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穿别人的鞋,才能走好自己的路

圈圈 奴隶社会 2018-08-06

题图:来自网络。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914篇文章,内容来自作者公众号。作者孙圈圈,前外资咨询公司项目总监,现自由职业者,公众号“圈外 (iquanwai)”。欢迎转发分享,未经作者授权不欢迎其它公众号转载。


前言:圈圈是奴隶社会的老作者了,几乎篇篇阅读量10W+。最近也在一土社区办了一个思维训练营,每周布置一次作业,并且专门开讲座点评作业。作业难度层层递进,非常多的童鞋反馈自己结构化思维的能力正在被潜移默化地提高。华章的“沟通/写作/思维方式--私密群”里就更是精彩。我总是在公众号后台看到读者问:“什么时候社区才能开放啊?”。明天,我们社区就要第三次开放了,限额1000人,先到先得。另外,还给大家留了一个意外惊喜,想知道?去勾搭已经加入社区的朋友吧,他们会送你一个实惠大礼,额度不低。不知道怎么勾搭?去朋友圈问问呀~

一 共情,是社会更加美好的关键 

前几天又有大新闻,不仅朋友圈,微博都快瘫痪了。男星乔任梁去世,先有传言说SM而死,后来又有辟谣说是抑郁症。

事情刚出来的时候,SM致死被当成丑闻,抑郁症被骂洗白,甚至好友陈乔恩也因为没发微博悼念而被骂上了热搜第一。

当然,事情后来的发展还是倒向了更加人性的一面:有人晒出乔任梁此前的多条微博,显示他已饱受抑郁症困扰多年。

加上近年来大家对抑郁症的认识增多,终于开始站在一个抑郁症患者的角度思考,反思此前的两次大规模网络暴力对他的病情影响。

即便是此前被嘲讽的SM,也开始有人科普,引导大家站在性少数群体的角度去思考。然后大家开始意识到:抑郁症而死跟SM而死,并没有什么高尚和卑贱之分。

每一次热点事件都会带来互撕,然而从正面角度来看,每次热点事件中的各方撕X,或许都可以让我们的社会进步一点点。

至少在这次事件中,大部分人谈到抑郁症,都对患者表示理解,不会再说:“为什么要抑郁呢?为什么这么想不开呢?” 或者“他看起来不像得了抑郁症啊”。

也至少,大家撕过“抑郁症而死和SM而死哪个更高尚”之后,相信大部分人谈到性少数群体,也不会再认为这是一种耻辱。

马克斯韦伯曾经过:人类是生活在自己编织的意义网上的动物。这就意味着,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自己的行为准则、自己的追求、自己的生存意义。

就像《那人那山那狗》里面的大山邮递员那样,我们都觉得那种工作简直无聊透顶,他却活出了自己一辈子的意义。

然而,社会终究不会是相互独立的个体,我们需要与人沟通和交往,我们需要来自他人的认同和关心,所以我们不可能只按照自己的意义来生存,我们需要理解他人,以及让他人理解自己。

这种理解他人的能力,我们称之为共情,这是让社会变得更好、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加宽容的关键。


之所以说,每次热点事件的撕X,都会让社会进步一点点,就是因为,这种意义网之间的碰撞,让我们意识到他人的存在,了解了世界的多样化,从而产生了更多的共情。

二 共情,也是商业的基础 

然而,共情是一个并不被很多人重视的能力。实际上,除了能够让社会变得更好之外,它甚至可以帮助我们在商业上进行创新。

我曾经参加过一个工作坊,叫Dialogue in the dark(黑暗中的对话)。

1988年,德国人AndreasHeinecke在一家无线电台工作,有一次,他被派去为一个年轻记者做工作培训,这位记者在一次车祸中失明了。

在此之前,Andreas Heinecke从未接触过视障人士,所以这次相遇对他产生了巨大冲击,让他真正体会到了视障人士所面临的巨大偏见,以及他们在受教育和工作方面所受的限制。

这种冲击,激发了他为视障人士做点事情的愿望,当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捐款或者慈善,因为他深切地知道,视障人士最需要的是尊重和权利,而非金钱。

他在德国开设了第一个工作坊,在全黑的环境下,让正常人和视障人士一起相处,在这个工作坊内,习惯了黑暗中生存的视障人士是引导师,而第一次经历全黑环境的正常人变成了需要帮助的学员。

如今,这个工作坊已经让数千个视障人士拥有了体面且有尊严的工作,让800多万人在黑暗中与视障人士产生共情。这算得上一个完美结合了商业和社会责任的商业模式,而灵感的起源,就是Andreas Heinecke与那位视障记者的共情。

