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栅洁,添新职
11月1日求是网消息显示,2023年第21期《求是》发表郑栅洁署名文章——《深耕细作 久久为功 扎实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文章结尾作者介绍显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郑栅洁,已任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显示,郑栅洁,男,汉族,1961年11月生,在职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现任第二十届中央委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郑栅洁曾任福建省发展改革委主任,福建省副省长,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浙江省委副书记、宁波市委书记,浙江省省长,安徽省委书记等职。
深耕细作 久久为功 扎实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郑栅洁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幕式上发表的主旨演讲,总结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的辉煌成就和成功经验,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展望下一个金色十年的美好前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今后一个时期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必须深入学习、深刻领会,传承和弘扬丝路精神,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和举措推动各领域务实合作走深走实,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新发展。
一、充分认识共建“一带一路”10年来的丰硕成果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百年变局、统筹把握发展大势,开创性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10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共建“一带一路”从无到有、蓬勃发展,收获了实打实、沉甸甸的成果。
政策沟通更加广泛深入。政策沟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保障。10年来,我国持续深化与共建国家在发展战略、发展规划、机制平台、具体项目等方面的对接,多渠道加强沟通交流,在增进理念共识、深化利益融合、促进政治互信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国际合作共识不断增强。我国已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3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遍布五大洲和主要国际组织,共建“一带一路”及其核心理念被写入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机制成果文件,我们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好伙伴越来越多。政策沟通长效机制基本形成。以元首外交为引领,以政府间战略沟通为支撑,以地方和部门间政策协调为助力,以企业、社会组织等项目合作为载体,多层次、多平台、多主体的常规性沟通渠道建立健全。我国已成功举办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为各参与国家和国际组织深化交往、增进互信、密切往来提供了重要平台。在与共建国家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基础上,我国积极推动商签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多双边联合工作机制建立完善。同时,通过政党、议会、地方、民间等多种途径,开展形式多样、覆盖广泛的沟通,交流对接的领域和渠道不断拓宽。
设施联通更加通达通畅。设施联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优先领域。10年来,我国与共建国家持续推进陆、海、天、网“四位一体”互联互通,传统基础设施项目合作扎实推进,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合作亮点纷呈,“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中欧班列、中老铁路、雅万高铁、比雷埃夫斯港等一批标志性项目陆续建成并投运,为项目所在国的经济发展和民众生活改善奠定了坚实基础。其中,中欧班列贯通欧亚、聚线成网,已铺画运行线路86条,通达欧洲25个国家的200多个城市。中老铁路成功开通运营,截至今年9月底,全线累计发送旅客2100万人次、货运2600万吨,助力老挝实现从“陆锁国”成为“陆联国”的梦想,持续为中老两国人民带来便利。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年货物吞吐量增至500万标箱以上,货物运输效率大幅提升,成为欧洲第四大集装箱港口和地中海领先集装箱大港。这些开放大通道有效促进了各国商品、资金、技术、人员的大流通,为全球互联互通、共同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提供了有力支撑。
设施联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优先领域。尼日利亚拉各斯轻轨蓝线项目一期是西非第一条由中国企业自主设计、建造、施工、运营的电气化城市轻轨交通项目。图为2022年12月21日拉各斯轻轨蓝线上的一列轻轨列车。新华社发 托普·阿尤库/摄
贸易畅通更加互利互惠。贸易畅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10年来,我国大力推动与共建国家发展互利共赢的经贸伙伴关系,大幅消除贸易投资壁垒,建设自由贸易区,推动建立更加均衡、平等和可持续的贸易体系,拓展相互投资和产业合作领域,我国与共建国家投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持续优化。投资贸易水平稳步提升。2013—2022年,我国与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达到19.1万亿美元,双向投资累计超过3800亿美元,在共建国家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完成营业额累计分别超过2万亿美元、1.3万亿美元。开放平台建立健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重大合作平台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有力促进了共建国家之间的经贸投资合作。“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等先后设立,为相关领域务实合作提供了重要支撑。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显著增强。我国与共建国家在技术标准协调、检验结果互认、电子证书联网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红利逐步显现,“经认证的经营者”协议签署数量位居全球首位。国际智库、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对“逆全球化”开出的一剂良方。产业合作深入推进。我国已同40多个国家签署了产能合作文件,按照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原则,与共建国家在农业、钢铁、建材、工程机械、能源资源、数字经济、新能源汽车、5G等行业积极开展产业投资合作,有力促进了各国产业结构升级、产业链优化。
资金融通力度不断加大。资金融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10年来,我国与共建国家及有关机构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金融合作,推动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网络化布局,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为各国间金融交流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可持续的强大动力。多元化投融资体系逐步建立。我国发起成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截至今年6月底,累计融资额已达436亿美元,项目涉及交通、能源、公共卫生等领域。丝路基金也为共建“一带一路”投融资提供重要支持,累计签约投资项目75个。我国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签署合作备忘录,与多边开发银行联合筹建多边开发融资合作中心,有效撬动市场资金参与。本币互换与跨境结算规模持续扩大。我国已与20个共建国家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在17个共建国家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在74个共建国家开通银联移动支付服务,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的参与者、业务量、影响力稳步提升。投融资可持续合作不断加强。我国已与28个国家共同核准《“一带一路”融资指导原则》,推动共建国家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加强协调合作,提升债务管理能力。我国结合共建国家实际情况,发布《“一带一路”债务可持续性分析框架》,完善金融危机管理和处置框架,提高共同应对金融风险的能力。
