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歌,13种修辞一网打尽,趣味又好记!

修辞是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


小学阶段,孩子们需要掌握的常用修辞多样又类似,经常混淆。有没有办法轻松识别?


一起来读读下面的修辞手法顺口溜和例句,再也不怕孩子记不住啦!


比喻歌


比喻打比方,生动又形象。

明喻甲象乙,暗喻甲是乙。

见乙不见甲,借喻略本体。

说乙再说甲,人们叫引喻。


例句:

·北极星像盏指路灯一样挂在天空。(明喻)

·星空中银盘高挂。(借喻)

·春天到了,大地变成了一片绿毯。(暗喻)


借代歌


借代象借喻,统统略本体。

借代非借喻,借喻非借代。

以此代彼是借代,以此喻彼是借喻。

借代富有形象性,事物特征更鲜明。


例句:

·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穿着指老爷)

·旌旗十万斩阎罗。(旌旗指军队)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第二个李公朴指为和平抗争的人们)


比拟歌


拟人拟物叫比拟,似物把人拟成物。

拟人把物拟成人,物物比拟叫拟物。

描写文章忌呆板,比拟生动形象化。

人物相拟文活泼,强烈感情来抒发。


例句:

·风儿清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巨浪伸出双臂把我猛地托起。

·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



夸张歌


“言过其实”叫夸张,表达感情非寻常。

夸张词句表事物,突出特征更加强。

“夸而有节”正刚好,增添文彩助想象。

“夸而无节”成狂言,信手败笔损文章。


例句:

·整个礼堂挤得连根针也插不下。

·一滴太白酒,十里草木香。

·他饿得都可以把一头大象给吃了。


象征歌


托义于物叫象征,事物形象表特征。

形象特征细品味,以物思义含意中。

托义于物是象征,以此喻彼叫借喻。

“雪压冬云白絮飞”,“冬云”借喻象征“絮”。


对偶、对仗歌


对偶对仗,结构一样。

词性相同,字数相当。

字句对称,节奏铿锵。

朗朗上口,易记心上。


例句: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满招损,谦受益。

·革命家赤胆忠心,虽死犹生;野心家祸国殃民,生不如死。


反语歌


反语是反话,讽刺味辛辣。

讽自警钟响,刺敌如刀枪。


例句:

·这次的抢劫是多么漂亮,多么彻底!

·妈妈生气地对孩子说:"都十二点了你才回来,你可真是长大了!"


双关语歌


双重含义双关语,明说暗讲隐意指。

含蓄幽默细品味,或是暗示或讽刺。


排比歌


排比一大串,语气多连贯。

结构相类似,意义相关联。

请听《排比歌》,排比好效果。

条理更清晰,层层递进说。

排比可记叙,排比可抒情。

强调又深入,道尽满腹情。

滔滔话语来,串串妙句挥。

增强文气势,感人动心扉。


例句:

·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

·愚蠢是一种天生的无奈,是一种后天的懒惰,是一颗自己种下的恶果,是一条好果实中的蛀虫。


反复歌


说理记叙巧反复,加强话语印象深。

文艺创作用“反复”,强调主题语意尽。

“反复”手法用得妙,文章精彩锦上添。

反复反复意回还,加强节奏如心弦。


例句:

·沉默呵,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纪念刘合珍君》)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朱自清《春》)



递进歌


由浅入深呈递进,由轻变重层层深。

从小到大非排比,从低向高层层进。


例句:

·实验工作不但需要准确的测量,而且需要准确的计算。

·中国梦不仅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


顶针回文歌


连锁叫顶针,回应是回文。

顶针——结构严谨,语句通顺。

回文——循环往复,息息相关。


例句:

·空中腾雾,雾成云,云开见日。(顶针)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回文)


设问反问歌


自问自答是设问,问而不答是反问。

设问醒目又意深,反问语强耐深省。


例句: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设问)

·字典难道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吗?(反问)


说明:本文相关素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者免费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请联系删除。

●●

推荐阅读
  1. 常用的修辞手法一一比喻

  2. 常用的修辞手法一一拟人

  3. 比喻句与拟人句的区别

  4. 常用的修辞手法一一排比

  5. 常用的修辞手法一一夸张

  6. 常用的修辞手法一一对偶

  7. 常用的修辞手法一一对比

  8. 语文学习方法的精髓!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1-9年级学习资料汇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