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式教育 vs. 西式教育之反思

2015-09-24 白露之遥 奴隶社会

题图:学海无涯,来自网络。

作者白露之遥。

本文是奴隶社会的第30篇原创文章,作者来自BCG东京办公室。未经授权,本文不欢迎其他公众号转载,欢迎大家转发分享至朋友圈。


【题记】

前些日子,BBC的一则真人秀视频在网上爆发式地被分享、被评论。这则不长不短的纪录片展示了几名中国教师在英国一所中学的短期执教经历,浓缩了中西方教育的冲突与融合;加之前些日子关于缘起美国的“常春藤绵羊”论战,占据朋友圈头条的字眼从股市变成了教育。

很多人留意到了一些被点名的中学,它们中的一些是耶鲁教授眼里往常春藤输送绵羊的“中国中学”,却也是这些日子BBC镜头里窥探中国教育的“生动例子”。观点纷呈中,一所中学到底承载着什么、该承载什么,变得愈发神乎其神。作为一个“被点名”学校的毕业生,窃以为,其实,每一所学校大概都是每一个人内心深处一抹美丽的色彩,或浓或浅,它都在那里。

一、中式古板,西式散漫?

先不说教育,先说说人。虽然大多数时候,我们需要明确的定义和诸多的对标,来完成对事物的认知。但是,于人,我却觉得标签、分类、对比,大可不必。就像选男朋友一样,即便你手握一张Excel,定好了逻辑严密、思路清晰的标准,但是最终打动你的往往还是“感觉”二字。就着这个生动的例子继续下去,每每别人问及择偶标准,我脱口而出的一定首先是“绅士风度”四个字。说句矫情的话,大概是“被宠坏”了。中学时期的男孩子们,虽然和所有青春校园电影里的男一二三四五号一样充满各式各样的调皮、淘气、不羁,但是他们身上的绅士风度却在我走出校园、踏入社会之后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美好。

这里的绅士风度,既不是为了追女孩子而特意为之的伎俩,也不是只针对女朋友不针对朋友的小爱,更不是穿着阿玛尼小西装梳着精英感十足的大背头的表面功夫;而是一种自然而然,体现在极细节里的关怀和友爱。举个简单的例子,中学时代里,从来没有试过因为聚会晚归而担惊受怕,因为每一个女孩子的安全都会被各种方式妥帖地安排好。这种风度,可以是顺路把你送到小区门口,可以是把你送上出租车后拍下车牌号码,可以是看你坐上公交然后说一句“到家发条短信” ……或许稚嫩,但却温馨。印象里极其深刻的一次,在晚归的巴士上,同行的男同学突然家里有些事情要中途下车,他突然话题一转,说“哎,听说你最近跆拳道练得不错啊,什么时候我们几个黑带的一起切磋一下啊”,我一下不知道怎么接起话茬,刚想说“我还是白带……”,谁知他眨了眨眼睛,讳莫如深地制止了我的反驳。后来到家后收到他的短信:“到家了吗?哈哈,刚刚是想说,这么晚了怕车上有坏人会尾随,我把你说成跆拳道高手,也算有一点点震慑力吧”云云,瞬间觉得真是既可爱又令人感动。这样的绅士风度,体现在开门、落座的一举手一投足,也体现在大事上的有担当、小事上的有分寸。这些自然而然的小细节,在走出校园后,才逐渐意识到实在是可贵,而这可贵的特质一定是在那些十几岁的岁月里逐渐镀在身上的,而且,无论出身,不分男女。

但是,你让我说,这种绅士风度是西式教育还是中式教育的成果,很难。因为虽然“绅士”一词来源于西方,充满西装革履的画面感,但是中式教育中的礼义廉耻,却也总无声地诉说着这种为人之道。无须讳言,眼下不时惊艳微博圈、朋友圈的社交酒会、毕业舞会等等西方教育的元素,确实在气质锻炼和礼仪养成方面对学生的成长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贯穿教育理念的东方哲学,却也在不知不觉中被吸收和消化。例如,作为一个不禁止“早恋”的中学,在当年还是颇有个性的,看上去是充满西方色彩的崇尚自由;实际上却是师长们对于提倡知书达理的东方文化的信心。当年班主任对于这些puppy love只微笑着说过一句话“止乎于礼”,温柔却又有力。

