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时候哭,爸妈是训你,还是安慰你?

2017-08-17 Shasha 奴隶社会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1117篇文章

题图:来自 the Odyssey Online。

作者:Shasha,曾就职于英国《金融时报》、摩根大通。30岁前专注于向世界讲中国故事,30岁后向亚洲解释世界的发展。

这几年回国常听朋友们说:孩子念书太焦虑了。

刚过去的周末,上海家庭经历了年度幼升小大战。没参战的很多家庭,也围观了似乎一年比一年难的民办小学面试。

父母测逻辑,祖父母学历背景调查等等......虽然市教委很快批评了类似的考核,但有娃的家庭很难淡定。主要是,你不知道明年、后年考啥,以及考不上究竟会对孩子有多大影响?

“不会有什么影响吧,只是小学而已啊!”我一位朋友去年还坚定的认为。但今年,距离孩子升学还有一年,她实地考察了学校和考试内容之后彻底动摇了:“小学六年还是很关键的,考试还是要好好准备的。”

这两天 offer 陆续发下来,好小学的录取率低至3%意味着,更多家庭收到了拒信。对于6岁的孩子来说,战斗才刚刚开始。接下来小升初,据说也很难。而初中毕业后,40%以上的孩子将被分流到职业学校。

跟我们小时候相比,现在的教育路径真是不一样了。

市场高度发展,竞争加剧,大人小孩都在不确定的道路上努力探索。

朋友们常谈到国际教育。说实话,西方的教育分化和行业迭代,比我们更早发生 ——

私立学校从小划分了阶层,孩子熬夜备考名校,大学毕业独立承担昂贵房租(伦敦纽约一个单人间,每周平均租金超过2000元人民币),6-7 轮考核得到的工作,却毫无稳定性可言,这种情况下怎么活呢?

然而在英国时,我体会到的快乐常常大于焦虑。至今记得大考临近时,全班同学自发组成的学习小组,以极高的效率,无偿分享了课堂笔记和论文,每周一次咖啡馆讨论;连续通宵备考结束后,大家聚在一起狂欢 Party,教授学者一起玩 High,冰淇淋巧克力各种创意简直太开心了!还有,每次考试前来自免费心理诊所的温馨提醒,鼓励大家去医生那里缓解压力。

自由竞争的确制造了焦虑,但也创造了很多应对焦虑的方法。比如群体的启发式学习、有效社交、心理援助等等。

这正是当下中国家庭特别需要的。当压力越来越大,自杀渐渐低龄化的时候,如何让孩子获得快乐?竞争和快乐矛盾吗?

今天围绕家庭的情绪援助和管理,想跟大家讨论三个问题和五点建议。

图片来自网络

一、中国家庭面临什么挑战?

全世界父母都焦虑孩子成长。但中国家庭有特殊性,因为:

1)过去50年社会发生巨大变化,代际差异拉大

经历文革的孩子祖父母,大部分没受过完整学校教育;娃爸妈成长于市场经济转型初期,接受公立教育长大。

可以说,全家几代人对于当下的教育环境,都缺少经验。

人没钱,或者没经验时,最容易焦虑。既没钱又没经验,更是 double 焦虑。

但教育的现实是,家人情绪积极稳定,孩子才有信心应对长辈没经历过的种种挑战。不管选择什么学校,自信心和行动力都是头等重要的。

2)在情绪管理方面,我们知识还比较欠缺

在英美,情绪管理是很多幼儿园和小学开设的一门课。通过游戏的方式教孩子表达情绪、与人沟通、同伴相处、释放压力等等。作为孩子父母,情绪管理的知识来自于她们从小接受的教育。

但这门课在我们的学习中,基本是空白的。当工作压力加大,现实问题增多,很多人只能忍着。没人可说,也没时间说。

回到家面对孩子,能做到不发脾气已经很佩服自己了。

如何做到不把自己憋坏了,还同时引导孩子呢?

