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师大故事丨万慧芬:抒怀巾帼情,红心永向党


人物简介



万慧芬,1928年出生于北京,汉族,江苏无锡人。1948年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学习,曾作为北师大中央土改工作分团成员参与江西省兴国县茶园乡的土改工作,毕业后全面负责创建山西大同三中,担任行政领导工作及教学工作。1974年调入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负责英语编译工作直至退休。曾获2009年度北京师大实验中学荣誉校友称号、2012年度北京师范大学荣誉校友称号。

“是党培养了我,我不能辜负党的培养”,是整个采访过程中,万慧芬重复最多的一句话。一心向党,公而忘私,是贯穿她整个生命的一条主线。“无私甘奉献,一心办实事”是万慧芬的人生准则,亦是她一生的真实写照。



1

品学兼优  年少初立革命志向


1928年,万慧芬出生于北京,是个北师大“老土著”。小学就读于北师大第一附小,1945年考入北师大女附中,因品学兼优,毕业时被免试保送北师大学习。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她毫不犹豫选择了外语系。早在高中读书时候,她就听闻外语系学生组织参与的一些爱国活动,对此向往不已。除此之外,还有两个更明确的原因,“外语系是个大系,焦菊隐、洪琛等教授学者云集;它又是红系,当时北师大地下党总支有三个支委,其中一个就设在外语系”。谈起当年的学习,她回忆道,“一年级修读马列主义等公共课,二年级学习专业知识,学校也为我们开设了丰富的选修课,我选修了俄语”。专业学习之余,在党的教导和培养下,万慧芬阅读了大量进步书籍,并有机会参加开国大典、游行联欢、纪念中国共产党建立30周年大会等活动,对党有了深入了解,自此,她树立了坚定的革命信念,在新中国建立之后就申请加入共青团。


万慧芬(左图:左一;右图:前排右二)与同学们合影      


性格爽朗活泼的万慧芬,领导和组织才华逐渐展露,先后担任了班主席、外语系系会主席和北师大二院(即文学院)学生会宣传部长等职务,负责学校午间广播稿的审阅,组织学生春游秋游,筹备北师大“三八”国际妇女节活动等。与现代的大学生活相比,回看过往,一些“当时只道是寻常”的事情却显得新鲜有趣。当时学校成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伙委会,在食堂负责食材采购、菜品安排、后勤服务等工作,两周一轮换。万慧芬担任了伙委会的主席,组织入伙学生管理伙食。“当时权利还不小,不仅可以决定大家每天吃什么,还可以获得学校发放的补助,每次有两三块钱呢”。虽然年事已高,但万慧芬关于大学时代的记忆从未褪色,这些美好的片段通过她的动情描述,仿佛在脑海中重新上演了一遍。万慧芬有一本红色的日记,里面详细记载了大学时候每天的生活情况,采访期间,粗略翻看,非常震惊,工整的字迹,详细的记录,漂亮的英文圆体字,让我们对老一辈的师大人肃然起敬。保持记日记的习惯,在年轻大学生中已实属罕见了。通过这些学生职务,万慧芬提高了政治觉悟、锻炼了工作能力。在大三时,万慧芬加入了1951年的中央土改工作团,赴赣南老革命根据地兴国县参加土改工作。1952年,土改回校后,她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万慧芬日记本


2

亲历土改  一腔热血投身实践


“95年来,我们党取得的所有成就都凝聚着青年的热情和奉献”。建国之初,投身社会主义建设,贡献青年力量的大军中,也有北师大人的足迹,万慧芬就是其中一个。1951年10月,党中央开展全国最后一次土地改革。万慧芬清楚记得当时毛主席这样强调土改的重要性,“状元三年一考,土改千载难逢”。根据部署,中央政府各部门部长、局长,民主党派人士及几所重点大学高年级大学生都加入这次土改工作团。北师大选出了一部分学生组成中央土改工作团十三分团,参与土改工作,当时读大四的万慧芬被列入了名单。


1951年,中央土改工作团大学生土改十三分团在渡船上


1951年,载着北京大学生土改分团的专列南下,同时承载的,还有他们的青春激情。专列逢车必让,从北京到汉口,走了整整两天。到达汉口后,他们乘轮渡过江,再乘火车到武昌,最后坐大巴到中南区军政委员会驻地—武汉。在出发前,万慧芬与同行的同学们接受了十多天的集体培训,聆听中央领导的指示,了解相关土改政策,“大家都做好了不怕吃苦,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经受考验的思想准备”。随后,北师大土改十三分团被派往宁都专区的兴国和雩都两县开展工作。


