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传媒大学,那些从动画系毕业的年轻人
他们为何要学动画?哪里又是他们的未来?
2016 届中传动画系毕业生的毕业设计展映是在 6 月 10 日举行的。那天中国传媒大学综合楼可以容纳 1500 人的报告厅里,上下两层,包括过道走廊都挤满了人。校内校外,总共来了超过 2000 人。
临近放映,李琪伟对自己做的《山中故事》还是没底。半个月前的学院内部评分中,他们组的这部短片只拿到了“良”。音乐授权到展映的头天晚上才拿到,剪辑又再来一次,就这样一直在改。
《山中故事》放映之后,现场掌声大约持续了 30 秒——李琪伟爸妈在现场录了视频,这个时长是他们记下的。组里另外两位同学傅宇轩和黄子珊也是初次看到最终版本,更加激动。
6 月底,Bilibili 网站推荐了一个“中传毕业设计”专题,截至目前获得了接近 36 万的点击量。而《山中故事》在豆瓣上拥有独立页面,评分 8.2 ,是这拨中传动画系毕业设计中得分最高的一部。网友评价它:“难免青涩,但颇得《龙猫》韵味。音乐尤其赞,枝上的花随着配乐的节奏渐次开放,还有小蒲公英萌萌的眼神,很是灵动。”
毕业设计展映就像是中国传媒大学动画系的“春晚”。学生在毕业之前分组制作一支动画短片,所得的评分就是毕业成绩。当人们讨论某所学校的动画系“强弱”的时候,往往直接依据的也就是这些学生毕业作品的水平。
看作识人,“毕设春晚”同样是动画公司来“挑人”的时候。中传现场那 2000 人里,就有超过 40 家和动画相关的公司。展映之后的第 2 天,李琪伟接到了《大圣归来》导演田晓鹏的“十月文化”工作室的电话。他接了这个 offer,成为一名“故事板分镜画师”(动画制作中类似编剧的岗位)。
李琪伟对这样的结果挺满意。
不过这种春晚般的场面有它伤感的地方。各大院校的动画系学生里都有一种默契:在毕业之后,他们可能很难再得到动力,全身心投入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动画短片。在很大的可能性里,这就是他们能做出的最好作品了。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z0310qmxsu2&width=500&height=375&auto=0
《山中故事》by 李琪伟 黄子珊 符音 傅宇轩 张玉冰
四年前,李琪伟从河南来到北京,成为一名大学生。中传 2012 级的这届动画系一共招了 3 个班,81 个人。
这 81 个人是升学制度的一拨优胜者。全国有超过 250 所大学开设了动画本科专业,每一年大概都会有超过 10000 名动画专业的新生入学。这其中通常只有资质最好的才得以进入这几所最好的学校: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浙江传媒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
大多数动画专业都很“年轻”。中传动画系是 2001 年成立的。 2003 年前后,中国开始主动扶持动画产业,绝大多数院校都是在这之后的十年间才陆续开设的。一部分院校开设的动画专业是从别的专业转换而来,把以前的设计、影视等专业的师资进行平移,老师基本还是原来的老师,或者是用年轻的缺乏实践经验的研究生作为老师。即使是最好的院校,也同样存在此类问题。
当然,李琪伟不会知道这么多。他报考这个专业的原因是因为在艺术类专业里,动画系听起来“时髦”。
动画专业和普通文理科专业不同,走的是“艺考”制度,只把高考成绩当做参考,自主专业技能考试才是最主要的。
李琪伟高中成绩不好,学了画。2012 年初,他提前参加了中国传媒大学和北京电影学院两所学校动画系的招生考试,两场考试的内容都包括艺术理论、美术基本功、叙事能力——实际上,这也正是他进入大学之后将主要学习的。
