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朱学东:一张报纸的模样就是一群报人灵魂的样子

2016-11-14 朱学东 新京报传媒研究

Text | 朱学东

Via | 新京报传媒研究(id:xjbcmyj)




自2003年创刊以来,新京报始终不忘初心、不负作为一家媒体的使命,坚持“品质源于责任”的理念,生产出一篇篇优质重磅报道,成为业界标杆。这十三年,又是传播形态不断迭代更新、风起云涌的十三年,面对新的传播生态,新京报积极考虑自身应如何以一种新的姿态嵌入这个全新的传播生态链条当中,在内容形态、报道方式、平台建设上不断突破,在转型与蜕变之路上尝试种种可能。


新京报到底是什么模样?报纸品相的背后是怎样的理念?这样的理念是如何得来?朱学东在这篇文章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1

在我所能见到中国所有报纸中,新京报的品相是最与众不同的。


这份创办于2003年11月11日的报纸,从一出生起,就让人眼前一亮。


最直观的,自然是新京报的版式。相较于传统报纸四平八稳,浓眉大眼,毫无设计美感缺乏亲和力的传统版式,新京报的版式设计极其用心,简约,淡雅,从容,大气。



《新京报》创刊号 2003年11月11日版面


这种简约风格的版式一出来,与北京乃至全国的报纸迅速形成了形象上的差异化。这种差异化,不仅是报纸设计观念的改变,也代表了报纸背后的报人们的专业能力和审美趣味,更代表了一种新的时代的审美趣味,以及价值追求。用新京报人的话说,就是服从于受众导向,服务于传播阅读的便利。


一张报纸的品相不仅体现在版式设计上,更在这些版式所承载的内容上。从创办起,新京报就开始重新定义北京地区的办报理念和关于内容的价值。那就是回归报纸的基本属性,把报纸当作真正的信息传播载体。


传统都市报都是省市一级党报主办的子报,当年它们诞生成长的环境背景,使它们对公权力的依附关系很深,虽然也有一些报纸在回归报纸的基本属性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努力,但很难成为真正独立的以新闻立身的媒体。


新京报创办之始,便确立了以新闻立报的理想,强调报纸的影响力来自于新闻报道及其对受众和消费者市场的影响,而非所依存的权力。因此,新京报所做的,就是让报纸的基本属性复归,即真正的信息传播的载体,即使承担的宣传教化功能,也要通过正常的新闻和信息的传播来实现。这一理念被贯彻到新闻操作的日常选择中。


“回到读者需要的新闻,是办给读者看的”,核心就是遵守新闻规律,按新闻规律报道新闻和办报纸,满足和尊重受众需求,既非仰望权力,也非附骥资本,更非俯视众生,而是以社会生态链中的一分子,谨守社会职业分工的要求,以平等的视角来处理报道传播新闻事件。这种世俗化、平民化的新闻报道理念,真正成为办报理念,始自新京报。直到今天,大多数报纸依然没有做到。


但新京报坚持了下来。这也是转型时期一种新闻观和社会价值观的重建。由此,也让读者在新京报上看到了过去传统都市报很难看到的报道:


日常报道中对SARS后的骨坏死患者故事、嘉禾拆迁、新兴医院的送子神话、上访者的故事、沙漠之殇、最后一班地铁、神医巫汉、呼格案的系列报道、网购贴吧、江南弃儿等等的深入调查,也有突发事件如汶川地震、伊春空难、温州动车事故、天津港大爆炸、河北洪灾等等还原真相的努力。



这些年来,新京报的报道,有热点,有独家,通常通过两个方向展开,一个是呈现还原普通人在大时代的生活和跌宕起伏的命运,一个是通过关注普通人命运,呼吁司法纠错,维护民众权利,捍卫司法尊严。这些报道,不仅还原了当事人的命运,也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同时也呈现了我们时代和社会的痛点,引发了诸多思考。


相较国内同行,新京报在重视市场和服务的同时,更强调法治和人文精神。


“新京报给人的感觉是有责任感、使命感的,是有新闻理想、专业品质的。大家清楚做报纸的目的就是真实记录时代,准确诠释常识,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因为有共识,所以新京报人比较纯粹,也有情怀。”新京报社长戴自更在新京报创办十周年答记者问时,很好地回答了新京报在新型都市报这条路上的坚守和努力。


