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的羽翼被爱网住了怎么办?

2016-05-16 秦华 奴隶社会

题图:来自网络。

奴隶社会的第765篇文章,来自作者公众号“华说北美职场 (Coach_Lily)”。欢迎转发分享,未经作者授权不欢迎其他公众号转载。


“我妈替我选的专业,因为在这个系统里,她有很强的人脉,以后工作不成问题。可是我对这一行一点都不感兴趣,学得好痛苦啊!”

我妈觉得我能力不如人,以后找个轻松的工作就行了,女孩子应该以家庭为重。她到处给我拉关系,让我去见她的熟人,想帮我找工作、物色男朋友。每次跟她聊都好心烦,但是我发现自己又想依赖她。如果没有她的帮助,我怕根本无法立足。”

“我现在还靠家里在财务上支持我。想想他们出钱供我,期望我要听他们的安排也是可以理解的,拿人手短嘛。我希望能尽早独立,不用仰人鼻息。”

“我觉得父母根本不了解真实的我是什么样子的,似乎也不关心我内心到底是怎么想的。我不知道如果我不达到他们的期望,他们是否还会爱我。”

“我的专业和工作都是父母安排的,现在生活很舒适,可是心里很惶恐。想到我的余生就将如此渡过,我就觉得没有希望。母亲不理解我到底为什么不开心,因为我貌似什么都有了。我很爱她,我不想让她伤心难过。”

“我爸妈要来美国看我了。天啊!每周视频已经够折磨我的了,我无法想象每天听他们对我的生活指手画脚。我毕业后一定要努力留在美国,这样他们就鞭长莫及了。”

这些听上去熟悉吗?

无论我做职业教练还是人生教练,无论学生是二十岁还是三十岁,我的根本目标就是帮助人们激发自身潜能、获得成长。但我慢慢发现,对很多年轻人来说,父母的亲情挚爱反而成为一张无形的网,包裹住他们,令他们无法丰满羽翼,振翅高飞

我们很少有人记得清自己四五岁之前的事情。我当了母亲后有机会观察一个宝宝从婴儿逐渐长大的过程。小孩子大约在两岁左右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妈妈的一部分,从那时起,他们走向独立的力量势不可挡,因为这是不可抗拒的本能。但与此同时,孩子对外部环境可能存在的危险又心怀恐惧,所以经常处于渴望独立和寻求保护之间的拉锯摇摆中。在这个成长过程中,父母的过度保护和控制可能会在他们成年时造成两种类型的后果:

后果一、孩子放弃了自我探索和成长

他们接受了父母提供的保护和规划,在父母画好的舒适圈里、如父母所期望的那样安稳地生活,有的甚至怀疑在这个舒适圈之外、自己是否有独立的能力。

我常常问学生什么是最令他们自豪、久久不能忘怀的巅峰体验,他们的答案无一例外都是自己如何克服了很多挑战而达到所渴望的目标。这也许是在美国独立完成了繁琐的转学申请手续,也许是战胜各种意外而经历的一场冒险之旅,也许是鼓足勇气面对自己二十年来都无法面对的心灵创伤。

深刻、持久的幸福感来自于通过努力来满足自己的愿望。付出的努力越多,幸福感越强烈。没有机会探索自己的愿望、轻而易举就得到一切的孩子是体会不到这样的幸福感的。他们如果日后自我意识再度觉醒,各种纠结、甚至心理危机都有可能出现。

后果二、孩子回避、疏离父母

他们不再告诉父母自己的真实想法,和父母的沟通流于形式,敷衍了事,虽然他们可能对这种回避感到负疚。在异国他乡的年轻人,一方面思念故乡亲人,可真要是见了面,父母时差还没调过来,第一场争执也许就已经开始了。话不投机半句多,不说也罢。陪父母四处观光旅游一圈,送他们踏上回程的飞机,长舒一口气 — 还是隔着千山万水嘘寒问暖吧,敬而远之,两不相厌。

这种情况下,个人是有机会成长了,但是和父母的隔阂却越来越深,本应是最醇厚的天伦之情变成父母的失望和子女的冷淡,心灵渐行渐远。而且,每个人和原生家庭的关系日后都将会投射到其他的亲密关系中去,比如和配偶,比如和自己的孩子。欠的,终归要还。

如何破网而出呢?

我并不了解这些学生的父母以及每个家庭独特的境况,但我试图从母亲、女儿和教练的三重身份出发,琢磨出一个解决方案。试试这四步,也许管用呢?