他算“胆大”的,只考了两所学校。一些艺术生为了“保险”,会报考多至十几所学校。
相比之下,李琪伟的同学孔佑阳学动画是临时的“冲动”。他高中毕业于云南师大附中,成绩能考普通一本,反倒没特意学过画。但他高三考虑志愿的时候,“不想学文科,不想学理科”,突然发现还有动画系这种“好专业”。而且他当时在中央电视台上,看到了 2007 届中传动画学生程腾的短片《红领巾侠》,觉得很厉害。
如今这些动机都只能在茶余饭后说一说了。在上了大学之后,他们都发现自己想象中的“做动画”和现实并不是同一个概念。
孔佑阳说自己大学的常态是“熬夜”。中传动画系的课程会排满一周的时间,必修、选修,理论、实操,其中很多课要交作业。例如大一的“二维动画设计”,教的是动画制作中门槛较低的 Flash 软件。学生们可能需要工作十几个小时,做出来仅仅数秒钟的画面。
孔佑阳倒是喜欢这种状态,他觉得自己来对了地方,“身边的同学跟自己是一个世界的”,每天谈的都是艺术、电影、设计。
但李琪伟完全不喜欢。他进校的时候是美术功底最好的学生之一,四年一过,原画却不算强项。他说自己从大一到大三在专业课上有点荒废——如果你愿意,作业是可以应付的。他一度把兴趣转移到了真人电影上,花更多精力,跑去旁听隔壁导演系课程。到了假期,他给电影剧组画分镜、当美术,能赚不少钱,自己付学费和生活费。
从大三下学期开始,同学们便不再上课,开始自由分组做“联合作业”,同样也是制作一支动画短片——为大四的“毕业设计”练手。
在大四前的暑假,他们就开始为“毕业设计”做准备,选伙伴,选指导老师,想剧本,想风格。等到新学期回校,他们就正式开始。
实际上,不论是“联合作业”还是“毕业设计”,它们作为中传动画的强制学业流程,都是从 2010 年(2006 级学生)之后才确定的。中传动画系主任艾胜英告诉《好奇心日报》,在此之前,学生们也需要做毕业作品,但是可能只做一支不能算完整作品的“预告片”就申请毕业,但“看动画和做动画是两个概念”,如果没有实战很难说真正学到了什么。
李琪伟做《山中故事》的过程很不顺利。他纠结着要做一个抒情作品,但不确定如何处理剧情。他想要些更戏剧化的情节,例如让主人公撞进一个山洞,遇到神奇生物,但最后这些情节都没用。实际上,直到最后两三个月,他才算真正想通了方向,进入状态。
而孔佑阳遇到的问题是工作量太大。他和队友郑立刚、吕威的毕业设计叫做《生 ANIMA》,这是一个科幻动画,宇宙舞台,讲的是种族战斗的故事。人物采用写实画风,背景很精细。这部短片长达 12 分钟,是这届毕业短片中最长的。
《生 ANIMA》是得到“优”的短片。制作过程分工明确,孔佑阳做设定,郑立刚的画功好,吕威擅长背景。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z03108lcvzk&width=500&height=375&auto=0《生 ANIMA》by 孔佑阳 郑立刚 吕威
这一届学生最后受到好评的几部短片,风格完全不同。《明美的初恋》走的是日漫爆笑风,讲一个少女只喜欢“人兽恋”,爱上一只猩猩老师。《老歌》的“男主人公”是一部录音机,穿行于 1997 年的北京,遇到一位年代感更强的“八音盒女孩”。也有单独一人完成作品的。《烫烫烫》是一部类似 MV 的实验性短片,侧重风格,工作量就没有那么大。
动画除了画面,还需要制作配音、音乐。每个组都需要花一笔钱,少则三四千,多则一万,由组员之间平摊。
在《山中故事》、《生 ANIMA》、《老歌》、《明美的初恋》、《烫烫烫》的结尾字幕中,都标注了一个“116”的 logo。这指的是位于中传动画学院教学楼一层的“116 自习室”。大概有十组毕业设计的三十多位同学,大四一年是在这间 116 里度过的。
