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起点SCIE期刊——Carbon Energy 2022年第三期上线
■ 2022年5月,Carbon Energy第四卷第三期正式上线。
■ 本期由陕西师范大学陈煜教授、五邑大学靳柄军教授&青岛大学焦正波教授、山东大学杨剑教授、格罗宁根大学工程与技术研究所裴宇韬教授、湖南师范大学杨立山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华教授、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马天翼教授、北京理工大学刘琦研究员、安徽工业大学雷智平教授和我们分享碳能源的美妙世界,共有4篇综述文章和5篇研究论文。
■ 全部论文均为开放获取,可免费阅读全部文章。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进入Carbon Energy 2022年第三期主页下载阅读并引用所有文章。
■ Carbon Enregy纸质版已在国内发行,邮发代号为32-280,欢迎至各地邮局或中国邮政微邮局公众号报刊订阅栏目订阅。
Cover
Back Cover
RESEARCH ARTICLES
陕西师范大学陈煜教授团队提出多孔磷化钯纳米管(Pd3P PNTs)作为FAEOR的电催化剂。具有最优P含量的Pd3P PNTs显示出良好的FAEOR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此外,Pd3P PNTs还能有效抑制FADR的发生,同时实现了高效催化和高选择性。
推荐阅读(点击进入链接):
陕西师范大学陈煜Carbon Energy:多孔磷化钯纳米管用于甲酸电氧化
REVIEW
五邑大学靳柄军&青岛大学焦正波团队介绍了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工作原理,提出模拟自然光合作用构建的Z型异质结是目前提高半导体光催化剂活性的策略之一。根据引入电子介质的不同,将Z型光催化剂分为传统型、全固态型和直接Z型,并罗列出近期各种Z型光催化剂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详细讨论了Z型光催化剂的形貌、性能和工作机理。此外,还介绍了Z型光催化剂在光电化学水分解、固氮、污染物降解和二氧化碳还原等方面的应用。最后,指出了Z型异质结的主要挑战以及它们未来的发展方向。
推荐阅读(点击进入链接):
Carbon Energy 靳柄军&焦正波:用于光电化学应用的 Z 型半导体光催化剂的进展
RESEARCH ARTICLE
山东大学杨剑教授课题组以超薄纳米片组装的管状 MoS2/C为过渡金属硫化物 (TMS) 的模型,以通过 KFSI 与 KPF6对比说明电解质盐化学。与 KPF6 相比,使用 KFSI 作为电解质盐的电化学性能大大提高,提供了一种提高 TMS 电化学性能的有效方法。
推荐阅读(点击进入链接):
山东大学杨剑课题组Carbon Energy:调控电解质盐增强过渡金属硫/硒化物储钾性能
REVIEW
格罗宁根大学工程与技术研究所裴宇韬教授全面综述了HPC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包括HPC的合成方法,HPC在硫正极、隔膜涂层/中间层和金属锂负极中的作用。详细阐述了 HPC 的结构(孔体积、比表面积、孔的空间位置分布和有序度以及杂原子掺杂)与锂硫电池各组件的电化学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对HPC在锂硫电池中应用的未来发展和前景进行了讨论。
推荐阅读(点击进入链接):
格罗宁根大学裴宇韬&路力强Carbon Energy综述:分级多孔碳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
RESEARCH ARTICLE
针对硅负极材料存在的问题,湖南师范大学杨立山团队和中南大学刘开宇-刘维芳团队合作提出化学法构建双包覆层的策略,以实现长循环稳定性的硅负极。文章表明无定形的SiOx内层能有效提高硅负极的浸润性和硅与黏结剂之间的结合性。N, B共掺杂进一步巩固了最外碳层因缺陷结构而强化的良好导电性和源于丰富表面官能团的良好浸润性,最终助力实现了硅负极内部网络的稳定性。
推荐阅读(点击进入链接):
湖南师范大学杨立山&中南大学刘维芳Carbon Energy:双层界面工程促进硅负极稳定性
REVIEW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华教授团队围绕柔性水系多价离子电池领域,综述了一系列代表性工作中提高变形条件下电池性能的方法,重点关注柔性水系多价离子电池的组件材料与结构的开发与设计。该综述以负极、正极、水凝胶电解质和柔性水系多价离子电池结构等几方面进行了分类阐述。此外,文章还从工作电压、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等方面总结对比了当前柔性水系多价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最后,文章对现有的提高柔性水系多价离子电池的策略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未来该领域的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展望。
推荐阅读(点击进入链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华Carbon Energy: 柔性水系多价离子电池的研究进展
RESEARCH ARTICLE
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马天翼教授和辽宁大学尹博思教授利用3D打印技术,以CNT@MnO2墨水为阴极,锌粉墨水为阳极,制备了具有高柔韧性和稳定性的Zn//CNT@MnO2柔性电池。
推荐阅读(点击进入链接):
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马天翼和辽宁大学尹博思Carbon Energy:3D打印高柔韧性和稳定性的柔性电池
REVIEW
北京理工大学刘琦研究员、穆道斌教授团队从钠离子电池碳基石墨和硬碳负极材料出发,系统地阐述了电解质、添加剂对于电池性能的影响及其界面反应机制的研究进展。
推荐阅读(点击进入链接):
北京理工大学刘琦&穆道斌Carbon Energy:碳基石墨和硬碳负极材料用于钠离子电池阳极界面研究进展
RESEARCH ARTICLE
安徽工业大学雷智平教授课题组利用碳掺杂调变TiO2/C复合材料的Ti-O轨道杂化, 实现了TiO2/C在大电流密度下HER性能的显著提升, 为未来工业实用大电流析氢电极材料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新方法。
推荐阅读(点击进入链接):
安徽工业大学雷智平Carbon Energy:大电流密度下TiO2/C析氢性能调控
往期集锦
1
中国高起点新刊——Carbon Energy2022年第二期上线
2
中国高起点期刊——Carbon Energy2022年第一期上线
3
中国高起点新刊——Carbon Energy2021年第六期上线
4
中国高起点新刊——Carbon Energy2021年第五期上线
5
中国高起点新刊——Carbon Energy2021年第四期上线
6
中国高起点新刊——Carbon Energy2021年第三期上线
7
中国高起点新刊——Carbon Energy2021年第二期上线
8
中国高起点新刊——Carbon Energy2021年第一期上线
欢迎投稿
Carbon Energy--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项目高起点新刊,欢迎您下载、阅读、投稿!
期刊网址丨
www.carbonenergy.org
投稿网址丨
https://mc.manuscriptcentral.com/cey2
国内邮发代号:32-280(欢迎至邮局订阅纸质版)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文章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