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注为文化出版服务二十年 盛通股份的按需出版印刷成长之路

谢云 数字印刷 2023-12-22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数字生产中心

高级总监 谢云


9月6日,2022“数字印刷在中国”技术高峰论坛在山东济南成功举办。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数字生产中心高级总监谢云发表了题为《专注为文化出版服务二十年——盛通股份的按需出版印刷成长之路》的主题演讲,分享了盛通股份的按需出版印刷成长之路。


PART01  出版印刷行业概况  

据北京开卷信息、招商证券数据统计:我国出版印刷行业市场格局分散,相较于成熟市场集中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2021年图书零售市场同比上升1.65%,码洋规模为986.8亿,但未恢复到疫前2019年1023亿的水平。整体来看,行业龙头企业迎来整合契机,教育出版将成为市场增长核心驱动力。


资料来源:北京开卷信息、招商证券数据统计整理

图1 2000~2021年国内图书零售市场销售码洋



政策方面也推动着出版印刷行业集中度提升,为龙头企业提供整合契机。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印刷业“十四五”时期发展专项规划》等纲领性文件,明确创新升级、集中整合为行业发展趋势,绿色环保、智能印刷为行业重要主题。


印刷业持续稳步发展带动行业市场需求增长。国际专业咨询公司Smithers发布的《全球印刷市场的未来2030》报告数据显示,虽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印刷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8147亿美元下降至7434亿美元,但是未来较长时期全球印刷市场仍将保持稳步增长,预计至2030年将达到8460亿美元。我国作为印刷大国,产业规模居于全球前列,产值也将进一步增长。根据科印传媒、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数据,目前印刷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年产值规模超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二位。如图2所示,2020年我国印刷业总产值达1.32万亿元,2016~2020年复合增长率均为3.51%。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2年我国印刷业总产值将继续增高,预计达到1.42万亿


资料来源:科印传媒、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图2 2016~2022年中国印刷行业总产值预测趋势图


PART02      盛通股份对按需出版印刷的准备      


01标准化的工艺流程、平台化的运营管理

未来的印刷行业一定具备信息、服务、制造等产业属性。基于多年传统印刷经验和数据平台化运营管理经验,盛通股份打造了“出版综合服务云平台”,如图3所示。


图3 盛通出版综合服务云平台


该平台设置了订单处理中心、工艺评审中心、调度管理中心、原材料供应保障中心、品质管理中心以及仓储物流中心,聚合赋能,提升规模效应,全流程服务,无缝衔接出版社和印厂,连通了出版社和盛通股份的“四地八厂”,实行“大而专”的生产模式。“大”分别指“大印前”,即客户文件的统一处理;“大调度”,即资源科学利用;“大采购”,即统一采购,获得更多的优质资源;“大物流”,即统一调配人员和车辆。




02专业化的组织分工、标准化的生产体系

在“出版综合服务云平台”专业化组织分工以及标准化生产体系的基础上,盛通股份从2018年开始布局按需印刷,在挖掘和聚合出版客户图书产品印制需求和变化趋势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其在京、津、冀、沪地区不同类型印刷工厂的能力布局,形成了从1本到100万本、1色到多色的柔性数字化大按需生产体系。

业务类型

从业务类型上来看,盛通股份包含出版物印刷,包装印刷,还有新晋的数字印刷板块。

色彩类别

从颜色上来看,盛通股份拥有单色生产线、四色生产线和多色生产线。

印刷装订

从印刷装订上来盛通股份拥有胶钉生产线、精装生产线和骑马钉生产线真正形成按需的生产体系。


PART03      盛通股份的按需出版印刷实践      

经过长期跟踪观察国内外数字印刷发展态势,盛通股份发现近几年国内喷墨按需印刷市场迎来爆发性增长而且出版单位对降库存、降成本的意愿非常强烈,对图书数字化按需生产提出了迫切需求为此,盛通股份顺势而为,以引入喷墨数字按需印刷为转型契机,实行超常规发展。



01陆续引进数字印刷生产线

到目前为止,盛通股份已引入3条方正P5600喷墨生产线、1条圣德M440单黑喷墨生产线,以及多台静电数字印刷机凭借专业化数字存储管理及运营,盛通股份拥有了产品快速交付的能力,提高了产品的周转速度,满足了客户个性化的需求,图书质量获得了各合作出版社的认可。






02配套数字印后加工生产线

盛通股份还相应引入了数码锁线一体化生产线、折页堆积书芯生产线、高速胶钉生产线等多条数字印后加工生产线,使得数字印刷生产能力大幅提升。


此外,盛通股份严格按照质检标准对印品进行检查,在做好首件签样和版次留样外,实行首签样检查、印制中自检、工厂内巡检、员工互检和成品的逐本检,严格做好文件到书各流程的管控,确保产品合格。



