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师说 | 何锋:锐意改革、迎难而上,实现江苏英语教改屡次突破
何锋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机关党委副书记、英语教研员;中学正高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外语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译林版牛津中小学英语系列教材主编。
明师说
江苏,全国基础英语教育改革的先锋阵地。这与江苏省教育政策、环境与机制强相关,也与一位改革领头人的锐意风格密不可分。
1986年,刚大学毕业的何锋直接被分配到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工作的前几年先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初、高中任教。1992年,28岁的他独当一面,肩负起全省基础英语教研重担。这一路,用“疯狂成长”来形容亦不为过。自此,30年教研生涯,坚守、改革,编教材、带新人,大胆创新、稳步探索。“明师说”记者跟随何锋一起思考、求解、剖析,江苏省基础教育改革浓墨重彩的一笔笔。
“学生学业质量监测”
绘制教改十年地图
自2001年英语课改以来,江苏省学科工作一直围绕“课程教学和管理政策研究与实施”,“课程教学过程研究、指导与服务”,以及“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测”三个方面进行。随着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和实施,随着信息技术手段和大数据环境发展,质量评测的重要性日渐凸显。
为此,从2006年开始,江苏省实施义务教育学生学业质量监测项目,内容主要包括学科测试和问卷调查,每两年实施一次,考生覆盖全省所有市、县(区)。测试后形成省、市、县、校四级质量分析报告。
“质量监测,不是为数据而数据。科学有效、面向未来的模型设计至关重要。”何锋介绍道,“学生学业质量监测紧紧围绕学生基本知识和技能发展基础,特别突出了对学生未来发展的核心素养考查。英语学科测试主要内容涉及词汇、语音和语法,能力涉及听、读、写和语言综合应用,具体测试题型分为听、读、写三大板块。坚持以课标为基础、以学习能力测试为导向,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多种形式考查多层次要求,多样化呈现与学习和生活经历相适应的背景材料,充分挖掘客观性和主观性试题的不同优势。”
经过十年的努力,江苏省英语学业质量逐步提升,并实现全省城乡、区域、男女生间差距缩小、水平均衡化。“监测项目对学生听力提升尤其见效。”何锋自豪地说,“英语听力、阅读、写作教学得到重视,学生英语学业成绩的标准达成度远远高出同类地区的全国常模。”
推进学业质量监测项目,实际上推动的是一种实证和科学的态度,而诊断与改进是项目实施的根本。“我们要求各地依据测试数据进行分析,逐步建立起分析、反馈与指导中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工作机制。”
率先试验“人机对话”
再掀英语改革新高潮
作为先行试验区,江苏省中考英语自2009年开始进行改革,将听力和口语考试采取人机对话的形式,进行听力和口语的二合一考试,并且命题、考试、判卷、结果反馈全部由计算机完成,实现了考试和评估的全流程自动化。
一开始准备实行人机对话考试时,何锋也遇到了不小的困难、疑惑和阻力。“换一种新的测评方式涉及到庞大的群体和考试的方方面面,既有考试部门、学校、考生、家长,又有考试组织人员、操作人员、监考人员等;另外每年还要组织考试人员的培训和所有考生参加模拟考试,千头万绪,工作量可想而知。”面对来自各方的压力,何锋顶住了,他知难而上、开拓创新,先选定苏州、南通、连云港三市进行先期试点。经过两年试点工作,新方式才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广。
这一件事,何锋做得很“坚决”:“从宏观层面来说,国家新课标明确提出英语测试应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从操作层面来看,相对于听力和口语考试,人机对话考试能保证考试技术的先进性,增强考试的信度和效度,避免了由于受到天气和供电等不确定性因素以及口语测试中人为因素对考试成绩产生的影响。从根本上说,实行英语听力口语自动化考试,能逐步建立起比较客观、公正、且有详细数据基础的全省检测分析系统,有利于改善评估,使教学指导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实践证明,何锋的坚持是对的。“在中考中实施听力口语自动化考试,改变了中小学英语教学中长期存在的‘重知识,轻能力;重笔试,轻口试和听力测试’的倾向。”何锋如是说,“人机对话的顺利进展,使考试改革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和大力支持。”其他省市的相继效仿、落实和学习,足以从侧面说明何锋的前瞻视角。
“白手起家”编教材
只为了更好地利教便学
与多数教研员数十年基层教学经历不同,何锋的职业生涯基本都在教研室度过,这也培养了他更强的学习意识、研究意识、大局意识、宏观视野和综合把控能力。
1992年,国家允许有条件的地区和单位依据大纲编写教材,在课程行政管理体制上打破“全国统编”的做法,确立了“一纲多本”的课程改革方略。在何锋看来,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打造适合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的好教材”的念头,一直在何锋的脑海中挥之不去。“说实话,教材编写是一项专业化要求非常高的工作,是一项苦差事,挑战性很大。我们顶住压力,进行了教材编写的尝试。”
