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众职业兴起,能让年轻人逃离内卷?
家庭收纳师、多肉植物寄养师、游戏捏脸师、电子入殓师、宠物陪伴师、陪诊师、解压师…
当老鸟们还在为职场35岁而焦虑犯愁的时候,不知何时起,小众职业开始兴起......
“不用打卡、不受约束、工作新鲜”,这些充满“网红气质”的小众职业满足了年轻人关于理想工作的想象。
“你准备好放松了吗…”,拉起窗帘、开启氛围灯和收音设备、打开直播间,面对在线的观众们,子琪用气声面对镜头打起了招呼。
点燃蜡烛的轻轻燃爆声、轻揉沙包的绵软沙沙声,这都是作为“ASMR哄睡师”子琪的每日功课。基本在凌晨1点后,她才会关闭直播间,开始了属于她的夜晚。
一年前,子琪的身份还是某互联网K12教育头部企业的“打工人”,教培赛道的持续火热让她看到了在一线扎根的希望,但21年7月“双减”政策的出台,让她的种种计划戛然而止。
“我们目前不考虑教培出来的人”,这是她在“双减”后求职时听到最多的话。迫于租房的生活压力,子琪选择结束3年北漂生涯回到青岛定居。
回到二线,脱离了教培996工作节奏的子琪却没能顺利找到生活与工作的平衡。由于行业岗位就业机会分布和薪资落差的问题,她始终没能找到合适的工作。转行想法愈加强烈,之前又有过直播经验的她最终选择了一条新路径。
选择“新职业”的年轻人不止子琪一个。他们有的不想再996、有的不甘于“拧螺丝”、有的不想困于格子间、有的想逃离内卷…
小众职业的兴起
“我常和朋友开玩笑说,我真的天天都在吃狗粮”,宠物口粮品鉴师陈小花打趣地说道。
原本在某快速消费品头部企业任职的她过着猫狗两全的铲屎生活,出于对宠物的热爱和疲于快消行业的高压,机缘巧合地成为了一名“新职业”者。
“有的人喜欢吃辣的,有的人喜欢吃甜的。网上不是一直有甜咸豆花和粽子之争,其实每只宠物也有自己的口味的。就像把我家猫很喜欢吃的肉干小零食给我家狗子,真的是狗都不吃。”
作为宠物口粮品鉴师,陈小花的工作就是接收不同客户快递来的宠物食品,通过闻味、试吃来辨别宠物口粮的真伪,然后把气味、口感整理反馈给客户,帮助客户去选购适合不同年龄段、不同品种的宠物口粮。
“很多宠物口粮即使标注的成分差不多,但实际口感还是很不一样的,有的脆、有的软,有的有肉味、有的则没有”,通过两年的试吃经历,陈小花基本能了解不同宠物对于口粮的喜好程度。
与陈小花不同,涵涵从事的收纳整理师可能是“最知名”的小众职业。
“收纳整理师和保洁工作还是不同的,很多客户家里不是不干净,就是东西太多、摆放凌乱,往往他们自己到最后都不知道想找的东西放在了哪里。
我们的职责也很简单,就是把东西整理出来、重新规整,让客户更好地断舍离。做得更高级的话,还会涉及旧屋改造、柜体定制、空间陈列等等”。
收纳整理师虽然通常是在室内工作,但对体力的要求不低。涵涵每次的工作时长基本在5小时以上,小型的两居室全部整理完需要花上她两天的时间。
“前两年,收纳整理师还没有那么‘热门’,现在很多年轻人、00后开始加入这个行业,甚至有一部分前家具装修、设计师来降维打击。也有不少整理师一起合伙成立工作室的,可以接更多更大的单子。收纳整理师出名了,来找我们的人比以前多了,但同业竞争压力也大了”。
工人日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教育学院共同发布的《2021年淘宝冷门新职业观察》,盘点了2021年出现的新鲜冷门职业,玩偶医生、多肉寄养师、制云师、铸甲师、手机入殓师等职业在列。
出于种种原因,愈来愈多的以00后为代表的年轻人开始认识、选择尝试小众职业。阿里研究院报告显示,预计到2036年,中国可能有4亿人属于零工经济的自由职业者。
