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指数爆炸:条漫/短视频/趣闻故事...知识博主们要让科学说人话
生活在这个科技指数爆炸的年代,我们几乎每一天都在见证历史:引力波“一波未平”,阿尔法元(AlphaGo Zero)“三天战胜人类千年”的刷屏热潮又起。兴奋之余,你真的能理解这些科技向新闻中提及的概念吗?
是啊,艰深的专业理论和普通读者之间,往往横着一道无形的鸿沟。而要让更多人了解它们,则需蜕去科学晦涩的外壳,打破隔绝知识的墙壁。于是,围绕科普,一群独特的新媒体人正各出奇招,努力凿穿深奥理论与普通读者之间次元壁。
这次,全媒派(ID:quanmeipai)就和你聊聊专攻科普的新媒体们,看他们是怎么将科学“拉下神坛”,又如何在这种“祛魅”之中,为知识增添新的魅力。
机灵段子千篇一律
趣味科普万里挑一
神话里,普罗米修斯给人们传授生存的知识与技能,盗来了文明的关键——火种。于是,之后科学类内容生产者也被比喻为传播火种的普罗米修斯。他们是怎么在庞大的科学体系中撷取星星点点的亮光,再撒播出去的?全媒派(ID:quanmeipai)精选以下几类案例,与君分享。
科学的人文情怀
第一类内容,充分发挥文字的力量,尝试在科学与人文之间建立关联。比如,以简短流畅的分析短文,将自然知识转化为抒情故事,或是在视觉风格上借鉴杂志排版。
公众号“知识分子”由几位学者创办,是一个致力于科学传播的平台。公号会邀请各知名学者,撰写某一领域的说明文章、人物专访、书籍摘录等。它的文章篇幅比较适中,文风接近平实流畅的新闻报道,适合移动端的传播和阅读。
知识分子的文章专栏
“科学不仅是严密与准确的,也富于美感。我们能体验,我们要讲述。……是科学,也是诗。”ImagineNature在公号简介中这样写道。它尝试“为现实中的自然故事赋予抒情性”。
比如,之前关于卡西尼探测器新闻的人格化故事备受关注,颇有“我为你来看我不顾一切,我将熄灭永不能再回来”的悲情色彩。ImagineNature的一篇文章设想,卡西尼探测器最后冲向土星,原因是当初土星谐振导致的彗星撞击,使得恐龙灭亡,它要为地球生物伸张正义——而恐龙后裔,现在的飞鸟,“它们知道我们做了什么,它们知道”。
公众号“神经现实”定位为“公益的科普翻译小组”,定期推出科学主题文章编译,关注神经科学、认知科学等领域的研究。这个公号的特别之处在于其精细的文字与版式设计,颇具电子杂志式的独特视觉风格。
“神经现实”的近期推送截图
“看得见”的有趣
再有一类是通过条漫、短视频等可视化形式进行科普的自媒体。
公号Sheldon“用漫画解释宇宙”,其科普方式包括漫画加持的图文解读和动画类短视频,主要关注物理、生物等领域,自带戏谑调侃的风格。举个栗子感受一下:因“测定溶液中生物分子的高分辨率结构的低温电子显微镜”成果而获得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的三位教授,被漫画解读之后一目了然,简而言之:“如何为生物分子拍一张高清无码大图”。
蛋白质分子的拟人化形象,和三个手捧奖牌的科学家,图源公号Sheldon
公众号“混乱博物馆”每期推出一则短视频,选题范围从“平行宇宙”“人类文明”到“猫身上的弓形虫”“西瓜为什么中间最甜”,颇有百科知识全书的架势,当然形式上仍然落脚于轻量有趣的框架:在短视频中结合实物图片、文字标注和旁白解说,以解剖一个特定的知识点。
# 混乱博物馆 “什么是平行宇宙”短视频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m0561f7giim&width=500&height=375&auto=0
软萌即真理
讲真,多少人小时候买科普读物不是为了知识,只是为了看一眼里面新奇的插图或是神奇的生物?广博自然界有千千万万的生物,总有一种能戳中你的萌点。
“为你萌,千千万万遍”
公众号“物种日历”即是主打萌物的日常科普,每天介绍一个物种,比如名字念出来有一种迷之韵律感的“㺢㹢狓”和“多被银莲花”、长得像卤蛋叫声像闹钟的小鳞胸鹪鹛、总是惨遭“亵玩”的含羞草、不小心会被自己啃倒的树砸死的悲伤河狸……三百六十五个物种汇成一句话,“萌即正义,萌即真理,萌即宇宙之终极奥秘”。
“物种日历”推送截图
抖个有料的机灵
接着向我们走来的,是不会抖机灵的科普大号不是好段子手系列。自媒体中的段子手众多,而机灵抖完仍能给人信息余音的却凤毛麟角。
微博“博物杂志”和他背后的“薄雾君”说起来并不陌生,已然成为科普界的驰名品牌,路上看到不认识的生物,第一反应是赶紧拍下来艾特博物君的热情群众也大有人在。“博物杂志”本来是《博物》杂志的微博官方账号,因为既能科普物种,又能卖萌怼人,还有“九环金背大砍刀”的运营者而逐渐形成“网红”风格。
“博物杂志”置顶微博
还有博主“科普君XueShu”,微博简介是“让科学酷炫起来!”,实时分享知识碎片更新,善于从一个小而美的角度呈现科学的有趣一面。
比如心脏循环的动图:
发现咖啡因分子和咖啡杯形状之间的关联:
还有漂亮得可以做壁纸的数学图案:
论一名科普君的必备修养
