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3月24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好话易说,毕竟花的不是自己的钱

张是之 张是之 2021-03-17
文丨张是之
承蒙各位读者的认可支持和很多朋友的热心帮助,《经济学入门 50 讲》出版以来卖的还不错,三个月的时间出版社加印了两次。
上周趁着京东打折又囤了一些,家里放不太开,发货也不方便,就把书都存在了我一个做水果生意的表弟那里。
两百多本书,拆封、签名、然后重新塑封,我一个人肯定是搞不定的,效率太低。
所以都是他找人来帮我拆封和塑封,我负责签名和给劳务费。
常来帮忙的是一对东北夫妇,应该是来山东很多年了,但听口音还是一听就能听出来。
听他俩唠嗑也蛮有意思,都是些家长里短的小事,给简单的重复工作添一点轻松。
两口子年龄不算大,应该还不到 50,文化水平不高,跟我说不怎么认字,但是手脚非常麻利。
平时我不去的时候,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把水果装箱,然后打包发货。
他们也没有固定的雇主,就是打零工。
但是因为手脚麻利干活快,从来不愁找不到活,挣钱也不少。旺季的时候,两口子三个月就能挣个十来万。
当然水果生意不可能全年都是旺季,收入有起伏,辛苦是辛苦点,但总体上一年下来也能挣些钱。
钱都是挣的现钱,计件干活,挣多少给多少。零工嘛,自然也就没有什么「五险一金」之类的。
可以说,这样的计件工资是一种最灵活的就业方式,也是最底层市场充满活力的原因之一。
假如说,管制之手伸的足够长,非要让这些做水果生意的老板给临时工提供正规的「五险一金」,会出现什么情况?
最明显的问题就是,他们失去了快速调整的弹性。
特别是水果生意,有时候是几吨几吨的进货,然后几吨几吨的发货,价格稍微一点波动对利润影响都很大。
而且水果的价格波动周期很短,上周去听表弟说起他们正在发货的「羊角蜜」,短短两周时间从六块多一斤降到了四块多一斤。
而且所有的包装纸箱年后统统涨价,各种成本蹭蹭地往上升。
利润随时都在变动,而且判断不好行情,亏损也是常事,如果人工成本固定太死,不能计件、不能随时雇佣解雇、不能打零工,看上去好像是很正规了,但多半整个水果市场都会因此垮掉。
管制越多,行业活力就会越小。水果生意如此,其他行业在逻辑上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所以我们看到的现象就是,管制越多的行业越是拧巴,越是矛盾重重。
而且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矛盾多就需要更多的管制来解决。
更多的管制,往往意味着「慷他人之慨」,无外乎就是自己动动嘴让别人来承担成本。
这样的人不在少数,包括那些高高在上的委员和提案。
你去看下,凡是不靠谱的提案,都是这样的,「我提议,你们要这么干,对他们才更好」。
简单点就是,我说你干对他好。
然后呢?谁出钱我不管,谁负担成本我也不管。
比如这位的提案,「延长放学时间,可以减少课后托管班的费用支出」。
翻译过来就是,幼儿园小学老师延长工作时间都是应该的、免费的、义务的,托管班的钱能省就省,省下来的钱反正也不用交给学校。
不要奇怪,这就是他们对于金钱态度的基本认知。
同样是这位委员,建议女性产假延长到 3 年到 6 年,建议见面二孩入园费用还要给予补贴,女性休产假停薪留职并继续发放五险一金。
试问,这样的建议真要采纳了,哪个企业还敢雇佣女性?
自己的钱是钱,别人的钱就不是钱。动动嘴就让别人多花钱办实事,这么好的好心是不是也太简单、太廉价了点?
不干活、不创造价值还给钱,某些部门也许真能做到,但要用这个来要求企业,那可真是把办企业当成搞慈善了。
这背后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这个全国最高级别的大会,提案的影响都是全国性的。
但问题是,很多东西完全没有必要全国一个标准一刀切。
就比如小学放学早这个事,也都知道很多孩子放学了没人接就先去托管班。
中午的托管班还有吃饭的作用,晚上的托管班一般就是做作业,然后等父母来接。
可为什么就不能让孩子直接留在学校托管呢?为什么就不能把给托管班的这份钱也给老师一份呢?
我们都知道为什么,教育部既要求减负早放学,也要求老师不能赚外快,所以说什么都白搭。
委员们正确的建议,应该是放开这些条条框框,让学校和家长们自己协商解决具体问题。
几点上学、几点放学,该不该在学校托管、学校老师能不能收托管费,如此具体的细枝末节问题,压根就不应该是他们庙堂之上该操心的。
不操心还好,一操心就是加强监管,或者要你免费多干活。
同样的,女性本来在很多工作上就存在先天劣势(客观陈述一下事实)。
如果再不给女性一定的议价空间,他们获得工作的机会就会被迫减少。
像帮我拆书、封书的大哥大姐那样,凭实力挣钱,这本来就是自己和老板商量的事。
但是当有人强行要求,必须给女性带薪休产假、必须给足「五险一金」的时候,对不起,工作机会都可能没有了。
职场、商场都不是做慈善,都需要面临各种复杂的问题。而委员们那些不靠谱的建议,只能让女性们更没得选。
再比如,恢复电视剧中插播广告的提案,这个稍微靠谱一点。
但问题的根源,还是在于这本来就应该是一个地方电视台自己决定的东西,但广电总局当年为了迎合观众和舆论,非要电视剧中间不得插播广告,结果就是没有赢家。
类似的还有什么建议售楼必须按照套内面积算的,底下一片人为之叫好。
在他们看来,大概的感觉就是,原来 100 万的房子,国家规定按照套内面积来买,就能便宜十几二十万吧。
占便宜的心态很容易让人失去理智,依我看简直不是失去理智,而是降低智商。
所以如果你朋友圈有为这种建议叫好的,你一定要小心了,不仅智商有问题,而且这种占便宜、见不得别人赚钱的心态也有问题。
成年人的世界,应该先从知道别人赚钱不是自己吃亏开始。
评价一个提案是不是靠谱,不要看他说的目的有多好,而是看他背后的逻辑是不是靠谱。
实在看不出逻辑的问题,就看他的建议是增加了选择还是减少了选择,是让人们自己决定呢还是在让别人出钱出力,自己空手赚个美名。

2021年03月08日

——————

限量签名版新书,「一课诚品」店有售,长按识别进入

题图:Peder Severin Kroyer

上一篇:蒜苗,一个深刻的哲学问题

延伸阅读:被道德压垮的逻辑
★ 课程推荐 ★欢迎本号读者扫描下方二维码,由「一课经济学」带您进入崭新的经济学世界。在这里,我们将颠覆您对传统经济学的认知,感受真正的神秘!“零基础无数学,你也可以学好经济学”带您飞速进步。点击下方公众号关注,发现更多精彩文章

扫描加张老师微信,请注明城市+职业

跟张老师交个朋友

请把我「设置星标」

或者多点击「在看」

才能第一时间收到推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