小众职业的背后
自2021年国家人社部将整理收纳列入家政服务下的新工种以来,据《2020中国整理行业白皮书》,行业整体年产值已达千亿元。即使如此,由于客源多数集中在一线城市,市场的开拓与竞争压力与日俱增。
“如果有人要像我一样全职做个收纳整理师,我可能会让她先想一想自己的首批客群从哪里获取”,陈小花觉得,如果现在再从零开始做一个收纳整理师可能就没有几年前那么容易了,整个行业客群的培养,从小到大是一个漫长的培育过程。
除了客源,门槛较低、逐步内卷是多数小众职业的普遍画像。
阿甘的副业是一名B站UP主兼解压师,经过两年的积累,他已经拥有了几万粉丝。
“我的本职工作是在一个区级的事业单位,上下班时间比较早也比较固定,剩余的时间就想着如何变现赚钱,现在不是说,副业刚需嘛”,一边说他一边展示他的解压视频:用小刀一遍又一遍地将肥皂刮成无数碎片,发出类似捏摸泡沫或者干脆面地响声,或者加热刀具后把肥皂切成蛋糕一样。
“现在各种视频平台上的‘皂圈’同行肉眼可见的多了,收益在下降。
一来,做视频消耗的各种肥皂数量不少,一块少则几块钱多则几十块钱,大家都在频繁出更好看的肥皂,自己也不能落下。
二来,收入全靠创作激励,不能不断创新翻花样的话,同行越多播放量就越低,可能一个月就只有几百块钱。”
那门槛更高一点的小众职业呢?
“错过新媒体、短视频,还要错过声音变现?”、“学习动画捏脸,月入过万!”如果你是B站或者喜马拉雅的常用用户,你一定在不同平台上的信息流推送里都收到过这样的广告词。
对于需要具备更高门槛技能的小众职业,背后的职业培训班似乎比职业本身更加火爆,但缺乏统一标准与规范、课程摸鱼、所学无法变现的培训往往让被小众职业吸引的年轻人还被赚到第一桶金就被割了韭菜。
谁在做小众职业
《人民论坛》当代青年群体观察针对七类新职业(包括网约配送员、网络主播、公众号/微博等全媒体运营人员、网络文学写手、电子竞技员、新兴互联网科技从业人员和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经理人)青年的调查显示:
- 主要来源为普通工人、自由职业者、办事人员和商业服务业人员
- 月收入大都在8000元以下,职业收入内部差异较大
- 近二成有其他兼职,超过四分之一的没有任何保障
- 工作强度较高,主观评估失业可能性高于在职青年平均水平
- 过半数个人或家庭有负债,负债率和负债金额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主要城市新职业人群发展报告2020》显示:
- 至2020年底,成都新职业人群总量达63.71万人
- 90.74%的新职业人群为18-45岁的青年,八成以上的在40岁以下
- 新职业青年专科及以上学历、本科学历、硕士学历的比重依次为85.4%,47.6%、6.2%,均高于成都青年平均水平
除去大家熟知的网约配送员、全媒体运营人员等,多数兴起的小众职业诞生在年轻人的新消费领域,它们建立在互联网的沃土之上,服务于一群热爱新鲜的核心消费者。
年轻化、高学历化,小众职业因让青年群体看到了更多的职业可能性而受到追捧,更宽松的工作环境、更自由的时间安排、更有趣的价值生产…但同时,全新的领域也意味着全新的风险,从传统领域进入一个新领域,这意味也许要走很多弯路。
点击观看:
点击查看2022中国大学生喜爱雇主完整榜单
如果您是HR,想要与我们交流关于HR方面的专业看法,欢迎发送邮件至hrpai@51job.com,我们将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