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象山枇杷住“暖房”?果然是萌萌哒“小公举”~

2017-02-28 中国象山港网站

枇杷住“暖房”

      前几天,强冷空气频频光临,让已开花结果的枇杷很“受伤”,露天枇杷受冻严重。2月24日,记者在象山县泗洲头镇上马岙果蔬专业合作社黄富家的枇杷基地,看到几十株枇杷树由于住进了“暖房”里,丝毫不受冷空气影响。


 暖房常温18℃

       走进“暖房”里,一股暖流铺面而来,里面温度有18℃。所谓的“暖房”,就是让这里1亩的枇杷住进了温室钢质大棚,大棚里又增加了20盏补光补温灯。“就是这20盏灯,使得大棚比一般大棚更暖和,枇杷长势也更快”。黄富家说,大棚是去年12月份搭起来的,今年1月份又拉电线装了20盏灯,23日温度低于3℃就打开了灯加温,今天早上才关掉,棚内棚外温度相差有15度左右。


     “暖房”里白枇杷幼果已挂满枝头,黄富家随手摘下一粒枇杷幼果,剥开外壳掐出乳白色的内芯递给记者:“看,颜色又白又好,一点儿也没冻坏,这是最早一批挂的果,搁在往年,都要冻坏了。”

      随后,黄富家带记者来到棚外的露天枇杷地,这里的枇杷果不仅瘦小,掰开果壳,里面都是黑褐色的烂果仁。幸运的是,受去年寒潮影响,外面的枇杷到现在都没有疏果。“第一批挂的果是指望不上了,过几天气温回升,看看气温回暖第二批果仁如何了。”黄富家说。


       据了解, 枇杷被誉为“果木中独备四时之气者”。由于生长周期覆盖一年四季,又异常“娇气”,一直以来难以逃脱被天气“牵”着走的命运。冬天遇到寒潮,枇杷花受冻害后会影响结果。夏天遇到干旱来不及浇水,枇杷树就会“烧焦”。到了收获期,果农更“揪心”,雨水太多担心枇杷甜度不高,雨水太少又怕枇杷果型小,久旱遇大雨导致“裂果”甚至会绝收。

      枇杷是我县重要的水果产业,全县种植面积有2.26万亩。为了让枇杷摆脱不利天气影响,近年来,我县农林部门借鉴外地先进的枇杷种植方式,结合柑橘、蔬菜加温经验,尝试“枇杷浅加温技术”,让地产枇杷摆脱“靠天吃饭”,也能提早上市卖上好价钱,促进枇杷产业转型升级。


↓↓↓觉得不错,请点个哦!


猜您喜欢往期精选▼

○ 千人“闹”田洋湖!“四海八荒”都来看象山民俗二月二!有视频哦~

○ "王者之香"飘何处,"君子之交"哪里寻?县老年公寓让你不虚此行!

○ 象山牌你的爱!最纯净的源头紫菜,安全可靠,我们实打实!

○ 象山这么大,我想去看看!走完这9步,大好时光不辜负~

记者 夏超明 通讯员 洪丹丹

微信新闻热线:0574-65719831

微信广告合作:13805852269

©中国象山港微信公众号

 点击“阅读原文”“象山港论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