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问题,不是玫瑰色的问题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2697 篇文章
题图:来自联合国网站
这个节日,是为百年前女性争取权利而起。
1909 年 3 月 8 日,美国芝加哥万名女工举行街头示威游行,要求缩短工时、增加工资、获得选举权,并喊出了象征经济保障和生活质量的“面包加玫瑰”的口号。1911年3月25日,纽约三角内衣工厂火灾,活活烧死146名制衣女工。美欧劳动妇女上街抗议非人待遇,此起彼伏。那时世界妇女运动领袖,是德国人克拉拉·蔡特金 Clara Zatkin。在 1917 年 3 月 8 日,在俄罗斯帝国首都彼得格勒,纺织女工举行罢工及游行,遍及整个城市,也导致俄罗斯革命的开始;七日之后,俄罗斯皇帝尼古拉二世退位,临时政府确保妇女拥有投票权。1917 年,苏俄将 3 月 8 日定为国定假期。1975 年在联合国正式确认。
▲ 1911年纽约三角内衣工厂发生火灾,美国劳动妇女上街抗议
当年上街的女性提出的“面包加玫瑰“ ,面包代表经济保障,玫瑰代表生活质量。
其实这两个的底层有一个重要前提,是人身安全。
如果女性没有基本的安全感,没有免于恐惧和迫害的基本权利,那么就算“给”你面包和玫瑰,都没有意义。
什么样的群体最没有安全感?
也许很多人理所当然的想,弱者最没有安全感。
但是,弱者就该被欺负,弱肉强食,那是丛林法则。
丛林法则的社会,是野蛮社会。
社会文明进步,脱离野蛮的重要特征,就是对弱势群体的看到和保护。
而且这不是“外来”的文明,是儒家思想处处可见的“仁”的精髓。 “童叟无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老“”和“幼”,都是社会的弱势群体。
这样的社会伦理倡导,两千五百年前的中国已有之。
女性的问题,说到底,是弱者处境的问题,是社会公平和发展的问题。
对这些处境,没有看到,没有讨论,没有方案,只有“亲爱的”“女神”“女王”“女生”这种充满了男性 YY 视角的玫瑰色“庆祝”,是空洞,轻佻而尴尬的。
▲ 网络搜索“妇女节”,全屏都是玫瑰色
▲ 来自网络
弱者处境的问题,不仅是女性的问题,是所有弱势群体的问题。是不久前自绝于世的十五岁悲苦少年的问题,是不久前流调中最辛苦的寻子男人的问题。热度似乎过去,问题还在那里。
希望每一次“节日”,都是一个提醒,提醒我们这节日的本意:提醒我们那些我们看不到听不到的地方,有发不出的声音;提醒我们从社会公平和正义的角度看性别问题;提醒我们女性面对的多重歧视:性别歧视,年龄歧视,容貌歧视,身材歧视,就业歧视,这些歧视叠加在女性身上,成为女性发展的一层层结构性的桎梏。
正如人民日报妇女节专题文章《少来“碰瓷”!今天不是什么女神节女王节!》所说:
“尊重她,维护她,就要积极推进保障她的合法权益;拒绝就业歧视;停止家暴;零容忍拐卖妇女儿童;鼓励支持女性浸入更多科学科技领域;勿在传媒中使用含有性别歧视的用词用语,拒绝重男轻女,禁止出生性别选择....
如何让妇女过得不逼仄不沉重,不被生活的重负和性别歧视束缚,而是能够全面发展且舒心自由,这是妇女节里应有的思索与求解。”
一诺新书《力量从哪里来》在京东和当当均有销售,书里谈到了女性、儿童和社会公平的议题。近期,一诺在奴隶社会、一土全村视频号皆有相关主题直播活动,敬请关注~
- END -
看这些“热点”,想和女性朋友们,聊聊天
看看刘学州,就知道这个社会是如何对待孩子的
李一诺&邢军:女性是更天然的领导者
各位读者们,一起在文末留言你的想法/故事吧!也欢迎点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呀。
因为公众号平台改变了推送规则,如果你还想如常看到我们的文章,记得点一下在看和星标哦,期待每个清晨和“不端不装,有趣有梦”的你相遇 :)
点“阅读原文”,加入“奴隶社会”朋友圈,诺言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