教育之本质一则在于教书,二则在于育人。而育人,往往责任重于也难于教书。换言之,育人有方,则教书可成。因此,许多人将升学率之高归功于学校里学生的生源好、成绩好、老师们教得先进,虽然不错但却没有找到核心。核心是,无论中式西式,育人是首位的。西式教育里有很多充满活力的元素。我待过的那个园子里环境一直很宽松,大多源于西方的一些教育理念:例如小班教学,是为了便于学生畅所欲言;例如学生社团林立,是为了便于各路大侠各显神通。更毋宁说每年的各类官方节日,艺术节、体育节、外语节,课程为排练节目让步的桥段几乎每季上演。而与此同时,也并不乏中式教育里那些非常优雅的东西,比如包容、尊重、秩序、友善、道义。所谓的写在墙上的校训,所谓的按时按点的早操,这些东西并没有必要被诠释为陈腐或是桎梏。谁不怀念穿着松松垮垮的校服在阳光下半眯着眼睛抻抻胳膊抬抬腿的时光呢?谁不怀念那些汉字背后深藏着的每个学校对学生最深沉的祝福呢?育人,不是把所有人放上流水线,再用一纸成绩贴上合格标签。如若那般,上学岂不是等同整容?且不说整出来的脸是不是你想要的那张,即便是大眼睛高鼻梁的明星脸,天天跟别人撞脸也是够头疼。因此,说得俗一点叫因材施教,说得更俗一点,就是为你度身定做属于你的美容疗程。你的脸还是你的脸,只是保养保养,就变得更加光彩照人了。

是珍珠,就让它养出珍珠的圆润;是玉石,就雕琢出玉石的剔透;是金子,就把它淘出金子的光辉……而养珍珠的水是洞庭湖水还是阿拉斯加深海水;磨玉石的刀是秦汉青铜还是德国双立人;淘金子的沙漠是撒哈拉还是塔克拉玛干,有关系吗?

最好的育人是让人有美好而坚定的内心。这是每一所学校,无论温柔或严肃、无论古老或年轻、无论极尽斑斓或稍显单调,它留给学生的礼物。这一点,我想周遭朋友中,无论来自哪所中学、哪所大学,无论是商海沉浮还是政界扶摇,亦或是学海筑梦,如果夜深人静时仍能听到些内心的声音,哪怕微弱也会颇感幸运的一点。

二、精英教育,量产绵羊?

一直以来都讳言“精英教育”这样的字眼,一来尚没有资格评判何为精英,二来生怕抹杀了教育。近来才发现自己的规避有些狭隘了。就像我们评判美人,自然“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且“情人眼里出西施”,但实则每个时代每个社会总归会有一些令众人倾慕的佳人,因为他们的美是大部分人认可的美。我们承认他们是绝色,但也不因此否定自己周围那些环肥燕瘦的各有千秋。同样地,对于社会人,其定性过程则更是囊括了五花八门的标准,但是,总有一些人会被称为“精英”,并不是因为他们符合了所有人对于成功、对于优秀、对于幸福的定义,而是他们的一些特质纳入了主流社会认可的范畴。那么这样看来,旨在塑造这样一群人的教育,实在无可厚非。“精英教育”不等同于“贵族教育”,不讲究血统、不讲究做派,而是侧重于人才的选拔和素质的培养。

例如,当年建国初期,周总理亲笔批示在国内建起七所外国语学校,其初衷就是以最快的方式塑造起一批拿得出手、登得了堂、成得了事的外交人才。此举,是为国、为社会、为教育,独独不是为了“圈”起一个不同的阶层。现如今,虽然并不再直接跟外交挂钩,但是这般“传统”却深植这些校园的文化之中。我同时也相信,每一所学校都有每一所学校别样的传统,每一所学校都有每一所学校承载的使命。而和大学那种“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式的豪迈不同,大概每一所中学承载的是些“面朝大海、青黄不接”的蓬勃。

