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博士刘力红:大病未必是吃出来的!90%的疾病因它而起
刘力红教授----伦理道德与疾病的关系
扶阳论坛结束那天晚上,刘力红和刘有生两位老师又出现在复旦大学一间很普通的教室,应复旦大学素食协会的邀请,来讲养生之道。
刘力红老师先从中医的角度介绍了心和脏的区别,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是无形的;脏是有形的,是中医里面说的心包。心是形而上为之道;脏是形而下为之器。人是道和器的统一体,中介就是这个心包。而性是生命更高一个层面的东西,所谓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所以,性,心,身,这三者对生命的影响是一层高于一层的。每个层面都有阴阳两面,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假设整个生命是100%,那么身这个层面对人的影响充其量不过20%,心这个层面对人的影响30%,而性这个层面对人的影响是50%。
身这个层面的养生,黄帝内经里面讲了不过三个方面,起居有常,食饮有节,不作妄劳;现在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身这个层面,以为养生就是养身,其实身体养得再好,得满分,也不过就是得了20分。
心这个层面有人心和道心,人心为阴,一个烦恼的心,小人长戚戚,为自己为个人得失,名利生死而烦恼,对生命产生负面的影响;而在心上留下的痕迹是很难抚平的,时间影响很久远,比肉体受伤恢复得慢得多。小人长戚戚。道心为阳,是不烦恼,自在,喜悦之心,君子坦荡荡。常怀为众人之心,人生圆满。所以我们要经常让道心当家。
性这个层面有秉性和天性,秉性是人习性,不良的习气,不良的生活嗜好,不良的生活习惯形成的,秉性是纯阴无阳的,障碍天性,让天性无法照耀滋养人。而天性为阳,人之初性本善。
秉性:恨、怒、怨、恼、烦
对应:心、肝、脾、肺、肾
天性:仁、义、礼、智、信
接着是刘有生老人讲。
(刘有生人称刘善人,是王凤仪先生的学生,他今年七十岁,是长春一个务农人家出身,只读了六年书,青少年时代家贫并患有多种当时的绝症,后来看了民国时代王凤仪先生写的《笃行录》并按照书中所言对照自己,改变自己,从忠孝悌入门,开始了他自己行善积德传奇的人生。刘力红老师在扶阳论坛上是这么介绍刘有生的,他说几年前在清华进修,得见王凤仪的哲学,再去长春见到刘有生老人奉行王凤仪的教诲,积德行善的实绩,是他人生的一个大收获。他说这几年能得到刘善人的教导,是他祖上积德)
刘有生说生病是自己的心性招来的,通过改善自己的心性就能治病。
生气伤肝,上火生痰,所以有气不生常生药,有火不发就是不老丹。
做人孝为本,对老人嘴上一套,心里一套,伤肺,肺属金,亏孝道。
唯己是私,唯人是公,古人读书明理,今人读书名利。大学生读书思想目的是为国家,为人民,要造福大众。
合乎大家就合乎天性,不合乎大家就不合乎天性,不遵纪守法就是违天命。为人就是为己,佛就是为众人。
男人要刚正,女人要柔和。顺老人心,孝,吃素头脑清,吃肉生痰火。
怎么改变心性呢,性格得磨练,逆境来磨。找别人的好处,找自己的错,心头敞亮
中医刘力红教授推荐刘有生讲病
刘善人讲:家庭无行不顺必然要有灾有难生灾长病【刘善人北大一耽学堂谈五行】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是大家极熟悉的文字,它出自《素问·刺法论》中。对于何为正气?也许还有很多含糊不清。
其实,在《内经》的体系,正的定义是确有所指的。在《素问》的“五运行大论”以及“六微旨大论”都有如是言:“非其位则邪,当其位则正。”故而所谓邪气正气,就是当位之气为正气,非位之气为邪气。
在中国文化里,时位是一体的,所以当位非位实际就是当时非时的问题。比如夏天的当时当位之气是热,而非热的诸气,象是寒冷,便被视为邪气,余者以此类推。
当时当位细分起来,就是当下这一刻,离开这一刻便是非时非位。《大学》的八条目用了正心一词,由此我们亦知正心亦就是当下之心,或曰心不羁绊于过去,亦不妄想于将来,时时处于当下,便可谓正心了。
对于当时当位当下,《内经》还用了太过不及来表达,失于当下,该来的未来被视为不及;不该来却提前到来被视为太过。不及用补,太过用泻,所以中医的补泻亦不过是扶正的手段。
按照上述经义,正涉天人,本无内外,为什么经中要格外强调“正气存内”呢?实在地说,只有内在的正才具决定性的作用。内在的正其实就是心正或曰正心,《大学》里面的修身必以正心为前提就是这个道理。
什么因素会影响到这个内在的正?或者说什么因素会影响到正气存内呢?《大学》里例举了四个方面,即有所愤懥;有所恐惧;有所好乐;有所忧患。四者概括起来,亦就是情绪,因此我们需要认清,情绪是最困扰“正心”,是最容易导致正气不存内的因素。
情绪之所以最能影响正,乃因情绪最为二元对立的特质。过去看《中庸》,总以为子思将“喜怒哀乐之未发”作为“中”,作为“天下之大本”,太有些小题大作。今日从二元对立的层面来看,则只有赞叹的分了。