外语系土改小组成员在兴国土改工作驻地


雩都、兴国两县是老革命根据地,中国红军就是从雩都县渡河北上开始长征的。兴国是中央苏区的模范县,闻名遐迩的将军县,也是革命烈士最多的县份。通过时任兴国县委杨锐政委和李贻树县长的报告,万慧芬和同学们了解到兴国人民光荣和感人的革命斗争历史,“我们更加崇敬和热爱老区人民,作为能在兴国搞土改的学生,深感荣幸”。


土改结束前,教育系和音乐系学生与地方干部合影


在分配土改任务前,北师大土改第十三分团党支部决定,把万慧芬从外语系小组调到力量相对薄弱的中文系小组,负责茶园乡的工作。茶园乡地处兴国边界,下辖茶园、匡坊、罗坑等六个行政村,一般情况下,两位大学生负责一个行政村,万慧芬却被委以单独负责茶园乡的重任。“党支部调我独自掌管茶园村的工作,这是党组织对我的信任和培养,我必须无条件服从革命工作的需要和党组织的决定”。没有任何犹豫,万慧芬打包行李,住到了茶园乡。白天,万慧芬与农民一起劳动,帮助兴修水利,访贫问苦,讲解政策,做村民的思想动员。为了不影响农民的生产劳动和正常生活作息,土改工作团安排大家晚上在村公所开会,经常要凌晨才能结束。万慧芬翻山过岭回到村公所需要二三十分钟时间,正值冬季,万慧芬独自走在深山峻岭中,听着山风吹着树木沙沙作响,又想起村民议论的地主婆在路经的木桥上投河自尽,害怕至极,但别无选择,只有鼓足勇气,急步返回。当地村民知道这些情况后,钦佩地夸奖赞她:“同志嫂真不简单,胆子大,有魄力。”从1951年11月底,进驻茶园村,直到1952年4月初完成土改任务撤离,四个月的时间,每天朝夕相处,万慧芬与革命老区的村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被他们亲切地称作“同志嫂”。土改后期,她参与了协调分配土改土地,帮助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工作,当然,让她引以为豪的还有另一件事件:为改善茶园乡重男轻女,妇女没有社会地位、没有自主权的现象,万慧芬通过讲故事、举实例来启发农村妇女努力学习文化、提高觉悟,争取自己的权利和自由。“我一定要把妇女的思想工作做好,还要争取保护她们在土改中的各项权利”。受她的影响,茶园乡一名妇女同志刘甲凤在茶园乡建立乡政权时,被选为副乡长兼妇女主任,工作能力得到了肯定。如此看来,万慧芬的努力有了结果。


2012年,万慧芬(左)与刘甲凤合影


“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无所畏惧与内心的坚定信念,让二十岁出头的万慧芬经受住了考验,圆满完成了任务。“党中央安排大学生参加土改工作的决定是英明正确的。”近70年后,万慧芬仍然反复强调当时国家政策的深远意义,“我们不仅认识到了土改对农村生产发展以及农村工作和基层工作对国家建设的重要意义,更认识到了我们是党和国家培养起来的大学生,一定要急国家之所急,服务于国家需要,为革命贡献力量,回报国家对大学生的培养”。参与土改期间,在革命老区人民的教育和帮助下,年轻的大学生认真贯彻党的政策,积极努力工作,政治思想进步很快,有七位同学光荣入团,万慧芬也在土改后申请加入了共产党。1952年4月10日,万慧芬和同学们回到北京,返回课堂,恢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