第一步:理解并接受父母的心理需求

我初为人母时读了些现代育儿书籍,于是很容易居高临下地对“典型、传统的中国父母”指指点点,什么自以为是啦、急功近利啦、死要面子啦,真所谓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等自己的孩子慢慢长大,每天在管理他们的情绪和行为的过程中,曾经被我鄙夷的那些思维观念,都被我一一对号入座。

先说说自以为是,家长作风。在这个表象之下的心理需求是:证明自己有用、觉得自己被需要、并被孩子尊重甚至崇拜

儿子五岁的时候,一日忽然没来由地冒出一句,“Mom, my body is mine, my mind is mine, I am not your business.(妈妈,我的身体是我自己的,我的思想是我自己的,我不关你的事。)”我顿时愣住了!五岁的小屁孩跟我说不用我管了?! 儿子平静的语气表明他只不过是在陈述他是个独立的个体这个事实,而这也正是我(理论上)希望他拥有的理念,但我却察觉到自己心里立即产生的微妙反应:权威受到威胁、自尊心受到震荡、甚至怀疑孩子和自己产生了隔阂。我忍不住说,“我比你大三十多岁,你现在还是要归我管的。”

如果我把自己快进十五年,孩子离家上大学,他对我说,“妈,我的事你都不要管。”我将会作何感想?我也许会用理智告诉自己优雅地退场,但心理上的失落多少在所难免吧。

再说说急功近利。在这个表象之下的心理需求是:保护孩子,让他们少摔跤、少走弯路,希望他们变成自己心中的“理想孩子”,早日过上美满的生活。

我一度自诩是个在教育上决不急功近利的“明智的家长”,不追求成绩奖杯,只希望孩子内心强大。当孩子不够勇敢、不够有韧性和毅力的时候,我会忍不住急火攻心,甚至大吼大叫:“你这样遇到困难就退缩,以后会失去很多机会的!什么事情都会做不好!”冷静下来想想,如果培养一个强大的内心需要十年、二十年的光阴,需要无数次挫折的磨练,我有耐心去等待吗?为了他以后“不失去机会”,我是不是也会忍不住拔苗助长、指手画脚?我何尝不是在期望他马上能像“别人家的孩子”那般勇敢、自信、百折不挠呢?

最后说说死要面子。这个表象下的心理需求是:害怕自己作砸了功课,成了别人眼里、自己心里失败的父母

我以为自己只重里子,不重面子。有一天,朋友邀请我们全家出去吃饭,想到孩子不太优雅的吃相和吃前、吃后坐不住的屁股,我不假思索地对老公说,“我不想带孩子去,到时候怪丢人的,以为我们家没有教养。”是的,孩子是父母最重要的功课,这个功课如果看上去不那么完美,那就是对父母自己的一个巨大否定,而父母很自然地把这个评判权交给了别人的眼光。

以上这三个动机是我觉得最常见的,希望能帮助子女了解父母的需求,而察觉和接纳往往是有效解决问题的开端。

第二步:深度倾听,并让父母知道他们真的被理解了

深度倾听有三个层次:事实、情绪和意图。平时我们和父母不愉快的沟通往往是由着情绪带着双方走向下行的漩涡。负面的情绪往往带出负面的评判,争执之后,事实是什么已经不太重要,大家也没有耐心和冷静去思考对方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请看下面这段对话:

妈:“小华,我上次跟你安排的王阿姨那边的工作,你跟人联系了吗?”

小华:“没。”

妈:“你这孩子怎么这样!我辛辛苦苦到处托人给你找工作,你倒好,自己一点不着急!”

小华:“我又没让你帮我,是你自己瞎操心。”

妈:“我不帮你谁帮你啊!你那点水平,自己能找得到好工作吗?好心没好报!真是白养你了!”

小华:“反正我在你眼里总是一无是处!”

