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看了很多书,孩子的阅读理解还是做不好?
很多家长都知道,要做好阅读理解,离不开多阅读,多看书。平时也没少在课外时间给叫孩子安排读书看书项目。
结果一到期末就傻眼:孩子平时没少看书,为什么语文阅读理解题还是做不好?
牛老师想告诉大家,平时的阅读跟语文学习中的阅读理解是两个概念。平时喜欢读书且读了很多书,更多的帮助在于知识的丰富性层面,对于语文来说更多的是体现在作文素材、用词用句上,而不是在语文阅读理解上。
提高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需要在阅读中注意以下几点:
01
巧用信息把握整体。
阅读过程本身就是获取信息的过程,
阅读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捕捉信息的多少。
做题时可先看看文章的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注释等内容,同时特别要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从题目的选项中揣度出文章大概主旨是什么。
了解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后再整体把握全文,对解题也就心中有数了。
02
确定区域圈点勾画
阅读大段文章主要用精读的方法,需逐字逐句推敲揣摩,故平时练习要养成圈点勾画、多做记号的习惯,可以先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和哪些语句有关。确定某一答题区域后,再仔细弄懂这一段每一句的意思,进而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
有了这一习惯就有可能形成较强分析综合能力。阅读时反复琢磨题干,圈画与之相关的内容,答题时就不需要再从头至尾搜寻,可节省不少宝贵时间。
03
注意摘取原文
离开了原材料恐怕谁也答不准,答不全。因此,准确解答阅读题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答案。大多数题目在文章里是能够"抠"出答案的。
当然,找出的语句不一定能够直接使用,还要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加工,或摘取词语或压缩主干或抽取要点或重新组织。即使是归纳概括整段整篇文意也要充分利用原文。
04
课外重点能力培养
学习掌握快速阅读的能力。
因为掌握之后,在阅读文章、材料的时候可以快速的提取重点,更好的整理归纳分析,提高理解和记忆效率;同时,很快的阅读速度还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游刃有余的做好阅读和其它事情。
在平时的阅读中,也要逐步培养:养成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阅读的习惯。
这样才可以使我们在阅读时善于发现重点、新问题、新观点和新材料。在读书的过程中或读完一本书的时候,要学着做点读书笔记,记录一下书本的脉络主旨、主要人物、事迹、以及阅读感悟等,一些优美词句也可以摘抄一下。
比如,段落:掌握段意最方便的办法是抓“主句”,也就是抓住说明全段主要意思的句子。其次,抓住文章的脉络主旨:有的文章,标题就说明了中心思想,有的在文章开头和结尾点明中心思想,有的则通过主要事件来表达中心思想,只要根据主要事件,就能很快确定中心思想。
其三,对于文章、书籍中的主要人物、事迹、观点、中心思想等一些重点,要有意识的进行记忆,形成自己的思维导图,促成更好的理解。
来源:爱语文
往期精选:
你点的在看,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往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