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岁、4 娃妈,我的人生还有更多可能吗?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2827 篇文章
题图:来自作者。
作者:冬天,旅居瑞典八年,外企软件工程师,四个儿子的妈妈。近两年开始,努力走在自我成长与自我认知的路上。
经历两年多的居家办公,随着瑞典宣布疫情结束,社会全面开放,我们重返了办公室。此前我休完老三的产假重返职场,这一次我休完了老四的产假再次归来。
两年不见,我又多了一个孩子。同事们好奇的眼神,直接或间接地都在问我:你为什么选择生这么多孩子?你是怎么搞定工作和生活的?
两年前发现意外怀孕时的惊恐还历历在目,那时的我,如果知道不久后我能够感激这个生命带给自己的由内而外的改变,整个孕期一定会好过很多。
01
走过心灵的沼泽地
2021 年的 1 月 13 日,大雪纷飞。产房里,助产士把一个带着羊水味和血腥味的、软软的婴儿放在我的胸前。当时,因为不方便把三个孩子都托付给邻居,先生把我送到医院后我就让他回家了,我独自一人在医院迎来了我们第四个儿子。
这个意外到来的孩子,让我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已经有了三个儿子的我们比谁都清楚养大一个孩子有多难。更何况生活在国外,家人不能过来帮忙,这里的人工费又贵到超出普通家庭的承受范围。
各种现实的困难都摆在了面前。更难的是,我刚从老三的产假归来不到半年,工作上刚进入状态找到自己的位置,很快又要休产假十个月。
压力大到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惧。我打电话约了流产的时间。
然而约好时间后我并没有感觉轻松。一个小生命将要被我亲手放弃,一想到这里我的眼泪就忍不住掉下来,在卫生间,在深夜,在每一个无人的角落。
痛苦纠结了两个星期后,我最终选择听从自己的内心:走一条少有人走的路,养四个孩子。
▲ Photo by Robert Collins on Unsplash
在忐忑不安中,我告诉了国内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不出所料,没有一个人能够理解这个疯狂的决定。
“已经有三个儿子了,再生一个儿子,这不明摆着自己往火坑里跳嘛!”
“出了国,人却变傻了,这些年的书都白念了,只知道生孩子,工作更没希望了。”
“早知道如此,去国外生活就是个错误!”
“别人两个孩子都要命了,你们养四个,自己的身体不要了吗?”
有一段时间我感觉自己都快要被压垮了,心里像有一堵厚重的墙让我喘不过气。虽然先生支持了我的决定,愿意一起养大这个孩子,然而我自己都不确定,这么做是不是真的傻。
无论我怎样躲起来不敢见人,孩子都在一天天长大。
预产期前两个月,当我在尴尬不安中跟刚换过来还不熟悉的经理说我要再次休产假时,她出乎我意料的鼓励、支持、理解和肯定,让我瞬间泪如雨下,哽咽不止。这么长时间以来强撑起来的坚强瞬间轰塌,堵在心里的委屈倾泻而出。
这位有两个孩子 50 岁出头的瑞典女经理也哭了,她想到了自己以前的经历,对我的处境感同身受。她发自内心的善意和鼓励安慰了我,“Melanie,10 个月或者一年的产假,相对于未来的职业生涯并不长。停下来一年可能还是好事,不要担心工作,发展的机会一直都会有的。”
我慢慢放下心来,不再理会外界和内心质疑的声音,认真地工作,安心地等待孩子的出生。
在产房见到孩子的那一天,窗外的雪花纷纷扬扬,在路灯下那么宁静美好。看到孩子的第一眼,我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对的。
人之所以会恐惧,是因为未知,当我没有退路,直面四娃的生活时,恐惧便自己离开了。我也终于走过了这段心灵的沼泽地。
▲ Photo by Nils Leonhardt on Unsplash
02
在兵荒马乱中寻找掌控感
“养孩子时的幸福都是抽象的,痛苦却都是具体的。”这句话适用于多数有孩子的家庭。
四个男孩的生活里,有——
洗不完的脏衣服,收拾不完的餐具;
随时发生的玩具争抢,大哭大闹;
操心不完的下顿饭吃什么;
一拖四接送上下学,超市购物;
同时哄睡两个小娃,这个刚睡着那个又醒了;
好多的家长会,兴趣班,家长志愿活动,看牙,体检;
一到换季要找四个孩子的衣服、鞋子、手套、帽子,哥哥的衣服小了不能丢还要继续留给弟弟们穿,成堆的衣服都要按号码放好……
生活何止一地鸡毛,简直应该是兵荒马乱才对。
父母、公婆、哥哥姐姐们都不止一次表示过对我们的担心:“养四个孩子,还没人帮忙,累得要命却硬撑,时间久了,不止身体累坏,精神怕是也会受影响……”
我每次说“我们都挺好的,不要担心”的时候,我知道其实没有人信。对于一个从来倔强要强,只报喜不报忧的人,越强调自己过得好越让人担心。
可四个孩子的生活真的是摇摇欲坠,不堪一击吗?