王国维曾在文章中总结“读书的三重境界”:“初能望文生义,死记硬背;进能变通运用,能说会道;终能深入浅出,知行合一。”科研学术与日常沟通本就处在不同的意义空间,想要做好“深入浅出,能说会道”的科普君,还需要这些必备修养。
重磅内容
科普自媒体可归于科学传播的层面,其传达首先需要内容层面的严谨性,简而言之,“话不能乱说”。而科普自媒体背后,有一群学术达人的日常运营和内容供给,来保证这一点。
ImagineNature的主笔Ent张博然,同样是科学松鼠会“科学人”栏目的高级编辑,下图是他在科学松鼠会主页中的个人介绍,可以发现他毕业于北大,之后取得加州伯克利大学古生物博士学位。
网红“博物君”,在三次元本名张辰亮,本科修读植物保护专业,之后在研究生阶段学习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也是这样的学术经历和在兴趣驱使下不断拓展知识边界,使得他提到让网友“滋儿哇滋儿哇”的虫子时能够如数家珍,甚至被网友调侃,“霸气的回复让人感觉每个艾特他的虫子他都吃过”。
博物君亦回怼之。
“知识分子”则是由饶毅、鲁白、谢宇几位学者创办并担任主编,平常登出的文章,也是邀请特定学者撰写。如最近发布的一篇《宇宙大爆炸之前是什么?》,是由中国科技大学天文学系教授和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博士合作写成。
该篇推送开头截图,以及文末附上的参考文献。
轻量形式
上文提到,科研学术和日常沟通处在不同的意义空间,而想要实现有效的传播,则需要实现两种不同话语之间的语境互通,这需要新媒体的优势之一,“轻量形式”。
融入情节叙事不失为是一种好的选择。ImagineNature所做的尝试,就是将科学知识变成一则故事,用叙事使科学更加可理解,增添情感层面的体验。“物种日历”也有“猛犸故事”这一固定栏目,通过围绕动植物展开的拟人化故事,介绍生物特性,也提升了本身的有趣程度。
正如保罗·奥斯特在《孤独及其所创造的》所说,“这便是故事的功能:通过将另一样事物纳入视线,来使人看见眼前的事物。”
两期猛犸故事
同时,科普类新媒体常常采用贴近日常的选题,或是挖掘选题中与日常相关的信息点,并采用轻松的文字和编排风格来呈现,使得本来高处不胜寒的科学知识,也具有了亲切的红尘烟火气。
比如,在“混乱博物馆”的选题中,关于生理学、动植物知识的科普,可以在标题中简单明了地表达为“肚脐通到哪儿”、“猫的瞳孔为什么竖着”;“神经现实”所编译的有关神经科学的严肃学术文章,也适合用来说明“做梦究竟有什么作用?”、“世间的颜色百万计,你却能说出十来种?”等“人话”风格的问题。
还有一重,是新媒介形式为内容增添的信息传达效率和吸引力。比如Sheldon用来说明诺贝尔奖项获得者的研究内容的漫画,和普及“相对论”的短视频,“一图读懂”与可视化是降低知识获取门槛、增加趣味性的可取方法,可以说是“行走的公开课”了。
# Sheldon 科普相对论的短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p0557ng8ms7&width=500&height=375&auto=0
此外,这种轻量形式在科学作为知识的工具性价值之外,呈现了科学中蕴含的非功利性的审美价值。博主“科普君XueShu”所发布的数学之美的壁纸,或是行星相撞的视频,不见得能够让读者完全get背后的干货原理,却也提供了另外一重视角:枯燥的原理和公式之外,科学现象也可以性感和可爱。
读者关联
轻量形式实现了科学话语向日常亲和风格的转向,基于话语中的亲和力,加上新媒体环境拉近了传者与受者之间的距离,科普君们得以建立与读者之间的关联,这也反过来促进了科普的传播效果。
不像其它情感类或是生活类自媒体,能给读者情感认同与依赖,科普君传递的更多的是一种信息快感:一方面是轻量形式与重磅内容结合,即食易懂的信息增量缓解了潜在的知识焦虑,也具有消费段子或是视听作品时的愉悦体验;另一方面,这种表达将小众圈层的学术话语向大众开放,赋予可供观者表达利用的符号资源。
就如上图所展示的“博物杂志”微博的评论区景观,不管是坚持不懈的“嘀”打卡党、“滋儿哇”党,还是大开脑洞的其它评论,都是借科普内容,找到自己表达的位置。本来是单向的科普,现在有了观者的反馈和参与:“博物杂志”会经常转发精彩评论,为微博内容的丰富性再添上一笔。
同时,也带起了一些“博物系”的科普账号。
而说到最后,需要面对科学与传播之间一直存在的争论:束之高阁意味着无人问津,但易懂是否代表解构或失真?科普君们是凿穿学术的壁垒带来了光,还是仅仅热闹,在墙壁上投出一出幻影,供洞穴内的人们观看?
我们自然不能通过一篇文章对这个问题下定论,最后所分析的重磅内容、轻量形式与读者关联,也是试图从这些自媒体的实践中,挖掘一些有关科学传播的,能够产生积极效果的方法论思路。
从效果来说,所谓科普,像是碎片式的光点,可能难以揭示全部图景,但也能够点亮人们对遥远未知的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