每年5万美元的捐赠承诺,其它的收入来源中,还包括读者捐赠和一些个人和组织的单独捐赠。
或许这些“找来”的钱无法完全应付The Frontier的日常开销,但多渠道的收入来源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The Frontier对报道内容的绝对话语权。
今年5月,奈特基金会John S. 和JamesL发布了“助力新闻业”(news match)项目,他们将基金会收到的个人资助赠与57个非盈利新闻机构(包括国家级、州级和区县级),最高可达2.5万美元。目前收到来自奈特基金会等多个组织和个人的资金已有240万美元左右。
另一家名叫创意非虚构写作基金会(The Creative Nonfiction Foundation)的组织创办于1994年,作为一家小型的个人非盈利组织,他们得到丙烯法尼亚艺术委员会,犹太医疗保健基金会等组织和个人的捐助,定期发行非虚构作品杂志,尽管体量不大,但立足于匹兹堡地区,建立起小型非虚构作者社区,已是小有成绩。
而MacAuther作为全美最大的独立基金会之一,也为全球50多个国家的新闻组织提供资金支持,今年拨款570万美元资助7个非虚构多媒体项目,项目共同特征在于其关注的批判性社会议题和多样化特征,其中包括拉丁裔公共广播、亚裔美国媒体中心、南方纪录片基金等。
2017年MacAuther资助项目
尽管有人质疑外来资金的资助是否影响报道的公正性,但必须看到的是,读者的捐赠意愿会来自于对媒体内容价值的认可,而对于外来支持,写作者自有其立场。有一个有名的例子是The Lens曾受到洛约拉大学大众传播学院的场地资助,由于无法接受校方对某篇报道的“修改”意见被迫搬离了校区,尽管多了一笔不小的租金开销,但他们保证了内容的独立性。
变作品为产品
不少国外媒体人在谈及非虚构作品出路时,均提倡一种“产品”思维。众媒时代,内容业大爆发,非虚构作品或许也该向产品转型了。
《企业家报》(Entrepreneur)的报道中提到,制作有声书也是增加非虚构作品销量的重要手段。随着播客市场的火爆,不少出版商倾向于整合纸质书和有声书的打包折扣价,有研究表明,此举能够真正推动书籍销量的增长。
另一方面,作者可以将写作经验、写作内容制作为分集线上课程,这是共享时代知识变现的重要途径,也是作者筹措资金的有效手段。
众筹:直接连接目标读者
德国媒体Krautreporter和荷兰媒体De correspondent开设了典型的众筹经营模式,通过建立产品新闻的网络社群,直接从读者获取长篇报道的资金,出版无广告的独立杂志,直接服务与社群用户,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提供用户真正关心的内容。
在日本,讲谈社编辑、来自纽约城市大学新闻学院陶氏-奈特新闻创业中心的石井克尚提出了非虚构写作生存方案非虚构基地(REPOSEED)。从出版社编辑的角度出发,他认为编辑有义务搭建起一个连接作者、读者和出版社的平台,帮助独立记者扩大影响力,打通出版和盈利等后续链条。
石井克尚认为,尽管在日本,出版市场并不景气,但非虚构作品依然有稳定的读者群,部分作者通过 “打赏”取了一部分资金,欧美也有成功的众筹网站,是时候在日本推广类似的模式了。与欧美国家不同的是,日本出版行业并没有稳定的出版代理一职,非虚构基地(REPOSEED)在其中担起了代理的职责。
“战后70年,冲绳县消失的卖淫区”众筹项目
于记者而言,他能够保持议题选择的独立性,挑选喜欢的出版编辑;于读者而言,他们可以化身作者,参与创作,通过付费支持与记者进行线下交流,帮助调查研究;于编辑而言,他可以从头开始负责稿件,连接记者与读者,更好地完成后续版权交易等工作。至此,非虚构基地(REPOSEED)打通了“记者-读者-出版社”的交易闭环,使得非虚构创作形成一条完整的创作链条。
图为REPOSEED作者与译者交流
保持新闻独立:透明、零损害
《赫芬顿邮报》作者Craig Newmark提出了非盈利新闻保持独立性的两大准则,对非虚构写作也同样适用:正常的透明度和零损害。
如何定义正常的透明度,Craig认为:
在保证不过线的情况下最大限度揭露事实;
读者与资助者通过社交媒体和其它手段助力内容传播;
读者和资助者允许记者在专业范围内给出建议与回应;
读者为记者提供更深入的调查帮助;
节约资金,不定期公布资金去向。
对于零损害,Craig认为:
不得损害他人隐私;
不可因揭露事实置他人于危险之中;
对正在进行的刑事调查,不泄露任何可能的妥协预期;
在不对事实添油加醋的情况下,揭露虚假声明;
遵守保密协议与反歧视协议。
媒体环境依然糟糕,但非虚构写作却不该再是一种“圣杯”般奢侈品的存在,如李海鹏所说:“不用担心,现在的世道怪,写东西很赚钱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新闻产品自有其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