03开发POD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控制系统

经过4年的努力,盛通股份开发了POD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控制系统,直接对接出版社的ERP系统,可实现快速接单、快速下单、快速生产及物流交付的图书按需智能生产,节约人工的同时也节省了时间,对传统业务流程优化起到了助推作用。



04自主研发数字印刷工艺设计器

基于在出版印刷行业多年的技以及使用场景的积累,盛通股份自主研发了数字印刷工艺设计器,是专为印厂在工艺设计场景提速增效方面而研发的新一代开单工具,能让印刷工艺形成一幅完整的工艺图,工艺参数一目了然,加强了印厂与出版社印制部门的沟通,降低了车间沟通成本,减少了因品控带来的损失。



05自动化智能工厂

有了数字化生产线,工厂也要升级改造。盛通股份初步实施了智能化工厂建设在物理方面,车间周转采用AGV自动搬运小车,小车内核与机台报工系统直接链接,运输路线和库位采用实景GPS定位。半成品、成品出入库都无须人工干预,小车自动完成搬运和存储,从而实现智能化工厂的去人工化“黑灯”仓库管理




在生产排程方面,盛通股份开发了APS多工厂自动调度排程管理,进入ERP的订单采用APS自动排程管理,按照订单的类型和交期,结合机台的性能和饱和率自动排程,合理分配产能,最大限度确保产品交期,提高设备产能利用率和提升生产管理能力。

在物料管理方面,盛通股份自主研发了物料条码Mbarcode系统,实现了库房智能管理纸张和辅料从入库到领用实行全程扫码管理,实现了物料领用便捷化,物料管理数据化。



06建立出版综合服务在线信息平台


在信息服务方面,盛通股份建立了出版综合服务在线信息平台该平台基于工厂自动化软硬件体系和数据管理系统,集产能加工服务、创意设计、装帧排版、产能管理、管理输出、原材料供应链服务、图书仓储物流和品质管理为一体,能够实现并发使用、同步共享,如图4所示。


图4 盛通出版综合服务在线信息平台



为此盛通股份可以为出版社提供印前内容的存储印刷服务、物料采购服务、仓储服务以及物流发行服务,旨在为客户提供全产业链服务,加快整个出版链条中的信息传递,减少客户仓储物流成本,缩短整个出版链条。




07以品质为核心,全员参与质量管理控制

在质量检测方面,盛通股份建立了“以品质为核心,全员参与质量管理控制”的体系,形成了从客户文件、印前制版、工艺设计、印刷生产、裁折配锁、表面处理、成品装订、成品包装、成品入库到物流送货、客户满意度的闭环管理,从而强化质量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循序渐进,形成设计专业化、工序标准化、生产系统化、改进持续化、员工职业化的质量管理控制体系。



08面向出版全产业链的供应链综合服务

在纸张方面,盛通股份还创造出面向出版全产业链的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结合产品印刷工艺、质量、效率等各方面的影响,建立了“纸张使用特性数据库”,根据书籍需求与印刷工艺为客户提供纸张,从采购、分裁、存储和物流配送等一系列供应链管理综合服务

目前,盛通股份与纸厂合作研发的数字印刷纸张新产品鸿雅轻型纸已成功投入使用,质量上也得到客户的认同。用好纸,做好书!


盛通在数字化建设上持续秉着核心系统自主研发+融合边缘系统的方式,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持续建立智能化管理体系、加大柔性生产体系的升级、推进创新技术的升级。


盛通秉着开放融合的心态,最大程度的将平台的数字化成果与出版印刷行业的上下游进行共享


未来,盛通股份将积极推动智能制造、数字化生产,始终秉承专注持恒的工匠精神,专注文化出版。在数字印刷的规划中,依托华北数字生产中心,布局专业化的高速喷墨数字生产中心,实现让生产预见需求,营建高效、绿色、智能出版服务新模式,服务出版客户。为全民阅读提供绿色保障,弘扬工匠精神,智造精美书籍!





· 软包类数码烫金如何“破圈”?库尔兹是这么做的

· 27年,从3人到20人,从9平米到5家门店,武汉宏宇的发展秘籍是什么?

· 迎接数字变革 | 解答喷墨数字印刷永恒主题的“方正电子模式”

· 关于对《图书按需印刷数据交换规范》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的通知
· 精彩来袭!企业参观开拓视野,2022“数字印刷在中国”技术高峰论坛圆满结束

· 反响热烈!2022“数字印刷在中国”技术高峰论坛在济南隆重举行!

· 1200dpi高清喷墨轮转印刷机即将“刷新POD行业质量新标准”

· 2022“数字印刷在中国”技术高峰论坛企业参观大揭秘,看这两家企业如何破局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