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折腾都是为了什么?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1062篇原创文章。欢迎转发分享,未经作者授权不欢迎其它公众号转载。
作者:春艳,医生,教师,外企经理,没有固定职业标签的"自由人";旅行,写作,画画,新生活方式的探索者。
2012年,在北京风沙肆虐的四月,我拎着一个不能再小的箱子,毫无规划地去了云南。从忙碌的外企办公楼里逃出住进青年旅馆,成为穷游路上的一枚文艺青年。当时的我以为,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
辞职旅行,辞职创业,放弃原来的专业从头来过,一个人跑去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国家。那些年,周围的朋友们收入安稳,结婚生子。而我还是那个孑然一身的自己。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在你的脑海中是否也闪现过这个念头,并且以为这能够改变你的生活?
“辞职创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在你的内心,是否感觉有一份属于你的人生事业,它就好像一位灵魂伴侣,找到他,工作便可以每天充满快乐?
如果你有过这些想法或者依然迷茫,也许此篇心路分享可以给你一些启发或灵感。
有的人足够幸运或智慧,一开始便能从事喜欢的事业。或者无所谓喜欢与否,依然可以投入热情和找到快乐,那也没有什么不好。但人跟人就是如此不同。
总之我经历了许多的“折腾”,做了各种工作,去了不同的地方,读了几百本书,学习任何感兴趣的东西。用自己微薄的工资收入支付着“成熟”这门课程的学费,不断的思索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除了满足生存以外,我的生命应该如何度过?
一、支撑你忙个不停的是什么?
谈到死亡,许多人说我不怕死,怕的是生命流去而一事无成。要想明白如何选择一生的事业,根本上还得回归到对人生观的讨论。
春节回家,继续被父母亲朋询问一圈儿关于收入和婚姻的问题。而我最想说的是:我现在能教书,画画,写作,清楚自己人生的使命和价值,过着独立、自由、有创造力的生活。我的满足,无关乎任何一种“成功”标签。
我曾经也是每天分秒必争好像打仗一样紧张兮兮,吃饭的时候听英文,地铁上看书,24小时接电话。忙碌并非坏事,但支配着我全力冲刺的只是恐惧和不安。我恐惧的是什么?衰老,失去金钱,爱的缺失,跟朋友的比较,人生可焦虑的事情太多太多了。我们每个人,就像一个被定好弦的时钟,按照社会规划的轨迹一丝不苟的前行,耗尽一生构建层层堡垒去躲避所有的害怕和不安。
但即便如此努力,好像富足感依然缺席。
杰德·麦肯纳在《灵性的自我开战》中,介绍了一位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女人。丽莎的职业是律师,丈夫是牙医,有郊区的大房子和一对可爱的儿女。然而某一天,丽莎却从美国梦式的生活中出逃,抛下多年经营的家庭、事业、社交圈子离家出走。在她随身携带紧紧攥在手里的记事本里,有一张“死亡照片”:
9月11日,一位如她一般的白领女士,正从五角大楼上坠落而下。丽莎不断地听到她对自己的独白,那天早上她跟往常一样,忙碌地叫醒孩子,准备早餐,精心化妆,抱怨脸上的皱纹身上的赘肉,焦虑着信用卡账单和家里的一堆琐事,应付拥挤的交通,坐到办公室里希望时间快快过去。也许只有在坠楼的那一刻,她才终于抛开这一切成为了自己,只有那短暂的几秒,她活在了当下。
也许这个故事让人感觉过于灰暗。下面朋友给我讲的一个不怎么好看的鬼片儿,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消磨。
一个女鬼需要偷取人们的生命来维持自己的生命。在一个大学寝室里有四位学生,被女鬼分别偷走一天的时间,这一整天她们都昏睡着好似死去。在最后女鬼遭到审判的时候,她为自己辩解说:这一天留给她们,也无非是在宿舍里睡觉玩游戏聊八卦,跟死去一天有什么分别,还不如分给我。
我们都害怕时间的流逝,但好像又并非真的珍惜它。我们买房子、欠债,不停地劳作,追求更高的职位。或者是懒散、放逐,浑浑噩噩。真正快乐和满足的时光是那么稀少。而这一切是为了什么?
