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十项”尖端技术缘何能快速转化“六项”?揭开同济大学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背后的创新密码

吴苡婷 上海科技 2024-02-14


外面已是万家灯火,而在普陀区桃浦国际健康创新产业园的11号办公楼内,致慧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各个办公室内依然是灯火通明,同济大学医学院陈炳地老师和同事们正争分夺秒开展科研工作。


仅仅化验几毫升血,不仅能捕获其中隐藏的近百种癌细胞,还能根据结果来指导癌症的个性化精准治疗。2020年12月,陈炳地研发的科技成果“新型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纳米技术”入选2020年度“同济大学十大最具转化潜力科技成果”。2021年4月,致慧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成立,在短短两年多时间内,公司完成三轮融资,融资规模超过5000多万元,估值已超数亿元,部分产品已投放市场。


从一个大学老师到一个冉冉升起的高科技企业的创始人,陈炳地的传奇经历在同济大学并非个案。近年来,同济大学主动对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区域重大发展需求,发挥优势学科和基础研究的溢出效应,在技术供需双侧发力,疏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双向链接的车道,打通科技成果从形成到孵化,再到产业化的全过程各个环节,象牙塔中的大量科技成果开始服务国计民生。


除了“新型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纳米技术”,2020年度获评的“同济大学十大最具转化潜力科技成果”还有5项也完成了技术转移,实现转化。而2021年度和2022年度获评的“同济大学十大最具转化潜力科技成果”也有不少已进入产业化通道中,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之高令人赞叹。


让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同济大学在实战中究竟是如何让创新要素快速流动,加速运转的?记者进行了一番调查。


创新主体相互协同,

形成转化“大兵团作战”模式


同济大学坚持“国家所需、科研所向”,三年前,同济大学推出了《关于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质量的若干意见》30条,深入实施“基础研究能力提升计划”“技术攻关能力提升计划”,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全面提升同济大学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创新质量,营造潜心研究、勇于创新的学术生态,大量高质量的原创成果持续涌现,为规模性的科技成果转化奠定了基础。


早在2012年,同济大学就成立了技术转移中心,深入推进高校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提升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现已建立了一支专业化技术转移服务队伍,提供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服务。


与此同时,“三全五环”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在同济大学也逐渐形成。2022年,同济大学入选首批“科创中国”创新基地。


同济大学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同济大学逐步形成了科技成果转化“大兵团作战”模式,在实践中,促进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贯通与融合,加快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由同济大学科研管理部、同济创新创业控股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十大最具转化潜力科技成果”评选是同济大学面向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一项“大兵管作战”的创新尝试。


2020年6月,同济大学校园中出现了“十大最具转化潜力科技成果”活动的征集海报,随着活动深入,大量科技成果进入了学校相关机构的视野中。


同济大学科研管理部部长冯世进介绍说,当时我们将评选定位为一个输入端口,希望挖掘有转化潜力的科技成果,通过已创建的工作体系尽快输出,投入产业并服务经济建设。


“科技成果转化对于高校来说是很重要的工作,但不是所有科研人员对此都有深刻认识,我们希望通过评比调动积极性,提高认识,让他们潜移默化地感受到成果转化价值,培养根据社会需求解决难题的科研意识。事实证明,效果十分显著。”上海同济技术转移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贺鹏飞说。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周颖对这样的流程颇为赞同:“之前埋头科研工作,虽然对科技成果转化略有了解,但精准度不够,全程参与了‘带刚度自适应特性的三维隔震/振装置’成果的评选过程后,自己对成果转化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从“各凭本事”转化,

迈向“全要素聚焦”的综合推动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柴晓利团队的“基于微生物调控的水体原位生态修复技术”成果以1035万的价格转让给了湖南三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短短三年时间,该成果已在湖南、海南、广东等地推广,创造数亿经济效益。


但如果追溯其转化过程,就会发现外部创新要素配置的重要性,同济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全要素工作体系发挥了巨大作用。


为了促进创新要素的综合推动,两年前,同济大学着手建立同济致蓝概念验证中心,同时建设成果库、专家库和场景库,希望弥补基础研究成果和产业技术产品之间的断裂带,填平科研人员和市场机构都“无能为力”跨越的“死亡之谷”。这也是全国第一个得到教育部财政资金支持的高校概念验证平台。


中心从产业需求侧出发,筛选出能解决实际产业需求的基础研究成果,使其从具有商业化前景的科研成果“破茧成蝶”为能够与产业对接的“高价值”科技成果。市场化运作需要经费支持,为了加速转化,同济大学还为每年评选产生的“十大最具转化潜力科技成果”配备经费,每个项目最多可获得100万元的概念验证费用。这一举措让同济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变得更加高效。


陈炳地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在参评前,陈炳地只是同济大学医学院一位普通教师,手握前沿的科技成果,无团队,也无资金。在传统模式下,他单枪匹马很难走通成果转化之路。


谈起这段工作历程,同济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的一位项目经理有点兴奋,“靠‘全要素聚焦’的推动,同济大学普通科研人员带着成果居然就创办起一家潜在的独角兽企业。”


