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着七折工资,她从咨询室走到城中村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2200 篇文章
题图:青草核心团队(左 4 为向芯,左 5 为卓婷)。
作者:向芯,青草公益联合发起人,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后研究员、讲师。本文来自:青草Cloveryouth(ID:cloveryouth)。
写在前面:
我是向芯,跟这篇故事的主角卓婷一起经营着一个叫青草的公益机构,每年陪伴两千多位流动儿童融入城市、探索升学和职业发展路径。疫情冲击下,青草公益的捐赠收入减少了三分之一,资金紧张。我们在寻找 365 位伙伴加入月捐计划,守护青草度过严冬,支持更多流动儿童。如果这个故事让你有所触动,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加入我们。2017 年来到青草前,福建姑娘卓婷已在商业机构做了三年心理咨询师。她通过朋友看到了青草公益的推文,跟我们电话沟通了两次,一周后就从天津飞到了广州入职。
朋友们听说她拿着打了七折的工资到公益机构做全职,都很诧异。甚至有人隔几周就打一次卡,问她辞职了没有。
但三年过去了,她还在这里,而且打算继续走下去。
女心理师
卓婷出生在福鼎,福建省东北部一座五十万人口的小城。
十来岁时,卓婷看了毕淑敏写的《女心理师》,从此迷上了心理学,下定决心要做个心理咨询师。
她央求爸妈给家里添置了一台电脑,一有时间就在上面查心理学的资料,能找到的心理学书籍都看了个遍。有次爸爸妈妈因为琐事吵架,妈妈气得跑出了门。卓婷追出去,用她刚刚看过的心理咨询方法跟妈妈沟通,把她劝回了家。
高考填志愿时,身边许多同学是第一次认真考虑以后要做什么工作的问题,卓婷却毫不犹豫地在所有志愿上都填了心理学专业。到长沙念大学后,她在微博上关注了各地的心理咨询机构,还曾拉着社会工作专业的室友一起创业,想要融合社会工作和心理咨询的手法,走进社区里发现最需要专业心理支持的人。
▲ 广州城中村摄影 / 黄占亚同学。
毕业时,家里亲戚也曾劝她回家考公务员或者开个小店,她都坚定地拒绝了。她先是在上海一家知名心理咨询机构实习,然后加入了厦门的一个创业期机构。在那里,她是最年轻却最受赏识的咨询师,入职第二年就成为了心理咨询站站长,第三年带领团队到天津去开拓新的分支机构。
做上了从小梦寐以求的工作,每年升职加薪,家人亲戚也终于相信她在外面站稳了脚,可卓婷自己却越来越迷茫。
在她所经历的心理咨询按时收费的模式下,求助者的咨询时数成了心理咨询师的业绩指标,提高业绩的压力难免凌驾于治疗目标之上。当自己所在的机构因为盈利压力而开始开展搞补习拉业务,变着法子压榨员工,她觉得自己不能再这么走下去了。
这时,她遇见了青草。
广州特产麻辣烫
刚到广州不久,卓婷就负责组织了一次羊城游学活动,带着流动儿童探访西关美食。出发前,志愿者问同学们吃过哪些广州的特色美食,有个男孩大声答:“麻辣烫!”其他同学哄堂大笑。
卓婷心里一酸。这个男孩已在广州生活了四五年,对广州的了解竟然还不如初来乍到的自己。
▲ 广州城中村摄影 / 碧玉同学。
她很快就发现,这并不是孤例。另一次活动里,她在前往西关的公交车上跟一个沉默的初一男生聊了起来。他在广州出生长大,却很少离开自己生活的城郊社区,这是他第一次去西关。当卓婷问他觉得自己是不是广州人的时候,男生毫不犹豫地摇头。
过了一会,他低声说,“如果有一天我拿到广州户口了,我才能算广州人。”
卓婷记得那时公交车摇摇晃晃,让那种飘摇无依的感觉无处躲藏。她心里冒出许多安慰的话,却最终都没说出口,只是默默地跟他一起看车窗外的绿树飞驰而过,心里想着,他跟自己一样,是这座城市的局外人啊。
▲ 卓婷引导学生使用导航软件、规划游学路线。
