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童年消逝、假新闻泛滥...传媒业荆棘丛生,全媒派读者:转型必经阵痛

腾讯传媒 全媒派 2019-06-02

互联网宛如一把手术刀,正将所有行业整形成崭新的模样。

 

在这个变革的时代,传媒人踏上传播渠道变迁、平台融合、人工智能升级的开阔道路;却也面临着假新闻泛滥、公关陷阱、童年消逝所带来的指责。变动必然伴随着阵痛,但正如全媒派本周文章《专访《第一财经周刊》总编辑赵嘉:是变化帮助我们廓清“媒体是什么”》中赵嘉女士所言:“媒体行业正在经历的一切,是让我们更好地明确‘媒体是什么’。”

 

 

媒体是什么?传媒人应当如何把握自身的定位,如何利用自身的力量推动行业的进步?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回顾一周内容,与你一同思考传媒业的困境与未来。

 

守护童年:童心不应被消费

 

当牙牙学语的婴孩也对iPad不再陌生,孩童早已与成年人一同被裹挟进互联网的信息海洋。在一刻不停地接收繁复信息的同时,不少的孩子也加入到流量产业中来,成为一个个“小童星”。

 

全媒派本周文章《"出名要趁早"与"童年的消逝":国外传媒界如何保护流量沉浮中的"小戏骨"》展现了国内的童星产业现状,也分享了国外守护童心的举措。在“出名要趁早”与“童年的消逝”之间,全媒派读者选择了童年:孩子的世界,不应被打扰。

 

 

童年的消逝:时代之殇

 

@雨啊:

媒介技术总是螺旋上升式发展,印刷术区分“童年”,电子技术进一步消解童年,童年的消逝在技术发展带来的媒介准入门槛降低、信息获取便利性的过程是不可逆转的(有点悲伤)。

 

默多克又进一步阐述出商业和媒介引发“儿童圈地”理论趋势,童年的孩子也逐渐变成鲍德里亚笔下异化的“消费者”。媒体在不可逆的童年消逝过程中能扮演的是呵护和“消噪”角色,尽可能地减缓和消除童年消逝的猜疑、负面和成人社会的噪音。

 

@张小怡:

这其实就是当代的“伤仲永”,过早的曝光和消费,其实对他们是一种不负责的伤害。但是一个巴掌拍不响,一方面是为了迎合消费市场,而根本原因是互联网普及的时代,大众希望看到的都是褪去光环的不普通人的平凡生活,这就是窥探欲。

 

社会竞争激烈白热化,家长们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早一点入场,占据竞争对的有利位置。尽管我国也出台了“限孩令”,但是似乎并没有能够有效的约束这场全民“姨母爱”意淫的泛滥。



@Lingeroas:

在这个全民娱乐的时代,“出名要趁早”体现出的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在社会普世价值观的照射之下,貌似被蒙上了一层合理的色彩。但其背后所折射出的问题不曾暗淡,这更要求媒体具有足够的人文关怀,坚守职业道德,竭尽所能去保护这个年龄应有的一些美好。 成长,还是要慢慢来,急不得,更不能为了迎合商业的喜好去催化去塑造,使其沦为畸形。

 

享受童真是每个人的权利

 

@南有嘉木:

每个人都有权享受人生每个阶段的独特。但童星一旦被打上明星标签就被过早抛入社会浮躁中去。媒体不仅仅是要避恶扬善,还需要引导公众不用成年人的眼光去“策划”、“消费”、“消遣”童星,不为了追求流量而打造博人眼球效果。保护童星不应只是单纯的视为保护“明星”,而是要去保护一个单纯的孩子的世界。

 

@Dxlkslbccdtks love:

不得不说现今的消费圈对于“童星”是有一定的消费需求的,但是媒体和经纪公司不能因此就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媒体不应该大肆宣传年少成名的益处,也不应该过分挖掘“童星”们的隐私,甚至区别对待他们,通过某些新闻报道将其塑造成所谓的典型。


童年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仅有一次,而拥有一颗童心也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我们应该尽全力去守护每一个孩子的童心,给他们一个不被打扰的完整童年。



假新闻: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自2016年美国大选以来,“假新闻”一词已经成为了传媒界的心病。

 

曾经,守护真相需要长年累月的调查、一丝不苟的校对;而一直在飞奔的互联网,似乎并没有耐心等待真相。全媒派本周文章《国外新闻打假最新案例:政府/企业/学界正面刚,却发现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细数全球各界为打击假新闻所做出的努力——即便一直在失败,人们也从未停止过尝试。

 

而寻根溯源,问及谁应当承担假新闻泛滥的责任时,全媒派读者显得冷静而客观:受众、媒体、从业者,皆可能成为虚假信息的帮凶。

 

@雨啊:

借用经济学开源节流的概念,fake news的遏制根本上需要思源截流。 各种假新闻由于信息差,受众立场等等变量因素几乎不可避免,思源在于考虑假新闻产生原因,包括追逐流量,主观思维,病毒传播等等,产学研联合提供多元和严谨的信息源和发声渠道,截流在于事实核查审核,智能识别屏蔽以及最重要的受众媒介素养等等多角度理性选择信息。

