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赐姓、三代入狱,从政治犯到翻译官,中国百年文化世家,为何人才辈出?
今天的人们提到“英氏”,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执导了《我爱我家》的英达,想到影视界精英“三兄弟”,或是英氏影视公司。
但你也许不会知道,一直活跃于荧屏的英达,出生于一个百余年来中国少有的文化世家。
英达
一百多年前,封建帝制被推翻,昔日风光无限的王公贵族沦为平民,而在剧烈的社会变革之下,无数知识分子凭借自身才学进入上流社会,并将家门之风代代传承,成为名符其实的书香世家。
偌大的英氏家族,代代才人辈出,成为自身所在领域的翘楚。有出生贫困却才华横溢、一手创办了《大公报》的英敛之;有振兴家门、重建辅仁大学的教育家英千里;还有身兼大翻译家、文化部副部长要职的英若诚......
英家四代名人
前排为英敛之、英千里,后排为英若诚、英达
从祖上目不识丁到延续五代传奇,英氏家族几十年风光背后备受磨难、几经戕害,家族颠沛之途,同样展现了中国文化在时代洪流曲折前进的颠簸之旅。
慈禧赐姓、思想维新
英敛之一生只做三件大事
英达的曾祖父英敛之,正是英氏百年传奇的缔造者。
英敛之祖上是满洲正红旗赫舍里氏,幼时家境贫寒,靠摇煤球为生。
虽然生活艰难,但英敛之十分好学,小时候最大的梦想就是有朝一日能够读书写字,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因此经常一个人偷偷去茶馆里捡包茶叶的废纸用来练字。
图片来源自网络
有一天,一位道士想要诱哄英敛之收他为徒,被一位书生拦下,于是英敛之成为了那位教书先生的书童。
英敛之好学不倦,十分聪慧,文章和书法很快就小有所成,很受教书先生的喜爱。
因为经常陪同师傅一起给皇家的千金上课,府上的格格爱新觉罗‧淑仲就看上了这位才华横溢的少年,两人一来二去,自由恋爱,最终在师傅的大力促成下,顺利成婚。
可以说,婚姻彻底改变了英敛之的阶级,但并没有阻拦他前进的脚步。
英敛之的书法作品
民族危难之际,英敛之深受康有为、梁启超变法思想的影响,积极评议国事,反对外来侵略,后因变法失败流亡海外一年有余。他还曾在澳门的《知新报》上发表文章《党祸余言》,表示对变法的失败“深感郁结,心不能已”。
后来,慈禧太后为了讨好洋人,赦免了一批戊戌变法的重要人物,其中就有英敛之。不过当时名单中并没有注明他的姓氏,只有名“英华”,慈禧太后就说:“把那个满人英华也赦免了吧。”
从此,家族的姓氏从赫舍里变成了“英”。
英敛之夫妇和儿子英千里
虽然参与的戊戌变法惨遭失败,但英敛之的内心充盈着进步思想,他不忍看到祖国国土沦陷,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传播来自西方的新思想,让国人觉醒。
于是,1902年,他做了一件中国新闻史上的大事,在天津创办了著名的报纸——《大公报》。创办大公报的本心,就是宣扬进步思想,为公平公正而呼吁,为人民自由而呐喊。
英敛之自任该报的总理、撰述、编辑诸职,不顾危险,大胆议论时政,呼吁慈禧不要“垂帘听政”,拥护光绪亲政,而伴随着列强侵略步伐的临近,他开始伸张民权,反对封建专制。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公报》如实记录了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梁启超曾评论说:“天津之大公报,有特色,有新论,实可称日报进化之一报。”
图片来源自网络
从自己人生经历中,英敛之知道,改变个人命运,乃至国家命运的关键就在于教育,启迪民智,振兴中华的第一步就是发展文化教育。
因此,他做的第二件大事,就是创办北京辅仁大学,任首任校长。
此后,英家的子孙陆续担负起传承民族文化教育工作的重任,英敛之的儿子——英千里,更是将父亲手中规模不大的“辅仁社”,扩张发展成为闻名海内外的辅仁大学。
原辅仁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以后并入北京师范大学
不仅如此,英敛之还十分关心人民疾苦,因不忍见到灾民将儿女遗弃,于是不顾病体,创办了香山孤儿院,其中一所专收男孩,另外一所专收女孩,总共收了男女儿童差不多千余人。
香山孤儿院
离世前,他曾在香山顶峰刻下四个大字“水流云在”。一生搅动风云,一生心系民生,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英敛之留下了属于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供世代后人缅怀。
图片来源自网络
幼年留学、2次被俘
英千里改变家族命运
对于英家人来说,英敛之的故事或许太过于遥远,如果说英敛之叩开了家族荣耀的大门,那么儿子英千里就是那个真正改变了家族命运的人。