3)我们对于社会成就的关注,大于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

中国家庭比较含蓄,对于孩子的爱,往往是通过照顾孩子吃饭穿衣体现的。我周围很多朋友基本不跟父母交流真实的情感想法,觉得得不到理解,或担心父母心理承受不了(比如我的两个很优秀、超高薪的朋友,都得了中度抑郁症,好几年一个人看病吃药,父母至今一无所知)。

西方家庭父母不太包办孩子衣食,但他们很注重语言沟通和情感援助。父母再忙,会尽量利用早饭晚饭时间倾听孩子,一家人一起聊天,往往比较容易及时发现情绪问题。

华人父母常常希望孩子按照大人认为正确的方式发展,这给了孩子期待和动力,但是否带来额外的压力?“害怕父母失望”,“觉得对不起父母”,很多自杀的孩子是这样写的。

近几年国内外很多学者研究,为什么中国成为高自杀率国家。与我们的社会价值观和家庭沟通方式有没有关系?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的数据,自杀已经成为中国15-35岁人群的首要死因。而在发达国家,同样年龄的人主要死于意外事故,而不是自杀自残。

与高自杀率相对应的是,中国的心理门诊就诊率很低。在美国也一样,华人自杀率(尤其女孩)远高于白人和黑人,但华人看心理门诊的人却很少。

有问题不解决,这是最可怕的!

我们通常以为,情绪感冒是不需要治疗的,坚强一点,忍一忍就过去了。只有那些得了精神病的人,才会看心理医生。这是很不科学的认知。

当一个人面临重大转折,比如升学考试、转学换环境、亲人离世等情况,西方教育者认为,应该首先做好情绪疏导(其次才是争取成绩和他人认可),必要时需要心理医生的建议。

但在中国,从家庭到学校都比较回避孩子的不良情绪。教育者关注的,往往是那些聪明阳光的小孩。有些孩子为了被世界接纳,学会了隐藏自己的情绪,“乖巧懂事”,“看起来阳光”,不给大人和自己找麻烦。而那些不善于隐藏的小孩,可能直接被抛弃冷落了。

从生命健康的角度,一个人心情压抑,却强颜欢笑,或孤独自弃,这是比考砸了更糟糕的情况!

日常的情绪积郁着,没得到科学的缓解,长期可能引发慢性病、癌症、抑郁症等很多问题。研究表明,不良情绪就是人类身体和精神健康的慢性杀手。

传统的认知以为,小孩很好哄,不开心很快就过去了。但实际上,小孩也会得抑郁症,往往从婴儿时期父母的交流方式和家庭气氛开始,就种下了种子。英国公立医院就有给 3-8 岁孩子的抑郁门诊,从医生开始传授知识,让家庭得到及时的指导。

抑郁症 ≠ 不开心。它最初的表现不一定是心情低落,而可能是胃不舒服、头痛、失眠、记忆力(学习能力)下降等,却查不出器质性病变。如果有这些情况,请一定看看心理医生。不要觉得面子上过不去!亲人应该及时的发现和陪伴。

一位医生朋友曾说:抑郁症的人就好像溺水一样,失去了自救能力。亲人如果懂得一些知识,伸出一只手,就可以挽救她的生命。但遗憾的是,很多人缺乏常识,从这些溺水者身边走过,什么都没做,失去了最佳救助时间。

二、高强度学习,会带来情绪问题吗?

学习辛苦、竞争激烈会导致情绪问题吗?不对,这是一个误区。

常有朋友说:升学竞争太残酷了,还不如让孩子顺其自然,快乐第一。

这等于把竞争和快乐对立起来了。

人当然希望压力小,不费力就能活很好。但这个世界,竞争才是现实。

一个真正活好的人,需要以积极的情绪、有效的技巧应对竞争。而最好的教育,应该帮助孩子获得生命所需的各项技巧:自食其力、管理情绪、科学学习、确保安全等。

很多人以为英美学校压力小。实际上不是这样的!

英美教育分层,中产孩子同样面临竞争压力,美国好学校的高中生也熬夜备考,读大量的书。前不久见到一位英国伊顿公学的毕业生。他说12岁备考精英云集的伊顿时,学校要连续考察两年的考试成绩,才决定是否录取。一次没考好,可能就没机会了。压力特别大!

但是有一点,英美教育主张引导孩子发现学习的乐趣。学习虽然辛苦,但并不痛苦。这是教育可以带给孩子的认知改变。

但我不建议大家到国外逃避压力。西方的“快乐教育”,并不是没有压力,而是“用快乐的方式应对压力”。作为曾经留学的人,我很负责任的说,西方学校竞争也很厉害。有留学计划的孩子,更应该提前学习情绪调节。到了陌生环境再加上学习压力,心理更容易出问题。

三、如何给孩子美好的情绪?

