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启航故事 | 李昱菲:发现每一个孩子的闪光之处


编者的话 //



北京师范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四有”好老师重要讲话精神和给我校“优师计划”师范生重要回信精神,积极推进“四有”好老师启航计划和西部基层就业奖励计划,为我国基层地区持续输送大批优秀人才。自2020年设立“四有”好老师启航计划以来,至今已有四届毕业生、千余人加入启航计划行列,带着教育兴邦的初心,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主动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为了展示启航计划校友的风采,让更多的人认识他们、了解他们,校友会发起了启航校友故事征集,之后陆续收到多封校友来信。展信细读,没有华丽的词藻,只见对教育的真诚与热爱跃动在字里行间;没有赫然的事迹,只觉新入职的青涩与紧张已然褪去;没有豪壮的誓言,只听对当初从教选择的无悔与坚守。与孩子们清澈的眼眸对望,引领孩子们走向缤纷的世界,三尺讲台,在他们站立的地方,就充满着梦想与希望的力量。

我们一起来读,他们的故事。





在这里,我发现其实每一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用差异取代差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应该真正成为我们的价值观。


发现每一个孩子的闪光之处

李昱菲(汉语文化学院2020届)

北京十一未来城学校



要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做出好或坏的评价。

                                    ——卢梭

 

我是2020年从师大毕业,正好赶上了启航计划的第一年,我很幸运成为了启航计划的第一批老师,也很幸运师大的平台让我毕业后走入了一所孩子们的“乐学园”。选择教师作为我终生的职业追求,既有家学渊源,也因为从实习的时候起,我就和十一体系的学校结缘,让我感受到原来做老师是这样一件有趣和充满挑战性的事情。求职时恰好有幸被十一未来城学校(位于京郊昌平未来城)录用,在这里,我结识了一群和自己一样年轻、充满朝气和活力、有着自己的教育理想和教育激情,始终把孩子放在心尖上的一群人。在这里,我感受到师大所赋予我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真正含义。

在这里,我和老师们一起做超学科的学习任务,这本身就是一件相当有挑战的事。考虑如何让新课标扎实落地,如何创设一个对于孩子们来说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习真正成为生活本身。享受每一次集体教研大家头脑风暴的时刻,我真正感受到我在师大学习到的在这里都派上了用场。老师们所做的努力,都是为了孩子们的学习能够在有意义的学习任务中发生,孩子们的核心素养得以扎实落地。正是因为有挑战,才能够促使我时常反思,时刻警醒。

在这里,我期待在每一节课堂上都会有一个小小的学习工具来帮助孩子们更有效地落实学习目标。作为语文教师,我时刻在思考如何让我的课堂有趣的同时又不失语文味,如何让语文学科真正发挥其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作用,在课堂上如何设置一个核心问题能够串联起整堂课?怎样的课堂问题的设计逻辑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落实语文要素?有时候,我在想,为什么不能把课堂当成一场对话,一场同孩子们的心灵对话,在自由自在的环境当中,彼此的心灵是开放的。在语文课堂上,不追求某种固定答案,追求的是孩子们的深入思考,整个班级,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在思维的碰撞之中,智慧生成,感悟生成。

在这里,我发现其实每一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用差异取代差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应该真正成为我们的价值观。孩子们的一点点改变,和孩子们每天相处的日常,孩子们眼睛里的光,以及每天早晨的那一声声李老师早上好,亦或是重新见到原来班级的那些孩子们,和他们相拥,看到他们长高,看到他们成长。当我自己成为一个妈妈的时候,我越发体会到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他们身上凝聚着所有人的爱。有的孩子非常幸运,他的生活环境非常幸福,而有的孩子可能并不十分幸运,生活环境让他们变得有些叛逆,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但这并不是他们的错误,这些孩子,我们更应该帮助他们找到自身的优势,帮助他们重塑信心,在人生的最初阶段帮助他们实现理想的萌芽。

     毕业之后,我觉得师大一直在陪伴着我,所读的论文,听到的讲座,看到的一些前沿的教育理论,都和师大有或多或少的联系,我为母校感到自豪,又深知,身为一名老师,真的应该把师大带给我们的扎实,严谨,勤恳,务实传承下去,把“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作为一生的信条去追求。



有关“启航者”的故事仍在持续征集中

欢迎启航生投稿分享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详情


文字丨李昱菲 元静排版丨刘恋责编丨元静



微信公众号又改版了

避免收不到消息

请一定星标关注我们哦







往期回顾



启航故事丨刘文莉:从关注师生关系开启教学生涯


启航故事丨黄晓璇:传递教育的钥匙



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