正是新京报的努力,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舆论主管部门和公众对都市报惯有的“小报小刊”的成见。


2015年3月15日,在中国两会例行的总理记者招待会上,新京报记者获得了向李克强总理提问的机会。



这是一张报纸的品相。


2

这种品相,是新京报办报理念的呈现。


新京报创办时,时值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高峰,也恰好是传统都市报的一个黄金时代,实力和人才储备比较强大,而新的力量,互联网在最初的铩羽之后,再次呈现卷土重来之势,互联网带来的全球视野和新的精神,开始影响中国。


参与创办新京报的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地处当时中国市场化水平最高的南方,旗下的南方都市报及其同门报纸南方周末,代表着当时中国市场化报纸的最高水平;而其另一方合作者光明日报报业集团,也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不仅在中国新闻史上大大有名,也因为改革开放鼓与呼在中国政治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可以说,这个时候创办的新京报,天然带着这个时代和这个行业先进的基因,加上新京报落地北京,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谓登高声自远,北京的一举一动皆有极强的辐射力。这个时候在北京创办的新京报,注定会成为改变北京乃至中国报业和传媒业的蝴蝶。


新京报最初是由南方和光明合办,毫无疑问带有南方媒体的基因,但这种南方基因,并不是简单复制南方都市报的办报理念,而是要办一张超越南方都市报的现代意义的新型主流都市时政大报。


南方曾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在当年南方代表着开放、进取和包容的精神。新京报的精神底色中所谓南方的基因,其实就是开放、勇猛进取、和包容的基因。


新京报也承袭了光明日报曾经的改革、理性的精神传统,并把这种传统,在北京与南方的精神有效融汇,形成了自己既有南方又有光明既不同于南方又不同于光明的独特的精神底色。


2004年8月20日,新京报社长戴自更在人民网在线访谈中这样表述:


“新都市报就是这样的报纸:立足当地、胸怀全球,把传统的党报跟传统的都市报的优点结合起来,把政治家的智慧和知识分子的良心结合起来,把社会责任和自由精神结合起来,把职业报人新闻理想和职业经理人的营销理念统一起来,把深厚的新闻底蕴和强烈的市场意识统一起来。既重社会效益,也重经济效益,既注意避免传统都市报格调不高的缺陷,又注意克服传统机关报思想僵化的问题。《新京报》正在朝我理想中的新都市报目标前进。”


新京报希望在传统都市报和传统党报之间,走“第三条路”,探索出一条办“新型时政主流城市日报”的道路。


相较于国内其他同行,新京报一开始就确立了新型都市报的基本特征:强调报纸的社会责任和自由精神、新闻理想和职业操守,追求职业化和专业化,把本地化和国际化结合起来。


在具体操作层面,新京报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


1
从单纯的社会新闻到时政新闻报道的改变


新京报一开始就不通过报道一些低端的社会新闻和生活服务信息来抢夺同行的市场,它把目标确定为“对国家和人民利益的看护,对理性的呼唤,对行政的制衡,对本真的逼近,对美好的追求,对公义的捍卫,对丑恶的暴露——这是超越国别和不同社会制度的媒体的普世价值和终极价值”,所以,凡是社会大众关心的话题关心的新闻,凡是事关社会大众利益的新闻和政策,凡是事关国家社会发展的新闻,新京报都会去做,主动去做。


与过去传统的对社会新闻蜻蜓点水式的报道简单告知式的报道不同,新京报不仅要报道这些社会新闻,它更注重新闻的延展性,去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和逻辑。


尽管一开始磕磕绊绊,但新京报咬定青山不放松,如今,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人大、政协等部门,公检法等司法部门,有关他们的新闻,不再被传统主流媒体垄断,新京报等开始以更加专业更容易为受众接受的方式报道这类传统主流时政新闻,也让自己真正成为了一张主流时政报纸。



2
创立了评论版,让评论和观点独立于新闻报道,同时回归常识


2003年新京报创办时,新京报先是每天开设两个整版的社论、来信、时评和专栏,后来又开设了每天一个版的经济评论、文娱时评,一举开创了报纸评论的新格局,不仅影响了都市报,也波及传统主流报纸,甚至门户网络。


新京报创刊时,它的编辑大纲里,有关评论版的定义是四个字:观点新闻。


但是,观点新闻并不意味着新闻与观点的混杂。新京报自创办起,就在内部制度的设计上,落实了新闻报道与意见表达分离的要求,由专业的新闻和评论生产部门统领各自的内容产品,各有版块,互不干预。


