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闻主义之父”逝世,这里整理了他的写作心得及主要作品
北京时间5月15日,美国记者、作家汤姆·沃尔夫逝世于曼哈顿的一家医院之中,享年88岁。他的经纪人林恩·内斯比特确认了这一消息。
外媒对于汤姆·沃尔夫去世的报道
汤姆·沃尔夫被誉为“新新闻主义之父”,对“新新闻主义”的形成影响深远。“新新闻主义”是一种依赖“文学写作”的报道方式,重视再现对话、场景和心理活动,并且不遗余力地刻画细节,沃尔夫在1973年编选了《新新闻主义》一书。
汤姆·沃尔夫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撰写此类报道,他于1968年完成的代表作《刺激酷爱迷幻考验》正是此类报道的范例之一,书中记录了沃尔夫与嬉皮士同伴真实的旅行过程,读来犹如短篇小说。
据新闻实验室(id:newslab)介绍,汤姆·沃尔夫的写作生涯始于麻省的地方报纸《The Springfield Union》,其后跳槽到《华盛顿邮报》和《纽约先驱论坛报》。1963年,沃尔夫在《Esquire》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汽车发烧友群体的亚文化文章,从此名声大噪。
汤姆·沃尔夫
汤姆·沃尔夫认为传统的客观性报道已经无法真实的展现错综复杂的现代社会,他主张记者应该花费大量时间深入采访,记录人物的对话和行动,并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出来。而其提倡的“新新闻主义”,最显著的特点是倡导将文学写作的手法应用于新闻报道。
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带来新京报传媒研究(ID:xjbcmyj)为各位读者整理的汤姆·沃尔夫的写作技巧,部分主要作品以及西方主流媒体对其人物及作品的评价。
写作之道
沃尔夫曾就自己的写作经验总结了四点心得:
观察、收集、并且巧用“状态细节”:在描写人物特征时,一个典型的面部表情就能让这个人物“活”起来。
在描写人物对话时,采用第三人视角,即以无意的“旁听者”口吻述说人物对话内容。这种方式可以将想要表达的人物对话以更加戏剧的方式呈现出来,而不是像传统报道那样,惯用双引号。
将动作与场景联系起来。动作应该建构于具体的场景中,而场景是所有叙述性故事的重要元素。
最后,要使报道深入且视角丰富,应该从正面、侧面多个角度切入。
作为汤姆·沃尔夫的忠实读者,Poynter研究所院长、高级学者,罗伊·彼得·克拉克(Roy Peter Clark)毫不吝啬自己对沃尔夫的赞美,称其为“长句大师”(the master of the long sentence),并就沃尔夫的作品写作技巧给出了几点总结:
主句中的主语、谓语适当前置。
巧用句型,让形式为内容服务。用长句阐释复杂的事物。
按照时间顺序串联长句中的内容。
巧用长短句,适当将长句切分为中短句,丰富阅读节奏。
长句写作需要字斟句酌,一字一词都要用在刀刃上。
作品及人物评价
新京报传媒研究从tomwolfe.com网站上,摘录编译了主流媒体对沃尔夫及其作品的评价:
《洛杉矶时报》专栏作家Susan Reynolds:
“沃尔夫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相当的分量,这位作家不仅高产,而且思想深刻。他能够洞察现代社会的各种疑难杂症。”
《巴黎评论》对汤姆·沃尔夫的采访
《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Michael Dirda:
“耀眼、精彩卓绝,你无法简单地用几个形容词,形容沃尔夫作品带给人的震撼。我只能说读他的作品是一种享受,让人停不下来。汤姆·沃尔夫能够让文字起舞,歌唱,甚至表演一出马戏。读者在读完他的作品后,有一种刚刚享受了文字的“饕餮盛宴”的满足感。在有限的文本中,他可以让文字的魅力发挥到极致。”
《纽约邮报》Steve Garbarino:
“汤姆·沃尔夫的写作十分细致。这不仅体现在他别树一帜的写作风格方面,还包括他能够灵活运用标点符号,巧用诙谐幽默的俚语,当然也不缺那些入木三分的尖刻话语,这些都是奠定他作为一个成功作家要素。”
《纽约》杂志上关于沃尔夫作品的封面
《亚特兰大宪法报》专栏作家Phil Kloer:
“沃尔夫可以说是非虚构写作领域内的翘楚,已经达到让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沃尔夫作品涉及的各种亚文化,大大丰富了我们看待所处社会的视角。”
《洛杉矶时报书评周刊》作家 Francine Prose:
“沃尔夫的作品诙谐幽默中不乏深度。”
代表作品
《刺激酷爱迷幻考验》,1968
The Electric Kool-Aid Acid Test
《新潮精致的服侍和矛矛党人的枪炮手》1970
Radical Chic & Mau-Mauing the Flak Catchers
《画出来的箴言》,1975
The Painted Word
《真实材料》1979
The Right Stuff
《虚荣的篝火》1987
The Bonfire of the Van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