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曾在报告中指出:培养孩子管理情绪、应对压力、获得快乐,就跟教她认字和算数一样,是需要方法引导的。

哈佛和其他几所学校的研究报告中,有几点我很认同的,跟大家分享:

1)人为了美好的目标努力,往往会建立积极的情绪

如何确立美好的目标?父母需要用积极的语言激励孩子。

常听中国的朋友说:我的孩子XX方面不行;他反应很慢等等。而且当着孩子的面。但孩子有独立的大脑,他会迅速吸收你传递的负面信息,并可能因为害怕而恐惧尝试。

西方教育主张避开孩子的弱点,关注他的强项。比如,如果孩子反应慢,西方家长可能会说“你很专注!好有耐心!太棒了!”,从而成功的把孩子的关注点从消极特质转移到积极特质上来。

家长也可以用同样方式与老师沟通。

有的父母因为焦虑,一见到老师就历数孩子各种缺点,希望老师帮忙改正。但是从心理学角度,老师也是有情感的人,当他听到负面的东西远远多于正面的,容易唤起他对孩子的负面情绪。

父母需要给老师传递孩子的一些闪光点,引导老师注意到孩子身上的优势。特别是如果一个班人多,老师很难注意到每个孩子的情况下,父母的引导沟通变得很有意义。

2)在孩子的坏脾气面前,保持冷静!

这很难,但如果把我们变回小孩,很多事情就没那么难理解了。

学龄前的小孩,语言和理解能力还在发育期,无法很精准的表达自己情绪。有时候孩子突然很愤怒、悲伤、大哭,实际上是孩子迫切的想要表达,但她能力有限, 45 33993 45 15289 0 0 3795 0 0:00:08 0:00:04 0:00:04 3796找到一个合适的渠道。

有两件事不建议家长做:一是孩子一发脾气,马上满足;二是威胁孩子,你如果继续这样,我就不要你了之类的。

无论奖励还是威胁,目的都是强行干预,给孩子控制情绪的动力。但问题是,孩子在这个时候缺乏的不是动力,而是能力。

西方教育者建议家长不要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企图压制她,或者讲道理。你可以把她带到一个房间,让她自己哭完;或者给她一个“生气玩具”,让她冲着玩具发泄一下。等她缓过来,平静了,再询问和讲道理,帮助她获得控制情绪的能力。

中国一些家长也是这样做的。比如我的大学老师,她对待孙女虽然是隔代,很宠爱,但孩子无理由发脾气时,她会立刻走开,让孩子自己冷静一下。她让小孩知道,有情绪不要忍着,可以发泄出来,但不要用自己的情绪伤害别人。她的小孩学习很好,情商也高。

图片来自网络

对待大一点的孩子,可以教给她情绪处理的步骤(如上):觉得不开心时,先停下手里的任务,想一想,深呼吸三次。如果还是不行,暂时离开,放掉眼前焦虑的事情,必要时找大人帮助。 

这种暂停和离开的方式,也适用于大人调节情绪,特别是觉得心情被孩子破坏的时候,宁可先离开一会,不要冲孩子发脾气。

3)转移注意力,不要硬碰硬,可以把情绪问题抽象出来

每个孩子性格不一样。家长最熟悉自己孩子,当你发现她开始着急、不耐烦、不开心时,这就是预警信号,不要等到她爆发才解决。你可以提前转移她的注意力,把她的心思转到其他事情上来,比如给她看看动画片。

更重要的是,需要给孩子关于情绪的常识。坏情绪就像一个敌人,越是不了解它,越容易被它控制。

家长应该用孩子能理解的抽象方式,帮她们了解自己的大脑和情绪。《情绪商数》的作者丹尼尔发明了一个说法,他告诉孩子,一个人在悲伤或发怒的时候,那是她大脑里的杏仁核被绑架了!杏仁核是一个杏仁状的大脑组织,主管焦虑、愤怒、恐惧等负面情绪,所以也被称为“情绪中枢”。

我的一位朋友借用这个概念,常常跟他女儿开玩笑问:今天你的杏仁核被绑架了吗?

孩子觉得很有意思。每次看到别人生气,她会悄悄跟爸爸说:你看,那个人杏仁核被绑架啦!我就没有!