其实真不是,过去的一年,是我这多年以来身、心、灵成长最快的一年,也是重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的一年。
能够照顾四个孩子,并且在产假之后正常回归工作,首先要感谢瑞典的育儿福利和社会对职场妈妈的支持。尽管如此,带四个孩子依然有让很多人不敢想象的困难。但无论多难,当你真的面对时,人的潜能会被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带你找到出路,让生活可以正常进行,甚至过得更好。
事实证明,缺少时间反而让你更可能成为一个高效的人。
首先,养成好习惯可以节省大量的精力。
《习惯的力量》的作者查尔斯·杜希格说:“大脑在习惯的事情上可以完全停工,这是一个真正的优势,因为它意味着你可以把全部精神活动投入到其它事情上去。”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和先生养成了运动、健康饮食的习惯,成功把体重控制在了理想状态。
▲ Photo by Meghan Holmes on Unsplash
面对四个年幼的孩子,我清楚地意识到,我们中的任何一个生病倒下,对另外一个来说都是几乎不可能应对的挑战。而我们长期伏于电脑前工作缺乏运动,健康隐患只增不减,减肥的目标年年立,年年倒。相对于我自己,我更担心先生,他家有高血压家族史,而且他喜欢吃甜食,经常熬夜。我无论是办健身卡,批评、催促,还是讲道理让他去运动,统统没用。
这一次,我打算换个方法试一试。
首先,我回顾了之前自己说话的语气,试着从他的角度感受一下,结果全是被人嫌弃的感觉,于是理解了他的本能抗拒。
然后,我想清楚这次对话的目的:一起锻炼,调整饮食,活得更久更健康,减肥是自然发生的结果而不是目的。谈话前我专门写下一些容易实现的小目标:晚饭少做,少吃,早吃;不吃孩子剩的饭;每天不超过两个水果,饭后出去散步半小时等。
最后,要保证这次对话要在舒服放松的气氛下进行,语气温和,不带评判和指责。总之,我要拉他入伙一起减肥。
结果出乎意料的顺利,他真的愉快地接受了我的建议。后来的事实表明,他在运动方面比我做的还好。以前跑一公里都喘不过来气的他,现在可以轻松跑 5 公里,即使在北欧又黑又冷的冬天也没有轻易停过。
从一公里、两公里、三公里再到五公里,每次跑完步,都会看到他兴冲冲地回来,感慨“真想不到我居然可以跑下来,这是我之前从来不敢想象的。”这种从内心流露的孩童般的开心和成就感给了我们巨大的鼓励。
除了运动,我还养成了每日反思与觉察的习惯。无论多忙,都会早起出去快走四十分钟,睡前写每日反思,再静坐一会。
这些小的习惯让我慌乱的心沉静下来,看见自己,也看见别人。
▲ Photo by Meghan Holmes on Unsplash
03
遇见精神的自留地
如果说养成好习惯是我做对的第一件事,那么我做对的第二件事,便是加入诺言社区。
从被奴隶社会的文章吸引,到最终加入诺言,我用了两年的时间。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觉得会员费不便宜,一年近一千块,我们在国内几乎没有人民币收入;二是现在的知识付费产品太多了,我怀疑花了钱是否真的有用。
直到有一天我听一诺在一土全村讲面向未来的教育,突然有一种拨云见日的感觉。作为四个孩子的妈妈,我的每一点进步,影响的是四个孩子的成长,于是我购买了一土全村的会员。
在全村听了很多讲座后,我意识到,我只有先成为更好的自己才能成为一个好妈妈。自己活得自洽、舒展、不拧巴才能带给孩子爱与幸福。否则读再多的育儿书,看再多的文章,也不能改变自己焦虑的内心和恐惧的底色,以及发火之后再自责后悔的恶性循环。
去年十一月份,先生问我想要什么生日礼物,那时我刚听完一诺双十一的直播,诺友们的分享打动了我,她们是我想成为的样子,于是我笃定地回答:今年的生日礼物我只想要诺言社区一年的会员。
加入诺言后我听了很多一诺的直播回放,每一场都感觉像一场灵魂的 SPA。一诺的话总是那么通透,生动又真实,原来真正的智慧不是高高在上远在天边,就在每天生活的琐碎里。
原来像一诺这样闪闪发光的成功人士也面临过很多的不敢,而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金矿,都可以闪闪发光。
诺言社区里每天的分享也让我养成了觉察自己的情绪和身体信号的习惯,能够在感受到痛苦和沮丧时停下来照顾自己。每天晚上孩子睡着后,我都会用有限的时间写下这一天里触动我的点滴,写的过程也是自我教练的过程,通常写完了情绪也就理顺了。