英敛之很有远见,在儿子仅仅13岁的时候,就把他托付给好友雷鸣教父,远赴欧洲求学。而他的这个举动也令英家后人啧啧称奇,“英敛之这个人意识太超前了,一百多年前能有这样的眼光、气魄,他可就这么一个儿子。”
英千里
11年后,24岁的英千里不负众望,从伦敦大学毕业回国,主动肩负起民族教育的重任,帮助父亲筹办和壮大辅仁大学。
英千里学识渊博,又因为幼年时的留学经历和出众的语言天赋,娴熟掌握英、法、西班牙、拉丁、希腊文,讲起课来绘声绘色、深入浅出。对于那些对外面世界一知半解的中国学子们来说,英千里的口中是个广阔神奇的世界,因此他的课总是座无虚席、人满为患。
其实,教育是份十分清苦枯燥的工作,但英千里一坚持就是二十多年。他手下教出的学生,大多英文能力出众,在各自的领域里大放异彩。
二十多年里,辅仁大学在他的领导下,羽翼渐丰,兼备中西方特色,文理教育系完整,成为无数学子心中最理想的求学之地。
英千里(第二排右3)与辅仁大学教师合影
但很快,英家教书育人的平静生活被日寇的入侵打破。抗日战争一触即发,一直站在教育前线的英家自然被卷入其中。
北平沦陷后,英千里就和辅仁大学的一些爱国人士们秘密成立了地下抗日组织“炎武学社”,积极宣传抗日救国的主张,一面鼓励学生们投身抗战,一面积极掩护优秀青年潜伏后方。
虽然幼时离家、远赴国外,但英千里的内心,荡漾着和父亲英敛之一样强烈的爱国情怀:“世人成功失败,在于人格道德。中国人,不论在怎样的残酷的铁蹄下……终究是不会被征服的。”
此后的岁月里,英千里曾两次被捕,几度在监狱里遭遇酷刑,要求他交出手中抗日积极分子的名单,但他从未屈服。
彼此,英千里的儿子英若诚才刚刚12岁,他亲眼看着日伪特务翻墙闯入家中,带走父亲,家人的生活也受到监视。作为长子,英若诚经常给被关押的父亲送衣物和饭菜,监狱里的编号770成为了幼年英若诚心中最不可磨灭的记忆。
一直到1945年日军投降前夕,英千里才被放出狱。
1948年英千里当选为北平巿国民大会代表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因为蒋介石的“人才抢救计划”,英千里和胡适一同乘坐飞机飞往台湾。当时家人和英千里都认为,不过几月时间,他就能回到故土,不曾想,这一别就是20余年,了无音信。
在台湾,英千里依旧不忘自己身上的教育使命,义无反顾地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注到人民教育当中。当时台湾省所有从初中一年级到大学四年级的英文教科书,均出自英千里之手。
而后来的台湾领导人马英九也是英千里的得意高徒。
英千里墓
政治犯人、大翻译家
英若诚的戏剧人生
演员、翻译家、政治犯、文化部副部长,以及英达的父亲....... 当这些身份都汇聚在一个人的身上,会勾绘出怎样一段人生传奇?
从英氏家族之始,真正在家庭正统文化气息熏陶下长大的人,正是英家的第三代——英若诚。
图片来源自网络
英若诚的母亲蔡葆真是一位十分思想进步、学识广博的女性,她奉行“树大自直”的教育理念,在教育上给予子女最大的自由空间。
而父亲英千里带给孩子的,更多的是“西式”的“绅士教育”理念,家庭关系和睦、家人之间平等相处,在英若诚的记忆中,父亲只动手打过一次孩子。
幼年时,英若诚居住在晚清权臣庆亲王奕劻的府邸,家里除了价值连城的古董珠宝之外,摆放最多的就是各种书籍,家里的几个孩子童年最大的乐趣,就是一头扎进书本的海洋里。
英千里工作不忙的时候,就会陪伴自己孩子玩耍,给他们讲希腊神话,从《伊利亚特》到《奥德赛》,英千里说的生动有趣,孩子们乐此不疲。
英若诚
12岁时,英若诚被父亲送入圣路易中学就读,接受的全英文教育,管理十分严格。
在那里,英若诚花了大量时间学习英文,他努力背现代诗,背《圣经》,奠定了扎实的语言基础。他的英文十分流利,中英互译如闲庭若步,吵起架来甚至比正宗外国人还要顺畅。
一直到多年后,英若诚仍然是儿子英达心目中的活字典:“我写剧本的时候,遇到什么字儿、什么词儿想不起来,一个电话打给老头儿,他张口就能告诉我,每次都这样,比字典还好使。”
英若诚在《茶馆》中饰演刘麻子
因为出色的语言能力,年仅16岁的英若诚就从圣路易学成毕业,顺利进入了清华大学的外语系。
英若诚不仅学识渊博,而且情商很高,对待人生,有种不同于传统文人的豁达和幽默。
在清华时,英若诚追求未来的妻子吴世良,曾对她说,不敢保证她余生富贵,但能让她幸福,永不孤单:“结婚后每天都有笑声。”
英若诚与夫人吴世良
在英达7岁那年,家族遭逢突变,在那段特殊的动荡年代里,是非颠倒,黑白混淆,很多文人都在一夕之间沦为阶下囚,这其中也有英若诚。
很多知识分子在牢狱之中陷入自我的精神折磨,因而活得十分困顿。但英若诚并不这样,他知道自己没有犯任何错误,那么被关入狱的期间,最重要的就是找点事儿做:“我决定要利用在监狱的日子尽量从其他犯人的背景、经历中吸收有用的东西,靠自己的智慧和幽默感生存下来。”