现行的译林版牛津中小学英语教材是江苏与牛津大学出版社合作的成果。何锋总结教材编写四大原则:“既吸收英语教育教学先进的教学理念,又考虑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传统经验;既吸收国外教材注重交际、信息量大的优点,又考虑我国当前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既考虑教学设备、条件比较好的城市学校,又兼顾面广量大的农村学校;既考虑中小学各学段英语教学的特点和要求,又考虑小学和初中、初中和高中之间的衔接。”
一言蔽之,“理念新、方法活、语言地道、操作性强”是译林版牛津中小学英语教材的特点。“编写教材我们坚持一个理念,那就是教材既要具有当代新教育思想和外语教育理论,又要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符合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的认知规律,教材要利教便学,才能促进教师和学生发展。”
现如今,何锋依旧笔耕不辍。在核心素养的新趋势下,教材修订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筹划中,“我们目前正在认真学习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领会核心素养的内涵和精髓,将根据新要求,着手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教材的修订工作,力争把教材改编好。”
“教学+评价”
英语素质教育两大抓手
江苏教育为人称道之处一直不只是应试强省,而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针对英语素质教育命题,何锋指出两条建议:拓宽教育教学渠道、完善评价体系。
首先,拓宽教学渠道,目的是提升学生综合语用能力。何锋从听说读写教学环节谈起:“听、说、读、写技能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由浅人深、由易到难的任务,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训练。”
素质教育的核心更在于“自主学习”。对此,何锋把它理解为“学习策略的培养”。他认为,教师应是整个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引导者,而不仅仅是简单地传授或灌输知识。然而,中小学生的自主能力有限,需要学生的自我监控和教师的有意监控。
其次,完善科学评价体系。何锋指出:“评价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评价改革与英语课程改革其他方面相比较还显得较为缓慢、表面和艰难。”评价应采用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发挥积极导向作用。
何锋举了“学生档案袋评价”的例子,内容是参与课堂活动的情况记录、读过的英语知识及英语小故事以及自己设计的英语漫画、自办的英语小报等。这是典型的过程性评价。
而终结性评价方面,“江苏省在各类测试中避免了单一能力测试,增加具有语境的应用型试题。”何锋介绍道,“各市中考英语试卷主观题型和客观题型的比例越来越趋于合理,主观性和开放性试题逐年增加。”
事业心+专业自觉
优秀教研员的驱动力
谈起优秀教研员应该具备的品质特点,何锋将事业心和敬畏心放在首位。“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唯有发自内心的喜欢,才能让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教研工作中去。其次,要乐于立足本职,发挥教育行政部门与一线教师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作用。最后,要能够处理好自己与一线教师之间的关系,经常性深入课堂,与一线教师保持良好的沟通。”
“专业自觉”这一点,在何锋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作为教研员,必须是学科专家,需要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出色的专业能力和较强的专业自觉。”何锋认为,专业度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
第一,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与教学实践;具备系统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语言学和学科整合等基础知识和外延知识;熟悉课改和课标的内涵,把握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第二,具备出色的学科课程的教学能力,不仅需要具备教研指导、课程和教材建设、教师培训能力,还必须具备课堂教学能力。
第三,具有较强的专业自觉,免受外界干扰、自主从事或更新专业实践。
谈起教研员的“日常”,何锋始终把“学习”挂在嘴边,学习政策、学习专业、学习做研究。他认为学习和研究要强调一个“真”字:“发现真问题,探索真内容,进行真实验,悟出真道理。常怀一颗创新之心,在教育科研的选题、研究方法、具体实施、数据分析、成果呈现等方面进行创新。做课题研究,要坚持用数据说话,用统计分析,给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明师说
何锋特别忙,“明师说”栏目记者很难有机会见面访谈。可接到问题后,他一面笑说“问题不好答啊!”一面还是认认真真写下了7000字的回复,让明师小编深为感动。想起曾有媒体对何锋的形容:“锋利如芒、温润如玉”,恰如其分。亦有一位多年朋友如此刻画何锋:“事业心很重,行事雷厉风行。但是爱好广泛,喜欢音乐,也爱漫步异国街头,是个热爱生活的、有高雅趣味的工作狂!”而他最亲近的战斗伙伴们,江苏当地教研员们则把“何司令那儿当成各地市教研员们的家”。也许这一声“何司令”,就是对这位改革推动者最好的褒奖。
*本文由明师俱乐部撰稿,转载需注明出处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