2001年,万慧芬重返兴国


与兴国的缘分,并没有因为土改结束而终止。2001年,万慧芬受邀参加了“土改工作团五十周年重返兴国活动”。回京后,她以一名老共产党员和一名曾参加革命老区土改工作的老大学生的身份给党中央呈报了一份《重返兴国纪行》报告。她向党中央建议,希望国家在政策、规划、投资、扶贫和教育等方面向兴国这样的革命老区倾斜和扶持,并请中央有关部门在兴国资助修建一所红军后代学校,虽当时未能实现,但2015年9月,红军后代学校最终建成,为兴国的人才培养、地区发展和建设提供了力量支持。几经努力,万慧芬还从教育部的国家计划投资项目中为兴国争取到180万元的资金,资助修建了兴国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2008年建成投入使用后,这个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成为了当地的文化阵地,受到青少年和家长的高度评价,还被教育部表彰为“全国县级示范性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后来我去活动中心参观,一位九岁女孩连夜为我赶绘了一幅画,画面上有模范县和一群女孩欢迎一位老奶奶,意寓生动,我很感动。”如今白首已心尽,万里归程在梦中。一次特殊的经历,一次青春激情的挥洒,这片热土便成了万慧芬永远的牵挂所在,只要有机会,她就想着多回去看看。


2012年,万慧芬重返兴国


3

艰苦创业  革命青年志在四方


“要做一番伟大的事业,总得在青年时代开始”。奋斗的青春,和党的伟大征程,底色是一致的,步伐也是一致的。1952年8月,国家首次对毕业大学生实行统一分配,万慧芬按照当时的条件本可以留京工作,但她主动申请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创业,之后便来到了塞北边陲的大同市,成为了新中国成立后分配给大同市的第一位大学生。“那时候也没有想得太多,只是觉得自己是党员,应该为新中国的革命事业献身。”万慧芬回忆道。初到大同,她就临危受命,承担起了筹建市立中学的重任。刚走出校门,缺乏经验的她内心非常忐忑,但领导的一针“强心剂”让她鼓起了勇气,并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出一番事业来。“你是最合适的人选,你有足够的能力来承担这个任务,这是革命工作的需要”。


建校筹备工作正式开展,这个过程中,万慧芬坚持校舍基建和教学建设齐头并进。在设备简陋的办公环境下,万慧芬充分发挥自己在北师大所受教育的优势,并借鉴北京先进中学的经验完成了建校规划的制定和校舍的布局安排,制定了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校规校制等。


在万慧芬与筹备组同志们的不懈努力,以及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不足两月,这所市立中学(后被命名为大同三中)移迁新校址。1952年10月20日正式开学上课,教学工作逐步走向正轨。建校之初,学校系统的管理机制还不完善,作为学校仅有的一名党员,万慧芬一人承担了教学、行政、总务的工作,负责管理当时的6个班200多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虽任务繁重,但各项工作都被安排地井然有序。


在管理教学工作中,万慧芬边探索研究教学方案,边下到课堂去听课。除此之外,她笑称自己还有两大法宝:“一是建立教室日志,由班主任记录学生的政治思想,她进行总结和反思。二是建立教学日志,班主任统计学生们的教学意见,了解教学情况。”由于万慧芬带领的筹建组于短时间内完成了大同三中的建校工作,且办学理念新颖,教学方式先进,为其他学校提供了借鉴,大同三中得到了一架进口钢琴作为奖励,成为当时全市唯一一个拥有钢琴、专业音乐教室、专职音乐教师的中学。


1952年,万慧芬在大同三中


在大同三中建成后,1953年1月,中央组织部将万慧芬调回北京到中共中央调查部从事与英语相关的工作。1974年调到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从事联合国文件的编译工作,直至退休。虽然离开了大同,但是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始终留在她心中。2011年,万慧芬撰写了《牢记党的培养 难忘峥嵘岁月——创建山西大同三中的艰难经历纪实》一文,记述这段艰难经历与峥嵘岁月。2002年与2016年,她曾两次回到自己亲手创办的学校去参观,抚今追昔,感慨万千。


万慧芬于大同三中建校五十周年之际回校


“我是与共和国共进步、共成长。”万慧芬一生没有忘记党的教育和栽培,她总说,没有党和国家就没有现在的她。对于党的指示,她坚定追随,“为完成祖国交给我们的神圣使命而斗争”,是她日记本扉页的最后一句话,从青春年少到双鬓染白,万慧芬以拳拳赤子之心,用一生书写并践行着自己的红色誓言。



记者丨 陈秋宇 秦月

撰稿丨陈秋宇

图片丨万慧芬

排版丨王滢菲 



增长近16个亿,北师大2019经费预算创历史新高!

师大故事丨温景恒:终身未敢忘思国,丹心一片向碧空

师大故事丨郭玉蓉:在平凡中书写不平凡

北师大2019“心仪已久”文化创意产品大赛正式开启

招募令丨北师大《铎声讲堂》邀你来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