在狱中,英若诚用一切可用的资源制作日常所需的勺子、毛笔和墨水,向周围的狱友讨教,学习和记录各种菜肴的制作方法。
英若诚在狱中做的笔记
他还对着毛主席的照片画像,模仿毛主席的书法。
英若诚画的毛主席像
并将自己的经历写进传记《水流云在》中,书中写道:“我写这部传记如果有更深一层的目的,那就是要告诉人们,我的一生看似充满了曲折和不幸,人们也许会为此感到不平,但我的自身体验完全不是那样。”
小时候英达听着父亲说起被日本人关监狱的故事只觉得有趣,丝毫不会害怕:“小时候我老觉得父亲口中的监狱是个很好玩的地方,我觉得他就是在监狱里玩了四年。”
英若诚和儿子英达
出狱之后,英若诚将自己的精力全部投注到了自己喜爱的翻译和戏剧表演事业中,他的突出奉献也让英若诚这个名字成为中国戏剧史上重要的里程碑,被称为中国戏剧翻译史上的“超人”。
作为翻译家,他翻译了莎士比亚的《请君入瓮》、阿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赫尔曼·沃克的《哗变》等多部名剧译成中文引进中国,并积极参演其中的角色。
在翻译过程中,英若诚非常注重语言对观众的直接效果,力求译文既忠实原著,又符合中国观众的审美习惯,使每个角色的语言都各具特点。
英若诚在《推销员之死》中饰演威利·罗曼
被导演阿瑟·米勒称为舞台上演这一角色最好的演员
《哈姆雷特》中“To be or not to be”,正是英若诚翻译为现在广为人知的名句:“是生,还是死?”
图片来源自网络
与此同时,他也曾将老舍的《茶馆》、巴金的《家》等中国佳作译成英文,成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中转站。
一直到今天,话剧《茶馆》在国外上演时采用的英文字母,依旧使用的是英若诚提供的译文版本。可以说中国戏剧能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英若诚功不可没。
英若诚、老舍、焦菊隐在读《茶馆》剧本
晚年时,英若诚回顾自己的一生:“回想我的一生,我觉得所有的一切都不是偶然,我也并不希望历史是另外一个样子。我希望自己是这个时代的人,代表了我这个时代。”
一百余年来,英氏家族缔造了无数传奇,他们的个人命运和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紧密相连,书香世家的世代传承为中国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壮大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英若诚生前表示:“我们家的人命中注定是要做知识分子的,所以别的可以不管,得有知识。”所以,纵观英若诚的子侄辈,女儿英小乐是位画家,儿子英达、侄子英壮和英宁,都成为了中国情景喜剧的标志性人物。
英达说:“我们继承的是家庭中的一种氛围,因此我不可能不走上搞艺术这条路的。”
而对于英达来说,已逝的父亲是心中永远的偶像,多年之后,他再次翻看父亲的自传:“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又一次惊奇地发现了我的父亲,他的聪明,他的锋利,他的博学,他的幽默......我到今天还没有超越他!”
和英达一样,再次回顾这个传奇家族的百年历程,他们风云际会、跌宕起伏的一生,与生俱来、世代相传的爱国精神和教育使命,也让我们得以窥见中国百余年时光里或辉煌、或落魄的命运转折......
这样的家族,才是真正当之无愧、可敬可佩的书香世家。
作者:Cheryl,精英说90后作者,英国海归,用心写字。精英说是全球精英、留学生的聚集地。每日发布海内外前沿资讯,这里有留学新知、精英故事及美国街头访问,全方位为你展现真实的海外生活。欢迎大家关注精英说(ID: elitestalk)。
Reference:
周萍萍:英敛之与香山静宜园
澎湃新闻:旗人英敛之:他创办了《大公报》和辅仁大学
万象历史:50年前的今天,英达的爷爷,创建辅仁大学的英千里逝世
新浪:他,英达爷爷,马九英老师,被公认外国人心目中英语最好的中国人
英若诚自传:水流云在
剧说repo:“英若诚,比戏剧还戏剧的一生
世界华人周刊:从目不识丁到5代传奇,这个中国大家族,为什么总出牛人?
新世纪周刊:英若诚自传讲述传奇般的英氏家族
嗨,有件事儿要麻烦你:
因为最近微信公众号平台改变了推送规则,
大家的订阅号时间线都被打乱了。
你参与互动少的号,会被往下沉,
所以,如果想要及时看到我们的文章,
需要麻烦你在读完文章后点一下“在看”。
或者点击公众号介绍页的右上角,
把我们设置为“星标”,
这样才能保证文章会被第一时间推送给你。
谢谢支持,顺祝夏安
精英说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