民心相通取得显著成效。民心相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社会根基。10年来,我国与共建国家广泛开展了多层次、多领域人文交流,深入开展教育、科学、文化、体育、旅游、考古等领域合作,推动了文明互学互鉴和文化融合创新,打造了一批“小而美”民生工程,铺就了通民心、达民意、惠民生的阳光大道,共建国家民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铺就“人才之路”。我国成功举办了270多期菌草技术培训班,为共建国家培训相关人才1万多人。积极实施绿色丝路使者计划和“一带一路”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计划,培训了120多个国家3000多人次的环境管理人员和专家学者。铺就“创新之路”。我国与共建国家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合作交流,加速创新要素对接共享,已与80多个共建国家签署《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成员单位达58家,在农业、新能源、卫生健康等领域启动建设50多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铺就“健康之路”。我国不断扩大与共建国家在妇幼健康、残疾人康复、传染病、传统医疗等领域的合作,向有关国家提供医疗援助和应急医疗救助。新冠疫情暴发后,我国向各国提供了上百亿个口罩和23亿剂疫苗,向34个国家派出38批抗疫专家组,为共建国家抗击疫情作出独特贡献。铺就“减贫之路”。我国持续实施乡村减贫推进计划和减贫示范合作技术援助项目,已与20多个共建国家合作建设了一批“鲁班工坊”。预计到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可使相关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将使全球收入增加0.7%—2.9%。
“鲁班工坊”,主要目标是为合作国家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被称为“一带一路”上的“技术驿站”。图为2023年4月12日,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的“鲁班工坊”内,一位来自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向学生讲解测绘仪器使用方法。新华社发 奥斯帕诺夫/摄
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化为现实,从“大写意”转向“工笔画”,既引领我国对外开放持续深化,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动力;又提升了全球互联互通水平,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能,为全球发展开辟了新空间,为国际经济合作打造了新平台。共建“一带一路”汇集着人类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充分展现了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使命担当,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二、切实用好共建“一带一路”的成功经验
共建“一带一路”10年辉煌成就的取得,最根本就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总书记在本届高峰论坛上对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的成功经验作了总结,我们必须深刻领悟、持续弘扬。
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是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实践充分证明,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我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国内各区域开放潜力得到有效释放,为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与此同时,我国超大规模国内市场和完备的产业体系也为共建国家提供了广阔的投资经贸合作空间,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各国提供了重要发展机遇。当前,我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关键时期,我国已深度融入世界,我国的前途命运同世界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积极推动构建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既彰显了我国致力于推动建设更加美好世界的博大胸襟和宏伟气魄,又顺应了广大共建国家同舟共济、和合共生的根本愿望,占据国际道义制高点。展望新征程,我们必须胸怀“两个大局”,拓展世界眼光,坚持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始终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在融入世界发展中不断发展壮大自身,同时又以自身发展不断推动世界发展。
必须坚持合作共赢,努力推动共同发展繁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成事、办好事、办大事。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传递的是希望。实践充分证明,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我国与共建国家共抓发展机遇、共拓发展空间、共享发展成果,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多边主义的内涵和实践得到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为世界经济走出困境、持续增长注入了不竭动力,也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提供了新的方案。当前,世界变局加速演进,国际格局深刻调整,特别是个别国家把别人的发展视为威胁,把经济相互依存视为风险,以“去风险”之名破坏国际经贸秩序和市场规则,阻塞国际人文、科技交流合作,给人类长远发展制造障碍。从长远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大势不可逆转,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会改变,各国对实现国家发展繁荣的愿望不可阻挡,以我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持续健康发展,为推动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共建“一带一路”营造了有利国际氛围。展望新征程,我们必须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开放绿色廉洁、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等重要指导原则,坚持责任共担、风险共御、互利共赢,强化对话磋商和发展规划政策对接,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努力寻求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助力共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改善。