因为对立就不可能有中,而一旦超越对立,中自然就摆在那里,这不就是“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吗?!因此,若然困在喜怒里,就必然陷于二元对立的纠结不能自已,如此便无中可言,无中,正何由出?故而中正往往同言。
只是作为普通的人,实在无法摆脱情绪,亦可以说,整个世界的努力方向便是为了制造情绪。现实世界里,人们把情绪分为好坏,并试图使世界向好的情绪方向发展。而在《中庸》里,似乎所有的情绪,既便是喜乐,都没有被看好。一方面,喜乐的后面就隐藏着哀怒,它们迟早要登台;另一方面,只要是情绪,都会无一例外地具备干扰中正的特质。这是圣人对待情绪的基本态度。
既然现实社会不可能没有情绪,很难做到“之未发”,那么,如何使这些发出来的情绪不构成伤害?这便有一个“中节”的问题。“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和便无伤人之虞了。
中节即是恰到好处,即是没有过也没有不及。让情绪恰到好处地表达出来,其实是很有难度的。现实里我们要么将情绪深埋在心底,以致抑郁、发疯、跳楼,要么就天天人肉炸弹似的,既伤人又伤己。
中节之所以困难,是因为我们各持己见,执持一端,这样便使得本来有限的情绪变得无限。《论语·子罕》有孔子的一段问答:“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这段问答我未必全懂,不过用在此处,倒觉得挺当机的。
执持一端会使有限的情绪流于无限,乃至没完没了。看一看每一个充满矛盾的家庭,无不如此。每天为了同样的事情争吵,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如何使情绪中节?不至流于无限?孔子的经验告诉我们:叩其两端而竭焉。执持一端,死咬住这点理不放,便就没完没了,若能叩其两端,也就罢(竭)了。
叩其两端何以就能竭焉?子思在《中庸》里引用了孔子的另一句话,也许能够帮助我们明白。其谓:“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后世将这句话作了简化,叫:执两用中。执两也好,叩两也罢,不过为了用中,用中的什么呢?用中的作用!关于中的作用,《中庸》用了一个字来表达,这就是:和。和一旦生起,情绪便消于无形。
偏执产生情绪,情绪又不断激化偏执,致使我们远离中正平和。中正是生命的基座,偏离中正,生命的大厦必然倾斜坍塌。
山西南部有一个闻喜县,出过不少人才,县名虽为武帝所赐,但闻喜真正的出处还在《孟子·公孙丑》里:“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后世径称“闻过则喜”。子路位列“孔门十哲”,可对于一般人而言,很多的情绪都由“闻过”而起。亦可以说,闻过实在是考量我们把控情绪的关键。孔子在对自己一生的评价里,到了六十,即称耳顺。所谓耳顺,就是听到各式各样的言辞都不会干扰情绪,或者因各种言辞泛起的情绪都不会左右自己。当然,诸言辞中,又以指责批评甚至无中生有的诽谤一类的言辞,最能令人不悦!
前些天,因为自己的草率在微博上转发了一条未经确实的私信,给当事人及部分同道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尽管自己用能够想到的三条途径作了道歉,但仍遭致尖锐的批评。这些天来,不时地浸染在这些激烈的言辞里,一份忧闷挥之不去。看来情绪一旦落到自身,真还难以自拔。算算不到一年便要进入六十了,可离耳顺真还遥远。
当其位、当其时为正,从外而言,是四时当令之气,从内而言,便是时时处于当下。我们从正的造字可以看出,正从止、从一,故《说文》言正为:一以止。换一个说法就是:止于一为正。止于一,其实亦可看作止于中,因为唯中有一,离开中,便成二了。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是孟子的一句名言,若能止于一,时时处于当下,便就是养吾浩然之气,便就天人浑然一体,如此邪何以干呢?
我们之所以将情绪摆得这么重要,是因情绪最容易将我们留在过去,太多的时候我们会因为过去的不快而纠结不已,总想讨个公道,于是陷入愤懥;情绪亦会将我们逼向将来,并为此忧患,总之它老是使我们远离当下,远离浩然正气。
情绪是自我的影子,或者说是自我的化身,我们品一品公正这个字眼,再看一看偏私,也就知道,只要被情绪左右,便无什么公道可言。或者说只要我们处在情绪之中,便不知道公道了。情绪是如此可怕的东西,实在需要我们去警觉,但情绪又是一个很好玩的游戏,透过这个游戏我们可以很方便地发现自我,发现偏私,发现了怎么办?还得用圣人的方法:克己复礼!克己就是克除自我,破除偏私,私我一除,所剩即礼即公,因公而有正,因正而离偏,情绪便自然弱化。
此文有极大殊胜之能量,为天地道交感应,传50人看到,能消五逆十恶重罪,传二百人,家宅安宁,身体康复,百病不生,富贵平安。传三百人子孙盛昌,功名连绵!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人的一生很短暂请做些对国家社会家庭有意义的事情~!!
多一次分享,多一人受益,多一次转发,多一次布施,感恩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