之所以把评论称为观点新闻,按照戴自更的阐释,它有两层含义,一是说明评论的重要性,它是以新闻为载体的报纸的必要组成部分;二是说明评论必须紧扣时事和新闻,不能无病呻吟,脱离实际,空洞无趣。


在坚持法治精神和人文关怀的基本价值观和常识的普及基础上,新京报的评论转向了更加专业和建设性的方向,结合具体问题的评论阐发,开始给读者提供新的价值,给社会提供新的启发,同时让知识分子和普通民众在这个平台上表达意见,让评论回归人间。


3
深度调查报道的创新。


深度调查报道是媒体皇冠上的明珠。脱胎于南方都市报的新京报深度调查报道,吸纳了时代的精神,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新京报深度调查报道,题材不单是偏重社会事件,关注领域更广泛。同时,与过去一些媒体主题先行不同,新京报的深度报道努力以专业主义要求自己,注重事实和逻辑的梳理,尽管同样注重人文关怀,但是尽量克制,尽量避免煽情,避免道德审判。


需要指出的是,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时代,新京报的深度报道早已不局限于传统都市报的偏社会的深度调查报道,也不只是一个深度报道部在承担深度调查报道任务,而是整个报社都在努力让报道深度化,有延展性,比如,社会新闻有以暗访为主的“调查”等栏目,时政新闻有“中国眼”等栏目,国际新闻有“世界观”等,经济新闻有“上市公司周刊”等。在承续同业深度调查报道法治精神和人文关怀的传统同时,新京报的一些深度调查报道,也发挥了普及常识和科学精神的作用。


尽管深度调查报道在国内生存空间日益艰难,但新京报的深度报道,已然是报纸深度报道中的中流砥柱。


4
社会新闻报道的变革。


过去传统都市报的社会新闻,大体以生活中琐碎的社会现象和刑事治安事件为报道对象,通常报道只涉及或偏重于孤立的、公开发生的事件的表面结果,在传播过程中同样偏重于以自身为中心,通过采写告知读者发生的事情。


新京报作为后办的报纸,在社会新闻的报道上,汲取了其他都市报的经验教训,提炼出了一套自己的操作理念。


首先是社会新闻的民生视角。回到民生的视角,不是以媒体的价值,而是以民生的价值,来报道社会新闻,还原新闻价值。


在此基础上,新京报的社会新闻报道,突破了原来现象新闻的日常报道模式,而是“无延展不新闻”,典型如《卧底天通苑》这样的报道。



在操作方式上,新京报在选择报道社会新闻时,大量采用了过去只在深度调查报道里的手法,把一个单独的社会新闻,做成了调查性报道,而且常常采用连续跟踪报道的做法,把一个社会新闻做实做透


“把社会新闻调查化”,让新京报摆脱了日常社会新闻低层次的同质化竞争,拥有了独家的新闻信息,同时成为话题的设置者,也因此成为移动互联时代引爆新闻传播热点的主要新闻供应商。


5
摒弃传统时政报道居高临下的报道形式


在报道的表达形式上,新京报摒弃了传统时政报道居高临下的报道形式,首先是在报道内容上,回归平民视角,向读者传递本报所采集到的有效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在内容采集过程中,新京报常采用调查的方式来做时政报道,不是简单的新闻搬运工,而是深度挖掘者。


在表达形式上,也是在这个时代所允许的空间和允许的表达方式,也是用读者最能够接受的形式,对时政新闻和相关事件做出解释性报道。这是一种对读者的尊重。


整体而言,新京报的新闻报道,尽管是事实为宗,但是它是带着温度的报道,这种温度,是尊重,是平等的价值观赋予的。

3

这种办报理念,不只是纸上规划,而是由一代代新京报人践行出来的。


一张报纸的品相,代表了它背后报人的志趣和努力,是办报人的精神人格塑造了报纸的品相。这也就是所谓的报格。品相是外形,报格是灵魂。


媒体、内容产品的生产,虽然生产过程也有与流水线相似的程序,但是,与流水线生产工业产品生产完全不同的是,它的每一个产品,每一份报纸,都与手工艺品类似,它的生产过程,都是凝结着人的情感和智慧,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标准化的工业产品,即使是同样的选题,类似的基本信息,不同媒体所呈现出的报道,也不会是完全相同的,因为每个媒体都有与众不同的精神底色;即便是同一家媒体,不同的记者做出来的,也会不完全一样,因为不同的编辑记者的教育阅历各不相同。