就我个人和周围很多同窗而言,呆过六年的中学,至今都是心底最柔软角落里的最纯净的园子。至今记得在一个夏日的午后,我和所有新生穿着梦寐以求的,橙黄、藏青、米白相间的新校服坐在礼堂里,优雅的年级组长说了这样一句话“欢迎来到你们心目中的霍格沃兹”。那一刻,年轻的心是被吹拂着的,因为这句话是对多样性的认可,也是对梦想的鼓舞。自此的六年里,我们像一群阳光下肆意生长的花花草草,拼命地寻找着内心向阳的方向——这方向不是困在分数的坐标里,而是漫无边际的想象和描画。可以是对学问的执着,可以是对艺术的追逐,可以是对领导力的崇拜,可以是对青春的致敬……有一个热爱艺术的朋友,几乎是触类旁通、风格百变。灵感所至,他可以半夜把手机放在钢琴边上弹上一首媲美月色的古典钢琴曲,让电话一头的你屏息聆听;而同样灵感所至,他可以瞬间来一场充满意识流的独角话剧,不需要排练不需要思考台词,所有的幽默喷薄而出,让周围的人捧腹。就是这样一群人,用他们浑身的灵气、满腹的才气,熏染着这个园子。记得有一次,同为学生会干部的我们接到了一项“政治任务”,为省电视台的一档教育节目做一段表演,半命题作文“公民教育”,体裁不限。最后呈现在舞台上的是一场关于“投票”的话剧,在主题鲜明的前提下,五六个人一台戏的天马星空和青春洋溢,令整场“例行公事”般的节目变得充满看点与笑点——电视台来不及准备道具,我们就连扫帚都用上,充当吉他和贝司。整个过程,负责老师只充当了电视台摄制要求的传话者和在一旁看着我们偷乐的旁观者。

我时常想,作为一个始终以“三好”标准要求自己、总一不小心就被当成“别人家孩子”的人,实在是好险——如果没有在这样一个肆意生长的园子里耳濡目染,大概会成为一个有用而无趣的人。虽然既没能出落得古灵精怪、也没能修炼得妍丽鬼马,但上了大学、踏入社会,总也会被认为尚算有趣,基本没沦落为“没有故事的女同学”。

也正是这样一群人,也正是在这样的年岁,他们更不功利,更接近纯粹。每一年,学校会有一场学生会选举,沿袭了西方全民选举制度的那一整套体系,让所有人忙得不亦乐乎——招募智囊团,公布执政纲领,制作十几米的横幅,设计夺人眼球的海报,高喊花样百出的口号,再加上各种游说、办演唱会、做跳蚤市场……虽然这也常常被认为反映了某种“精英主义”倾向,但实则正是这种竞争意味与娱乐氛围兼具的过程,帮助十七八岁少年完成了一定意义上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一方面,你通过向别人推销自己的过程必然会最大限度地发掘出自己的闪光点,这样的自信于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国度的年轻人都是必要的;另一方面,即便没有参选,也是以投票者的姿态高度参与整个过程,如此塑造了每个人对于社会生活的参与感和责任感。竞争必有输赢,因此并不必对这种制度提出质疑;比起一些场合中虽然乳臭未干但充满人情世故和官场文化的选举,这里的一切发生得更加纯粹和自然,各人的心态也更加坦然和健康。例如当年有一个身高体貌才学在年级里也算风云人物的男生,高调参选,大多数人认准了他的“抱负”,熟悉的人却知道人家这厢是为了追一位美女,以竞选为名邀请伊人做搭档(当然郎才女貌的搭档大概也是竞选策略)。大半个月的竞选,这位仁兄自然是比我们忙得更加乐在其中。结果虽然惜败,但这位男二号却丝毫没有半点阴郁,潇洒一如往常。后话是这位鬼马的男二号,带着可上华尔街的智商、可混茅台酒局的情商,头发甩甩就穿上了博士的白大褂,跑着模型发着文章,潇洒如初。这样的情怀,并不是超凡脱俗,而是追求世俗成就的同时仍然有所寄托。