 

信源方,信道,信宿构成的传播场每个环节的上下游联合,才能促使假新闻影响最小化。


 

@大仙:

不管是立法还是技术,最根本的还是要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这就需要从意识和习惯这两方面进行培养。每一次假新闻的出现其实也是一次很好的教育公众对真相识别的机会,媒体应该告诉公众,这则假新闻为什么会出现,以及鼓励公众去积极转发揭发假新闻,这样公众才会对真相抱有一种谨慎的态度,只有积累量变,才能达到质变,信息社会整体的公民媒介素养才会得到大的提升

 

@南有嘉木:

谣言和小道消息盛行背后恰恰是权威媒体失声,公信力缺位的表现。“谣言止于智者”的宣传方式还远远不够,假新闻的界定很复杂。监管和立法的客观、真实、权威、有效的发声站位才是引导受众去抵制辨别假新闻的根本。否则,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就变相给了假新闻新的生存空间。

 

@燕青:

新媒体繁荣的背后却也是群魔乱舞啊,随着新技术排山倒海袭来的趋势,传统媒体的衰亡已是不可挽回的。我们不排斥新的东西,但我们拒绝以造假低质恶俗来迎合受众口味的内容!身边的好友同学,对这个行业目前的一些状况不了解的,正是当今拟态环境的最大受害者,哪怕是大学生,也是如此。所以在打假的同时,为受众稍微普及一点专业知识也是很有必要的啊。

 


@爱一个猪呀:

颁布法案,制假犯罪的成本太低了,尤其是在这样的大舆论环境下。太多自媒体,他们不是直接造假而总是有意引导舆论,引发大众在网上声讨,他们巧妙的利用了“中国式过马路”的模式,法不责众。

 

还有一方面就是作为受众的我们,思想素质太低了,国外没有接触过不是很了解,在各大主流平台,每当一条新闻出现,下面评论简直不堪入目。尤其是在沉默螺旋影响下,这种低级趣味的言论愈发势大,那种正义之言,却被人喷为“圣母婊”。


 传统媒体变革:变的是时代,不变的是初心

 

 

相对传统媒体而言,“自媒体”才是如今掌控内容产业的霸主。汹涌的内容生产狂潮侵蚀着传统媒体内容生产的疆域,人们热闹地生活在新奇的观点下,而新闻事实还来不及出现,便被抛却在“过气”的热点之中。

 

传统媒体真的会走向萎缩与消亡吗?全媒派读者从未悲观:坚韧成长的传媒人,必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天地。

 

@Dxlkslbccdtks love: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媒介从业者所处的媒介环境也在发生巨变,人人都能够进行内容生产,传统媒体的地位似乎在逐渐下降。但就是这种巨变和迷茫中,媒体从业者恰恰能够更好地明白媒体是什么,明白自己应该怎么做。

 

受众需要自媒体为其快速提供讯息,同时也需要传统媒体为其更好地理清真相,了解事件的全貌。身为媒体从业者和新闻传媒的学生,我们还是应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保持初心,用更专业的能力去增强内容生产的内核,提升报道的专业性。

 


@Echo:

在媒体环境巨变的时代,身为媒体人也在迷茫中不断随着时代变化,很难知道未来媒体到底会成长成什么样子,但正如赵嘉老师所说,媒体行业正在经历的一切,是让我们更好地明确媒体是什么。

 

《第一财经周刊》在变化中找寻并坚定自己的特色,走内容产品化道路,精准用户定位,同时也跟紧发展步伐,孵化创意广告来竖立媒体品牌。正是这些变化让我们更好地认清了媒体。

 

作为一个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我想,在自媒体发展的如日中天之时,媒体门槛降低,人人都能进行内容生产,但是,要真正成为媒体人,还是要认真培养更加专业的传统技能+数字媒体技能,我想,这也是媒体概念内核对人才的需求吧。

 

@Stephanie-Liao:

最遗憾的是两年前没能多拿十分,最庆幸的是选择了新闻传播学。

 

专业与非专业最重要的差异之一就是身份认同,「新闻」的定义越来越下沉了,「新闻人」的定义始终如一。新闻人不要试图也无法与技术迭变带来的各类降维打击抗衡 ,只要不遗失这份身份认同,我们就不会囿于焦虑中,放弃重塑价值意义的机遇。从这个意义上讲,新闻生产者变多了,信息环境愈发芜杂了,专业媒体人的凝聚力当更强劲。一个多世纪以来,媒体人顽强生长的坚韧力量从未式微,不过在历史机遇下变化了表现形式。

 


变革意味着疑虑,但也意味着希望。事实上,传媒业从来都是在时代的冲击下成长。如今,行业的阴暗面正将人们推向风浪之中,而谨记初心、把牢舵盘的传媒人,也终将见证云开月明之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