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她也没见过高三的太阳,但还是失败了……

罗晓晖 奴隶社会 2023-09-19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3238 篇文章

题图:Photo Лариса Мозговая on Pixabay

作者:罗晓晖,诺友,双硕士海归,目前坐标厦门,从事职业生涯发展咨询及青少年成长教练工作。个人公众号:旭日生晖。


高考成绩放榜了,每年这个时候,都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读书的时候,我写过一篇论文,研究失败给高校学生心理带来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形成的原因。


当时有 8 个同学接受了我的访谈。谈到失败的事件时,有 5 个人都提及当年的高考。即使这场考试离他们已经有 3-5 年之久,而且他们接受访谈的时候在学业上都表现不俗,并且因为参与了各种社团和社会实践活动,他们对生活也有了更多的体验,但是对于当年那场很多人视为决定命运的考试,他们却始终没能放下。


虽然从小我们就被灌输以“失败乃成功之母”的观点,不少人也认同,失败是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插曲,要去试错成长,要从经验中吸取教训。但实际情况真是这样吗?


几年前,有篇文章很火,标题是《孩子,你不吃学习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可是对于考试未达到预期的孩子来说,他们不仅吃了学习的苦,还吃了更多生活的苦,而且这种苦是说不出来,也看不到的。


同学们描述的失败经历里有三个共同点:幻灭,自我归罪,自我惩罚。


一、幻灭


一直到失败,才发现有些箴言只是为了励志,而并非真理,曾经以为的稳定也未必一直稳定。


所有的投入都期待回报,而且投入越大期待越大,可是投入越大回报会越大吗?尤其是当“回报”被单一地定义为考试分数时,这种投入显得有些“孤注一掷”。


直到拿到考试成绩,晓芸(化名)才意识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句话在自己身上并没有得到验证。说起高三的生活,晓芸的形容是 “没见过太阳,那段时间,天没亮就去自习室,晚上 9 点后才回家,连做梦都在刷题,因为他们都说,你平时多刷一道题,考试时你就能多拿一分。”


心理学博士陈海贤说:“你逃避的从来不是努力,而是怕努力后没有结果。” 越努力未必越幸运。


妥妥的学霸,高考却意外失手了。周考,月考,模考都在年级前十,一向为自己的数学天赋而骄傲的木兰(化名)在考试完跟同学对答案的时候,发现自己有一面卷子居然完全没看到,那一刻她眼前发黑,难以想象自己居然会有这样的失误,她说自己不知日夜地哭了好几天,回想起那几天,木兰说感觉像是“世界末日”。


虽然看上去是人为的疏忽,但平时很少出现的失误却出现在这种场合时,我们不得不承认人生无常。


▲ Photo by Rosy on Pixabay


二、自我归罪


孟子曾有古话——“行有不得,反求诸已”。在失败归因时,同学们把所有的原因都揽在了自己身上。


国外也有句谚语——No pain,no gain. 没成功是因为 Pain(苦)吃得不够。已经读研一的建国(化名)说:“那时候自己一回家,刚想坐下喝口水,看会儿电视,就会被马上要求回房间复习。” 回想自己高三那段时光,建国给出的关键词是“苦逼”,但是在谈到失败原因时,他又觉得那个时候的自己还有被继续“压榨”的空间,“为了达成目标,多大的代价都是值得的。”


而晓芸则因为高考的失败,否定了自己过去所有取得的成绩,她把原因归结于自己的能力不够。她说:“我一直以为自己数学很厉害,高考过后我再也不这么想了。”


成绩一直在尖子班垫底的萍萍(化名)说:“我早已经认定自己就是个平庸之辈。”


三、自我惩罚


遭受失败后,孩子们的痛苦是多重的:一重来自于社会的不接纳,一重来自于父母的不接纳,一重来自于自己的不接纳。


在一诺和 Lily 教练的一次直播中,Lily 说到文化羞耻感。她说:“所有的文化有它称颂的部分,也有它否认的一部分,在我看来,我们的文化对失败是缺乏包容的。失败通常被简单地归咎为能力不行或努力不够,无论是哪一种,都不是这个社会可以接纳的。”


而让孩子们的心情雪上加霜的是家人的失望。满足父母“望子成龙”的期待,对孩子们来说,成了自己必须承担的责任。


对建国来说,比在考试中没有发挥好更让他难过的是:如果考不上重点大学,他就辜负了父母和亲戚对他所寄予的厚望。最后,建国通过自主招生的形式,上了重点大学读了一个并不热爱的专业。之后他又努力考上了重点大学的研究生。但是回想当初,建国还是很难放过那时候的自己。他后悔当初没听老师的话坚持每天写日记,这样他就不会在高考作文中写偏题。他反复强调 “选择”,只有考了高分,才可能选择进好学校读好专业。


木兰在上大学的第一年不允许自己有任何的娱乐活动,为的是要拿年级第一,拿奖学金,之后她又参加了国家和国际的各种比赛,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她要让父母为自己骄傲。问她为什么对自己这么“狠”?她说:这可能是一种自我惩罚,也是想弥补高考让父母失望的遗憾。