不管是哪一种生活,人生最终面对的都是无尽的空虚。也许,这才是我们真正所恐惧的。
我们只是不停地想要找东西把自己填满。但这种追寻是跟“喜欢”背道而驰。
说了这么多价值观的东西,好像都是空话,但确实是最重要的,思维的突破是找到真我的第一步。赚钱,旅行,辞职,创业,都没有真正改变过我的人生。直到我开始面对真实的自己。外面并没有准备好的路可走,唯有向内。
二、抛开“别人眼中”,你是谁?
人从出生就被教育自身是不足的,需要更多,需要去竞争,去成为别人期待的样子。直到所有的“成功”标准已经深入骨髓,让我们以为这些就是人生目标。甚至谈论到自己真正喜欢什么,就会一脸茫然。
我们自身真的如此不足么?那个真实的自己是脆弱、毫无价值,还是有着无比灿烂的能量却被刻意雕刻和掩藏?
抛开出身,学历,工作,外貌,各种家庭和社会角色,我们是否还知道自己是谁?
首先请直面这场空虚的人生盛宴。
面对孤独,面对空虚,面对一切变化,不可掌控的结果。只是像局外人一般观察自己一段时间,甚至很多年。没有逃避,没有借口,也没有评判,而只是观察。待到虚假的恐惧和社会灌输的所有局限的观念消失,真正的自己会重新出生。没有人可以通过任何测试和分析去告诉你,你的所爱,你的使命是什么,这件事必须靠自己完成。
三、停留在“想象中的喜欢”,是逃避。
尽可能地去接触感兴趣的领域,从广泛尝试,到某些事情做出乐趣,最后把一件事做成志向。读书、参加培训班、结交朋友,或者兼职工作,尝试的方式很多元。但从兴趣转变成志向,则需要努力的投入以及前文中对自己深刻的认知。在做这些之前,你无法“计划”什么是你喜欢的,喜欢是一种感受而非逻辑。想象中喜欢的事情,大多依然是逃避的一种形式。
我一直对心理学感兴趣,一度梦想从事心理咨询或写作。我读了许多各种流派的著作,咨询了许多课程。但直到我参加了专业工作坊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我的需求只在于解决自身问题,而不是成为咨询师。但另一位跟我同样作为兴趣志愿者的朋友,则在此中发现自己的能力和天命,辞掉雅思讲师的工作,转而成为工作室的合伙人和专栏作者。
总之当你跳脱了自己的旧有思维,活成一个丰富的人,你会发现那道隔绝的墙壁已经不见。也许,你要做的就是原来所做的事情,但现在的你会感觉到自由、乐趣和不枯竭的创造力。这种喜欢,不是构建在任何错误的追求和偏见之上,也不是企图逃避什么。
最后我想用宝莱坞电影《3 idiots》(三个傻瓜)的故事与依然需要勇气的你我共勉。电影传达的终极大法就是追寻自己的天赋“follow your talent”,而不要因恐惧去追求成功标签。
电影中的法罕和拉朱,一个热爱摄影,却听从父母之命学习让自己痛苦不堪的机械工程,另一个背负着改变家庭的贫穷,被激烈的竞争搞得几近崩溃,求神拜佛甚至跳楼自杀。这样的两个人,我们好像并不陌生。拉朱经历了死亡的洗礼才从恐惧感中挣脱。而法罕,是个一生都对父亲言听计从的乖乖男,现在他要在马上毕业求职的第一天,去告诉父亲他要放弃专业转而做一个钱途差了一大截的摄影师!这位父亲,是为了让他成为工程师付出了大半生的艰辛,自己连空调都舍不得用的望子成龙型家长。
如果是你,你会如何选择?是否能像法罕一样,用足够的真诚让爱你的人放心。
引用一段佛陀的话,心静到极处,方生慧根。做一件事能够不问结果,不辞辛劳,一日一日,直至如心,定会实现自己的圆满。
抛开现实因素和别人的眼光,你有过哪些一闪而过的念头?来留言区分享给我们吧~
推荐阅读:
你读到的只是冰山一角,读经典老文章,发送 m 或者点下面的菜单。有感悟想和大家分享请给邮箱 nlsh88@163.com 投稿吧。
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