正是因为办报人的精神人格投射到了生产的产品上,所以,他们才能生产出不同的产品,让自己的报纸拥有了独一无二的品相


2003年,刚创办的新京报,刊发了《SARS后的骨坏死患者命运》,这是SARS之后,较早呈现SARS骨坏死患者命运的报道。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多年之后这些人的命运才通过媒体重新被公众关注;


2004年,创刊一年的新京报独家推出了《嘉禾拆迁引发姐妹同日离婚》一文,推动了中央对地方政府强拆、损害百姓利益的干预,遏制了地方政府在城市拆迁中的违法冲动,也拉开了中国媒体对席卷中国大地的拆迁风暴的舆论监督大幕;


2004年,新京报推出了持续近一个月的连续报道,一举打破当时自称“国内规模最大、医疗水平最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男女不孕不育的国际化专业医疗机构”的北京新兴医院的“送子神话”;


2005年,新京报推出定州血案报道;







2008年12月8日,新京报刊发长篇独家报道《上访者的精神病院》,引发重大关注,由新闻出版总署根据中央领导批示组成的专门调查小组,对新京报报道的采编过程进行调查后,得出结论,认为稿件内容基本准确;记者采访过程没有非法行为,采访合法;发稿时间确不合适,给境外敌对势力造成一些口实。总署相关负责人在调查报告上批示:第一,记者的采访时合法的;第二,新闻报道的主体事实是准确的,不存在虚假或者捏造的问题;第三,对新京报批评不良现象的勇气应予以鼓励和肯定,有关部门要自觉接受记者的依法监督。


如果当时的报道有事实上的任何瑕疵,新京报就不会有今天。这篇报道经受住了考验。成就这篇报道的,不仅是新京报人的勇气,还有扎实专业的调查与突破。2009年,在年度新闻奖评选中,《上访者的精神病院》获得十三名评委一致通过,拿下了2008年度新京报年度深度报道金奖;


2009年新京报发表《拆迁警惕政府公司化》,《北大五学者建言审查拆迁条例》,掀起对于关于拆迁条例废止和修改的公共讨论;推出神医张悟本报道;


2010年,新京报发表《造假书记王亚丽的官场现形记》,历时半年,引发石家庄官场地震和社会广泛关注;


《八爪小虫夺命调查》的报道,直指薄弱的基层卫生防疫系统,推动了对新型病毒的发现,促使卫生部门尽快颁布了相关诊疗方案;





2011年,新京报发表《血色湄公河上的中国船员》;温州动车事故专题报道;


2012年,新京报推出北京7•21暴雨专题报道;推出打车难、养老难等系列报道专题;


2013年,新京报推出井底人井下十年的报道;推出《隐秘“大师”王林的金钱王国》; 


2014年9月6日,新京报刊发了报道《沙漠之殇》,《沙漠之殇》这篇报道,获得了2014年度新京报年度独家新闻报道奖金奖,记者陈杰几乎包揽了新京报及当下中国相关新闻摄影奖项的所有大奖,陈杰并获得了2015年第六届SEE生态奖;推出内蒙古呼格案系列报道;

2015年,新京报推出卧底天通苑、平谷金矿调查等调查;


8月天津港大爆炸,新京报举全社之力,报纸、滚动新闻、公号矩阵、微博、3D动漫视频等当时能够动用的所有报道形式,在第一时间向公众提供了最大规模最权威的来自灾难一线的独家新闻信息,成为当时关心天津港爆炸的全国公众最重要的信息来源。


2016年,新京报推出关于百度血友病贴吧和魏泽西事件系列报道、雷洋案报道、鄂苏冀三省洪灾系列报道……


通过这种努力,新京报已经成为市场化媒体中门户网站、聚合平台最大的原创新闻源,拿下了市场化媒体中最高的版权收入。





这背后每一篇报道,都是新京报人的心血的结晶。这些新京报人,无论来自东西南北,无论家庭出身,无论受教育程度,无论性别年龄民族,他们怀抱新闻理想,奔波于城市乡村,山岭平原,江河湖泊,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有他们追索真相的身影。所有人们看到的报道,看到的那些将在新闻史上留下的作品,都是他们用脚一步步丈量出来的。他们在最恶劣的自然环境中采访,他们奔波于各种灾难现场,甚至与死神擦身而过,他们面对的,不仅有自然环境造成的障碍,也有人为设置的采访困难,甚至各中流言蜚语的中伤。但他们毫不动摇,为理想,奋然前行。


