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凌云:行业订单“大跌眼镜”,信息化改造真能破局?

王凌云 数字印刷 2023-08-18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所有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营秩序,但在党中央有力的领导下,大家万众一心,短短数月就恢复了生产,筑起一道强大的防疫“长城”



2021年,我国已是万亿经济体中最健康的国家,是全球产业供应链的锚定。本以为数字印刷行业也应该顺应发展,繁荣复出,然而今年7月、8月我们汇集(数据来源于上海影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全国用户数据)的行业订单、产值数据均大幅下滑,甚至不如2020年同期,真是“大跌眼镜”。不少同行都抱怨业务难开展,生产成本高企,人员负担沉重,最近还要限电拉闸。


一个字——难!


存量市场日趋萎缩 已成不争事实


其实这几年数字印刷行业的发展,的确很曲折。业务端,电子媒体对纸质媒体侵蚀,行政上无纸化办公日益深化,商业活动受到疫情抑制,新兴领域——教辅行业又被国家一纸文件推向冰点……存量市场日趋萎缩。


针对这样的大环境,很多同行不冷静思考,热衷于设备更替,产能扩张,大举负债购买大型设备,希望通过降低单张成本来提高战斗力。却忽视了资产折旧、设备迭代对企业自身造成的重大风险,设备投资要谨慎。


个人陋见,后续几年存量市场应该还会保持萎缩的趋势,与其大金额投资固定资产,还不如投资在提高企业服务、信息技术能力上来得有效。


尤其是信息技术能力上,很多企业觉得就是买个ERP,或者上个自动化工具就解决了问题。但事实上,信息技术涵盖业务接单、产品设计、生产调度、文件处理、流程管理、质量管理、物流管理以及CRM等全方位的模块处理。生产中心与门店零售,重资产与轻资产都需要使用不同的信息化工具做出管理响应。


形势不好练内功 如何练是学问

疫情虽然抑制了线下活动的开展,但也推进了电商、直播等线上业务的发展步伐。印企所选用的信息化管理工具也要从最初级的接单、辅助生产等基本功能,更深入、更具体地发展,以期帮助企业切实实现扩大服务半径,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管理成本。






我们希望新型的信息化管理工具不单纯是ERP,而是一个完整的电商平台+企业管理系统。更要依托移动端(微信公众号)+PC端(WEB页面),两端同步共生。除此之外,更要依照数字印刷的服务理念,从前端出发,加强营销、挖掘新客户,推动客户自助下单、发展网络印刷。


以笔者多年在数字印刷、信息化等领域的经验,在此分享新一代信息化管理工具的基本逻辑,以及笔者新创建的上海影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这一领域上的探索和经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文所谈及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受众指业务有一定规模、种类明确的生产中心或大型数字印刷企业。



01


沟通:从QQ到微信,跟进时代社交步伐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社交工具已经从QQ转战微信,或许很多印刷行业的老朋友都记得,十几年前我们更多用QQ接单,交代业务,但现在随着微信的兴起,越来越多企业希望用微信接单、转交业务。


对此,我们所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可利用微信公众号与客户进行沟通、下单、传输文件,以此作为拓客的新途径。



02


自动报价:用成本法科学计算售价、成本、毛利率


以往的报价系统往往只会显示销售价格,即用户在前端看到的应付价格,且价格体系大多是预设制。但是新一代的数字化经营逻辑,需要我们不仅要有售价,更要有成本,以及将成本细分——用多少张纸、多少印工、多少印后装订工艺、适合用什么机器去完成。


如果是预设计价则系统未预设A5幅面纸张(或其他自定义尺寸),就无法从A3幅面(默认)计算拼版而获得A5尺寸价格。而我们的报价环节完全采用实际的拼版计算逻辑,只要做了基础设置,任意尺寸价格就信手拈来。



03


数据分析:生产报告与用工报告


通过条码流转订单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在这一基础上,我们增加了绩效考核环节(对员工)以及用工报告(对企业),在创立工艺、活件之初,可对订单部件的难易程度进行定义,挂钩员工考核机制,订单生产结束该活件所经手的员工也能实现绩效考核,避免漏记、记错等错误。


到月底还可生成生产分析报告——某一订单/某月订单用了多少材料、多少人工,每个工人产生多少价值、创造多少成本、应拿多少绩效等。



04


文件自动化处理:自动处理+逻辑处理


文件自动化处理主要发生在印前环节,以预检为例,传统方式多以检测文件是否缺字体、图像精度等,而我们的逻辑则是“要让系统像人一样聪明”,系统可实现根据工单进行预检,如工单显示A4幅面、16P,但文件既不是16PA4、也不是8PA3幅面,系统将提示“不匹配错误”。







与此同时, 文件的逻辑处理也将是未来趋势,信息化系统将越来越智能、越来越易被普通人操作。


以添加白页/二维码为例,系统可以定义逻辑规则,奇数文件放置白页,偶数文件不放置白页;


洗发水选择A二维码,洗面奶则用B二维码……以此应对复杂的变量作业。


新一代信息化管理工具的基本逻辑希望让系统、软件像人一样聪明,帮企业对整个生产过程实行全方位的监督,从而提高效率、降低废品率。



当然信息化系统本质还是工具,管理者的理念非常重要。网络印刷与线下门店的运作完全是两个不同的路径。网络印刷,强调产品的标准、生产的规模;而线下门店更强调产品的宽度、服务的品质、交货的速度。万万不要拿着做门店的思路去做网络印刷,反之亦然。


此外, 整个企业的信息化过程,也一定是一把手工程。如果管理者没有坚定的决心去做系统,那就不要搞,否则劳民伤财。信息化过程是对自己原有工作模式的升级换代,会纠正原有不好的工作习惯,让数据透明化,客户直面化,所以也需要一定的企业规模和文化积累。


最后, 数字印刷正面临重大的转折期。企业在分化,有一些会被淘汰,有一些会转型,我们做信息化改造,一定要找适合自己的方案。没有一套现有的机制是万能的膏药,所以系统一定要有扩展性,要有强大的二次开发性。整个项目的建设是开发者与管理者不断沟通、磨合提升的过程。好的项目开发者,必然要了解管理者的意图,了解痛点,了解核心需求所在。良好的系统+睿智的管理者+富有经验的开发者,三者缺一不可。







行业虽曲折,前路亦有明。但凡要持续化发展,有志于做大做强的企业主,我想企业信息化就是今天埋下一颗重要的种子。


作者 上海影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王凌云

编辑 侯金香



··
·数字印刷的人均效率是传统印刷的3倍,月印量达12000~15000令纸,他是怎么做到的?
·文创能给快印带来什么机会?
·广森数码,个性化包装先从传统业务的转化做起
·“双减”对高速喷墨印刷市场影响几何?
·精彩回顾 | 2021“数字印刷在中国”高峰论坛成功举办,盈科杰多种解决方案助力用户迅速增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