孩子不常生气,但出现坏心情时,她可以平静接纳,不会过度责备自己。

说到这,还必须安利一个电影:《头脑特工队》。

几年前的一部美国动画片,特别生动的讲了人的情绪是怎么回事,据说顾问当中还有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学教授。

影片围绕主角莱莉( Riley )大脑中的五种情绪,创造了五个角色:乐乐( Joy )、忧忧( Sadness )、怒怒( Anger )、厌厌( Disgust )和惊惊( Fear )。这五个角色是好朋友,缺一不可,说明人不可能只有一种情绪。

莱莉一家迁居旧金山后,需要适应新环境,这五个朋友同时存在,构成了莱莉的新生活。

4)承认孩子的情绪,与她共情

《头脑特工队》里面有个细节,我觉得可以很好的说明,人与人之间应该如何互相理解支持。

当冰棒同学的火箭被推下悬崖之后,乐乐用了我们常常采用的方式,想让冰棒从悲伤中走出来。他先是置身事外,安慰鼓励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们会有办法的”。

然后企图转移他的注意力:“谁最怕痒了,挠痒怪来了!”

然后设定一个新目标:“我们玩个有趣的游戏吧!”

可是,这些方式都不起作用,冰棒还是很难过。

直到忧忧出现了。忧忧选择了一种共情的方式。他对冰棒说:“我很抱歉他们拿走了你的火箭,那是你最爱的东西,一切都无法挽回了。”(描述事实,与悲伤的人共情)

然后,他选择了倾听。再然后,他把手放在冰棒大腿上,表示这真的太难过了。

结果,冰棒在大哭之后,恢复了正常。

很多成年人说,看这一段时流泪了。多少人都缺乏一个理解自己的人啊!

不懂共情的亲人虽然心里有爱,但语言讲出来却常常是:你怎么这样啊!你应该这样!坚强一点,没什么大不了的。

孩子在还没来得及释放情绪,表达悲伤的时候,先马上否定了自己:“我不坚强,我不对,爸妈会说我的。”

情绪被压抑住了。看上去很坚强,实际上大脑和心灵都受到了情绪伤害。

每个人都有难以承受的事,家人的理解支持,不一定有助于事情的解决,但至少能让负面情绪得到释放。比如,孩子的好朋友转学了,这对她来说可能非常非常重要,就像成年人失去爱人一样。这时候,你不能对她说:有什么大不了的!

她的情绪需要首先被理解,被肯定。人在获得理解之后,往往可以自己站起来。

5)群体活动和体育运动

这两件事也与情绪高度相关。

得抑郁症的人,临床上认为体内缺乏多巴胺。而运动和光照都可以促进多巴胺的分泌。常年待在室内的人,不仅可能得身体上的疾病,还可能因为多巴胺分泌太低,导致情绪低落。

抑郁症的本质并非缺乏快乐,而是缺少能量,于是人们表现的不快乐,胡思乱想,记忆力减退等。

运动是获得能量很好的方式。

孩子学习压力大,尤其需要增加体育活动。不要舍不得半小时的运动、散步时间。那是身心健康的源泉!

同样的,社交对人的情绪建构也很有帮助。所以西方不鼓励一个人总是孤立的学习,他们会通过组建学习小组的方式,在群体中激发人的想法和活力。

越是压力大,情绪的调节技巧越是重要。有了好的情绪,学习也会事半功倍的。

如果孩子已经出现了情绪或心理问题,家长一定要冷静并给予支持。有效的方式是:与她共情,先肯定她受到的伤害(即使这个伤害在你眼里没有什么)。

每个人对于伤害的记忆不同。一个遭受家庭或学校暴力的孩子,更容易在暴力面前变得恐惧,甚至抑郁;而如果你没有这样的记忆,面对同样情景时,你的反应度会低很多。

共情意味着理解你爱的人,倾听他的经历,并给予积极的支持。而不是用你的经历,认为别人应该和你一样。尤其对于小孩,特别需要引导她发现自己的优点。

对于抑郁的人,她们会因为生病而频繁的自我否定。这时候,如果家人说“你坚强一点”,等于对一个残疾人说,你为什么不能起来走两步?病人会认为自己太不坚强了,甚至会感觉成了别人的负担,更容易走向极端。

总之,情绪是一门课。情绪调节和有效援助是我们生命中特别重要的技能。愿每一个家长和孩子,都能在压力面前,快乐的生活,一生身心健康!


-  END  -


推荐阅读 

总是被情绪左右?能治

三步帮你从本质上认识焦虑

爱的语言总比外语好学吧?

说话这件事+夫妻情侣间的关键对话

高情商的人如何在沟通中化险为夷?


你读到的只是冰山一角,读经典老文章,点击菜单或发送 m 至后台。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诺言」社区,一诺把看到的世界讲给你听。


有感悟想和大家分享,

请给邮箱 nlsh88@163.com 投稿吧。


欢迎转发分享,未经作者授权不欢迎其它公众号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