放眼周围,有从长安街气派的中央政府大楼主动申请到西北小城用自己的“国际视野”为小城百姓做着招商引资的学长;有冒着跟校花女朋友异地风险,花了两年跑到新疆支教风吹日晒出高原红的学弟;有一心想着NGO,身为大龄女青年仍然只身海外研究公共卫生政策的闺蜜…即便如本人,俗气地怀着沉甸甸的事业心,在异国他乡做着看似光鲜洋气的工作,却在内心深处嵌着一片赤诚,总想着带着点学到的皮毛、见识的世面,回国做点贡献。

这样的一群人,大概是不应该被称为绵羊的,或者至少不该被一刀切地概括为绵羊。我不知道美国的常青藤是怎样的精致主义,又是否真的充满羊圈味儿;但是在中国的这个年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是生长在一个圈层“尚未固化”的社会里的,大多数年轻人还有着原始的冲劲、原始的喜悦、原始的梦想,这是当代中国和美国最大的不同之处——无论家里有没有草原,只要你像野马一样奔跑,就可以看得到属于你的草原。

三、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一直很不喜欢一句话,也很畏惧一句话,就是“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每个阶段的出色或成功似乎总是伴随着看似戏谑却带有诅咒意味的声音,来自于邻居张阿姨、路人甲大叔、市民晚报王编辑……告诉你“你也优秀不了多久了”。这句话说起来既朗朗上口又杀伤力极强。但是,我很难想出,在一场有如马拉松的长跑中,尽可能地选择一双优质的跑鞋,一身上乘的装备,又提前做好热身运动,会在途中产生什么劣势。更从来没有见过,啦啦队员对着跑在前列的选手大喊:“快别跑这么快,不然你一定要输的!”

“枪打出头鸟”这是社会现象,一所学校也大抵逃不过。大学如是,中学如是,小学,可能也会如是罢。既有当年要求取消小升初选拔制度的“群众声音”,也有近年拿着生源数据研究社会资源集中现象的“学术研究”,这形形色色之中自然有客观的需求和客观的评述,但是带有主观色彩的“看不惯”也并非全无——认为总有那么些有背景的学生,上了那么些有背景的学校,灌输了一肚子洋墨水,再凭借着这些,“出任CEO,赢取白富美”。且不说论据是否充足,光逻辑就稍显单薄,在竞争如斯激烈的社会里,就连国民老公背靠万贯家财,也要以自己的方式在娱乐圈、投资圈、各种圈,摸爬滚打这么多年,才把“谁家的儿子”变成了“大家的老公”。“小时了了”的人,如若不在人生各个阶段依次奋进,当然会和那些“小时不了了”的人一样,有泯然众人的危险。可大多数人正因为“小时了了”则每每是遇强则强,每向前一步,就遇上更强劲的对手,更具魅力的挑战,也愈发更努力,更不愿意懈怠——这才是一个良性循环的人生。

有句话叫做,当一个花花公子说“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时反而更加可信,因为他见过了三千弱水;相反,一个对大千世界的声色犬马尚未体验,就轻言一句“非君不娶”的人则往往是听听感动、想想激动、没有行动。虽然有些片面,但话糙理不糙——因此,我没有必要学着前辈的口气来一句“没有谁的成功轻而易举”,因为年纪轻轻成功是什么味道,谁也说不清楚。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至少二十几岁三十几岁时候的我们都还能有一颗赤子之心。

中学课本中,有一篇需要背诵的章节里说道“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事实上,无论小时如何,少时如何,我们总归是走起来了——我们都是带着“时地人事”迥然不同的人生经历,为了相似又不同的人生理想,或一起或分别在这个世界上“走着”而已。

最后,落笔处想说的是,本人写字多但大抵散文、极少议论文,因此,以上种种并非社会热点聚焦、观点评论,仅仅是兴致所至,感怀而作。

推荐阅读:

运动第一,学习第二

我们为什么出国? - 作者出品

清华园里的男闺蜜 - 作者出品,奴隶社会第一篇用户投稿

掀开应试教育的一帘幽梦 - 战术上的勤奋掩盖了战略上的懒惰



你读到的只是冰山一角,读经典老文章,发送 m 或者点下面的菜单。有感悟想和大家分享请回复「投稿」。

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