孔佑阳说,在这间房间里大家随时可以看到彼此的进度,互相提意见,如果软件不会用,会迅速得到帮助。另外,如果某组的指导老师来“视察”,会给其它组建议。
有的人成为了公认的“劳模”。《明美的初恋》的李睿杰来得最早,走得最晚。她说同组的潘婧能够画得又快又好,自己要付出更多的时间,来达到目标。
教学楼的门禁时间是 11 点。但同学们没有担心“超时”的,大不了从固定窗口翻出去。每逢赶进度,就有人在这里通宵。这间教室最多的时候,摆过 10 张折叠床。
这一年他们很少有独处的时刻。116 除了人还有动物,包括一只狗、一只猫、两只鸟、刺猬、两只树蛙。在老师们的默许下,它们被养在教室里。遛狗成了一种缓解焦虑的流行方式,有时候刚刚遛完一圈回来,又被人顺手接下,出去遛下一圈。
6 月毕业展映之后,李琪伟给微信公众号“毒舌电影”微信留言,“自荐”这一届短片。对方一开始回复:如果你是院线大片,再来找我们。李琪伟又把 B 站和豆瓣上的评论发了过去。直到 8 月 15 日,他发现“毒舌电影”推送了一篇《又一次被不出名的国产动画惊艳了》的文章。这篇文章获得了“10 万+”的点击量。
尽管学生们不会通过这些短片拿到票房收入。但“学院派动画”已经成为国内独立动画的一个品种,动画迷们期盼着优秀的作品出现。系主任艾胜英说,这也是做毕业设计的意义之一,结果越有“神圣的仪式感”,同学们越会愿意使出全力。
艾胜英同时要负责三个班的学生,是同学们口中“最靠谱”的老师之一。每个班虽然都有一个班主任,但其实除了班会可能很少出现。李琪伟说自己大学三年和老师们都接触不深,但是在毕业设计的时候,还是能得到指导老师的帮助。
并不是每个人都重视动画专业的过程。有的人早就准备换行,想办法“蹭组”,署名在最后一个。有的短片做失败了,小组解散,拆分到其它组里。这一届有 10 个同学被评定为“不及格”,要延缓毕业,再补考。
而有一部分人的毕业去向是在毕业设计完成之前就定了的。“保研”的 10 人名单在寒假之前确定,《老歌》的作者崔戴祺、《明美的初恋》的作者李睿杰都在其中。她们完成了所有课程,包括政治、英语等公共课。
研究生阶段,她们可能也会加入到老师们的动画项目中。中传动画系的 30 名老师中,其中有三分之一都在校外制作商业动画。李志勇的“将将将工作室”制作了动画剧集《功夫兔与菜包狗》。李炜被同学们叫做“原画大神”,是《大鱼海棠》的原画之一,他执导的电影《姜子牙》预告片也在网上得到好评。
特立独行的人也有。动画《烫烫烫》的作者刘南利创业开了一家自己的工作室,先接一些 MV、商业广告的活。她从大二、大三就想好以后不当公司职员。她虽然和大家一样,也崇拜今敏、大友克洋这样的“动画大神”,但如果说向往谁的“人生状态”,她喜欢独立漫画家“门小雷”,因为她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东西,自由自在。
刘南利目前有三位投资人:妈妈、姐姐、还有上海留唐漫画公司的老板刘伟。她大学就和刘伟合作,为对方在“有妖气”漫画平台上创作漫画。刘伟正在筹备做动画,给了她一个“美漫恶搞风”的剧本,让她当导演,再“攒局”找些同学。
毕业之后,刘南利在北京东五环外的“长安水郡”找了间复式公寓,当做工作室和住家。“116”的 11 个同学目前一起租住在这里。
孔佑阳最初的想法是出国念书。他的“偶像”是当年在央视看到过其作品的程腾,后者现在美国梦工厂工作。程腾 2011 年从中传动画本科毕业后,又到南加州大学电影艺术学院的动画系念了 3 年研究生。
2016 届学生中,有大约 5 个人确定去美国、法国等留学。还有一些人仍在申请中。孔佑阳说,出国意味着接受最先进的动画教育,也意味着国外的工作机会。
但是程腾告诉《好奇心日报》,出国无疑是一次赌博,艺术类专业很少有奖学金,他念南加大学费一年就是 15 万美金。美国如果算动画电影公司,顶尖的也就是迪士尼、皮克斯、梦工厂等几家,一年招的人寥寥无几。他是去年梦工厂唯一签约的学生。