三  然而,光靠想象是很难共情的

共情是一项如此重要的能力,然而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光靠想象是很难达到的。

电影"Me Before You"里的男主,年轻、英俊、博学、多金,却因为一场车祸导致高位截瘫,开始自暴自弃,后来遇到了乐观的女主,重新看到了美好。

一般来说,童话结局应该是:男主坚强地活了下来,跟女主快乐地生活在一起。然而,真正的结局是:他仍然选择了一死。

他不是一个只要有饭吃能呼吸就可以生活的人,他热爱运动、热爱生活、擅长商业,举手投足都带着巨大的魅力,然而现在的状态,对他来说根本无谈“生活”,只是“活着”。

当然,他爱父母家人,所以为他们坚持了六个月,最后赴死也得到了家人的理解。


曾跟朋友讨论过这个话题:倘若你是男主的家人或爱人,你会怎么做?朋友说一定会阻止他,我说我尊重对方的决定。

 “生命多美好,你要珍惜生命”、“想想看,你还有我们啊”……这些话,看似为对方着想,其实也只是我们“以为”自己在为对方着想而已,这些全来源于自己的立场。

我们任何一个人,都不曾真正体会过他的痛苦,我们说“生命是美好的”,那是因为我们是正常人,我们的生命当然是美好的。我们说“想想看,你还有我们啊”,那是因为,失去他将会让我们自己难过。

“何不食肉糜”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也都觉得晋惠帝实在荒唐。但是,当别人遭遇巨大的灾难时,我们无心甚至好心的一句 “生命很美好”,何尝不是彼之肉糜?

四  共情有三大技巧,并且需要刻意训练 

是的,真正的共情如此困难,靠想象很难达到。而且,实际上共情还是一种天赋,很多人可能终其一生,都无法真正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但所幸,有一些技巧和方法,可以弥补我们在共情天赋上的不足,通过刻意训练来帮助我们理解他人:

1. 见识更大的世界

共情的第一步,首先要承认世界的多样化,你需要知道,与我们不同类型的人群的存在。

知乎用户王诺诺讲过一个关于厕所的故事。大家应该也都知道:国内很多厕所门前的英文,全是Toilet和W.C。我们都认为这种翻译是相当粗鲁的,意思相当于“茅房”,在国外,厕所的文雅叫法应该是Bathroom。

实际上的确如此,你去美国,问W.C在哪儿,别人会投来异样的目光。我相信很多人也都是这么认为的,作者也一样。

之后,她去了加拿大,发现厕所其实有更多叫法,比如Restroom,Men’s Room/ Ladies’ Room等等,从此深深地认为,厕所应该是Room结尾的。

后来她去了英国上学,发现厕所上赫然写着“Toilet”,惊讶之余,考虑到腐国人民的特立独行,大概也说得过去,然而W.C应该是不可容忍的。

但后来她去了欧洲,发现几乎每一个厕所门前都印着W.C。

倘若没有看到这些景象,必然还在坐井观天地嘲笑用W.C的国人多么没有见识,以为自己真理在握,实际却被这种可笑的自我认知所禁锢。

当然,厕所的叫法,实在是一件很小的事情,然而延伸开来,如今我们对少数群体表现得更加宽容,不也正是见识了更大世界之后的结果吗?

如今说到同性恋,虽然还有人从心理上难以接受,但至少,不太会有人会觉得同性恋是种疾病,需要医治。

实际上,美国心理学协会和美国精神医学会,是在1973年才将同性恋从疾病分类中去除的。而中华医学会,是在2001年,将同性恋从精神疾病中去除的。换句话说,在那之前,医学界认为同性恋就是一种疾病。

人类历来会对“差异”抱有偏见,就像前面说到的,人类是生活在自己编织的意义网上的动物,因此,一旦发现“非我族类”,第一反应就是对方有问题,我应该抵制。

但是,倘若我们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对多样性和个体差异有更多的认识之后,便不会再抱有这样的想法。

你会发现,那些受教育水平更高的人群,往往会对少数群体的“差异”表现得更加宽容,这跟更高的认知水平密切相关。

如果不说人群,具体到每一个个体,同样如此。比如,我们在跟不同人打交道的时候,会发现有些人不爱说话,不够热情,不积极回应你,而且总不爱参加集体活动;相反,另一些人热情开朗、乐于跟你分享、常常组织大家一起玩。

很多人会认为,后者对我们更加友好、更加真诚,而前者有些不好相处、城府很深。可实际上,如果我们能够了解多一些关于性格特质,就能明白,这是内外向性格的差异,只是对待事物有不同的表现而已,跟人品、态度完全没有关系。

当然,性格的差异远远不止这些,但如果我们认识不到这一点,在跟他人相处的时候,凭借对方的一个动作表现就判断他/她的为人和态度,便会大大阻碍我们与人沟通的顺畅性以及人与人之间联结的可能性。

所以,见识更大的世界、提高认知水平,认识到社会、文化、个体之间的差异,是实现共情的第一步。


2. 穿上对方的鞋

“9 .11事件”之后,美国航空业深陷困境,达美航空(Delta Airline)也处境艰难,想要找寻新的发展机遇。因此,公司成立了一个调查小组,研究飞行体验并给公司提供建议。

