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四十
题图:来自网络。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971篇文章,来自公众号“铁木客厅(ID:timurlounge)”。欢迎转发分享,未经作者授权不欢迎其它公众号转载。
作者铁木,中科大本科,斯坦福博士,现在在一家国际能源公司管理与美国高校及知识产出机构的合作与创新。”
人的一生中,每年都可能会发生很多事情。可是40岁这一年,对我来说还是觉得特殊。怎么样形容它,想来想去也只有一个词,就是“一转眼”,40了。
这一年里我换了工作,也换了个国家。过去四年对北京,有爱有恨,而且就像膨胀了的帝都一样,人的感情和感受在这里也是膨胀了的,这包括喜悦,善良,希望,快乐,也包括贪婪,急躁,痛苦,和焦虑。
我是10月底离开北京的。之前的半年,心理上一直都在一种告别的状态。各种各样的和朋友的告别,在不同的城市。年轻人交朋友很容易,到了40岁会突然发现,认识的人虽然多,其实真正能沟通的,往往会很少。这就有点像男女谈恋爱,年轻人很容易两情相悦,到30以后再找对象就很困难了,你问ta有什么条件吗, 常常会听人说,“合适就行”。殊不知,“合适”二字,其实是最苛刻的条件。交朋友也一样,年龄越大就越难,而且有点悲情的是,连曾经的朋友,有时候也会突然无话可说。曾经同在一条起跑线上的小伙伴,渐渐拉开了距离,有的甚至换到了不同的跑道,有了不同的信仰情趣和价值观,因此虽然有时仍然可以遥遥相望,互相保持尊重和关切,却只能各有各的忙,再也没法自如的交流了。
这就是人到40的第一个发现:朋友少了。有点遗憾,却又无法妥协。因为40岁的人还有另外一个特点,那就是表面上随和了,其实心灵深处却只想活的更加随性。曾经的束缚,曾经的焦虑,因为什么都见过,也都经历过,所以就都渐渐的淡化了,所以就只想随性的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活着。
当我颇有些仪式感的和朋友们告别的时候,我发现最留恋的,常常是那些对生活有点要求的人。ta 们也许有点憔悴,也许在忙于大家都会忙于的生计,但仍然会偶尔停下脚步,想想自己的工作, 生活甚至存在是否有意义。情怀这东西,就算大多数时候淹没在诸多纷繁琐碎之中,可在心灵的深处却可以经久不灭。三两朋友相聚,几杯酒,一杯咖啡,一两个小时的长谈,正如北岛所说,”每一次离别,也许都是最后一次,这就是离别的全部意义”。
除了朋友,我也不停的在和父母说再见。其实从高一住校开始,一直到四年前,我的大部分成年时光,都是和父母分开的。曾经年少轻狂,以为父母最关注的是自己的成绩和“成就”,直到有一天忽然发现,其实他们最关注的,是自己的健康快乐和平安。北京的4年,感觉就是一场和他们漫长的告别。心理学家说过,告别的时间越漫长,离别后的忧伤就会越少。他们也许是对的,因为当我最后终于要离开北京的时候,我心情的平静和安宁,连自己都觉得惊讶。因为我知道,和很多同在海外的朋友相比,这四年的时间已经是非常奢侈了,因此我心中充满感激。
一个人在自己渐渐成年,进入40岁的时候,也许会和我一样,突然发现父母已经变成弱势群体。就连在子女面前,他们的话语权,也不如从前。小时候被父母训斥的我,长大后也曾不耐烦的训斥过他们,虽然可能是为他们的健康,虽然是出于好意,但回想起来终究是刻薄。一天天,眼看着他们照顾自己的能力在减少,他们与社会的交往能力在减弱,他们渐渐的不能区分好人和坏人,不能抵挡层出不穷的骗子与骗术。当你担心他们,担心不能照顾到他们的时候,他们嘴上不停的说,不用管我们,你好好工作。可我知道,不管他们怎么说,其实他们是非常盼望和子女通话和交流的每一分钟。
所以我人到40的第二个发现是:再无奈,也必须学会原谅自己。40岁的人,工作和生活的辛苦,对身边很多人所负有的责任,有很多的维度,不可能每个维度都做得完美。一切只能尽力而为了,却很难尽善尽美。对故人的留恋,虽如此强烈而真实,但留恋之后,仍然要背起行囊,继续前行。
每个40岁的人都知道,前行的道路总是会充满荆棘。今年二月份的时候,我知道自己在中国的4年任期将满,所以开始在公司内部寻找新的机会。由于行业的低谷,和我情况类似的同事,有一些最后都找不到位置而被迫离开公司,甚至离开这个行业。有一位印度裔的英国同事,他的态度却让我耳目一新。在形势非常艰难前途未卜的情况下,他谢绝了一个别人觉得还不错,他自己却认为没有发展空间的位置。他说了一句话:“我们读这么多的书,不就是为了有一次可以说不的机会吗?”所以在我寻找位置的期间,有两三次当我遇到类似的情形时,我也同样谢绝了那样的机会。我心想,人生苦短,如果选择了自己不喜欢的事,那会快乐吗,那又何苦?当然我最后比较幸运,找到了自己非常喜欢的机会。
这就是我人到40的第三个发现:生活里最重要的,除了智慧和善良,还有梦想的勇气。
回头望去,40岁感觉很特殊,可其实40岁也没什么。李安曾经说,”我36岁才开张”,40岁也只是开张4年而已。前路漫漫,我相信对生活和世界的好奇,总是可以帮人克服对未知的忐忑和对危险的恐惧。40岁往前看,唯一确信的是,人永远没法停止脚步,就像一个朋友所说,“人的身体或心灵,总有一个要在路上”。
转眼四十,以此文献给自己。
写于休斯顿,在这个感恩节的周末。
推荐阅读:
铁木的文章充满了“不正经”的奇思妙想,十分擅长“正话反说”。想知道在怎么个“不正经”法?以下前三篇都出自他手。
一诺主持的2015中国年度微信撕逼大会上,咪蒙冯唐和六神磊磊都谈了些神马?
你读到的只是冰山一角,读经典老文章,发送 m 或者点下面的菜单。有感悟想和大家分享请给邮箱 nlsh88@163.com 投稿吧。
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