小时候,卓婷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有这样的感觉。
她的家乡福鼎盛产白茶。爸爸做茶叶生意,经常出差卖茶,一走就是十天半个月。每次爸爸回家,餐桌上一定有从各地带回来的美食,伴着千奇百怪的故事,让她着迷。因此,她从小就觉得自己日后一定要离开小小的福鼎,去体验大千世界。为此,她甚至一度不肯学方言,一心要练一口标准的普通话。
后来她真的到长沙读大学,又先后在上海、厦门、天津工作。再听到曾经嫌弃的乡音时,心里却忍不住泛起涟漪。离家十年,卓婷几乎习惯了每年搬一次家,习惯了独自应对难缠的房东、猥琐的邻居,习惯了让工作占满自己的生活,也习惯了周遭的热闹烟火跟自己没什么关系。她说自己是“工作狂”,不管是哪座城市,都只是读书、工作的地方而已,她随时准备着把生活塞进行李箱、奔向下一个目的地。
▲ 广州城中村摄影 / 键滔同学。
来到广州,她开始感觉到一些变化。
羊城游学项目里,她陪着城中村和城郊社区的流动儿童一起,在西关老店里听老板用混杂着粤语的广普解释什么是“碗仔翅”,在沙面的小洋楼前听老街坊讲 80 年代发生在这里的故事。休息的日子,在广州长大的志愿者和同事拉着她走街串巷,把老字号的糖水铺吃了个遍。有时,她也会约上在游学活动里认识的孩子,逛逛没去过的公园、商场,天南海北地聊天。
▲ 学生在游学后制作的“美食”。
卓婷终于感觉自己的脚下开始慢慢长出了根,扎进这片温热潮湿的土地。在这里遇到的伙伴、孩子,不像是同事、服务对象、咨询顾客,而更像互相陪伴的朋友、伙伴、弟弟妹妹。
穿梭在这座城市的一个个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社区,她想带着一个个依然以为麻辣烫是广州特产的孩子,也在这座城市找到一丝归属和安定。
走出咨询室
青草在打工子弟学校里组织职业探索活动,时常有后排同学从头睡到尾。卓婷走过去问,有男生满不在乎地说:“了解这些职业有什么用?我以后还不是得打工,又轮不到我选。”她心里一惊,不知这少年经历过怎样的打击,在不到十五岁的年纪就已经失去了对未来的憧憬。
▲ 广州城中村摄影 / 张嘉欣同学。
另一次活动里,卓婷发现一个初二女孩趴着睡着了,背包里露出了酒瓶。她把女孩拉到一边,轻声问是怎么回事。女孩眼睛红肿,泣不成声,哭诉父母总在批评自己成绩不好,她拿不到好成绩在父母眼里就好像没有存在的价值。“姐姐我以后要怎么办啊?我太难受了,我不想妈妈只看到我的成绩……”
这些孩子的状态,跟卓婷记忆中十三四岁的自己截然不同 — 那时的自己对未来充满向往和期待,觉得一切皆有可能。
作为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卓婷知道这些或油盐不进、或乖张叛逆的行为之下,是被外界长年累月打击踩踏的自我,也知道自己内心的力量,来自于家庭的爱和尊重。
她是独生女,爸妈虽然只念过初中,但在教育女儿上一直坚持着朴素的信念:把她当做平等的个体,让她做自己喜欢的事,也让她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小升初时,卓婷曾央求妈妈像别人的家长一样帮她找关系转到好朋友所在的学校,妈妈轻描淡写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你自己的路,要自己走。”上初中后,她跟爸妈宣布自己要做心理咨询师,还说自己已经长大,要彻底“改造家庭关系”,当爸妈的朋友而不是晚辈,以后直接以名字称呼爸妈。爸妈搞不懂她千奇百怪的想法,但并没有反对她尝试。
▲ 幼年的卓婷。
卓婷在咨询室里见到叛逆厌学或极度自卑的孩子,会从个体和家庭的角度分析原因,尝试跟孩子和家长一起寻求改变。但当她在城中村里遇见一个又一个处境相似的孩子,她越来越意识到,这不仅是个体和家庭的困境,更是社会的问题。
在大多数老师、家长眼里,读中职约等于混日子,上普高、考大学才是出路,才对得起父母半辈子背井离乡的辛苦打拼。可在当前的异地中考限额下,公办普高对户籍生和非户籍分开录取,非户籍生的录取分数线往往比户籍生要高出几十分甚至一百多分。在青草服务的几所打工子弟学校,一百多人的毕业班里,最后只有十多个孩子能考上公办普高。