实际上,服务恶劣、经常误点等等状况使得在美国乘飞机非常可怕。所以,这个调查小组发现了很多问题,并详细列出了每个需要改善的地方。

然而令他们惊讶的是,达美高层驳回了这份报告,因为他们认为乘飞机体验很好,而且票价还这么便宜。那些恶劣的服务、乘客的暴乱不过是媒体的炒作。

小组人员非常震惊。然而,如果他们知道达美高层的乘飞机体验的话,就不会大惊小怪了。

因为,如果一个达美高层想乘飞机,他/她的秘书会安排专车去机场附近的办公大楼接送。而专车会直接驶上停机坪,将他带到登机口。他唯一需要做的,就是走上登机梯、进入头等舱。这些高层甚至从来没见过经济舱的样子。

其实,只需要他们作为普通乘客去坐一次飞机,情况就会不同了。所以,穿上对方的鞋,就跟正常人士在黑暗中体验视障人士的感受一样,是共情的一个好方法。


甚至有时候,你都不需要真正穿上那双鞋,而是假装穿上。

前几天跟一个做销售的人聊,他提到:我觉得自己沟通能力有问题,因为我给老板的建议,他不愿意采纳;我要求经销商配合我开拓XX渠道,他们总是推脱。

了解了细节之后,我没直接提建议,只要求跟他做一次非常简易的角色扮演。假设我是他,他扮演经销商的角色。

然后我把他说的话大概复述了一下,他就马上意识到不对了:我作为品牌方的销售,没有任何资源和价值可以提供,提出的策略也没有让经销商看到任何前景,怎么会愿意配合呢?

所以,不妨找个时间,做一次角色扮演,去扮演你的另一半、你的父母、你的客户、少数群体……扮演一个截然不同的人,会让你发现更大的世界。

3. 放下自我 (ego),把“我”变成“我们”

刚入咨询的时候,学了不少方法论,知道了不少管理实践,便有些自以为是。

有次跟一个资深顾问聊天,说到公司近期的一个客户,我说:他们这种不授权的管理方式,根本不适合现代企业,问题都这么多了,高层连这个都意识不到,一点没有变革的决心。

这位顾问却不这么看,他说:“过段时间,你就不这么认为了。他们多年前从体制内脱胎出来,又在比较偏远的城市,大部分员工都是那时候进来的,素质非常一般。”

“那种情况下,牛X的上层负责看大方向,底下不打折扣地执行,正是他们走向今天的成功的关键因素。”

“今后确实面临更多的困难,要改管理方式,但那也是慢慢换血之后逐渐调整。如果我们只是看到他们不授权、僵化的管理方式,不去了解背后的故事,就轻易下结论,你永远不可能给客户真正有用的解决方案。”

“记着,Check out your ego at the door(进客户门前,将你的“自我”留在门外)。”


年轻的时候,觉得自己见得多、善于思考、思路清晰,很容易居高自傲,认为自己很聪明,自己的判断就是对的。

所以在见到客户的时候,往往没听几句就会下判断:你们就是XX问题。但是,带着这样的ego(自我意识)去跟客户谈,永远没办法真正帮到他们。

所以,放下“自我”,才能与他人共情。

这么多年工作下来,我也常跟很多人分享这句话“Check out your egos at the door”。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突然很想找找,这句话究竟是谁说的。

然后我搜到了这个故事:QuincyJones(著名的音乐制作人)和Michael Jackson在制作“We are the world”那首歌的时候,房间门上贴了一句话,就是“Checkout your ego at the door”。

我们知道,“We are the world”是为了唤起人们对非洲灾民的关注。这首歌,LionelRichie先写了一部分,之后Michael Jackson花了一个晚上就写完了,然后又花了2个半小时填词,之后他邀请了45位著名歌手,关在房间里,花一个晚上录制完成。

听这首歌的时候,我似乎可以想象那个晚上的场景:几十位大咖级歌手,在门前放下了各自的ego,然后走进房间,用一个晚上,将每个人强大而耀眼的“我”变成了“我们”,共同为非洲灾民而努力。

之后,仅这首歌曲就筹集了超过6000万美元的慈善捐款,并且引发了流行歌曲来传播人道主义的热潮。

放下“我”、变成“我们”,或许就是他们在短时间内就制作出一部伟大作品的原因。 

我一直在想,如今的时代,社交网络如此发达,我们却都在喊孤独。或许某一天,当我们放下ego,“我”变成“我们”的时候,才是我们不再孤独的时候。

推荐阅读:

再谈选择:没钱,真不是因为不努力

靠意志力学习的都是耍流氓

未来,你可能不属于任何公司

高情商的人如何在沟通中化险为夷?

独立思考,可能是人生路上最重要的一课


磁场和一土学校其它招聘:

招聘多位中高级Ruby工程师,精通Rails和应用性能优化。

招聘多位中高级Python工程师。

招聘多位中高级Web 前端开发工程师。

招聘多位高级系统工程师,精通Linux系统和网络、有Erlang 或大规模即时通信系统经验者优先。

我们在打造面向未来的梦幻技术团队,技术团队工作地点北京海淀苏州街,欢迎大家推荐给自己的朋友~

改变命运,就在一念之间,有意者请联系邮箱:hr@magnet.im


奴隶社会的第二本文集《你的梦想,自己会来找你》已经上线,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



你读到的只是冰山一角,读经典老文章,发送 m 或者点下面的菜单。有感悟想和大家分享请回复「投稿」

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