虽然看手机的时间有限,但我把大部分的屏幕时间都用在了浏览社区动态上。这里成了我看世界的窗口,没有任何一个网络环境能像这里真实又安全。社区有成功人士、社会精英,更多的是我们这样的普通人。
大家的分享反应了社会百态,但相同的一点就是真诚。从别人的痛和笑里我常常看到自己的样子,原来在家里被父母忽视的孩子不止我一个;原来乡村老师的日常是这样的,和我之前想象的截然不同;原来我这么幸运拥有了别人求之不得的东西……这里逐渐成了我的精神自留地,和我面对生活里一地鸡毛时的秘密武器。
▲ Photo by Yuri_B on Pixabay
这条向内成长的路,曾经我以为注定会是一条比翻越雪山还要困难还要孤独的路,现在发现居然有这么多人同行。
当你真心想要实现一个愿望时,全世界都会过来帮你。我想要内外自洽,活得有力量,内心丰盈充满喜悦,于是我遇到了各种资源来帮我,有朋友,有好的书,还有一诺的诺言。
04
勇敢迎接更大的挑战
休产假的这十个月,我有了更多的时间思考工作。
我发现一直以来,工作对于自我实现的价值和意义被我严重低估了,我早已在潜意识里内化了传统女性的定义:相夫教子,贤妻良母,家庭第一,女性收入高事业成功不利于家庭的稳定等等。
工作十几年,我一直没有职位的提升,我一直以为是我自己能力不够,直到这时我才意识到,原来不是我不能,而是我压根就不想,我把自己锁进了牢笼,告诉自己“你只能做这件工作,其它的都做不了。”
生了四娃后,又有另外一个声音告诉我,都四个孩子了,工作上就更不要有追求了,差不多就行了,哪有精力折腾呢?
可是,真的如此吗?
作为四十岁的四娃妈,因为孩子多工作就不应该再有追求吗?
孩子多和工作做得好一定是矛盾的吗?
工作时间不变的情况下,有没有可能更高效?
职位提升一定意味着压力更大,工作量也更大吗?
既然敢生四个孩子,便冲破了一次牢笼,为什么不能在工作中也试试再次冲破牢笼?
一连串的自我发问后,我决定试一试。
产假结束前,我跟老板约了电话会议。她听到我想要接受更大的挑战时有点担心,希望我对自己好一点,并提到我有权利减少工作时间照顾家庭。她的关心我能理解也很感动,但是这一次,我不想等孩子大了再说。
最后,我如愿获得了新的挑战:成为了三个模块的负责人。
休完十个月产假再回来上班要学的东西很多,新的角色责任更大,沟通协调的任务更多,在家办公我每天还要兼顾家务。有时候队友要出门带哥哥们去上兴趣班,我边带孩子边上班也是常有的事。
▲ Photo by Nathan Dumlao on Unsplash
但人在困境时总能想出办法应对困难。
以前我有手机依赖症,工作时常习惯性打开手机看两眼。现在我会把手机和食物拿出工作的房间,让自己专心工作。读了邢军老师的文章《如何利用碎片时间》后,只要工作中有十分钟空闲,我都会马上出去走一圈。走路能让我放松保持头脑清净,重新充满能量。
如今,我并没有觉得工作更累了,甚至比以前还要更轻松开心一些。我发现每一个考验都是成长的机会,我用积极的心态来看,工作中遇到的人和事都变得可爱起来,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投入并喜欢我的工作。我知道自己走在正确的路上。
写在最后
有一天,儿子摸着我的头发伤感地说:“妈妈的白头发这么多了,妈妈变老了,不想让妈妈老。”我平静地说:“白头发虽然多了,但妈妈并没有老,妈妈在做以前从来不敢做的事,对未来充满了好奇。”
在诺言社区,我看到了那么多可爱的人,我比以前更明白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不觉得自己老,也慢慢不害怕变老了。
过去的很多年,我都生活在一个坚硬的壳里,这个壳是我为自己设的限,我不曾踏出一步。过去的这一年,我看到壳上裂开了一道缝,有光和新鲜的空气进来,让人兴奋又紧张的世界在等我去探索。There is no limit in the sky(天空没有限制)。
相信我能做到的,你也可以。
点击下方“预约”按钮,一起来听听她们的故事吧~
- END -
十年跨国婚姻,我终于明白……
曾经与菲佣抢菜的姑娘,现在怎么样了?
一诺&邢军:不要做坐在金矿上的饥民
各位读者们,一起在文末留言你的想法/故事吧!也欢迎点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呀。
因为公众号平台改变了推送规则,如果你还想如常看到我们的文章,记得点一下在看和星标哦,期待每个清晨和“不端不装,有趣有梦”的你相遇 :)
点“阅读原文”,加入“奴隶社会”朋友圈,诺言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