▲ 数据来源:2018 年广州中考中招数据。
“这太不公平了,天平不是倾斜了一点点,而是完全倒向了一方。”卓婷觉得这不正常,自己必须得做些什么。在咨询室里帮助一两个家庭远远不够,得要尝试改变环境,才有可能改善一个群体的处境。
希望在发芽
卓婷在青草主要负责升学和职业发展项目,给初二初三的流动儿童和家长发放升学锦囊、做讲座、提供线上咨询,帮助他们了解职高、五年制大专、中专、高技等公办普高以外的升学路径。
▲ 2020 年卓婷带领团队设计的升学信息项目产品。
困难是巨大的。2018 年,卓婷带着团队精心整理的升学指导手册去拜访了十多所打工子弟学校,几乎都吃了闭门羹。多方打听后她才搞明白其中利害:不少中职学校招不满人,为了争取国家补贴会向打工子弟初中买生源。对于工资微薄的打工子弟学校老师来说,卖生源是重要收入来源。青草不愿意参与生源买卖,就难以打入这个生态圈。
她时常感觉,自己和团队是在跟一台庞大的机器对抗:录取政策对户籍生的倾斜、社会对中职教育的偏见、市场机制下的利益输送……
可她从未想过放弃。
这个姑娘柔弱娇小的身体里,藏着难以想象的勇气和力量。学校不信任、不配合,她就带着项目去拜访街道、相关政府部门,通过获得他们的认可和支持来提高项目的权威度和信誉度,同时联络社区组织曲线救国。学生、家长和老师都对中职教育怀有强烈的偏见,她就一边不厌其烦地讲解,一边跟团队伙伴一起探寻推动社会观念改变的契机。
举步维艰、身心疲惫的时候,伙伴间的互相扶持能帮她“满血复活”。“团队太棒了,遇事大家一起讨论分析,总能找到突破的办法,再大的难题好像也不算什么。”
死磕这个项目的第三个年头,卓婷感受到了改变在缓缓发生,希望在慢慢发芽。
曾拒绝过她两三次的老师和社工,开始主动联系她,问青草今年有没有整理最新的中考政策、能不能给学生开升学指导讲座。2020 年春天,青草制作的升学锦囊走进了 8 个学校和社区、1500 多个初三家庭。
有家长跟她说,多亏听了青草的讲座,才知道初中毕业后可以报考“五年制大专”这个东西,恰好赶在截止日前给孩子报上了名。
有学生在讲座后找她,小声问:“姐姐,所以我也是有机会上大学的吗?我成绩不好,他们都说我考不上高中就上不了大学了。”还有学生告诉她,自己一定要好好选学校和专业,不能浪费了三年光阴。
▲ 升学信息家长一对一咨询反馈。
卓婷并不奢望所有的困难会一夜之间消失。她很清楚,要真正地解决流动儿童所面临的升学困境,需要政策和主流观念的改变,也需要青草积累更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执行能力。但家长和孩子的反馈让她坚信,这是正确的事情。
她常说,这是一件需要五年甚至十年去坚持和等待的事情。
她有耐心。
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且有机会全职做公益,但如果你跟卓婷一样希望创造一个更平等而美好的世界,请长按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加入青草月捐计划,跟我们一起守护更多流动儿童成长。
随处可见的青青小草虽然渺小,但聚在一起,沙漠也可变绿洲。
- END -
推荐阅读
如果没法上高中....
一诺:“一本万利”的慈善
我所遭遇的农村
各位读者们,一起在文末留言你的想法/故事吧!也欢迎点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呀。
因为公众号平台改变了推送规则,如果你还想如常看到我们的文章,记得点一下在看和星标哦,期待每个清晨和“不端不装,有趣有梦”的你相遇 :)点“阅读原文”,加入青草月捐计划,跟我们一起守护更多流动儿童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