远的报道不说,2015年天津大爆炸报道中,新京报的年轻记者们,当得到信息后,第一时间奔赴爆炸现场,冒着危险深入爆炸腹地,把一手信息发回后方,其中新京报年轻的摄影记者彭子洋,距离爆炸核心只有15米;




无论是平谷金矿调查,还是海淀地下赌场调查,新京报的记者,都是冒着生命危险,卧底调查;



2016年河北洪灾,新京报年轻的记者林斐然,徒步40公里,深入孤岛;在大贤村,新京报的记者凌晨一家家核实遇难者信息;




悬崖村小学,新京报女记者李相蓉与同事一起,跟着在悬崖上攀援,为我们奉献了一手的视频和文字报道;




就在11月8日,记者节,新京报记者从早到晚,白天连着晚上,把河北机井救援场面,报道给关心的人们……



正是因为这种付出,才造就了新京报与众不同的品相。


这种付出,尽管是职业和专业要求,但同样应该被铭记,因为这种付出,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


他们追求的,就是追索真相,关怀社会。支撑这种追求的,其实就是两个字:责任。


无论是新京报初创提出的“负责报道一切”,还是后来的“办一份进步和美好的报纸”,到如今的“品质源于责任”,其实关键词都是“责任”,新京报人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那就是一份有追求有思想有尊严的媒体对社会的责任。


不惟如此,在技术主导的社会变革中,新京报紧紧跟上了技术推动媒体变革的步伐,已经从一张单纯的报纸,发展成为一个嫁接了移动互联技术的全媒体平台,拥有从报网到微博微信APP,到互联网区域门户、动新闻等领先的新媒体平台,从即时播报到深度调查,影响覆盖无远弗届。可以说,新京报的品相,随着自己的内容产品,已经延展到了新的传播平台。新京报转型的三个新平台:山水从容(建基于寻找中国创客基础上的创投基金)、风起云扬(我们的视频新闻直播平台)和动闻天下(3D动漫新闻),逆风飞扬,可谓风景这边独好。


13年来,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无论道路怎样曲折,一代代新京报人在共同理想的召唤下,坚定不移地追索事实真相,发现赞美真善美,揭露鞭挞假丑恶,传播公序良俗,呈现社会关怀,就像苏格拉底的牛虻,永不停歇,以一报之力,介入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各类事件,推动更多人关心并参与公共事务,关心并记录当事者的命运,并通过自己的报道,改变了许多当事人的命运,也在相当程度上推动了行政、司法等多方面的制度建设,在更广大的空间里改变了他人的命运。


就在2015年天津突发大爆炸报道任务结束后,在与报社参加报道的年轻的同事餐聚时,戴自更社长感慨地说,只要新京报的价值观在,年轻一代就能迅速成长起来,新京报就不会垮。


诚然。


 “报纸的印刷不论好坏如何,终究是外型的躯壳,报纸真正的价值,是存在于他们有没有灵魂和特有的精神。”


新闻界的前辈余纪忠先生在1968年的感慨,值得我们念兹在兹。


是的,报纸的灵魂和精神,其实就是报人的灵魂和精神。一张报纸的模样,其实就是报人灵魂的样子。




荐读:

范以锦:新京报13年,精神气质从未改变


记者生存状况最糟糕地区“黑名单”,这13个国家上榜

锡耶纳国际摄影奖揭晓!这些中国作品震撼全球

新京报传媒研究

【离新闻一线最近的地方】


合作、投稿:发邮件至xjbcmyj@163.com

或加小编微信:quxiadeyu请注明来意

点击以下关键词查看更多往期内容


FBI的举动能否改变美国大选结果 | 锡耶纳国际摄影奖中的中国影像 | 记者被杀害国家黑名单 | 用20年来拍摄死亡 | 外媒“揪”出一票美国明星 | 媒体如何报道十八届六中全会 | 新京报书评周刊做过的诺奖封面 | 编辑的32条军规 | 鲍勃迪伦的书房  |  攥着独家特朗普丑闻的NBC为何被别人抢了先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