必须坚持丝路精神,努力谋求互利互惠、和平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是共建“一带一路”最重要的力量源泉。我们追求的不是中国独善其身的现代化,而是期待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各国一道,共同实现现代化。实践充分证明,正是秉持丝路精神,我国克服了与共建国家在民族、信仰、文化背景上的差异,坚持各国都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平等参与者、贡献者、受益者,不断深化务实合作,树立了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新典范,探索出了共同实现现代化的新路子。当前,全球经济发展失衡、全球性问题加剧,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很多发展中国家难以进入现代化的正确轨道,全球“发展鸿沟”进一步拉大。越来越多国家认识到,世界经济发展由少数国家主导、经济规则由少数国家掌控的局面必须得到改变,世界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该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该由各国共同分享。展望新征程,我们必须从丝路精神中继续汲取智慧和力量,一方面,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国际经贸投资新规则,共同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另一方面,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坚定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坚决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奉行双赢、多赢、共赢的新理念,与共建国家携手实现世界现代化。
三、全面落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目标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宣布的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指明了发展方向,绘就了美好蓝图,是我们做好下一步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要坚持目标导向、行动导向,研究制定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1+8”实施方案,发布未来10年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愿景与行动,把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细落地,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断取得新成效,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持续巩固合作基本盘。深化政治互信。发挥政策沟通的引领和催化作用,下大气力落实好本届高峰论坛多边合作成果文件清单和务实合作项目清单,推动把政治共识转化为具体行动、把理念认同转化为务实成果。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持续完善陆、海、天、网“四位一体”互联互通布局,深化传统基础设施项目合作,推进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合作,加快推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加快陆海新通道、空中丝绸之路建设。支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扩大同共建国家贸易规模,鼓励进口更多优质商品,落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深入推进跨境服务贸易和投资高水平开放,深化国际产能合作和第三方市场合作。加强投融资合作。完善共建“一带一路”金融合作网络,推进跨境金融服务合作。推动中资金融机构与多边开发机构、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支持民间交往。加强民间组织往来,密切妇女、青年、残疾人等群体交流,夯实共建“一带一路”民心民意根基,形成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大格局。
近年来,浙江省宁波舟山港发挥区位优势,不断拓展海陆运输通道,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图为2023年9月21日,在该港穿山港区集装箱码头,“地中海琳妮三号”轮进行集装箱吊装作业。新华社发 蒋晓东/摄
稳步拓展合作新领域新空间。促进绿色发展。深入推进绿色丝绸之路建设,不断加强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金融等领域务实合作,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信息共享和能力建设,深化生态环境和气候治理合作。推动科技创新。继续实施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促进全球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安全发展,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科技发展环境。加快培育数字领域合作新业态新模式。深化与共建国家在智慧城市、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务实合作,加快建设设施互联和数据互通的数字枢纽,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加强公共卫生安全合作,推进传染病联防联控合作,促进中医药合作交流,开展卫生人才培养合作。
统筹推进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等务实合作。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标志性工程。加强与共建国家共同谋划推动建设一批重大合作项目,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民生就业,全面提升示范引领作用。建设好中泰铁路、匈塞铁路、中巴经济走廊等在建项目,运营好雅万高铁、亚吉铁路、蒙内铁路等项目。稳妥有序推进皎漂港、瓜达尔港、比雷埃夫斯港等港口建设运营,积极推进“丝路海运”港航贸一体化发展。深入推进“小而美”民生项目。以接地气、聚人心、低成本、可持续为导向,在基础设施、卫生健康、绿色生态、农业合作、减贫和人道主义、教育培训等重点领域,着力打造一批新的有示范效应的代表性项目,提升共建国家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做优做强“孔子学院”、“鲁班工坊”、“菌草”等品牌项目。充分发挥援外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建设一批标志性促进减贫脱贫和粮食安全合作项目。完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机制。推动同共建国家加强能源、绿色发展、减灾等领域的多边合作平台建设。继续办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推进论坛成果落实。
强化境外项目风险防控。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建立健全统一高效、协调联动的“一带一路”建设总体风险、国别风险和项目风险防控工作机制。深化风险防控领域多双边合作,帮助共建国家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共同细化完善安全保障措施。狠抓风险防控制度落实。引导境外项目企业落实好风险防控主体责任,增强风险防控意识和能力,切实做好“走出去”前的风险综合评估,规范海外经营行为,加强风险源头管控,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防范”。建设廉洁之路。推动反腐败国际合作向纵深发展,坚持一切国际合作都在阳光下运作,规范各类企业经营行为,注重防范化解跨境腐败风险,同各方共建风清气正的廉洁丝绸之路。
全面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和水平。加强正面宣传。积极宣传共建“一带一路”取得的实实在在成果,深入阐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美好愿景、核心理念、发展原则、合作方式,充分宣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新进展新成效。优化传播方式。加强中国一带一路网建设,注重运用社交媒体等新型传播手段,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开展常态化传播,以各方能听懂、能理解、暖人心的方式,讲好客观、真实、全面的共建“一带一路”故事。深化媒体智库交流合作。充分利用“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等各方面资源、渠道和平台,积极开展互访交流、联合课题研究等活动,加强沟通、增进共识、凝心聚力、共谋发展。(刊发于《求是》杂志2023/21)
作者: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来源:聊时局综合求是网、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等
值班编辑 徐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