改变“标准模式”思维,

走向“一事一议”的定制服务



同济大学医学院薛志刚团队研发的“干细胞技术及相关制品用于脱发治疗”科技成果被评为同济大学2021年的“十大最具转化潜力科技成果”。近期,这个科技成果和2020年同济大学“十大最具转化潜力科技成果”评选中展现的相关干细胞技术一起被“打包”,将要转让给一家生物医药领域的高科技企业。不远的未来,消费者可在市场上获得治疗脱发的物美价廉的高端产品。谈起转化的经历,薛志刚十分欣喜:“没有想到,一个基础研究中的突破能如此快地进入产业通道。”


相关技术整合打包,联合出售,这种过去在西方发达国家技术交易领域经常呈现出的场景如今也悄然出现了同济大学的校园内。


上海同济技术转移服务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翟智负责此项“打包”工作,他告诉记者,干细胞研究是同济大学医学院的科研“强项”,但很多团队“单打独斗”,缺乏内部合作,我们就想尝试“一事一议”的模式,对其进行整合。


“单个专利不能直接解决应用难题,这就好比是一台电脑,硬件和软件都属于科技成果,但只有装配到一起,才能形成一台可以使用的电脑。”一位技术经理人介绍说,目前同济大学技术转移中心还在尝试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利整合工作,希望一些核心技术也能实现快速转化。


在专利整合的背后,一些基础性的工作也在进行中。据了解,目前在同济大学科研管理部的推动下,学校已和多家专业转化机构合作推出“项目专利顾问”“专利申请前预检索”“专利申请提案转化价值评估”“授权专利竞争力分析”等多个增值服务产品。


“这三年最大的工作感受是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没有一个标准化的模式,每个成果都是独一无二的,服务社会的角度不一样,转化路径和方式也不一样,无法形成标准化的服务流程。”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杜豫川团队研发的“路面多维高频检测装备和智能养护技术及应用”科技成果去年以3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了上海同陆云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这家公司的总经理是杜豫川的博士生张晓明。


杜豫川也成为上海同陆云交通科技有限公司的首席科学家,目前成果已走向产业化阶段,开始产生经济效益。


“成果矩阵”组团出击,

进入经济领域“产业浪尖”


今年5月16日,同济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概念验证宝山中心揭牌,这也是全国首个区校概念验证平台。同济大学连续三届“十大最具转化潜力科技成果”评选的所有科技成果将面向宝山区所有的高科技企业服务。中心的工作是分析同济大学科技成果与宝山区1000多家高科技企业之间的主营业务和主要产品的匹配度,促进区域企业的技术升级。


“三年的努力也让我们形成了技术熟化的‘十八个步骤’,简称‘十八变’,我们还会根据技术、专利、产品、市场、团队和资金六个维度给进行概念验证阶段的科技成果评级,根据国家的相关标准,目前有13级,我们推动科技成果努力‘升级’,未来还将带着这些正在熟化的前沿科技成果参加各类展会,与全国各地的企业进行对接,希望能让同济大学科技成果的作用最大化地显现。” 同济致蓝概念验证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致慧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示范经验给了同济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的工作人员很多启发。因为可与每年评选出的“十大最具转化潜力科技成果”进行“亲密接触”,今年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MBA技术转移班的招生格外火爆,来自各大企业的学员们都迫切希望来到同济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的实训基地一展身手,在这里不仅可与科研团队合作交流,获得不可多得的实战服务机会,为一流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锦上添花”,还可能会“偶遇”潜在的独角兽企业。


“十大最具转化潜力科技成果”转化中也有一些遗憾。同济大学的技术转移中心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在成果矩阵中有一个颇具前景的新药,因为目前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制度中的“责权利”问题的桎梏,在与国外发达国家同等技术的产业化比赛中“败北”,虽然最终完成了成果转化,但转让费用低于之前的预期。


比较欣慰的是,新出台的《上海市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已快速解决了这一难题。同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童小华院士告诉记者,学校正在制定参与这项改革试点的具体行动方案,未来同济大学内部的前沿技术将和国外前沿技术一起“起跑”。


据了解,同济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正在不断扩大验证科技成果的场景库容量,和国内大量的龙头国有企业建设概念验证平台,将利用其先进的设备和前沿的场景进行技术的验证。


同济大学的探索还在进行中。在刚刚结束的同济大学第十二次党代会的报告中提出,要“强化全链条成果管理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高质量科研成果转化率,同时要加强科研成果对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将最新成果转化特色教材和课程。”


2022年11月,由同济大学联合杨浦区、嘉定区共同建设的“自主智能未来产业科技园”。近日,NICE2035赤峰路国际创意设计街方案发布,将基于“生活实验室”理念、NICE2035一期的成功经验,聚焦“原型创新”,积极推动一批具有示范推广意义的智能治理新技术、新模式、新场景落地。无论是“自主智能未来科技园”的建设,还是NICE2035赤峰路国际创意设计街的构建,其都是环同济知识经济圈迈向千亿级的突破性创新引擎,是“大兵团作战”方阵中的关键一环,也是承载未来同济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


并肩作战、协同一致、打通堵点,在科技成果转化的征途上,同济大学还将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上海科技”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企业及专家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

编辑:拾


↓分享

↓点赞

↓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十项”尖端技术缘何能快速转化“六项”?揭开同济大学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背后的创新密码

吴苡婷 上海科技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