视频断线。

如果深度倾听妈妈的话,可以看到:

  • 事实:妈妈为小华联系了熟人介绍工作,小华没有去跟进。

  • 情绪:妈妈很失望、着急、加上委屈,觉得自己花费的精力不被体谅,还怕在朋友那里丢面子。

  • 意图:妈妈希望能助小华一臂之力,同时也希望小华自己主动行动、好好利用资源。

如果小华能够控制自己,不把情绪的火球扔回去,而是用自己的耳朵和心去深度倾听母亲的情绪和意图,然后再把自己的理解向母亲表达出来,这时候的沟通就变得有效了,母亲就会觉得她的声音真的被听到了,她的良苦用心被读懂了。当一个人体会到被理解时,就会更加容易接受建议、作出改变。这就为下一步做好了准备。

第三步:放下相互的期望,划清界限,和父母协商制定同时满足双方需求的方案

朋友会对我说,“把你的教练技巧用到家人关系上,你的亲密关系一定特别和睦。”但事实远非如此。我对客户没有期望,于是我可以很冷静客观。但是面对家人时,因为至亲至爱,彼此间充满了期望,问题也就由此而生了

期望是破坏亲密关系的一大凶器,来看看它的三宗罪(这适用于所有亲密关系,甚至职场中上下属的关系):

  1. 失望是期望的函数。低于期望值,失望如约而至;达到期望值,觉得理所当然;超越期望值,短暂的满足后会设立更高的期望。如此循环往复,你会发现失望的几率越来越高。

  2. 对他人的期望意味着行动的责任在对方身上,而自己有权保持现状。这种一厢情愿的意愿往往会招来逆反、自我申辩和推卸责任。再者,如果目标的达成完全取决于别人的行动,那自己就会容易产生无力感和埋怨,对处境觉得无可奈何。

  3. 期望是静止、单向的,无法激发创造力。由于期望是单方面设定的,被期望的一方没有参与到这个期望产生的过程中去,于是自然也不会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并撞击出思想的火花。

继续上面那个例子。小华的妈妈期望小华能积极主动地利用自己提供的资源;小华期望妈妈给自己空间和鼓励,让她自己来做主。如果双方都只是一味期望,这两方面的期望显然都落在了空处,争执和失望在所难免。

解决的方法是用协商代替期望。协商体现了双方理解对方需求的意愿,并主动想办法来满足各自的需要。人的天性是愿意遵守诺言的。相比别人对自己的期望,自己同意并参与制定的方法更有可能执行,并达到目标。通过协商划出双方之间责任的界限,然后只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在上面这个例子里,如果小华和妈妈能心平气和地讨论各自能够接纳的边界,从而协商出一个双方都同意的方案,那她们的关系可能会是完全不同的样子。比如说,小华同意跟进妈妈已经联系的熟人,但不需要妈妈再自作主张地去联系别人,除非是小华自己提出的要求;妈妈同意在提供帮助前征求小华的意见,不再不请自来。为了缓解妈妈的焦虑,小华也可以同意定期和妈妈讨论找工作的近况和策略,听取妈妈的宝贵建议。

第四步:无法达成共识的时候,留住爱,交给时间

我知道很多父母都不可能放下权威、焦虑或固执和孩子一起完成第三步。我们无法也没有权利去改变他人,所以,如果协商无法完全达到求同,那剩下的就只能存异了。小华的妈妈执意要为小华寻找资源、觅得捷径,于是小华表达她能理解妈妈的用心良苦和对自己的爱,但是她将不接受妈妈一厢情愿提供的任何帮助,因为 -–

爱不是取悦。

挚爱亲情不可辜负,个人成长更不能错过。

The End


“等等,Lily,利用父母的资源找工作和追求独立是矛盾的吗?靠老爸老妈让我感觉自己好没用啊。”

不矛盾啊。无论在美国还是中国,找工作的时候都需要建立人脉,可以是校友、朋友、朋友的朋友、或者领英上套瓷的陌生人。父母无疑是你最强大的人脉,为什么不能用呢?但问题是谁主谁次。父母帮忙应该只是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让你更容易接近机会,而不是为了让你偷懒省事。撇开对公平的讨论,如果你得到工作仅仅是因为父母的人情或某些利益交换,而对方根本都不在意你是不是能够胜任这份工作,对你来说,这是帮助还是羞辱呢?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个独立的人,你自身的价值已经被完全忽视了。

所以我主张把父母的资源当作一张安全网,危险的时候托住你,帮你度过暂时的窘境,但不要让这张网困住你。选择权在你手里。


推荐阅读:

我不想在美国职场中变成隐身人 -- 来自作者

异乡人的心何处安放?-- 来自作者

为什么送女儿去美国读书?

对孩子该放手吗?

让孩子尝试走弯路,你敢吗?

我们一直在专注讲一些好故事,读更多故事,请关注我们以后发送“故事”。



你读到的只是冰山一角,读经典老文章,发送 m 或者点下面的菜单。有感悟想和大家分享请回复「投稿」。

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