另外一个事实是,动画系的学生即使都爱日本动漫,但几乎没人会考虑去日本念书工作。因为日本本土的动画人才也需要长时间竞争熬出头,很难接纳“外人”。
不过孔佑阳还待在国内,他没准备好托福。他说动画系四年下来,自己的应试能力退步不少。他 7 月份去了深圳,加入了腾讯影业的动画部。2014 年 9 月份,腾讯互动娱乐宣布成立影视事业部,2015 年腾讯影业正式成立,首部片单中有《QQ 飞车》的游戏 IP 改编动画电影。
孔佑阳的父母觉得腾讯是稳定的大公司,福利也更好。他决定先“听话”,以后再跳槽——他更喜欢动画人 MJTT 创立的“罗小黑工作室”。这家工作室 2011 年开始制作的网络动画剧《罗小黑战记》凭借萌系画风拥有一批粉丝,也正在筹备电影版本。
2016 届中传动画系毕业生中有 4 个人进了罗小黑工作室,包括孔佑阳的组员郑立刚。孔佑阳说,大家公认业内“靠谱”的公司,数一数大概就不到 10 家。
至于待遇,公司与公司之间差别挺大。少的每月五六千,好的拿到 1 万以上。孔佑阳的另一位组员吕威,现在和他一起在深圳腾讯,但是收入更高,因为进的是最赚钱的游戏部门。
李琪伟说自己曾经不打算进动画公司,但是《山中故事》制作中获得的享受感让他又改变了主意。
他说 B 站和豆瓣网友们的赞扬起初让他“有点儿膨胀”。不过 8 月份到了“十月文化”之后,他看到田晓鹏和其他前辈的水平,足以感到信服。李琪伟说,如果不去“十月文化”,他可能会考虑《小门神》的制作方“追光动画”。他只向往面对最广大受众的商业电影。
也许他能赶上好时候。2015 年《大圣归来》获得 9 亿票房,2016 年《大鱼海棠》获得 5 亿票房。新的公司在成立,新的资本在进入。光线投资了《大圣归来》的“十月文化”和《大鱼海棠》的“彼岸天”。2015 年底光线宣布成立“彩条屋影业”,宣布投资 13 家动漫公司,公布 20 多部新片计划,其中包括对热门游戏、网文、网络漫画的“IP 改编”。
一堆选择里,需要学生们自己去判断什么是未来,什么是泡沫。孔佑阳回忆说,一个安徽的老板曾经在毕业展之后打电话给他,说:“我们要搞一个大电影,你带着你们团队所有人来吧。”
中传动画系的毕业生,已经是“人才市场”上最好的一拨。中传动画学院副院长王雷在接受《AVG 资讯网》采访时说,整个动画行业大概有 20 万从业者,每年都有 1/20 的新人进入某个行业的话,无疑还是多了点。他说:“动画专业规模发展的热度已经基本过去了,到了细心沉淀、比拼质量的阶段了。重要的不是追赶浪潮,重要的是尊重教育的基本规律。”
程腾说 2011 年毕业时候想要进的公司都在洛杉矶。但实际上他现在手头的项目,是属于上海“东方梦工厂”的版权。他说自己也和光线的“彩条屋”聊过,但他觉得自己现在需要在项目中再磨炼一段。
程腾 2011 年的毕业短片《纪念日快乐》拿到了学生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关于毕设会不会成为最好的一部作品,他说,“这只能看你自己了”。
李琪伟还记得在毕业展映那天晚上吃“散伙饭”时,指导老师跟他说过这么一句,“虽然毕业短片中你是创作核心,但是进到公司里面,就需要做一名“螺丝钉”配合别人的工作,这就是产业的状况”。
他接受了这个说法。在表达自己不着急之后,他又说:“我可能到 30 多岁考虑当个导演。”
文中照片来自刘南利、孔佑阳、李琪伟、 崔戴祺
那些看起来快意恩仇的自由职业者,到底过着怎样的生活?
宜家在中国发行了 10 年的《家居指南》,其实隐藏了这 12 个秘密
中国最大家具展上的设计师展位这么寒酸,难道是这一届设计师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