“雪耻”变成了建国和木兰持续追求成功的动机,他们拼命地争取更大的荣誉和更优异的成绩,来证明自己的能力,洗刷自己当初失败让家人失望的负疚感和羞耻感。


但是这种羞耻感有时会把人拉垮,让人躺平,准确来说是对生活失去了希望,人也因此丧失了活力。


▲ Photo by Rosy on Pixabay


晓芸说高考成绩下来后,家人虽然并没有说什么,但是空气里的沉默却让她感觉很压抑。她自己在痛苦了一段时间后开始变得麻木,对生活的任何方面都提不起兴趣。她没找任何人去倾诉,因为考砸了,(被指责)心里难受不是应该的吗?


巧丽(化名)则说:“我已经习惯痛苦了,只要不发展到发疯或要自杀,总能熬过去。”


高中一直在尖子班垫底的萍萍表示,因为在大学学习好让自己有了说话的底气,而另一方面心里很忐忑,认定是学校水平不行,要不然自己这样的学渣怎么能“称霸”呢?


✦     


一点感想

其实无论是在访谈时,还是在文字整理的时候,我的心情都是沉重的。把我的论文重新整理出来,是希望这个社会对于失败这件事和处于失败中的人,有更多的了解,同时给予更多的包容和理解,而非简单的归因和评判。


我们给予成功者很多的掌声和称赞,却没有看到那些失败者在阴暗的角落里无声地挣扎和哭泣。他们并不是不努力,他们欠缺的可能只是那么一点点的运气、时机,或是因为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而无法淡定的心态。


一场考试的失利,并非只是分数和一时的难过和遗憾这么简单。它带来的影响可以很深远,比如对自我的认知,对能力的自信,对生活的热情,对未来的希望,对他人和这个社会的信任等等。


每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都会有遭遇失败的至暗时刻,只有当失败能被包容和接纳时,人才会有足够的安全感去努力,去冒险,去创新,这个社会才会有希望。

✦     


跟家长说的话


很多家长担心孩子对学习不够重视,所以除了不停地督促和鞭策,还会用很多落榜之后的悲催故事去驱动孩子,导致不少孩子一到重大考试就紧张焦虑。


我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让家长们了解到,其实孩子们比你们以为的要“懂事”得多。他们对学习的重视甚至超过家长们,他们的考试焦虑不是脆弱,而是因为他们背负了过重的期待,又担心自己满足不了这些期待而产生的恐惧。


家长们意识不到,那些消极的故事给孩子的心理投下了多大的阴影。他们的恐惧很可能会把这些故事变成现实。


了解孩子们焦虑背后的多重压力,帮助他们放松,给他们足够的安全感,会让孩子们更有动力去学习和面对挑战。

✦     


对同学们说的话


“人生而自由,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卢梭。


▲ Photo by Lars Nissen on Pixabay


建国一直反复跟我说到“选择”,他看到的“选择”,是更高的分数给他带来择校和择专业的自由。但是他没有看到的“选择”,是我们如何看待失败的“自由“。


人生的意义,在于我们有“选择”的自由。但我们很多人意识不到我们有这种自由。因为我们的自我价值感,已经跟外在的评价机制捆绑在一起,分数、业绩、成败和输赢,似乎都可以决定我们存在的价值,我们将人生的选择权,拱手让给他人和外界。这种情况下,我们失去了自己的重心,从而变得格外脆弱,任何外部的否定和失败,对我们的打击都是沉重甚至致命的。


一诺说:每个人自己本身就是一座宝藏。要充分开发这个宝藏,首先需要我们有足够的心力,对自己的能力和未来有足够的信任。


对于考试没发挥好的同学,我建议除了从技术层面去总结教训之外,我们更需要从心理层面去复盘,了解自己对这次失败的看法,以及这次经历对自己所产生的影响。问问自己,这次的经历让我有了怎样的情绪反应,导致我产生了怎样的想法?在行为上有什么表现,这么做可能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这结果是我想要的吗?因为这件事,我的自我认知发生了什么改变?可以考虑找心理老师或心理咨询师聊一聊。


另外,那些你们向往的名校仅占全国高校总数的 6%。你认为这 6% 以外的人都会找不到工作,或者余生都活在悲哀当中吗?


“你生而有翼,为何匍匐爬行。”——鲁米。


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远远大于一场考试,希望你们能放宽自己的眼界,不要把自己这一生,绑定在一场又一场输赢的角逐当中,而丢掉了生活更多的乐趣。




-  END  -

推荐阅读

在德国,有60%的孩子上不了大学


中专毕业又怎样?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


小镇做题家们,你的努力是否还有意义?



各位读者朋友,一起在文末留言你的想法/故事吧!也欢迎点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呀。投稿或者商业合作的朋友,请邮件联系(nlsh88@163.com)。


记得点一下在看和星标哦,期待每个清晨和“不端不装,有趣有梦”的你相遇 :)


点“阅读原文”,加入“奴隶社会”朋友圈,诺言社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